1969 危機感
字數:6480 加入書籤
>不過大眾在國內混了這麽多年,自然也是深諳如何生存的道理。
既然現在人家已經追上來了,那麽就有幾條道路可選。
一個就是自降身價,這對現在的vw而言倒也不算什麽難事,以前他們是打死也不降價的。
但是最近幾年,隨著他們此前建立的口碑,已經開始被消費透支,並且漸漸崩塌。
他們也開始頻繁推出降價的手段。
可問題是現在,他們幾款能打的車型,紛紛因為某些原因出現銷量暴跌的問題。
如果這個時候在降價,那可能就要出大事了。
那麽暫時這條路,還不能走。
如果借鑒美係,那還可以另外走一條路。
那就是差異化競爭,降維打擊。
就比如美係常用的手段,就是換殼戰術。
本來美係車在國際上銷量好的是雪佛蘭,而別克那在全球範圍,卻是一個基本已經死亡的角色。
可是在國內,米國人卻剛好利用了前幾年國內汽車文化和國際上有代溝的節點,很好打了一波時間差。
結果雪佛蘭在國內成了低端品牌,而別克卻被他們起死回生,硬生生給做成了一個中高端的品牌。
但是近些年來,隨著美係車票品牌口碑的崩塌,通用就不得不頻繁開始使用跨界降維打擊的打法。
比如把雪佛蘭價格壓低到就比國產車高那麽一丟丟的水準。
然後把別克的價格悄悄調整成了普通中級車的價格。
這樣一來,就換來了銷量,甚至還把凱迪拉克給硬生生營銷成了一個二線豪華品牌。
還真別說,靠著價格優惠,和超高的性價比,美係車在國內混的還算不錯。
而vw如果也使用這樣的打法,那麽就要把奧迪價格調整下來。
不過這也讓他們很是猶豫,到底要不要這樣做,因為這樣做一個做不好,就會砸了奧迪高端車的品牌形象。
要知道當年奧迪可是好不容易被他們把品牌營銷,打造成和寶馬奔馳同一級的高端豪華車的。
如果率先降價,搞不好可是會回了多年運營的形象,所以這方麵他們也比較擔心。
也就遲遲沒有采用這個手法,但具體到底該如何應對兔國車的衝擊。
vw的人也是絞盡了腦汁。
尤其是在研究了坦克300和新虎8的發動機之後,他們驚訝的發現,這兩款發動機,之所以性能如此優越。
主要還是因為兔國人在精加工領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這讓他們感到尤其驚訝,要知道以往他們在機床這一塊控製的可是非常嚴格的啊!
而且就算他們鄰國瑞士也再向兔國出口高端機床,可其實因為瓦森納協定的緣故,瑞士出口的機床,其實控製也是蠻嚴格的。
都是普通民用型號的機床,真正高精尖的機床,瑞士那邊也沒出口的啊!
那兔國的機床到底是怎麽追上來的?
難道他們從其他渠道搞到了咱們德意誌的機床?
不過想想,這也不太可能。
畢竟歐洲地區的高端機床上,其實數來數去就那麽幾十家,而且大家都是互通有無的。
每年的產能是多少,大家也都知根知底。
而且就算賣給誰,大家其實也都心裏有數的。
因為就算你瑞士的機床在牛掰,其實裝工控軟件也得靠我們的西門子。
這就是德國真正牛掰的地方,你別看人家沒有非死不可,沒有威信,扣扣,也沒有什麽某寶,某多多這樣的互聯網平台。
可你要說工控軟件,誰能離得開他們?
尤其是民用領域,工控軟件主要就兩家,占據了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市場份額。
這兩家一家是西門子,一家是發那科。
而這其中,最牛的還要輸西門子,因為他們的工控軟件,在控製精度,和編譯程序方麵,都要效率更高,更加精準。
不光是德國自己的機床用,很多別的國家的機床也在用。
發那科的則主要針對低端的民用機床市場。
而他們的這兩款工控軟件,那就相當於普通民用電腦領域的windows和安卓差不多。
幾乎大家都繞不開這麽兩家。
而我們國內,雖然有光陽這樣自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的機床企業,可要說工控軟件這一塊。
那妥妥就是光洋的短板。
所以德國人對誰家的機床,賣給了誰,用來幹嘛,基本都是很清楚的。
可現在兔國人的機床,居然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取得了重大突破,這讓他們感覺有點難以接受。
要知道對兔國技術封鎖最嚴的三個國家,一個是米國,一個是日本,另外一個就是德國了。
他們隻把兔國當市場,卻半點技術都不像轉讓給咱們的。
可現在兔國居然悄默聲的取得了重大突破,這讓德國人不能不焦慮啊!
在結合此前兔國突然宣布,他們的飛機航發這一塊接連取得重大突破。
比如大麵積列裝了j20飛機,說明發動機的產能上了一個台階。
還有就是很快居然還傳來了f31飛機,用正在快速形成戰鬥力這一塊。
另外就是以前一直受困於航發,沒辦法取得突破的z20直升機,和大型運輸機、。
最近一段時間,也在網上能頻繁看到,這樣的飛機在他們西部高原地區,起降訓練的消息。
盡管還沒有傳出這兩款飛機大量列裝的新聞,但德國人也知道,肯定是兔國人在精加工這一塊取得突破了。
在想想看,最近日本人的一係列動作。
比如以前藏著掖著的馬紮克,居然突然就在兔國擴產了。
還把最先進的生產線都搬過來了,這讓反應遲鈍的德國人感覺一些頓悟了。
特麽的,看來我們這是覺悟的晚了啊!
不過雖然覺悟的晚了,但普魯士人畢竟在國內經營了多年。
有著很深厚的關係網絡,稍稍那麽一打聽,就知道了突破的方向點在哪裏。
好像是在濱城那邊,突然出了一家精加工企業。
連帶著光洋現在也抖起來了,他們最近好像在很多兔國汽車製造企業的群裏,很活躍。
最近正在大力宣揚推廣他們的全新一代機床。
這讓德國人就明了了,他們也試圖詢問一些關於濱城那家精加工企業的消息。
結果被人告知,不該問的少問,他們就知道了,這企業肯定是人家保密的。
想想也是,畢竟現在國際關係很是敏感。
以前兔國在碳納米管芯片這一塊取得突破,就已經惹得老美很是不快了。
還好人家目前隻是苦修內功,沒有進軍國際的想法。
所以鷹醬也隻能隱忍不發,但最近也很焦慮的在聯合幾大半導體企業,在聯合搞定芯片突破的辦法。
不過據說,嚐試了很多種方法,但目前取得的進展不大。
畢竟5納米,幾乎已經很接近矽基芯片的物理極限了。
在做小一點,倒也不是不能做,就是功耗和效率方麵,不一定盡如人意。
如果這時候在傳出兔國在機床方麵取得重大突破,那老鷹那邊肯定又會有一大票人坐不住了。
不過老鷹那邊威逼是一點消息都不知道,以他們的情報實力,說不定早就知道了。
不過人家兔國人不大肆宣傳,老鷹自然也不願意捅破那層窗戶紙、。
畢竟現在大家和氣生財嘛!
可德國人不能忍啊!
畢竟他們不想老鷹那樣,手裏的籌碼多的很。
人家老鷹可是電子產業全不折不扣的霸主,還有除了這玩意,人家還有醫藥領域的科技霸權呢。
可德國就不同了,他們此前就是靠著在機械製造領域的牛掰,才迅速翻身的。
可現在兔國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如何能不著急?
於是他們是想方設法,最後終於花了很大的代價,說服了一個合作夥伴,進了他們的車間。
然後終於是第一次有機會,接觸到了這家企業,剛剛從光洋引進的新一代五軸數控機床。
而在看了這套機床的加工過程之後,德國人是真的驚呆了。
光洋這家企業,德國人以前就知道,不過他們卻並不重視,因為這家企業,在他們看來,技術雖然是有。
但你要說能威脅到德國的機床,那就嗬嗬了,在他們看來,最起碼也得有三十年的技術代溝。
而且光洋的弱點他們也知道,差就差在減速器,還有滾珠絲杠的控製精度,以及軟件這讓三大要素上。
以前他們也曾經想向西門子購買工控軟件,可被西門子拒絕了。
沒辦法,後來他們好像和他們國內的華中科技合作了,使用的是華科開發的工控軟件。
那款軟件其實就是山寨西門子的軟件開發的,好處嘛就是能用。
但壞處也很明顯,就是效率一般。
比如你設定加工程序的時候,西門斯的工控軟件用起來,那真的可以做到如絲般順滑。
而華科的軟件,那可能給人的感覺就是磕磕絆絆,麻麻賴賴了。
雖然也能用,但手感肯定不如西門子的好。
可是這次在光洋機床加工的過程中,人家的工控軟件用起來,以前華科軟件那種坑坑窪窪的感覺就全然不見了。
反而是被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取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