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6 貴有貴的道理

字數:4433   加入書籤

A+A-


    而且這倆哥們投名狀也交了不少了,比如他們倆最近就都購買了不少光洋的機床。

    要知道現在光洋可是星火科技的鐵杆小弟,雖然他們沒有星火科技的第二代柔性加工機床技術。

    可他們的五軸數控機床,現在那可是杠杠的,質量已經追上的日德的企業。

    雖說高精度方麵可能比瑞士,和德國的機床還差了那麽一丟丟。

    但要說用來民用,那絕對是足夠了。

    而且價格還比馬紮克,還有一些德國的機床便宜,現在已經被國內很多企業大量采購了。

    而寶馬和大眾購買光洋的機床,這就像當於變相給這家企業打了個廣告。

    於是這家機床廠,接到的訂單就更多了。

    而寶馬和大眾,也因為和名廚集團傳出的緋聞,現在日子好過了許多。

    比如寶馬,他們在龍國的銷量就一直不錯,最近幾年更是有攀升的勢頭。

    沒錯,雖然電動車是未來,是大勢所趨,可畢竟燃油車還沒有完全被拋棄。

    而且剛剛富起來的一批人,還是有裝逼的需求的,寶馬的產品就很符合那些人的需求。

    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所以寶馬最近日子過得還算舒服。

    不過大眾的日子可就沒那麽好過了。

    從前年開始,他們就出現了一係列的事故,銷量更是出現了暴跌的局麵。

    因為此前大眾的傲慢,再加上國內第一批的情懷消費者的老去。

    大眾已經透支了品牌的信仰,現在他們在國內的形象非常一般。

    再加上他們對待國內消費者一貫傲慢的態度,這就讓他們的車型去年在國內銷量就少了兩層。

    今年他們原本打算退出id係列電動車,來給自己漲漲威風。

    哪想到卻被龍國車企按在地上一頓爆錘,畢竟在電動車領域,他們是沒有半點優勢可言。

    現在的大眾,已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如果他們在不調整在龍國的製造和銷售策略,還是用以前那種糊弄國人的態度來玩的話。

    那等著他們的隻會是更慘的下場。

    所以他們現在也急切的想要得到一些電動,或者混動方麵的技術補充。

    可惜他們自己在這方麵真的太拉胯的。

    有些人把電動車和混動車想的很簡單,總認為這些老牌車企不是不想造。

    而是他們隻要想,靠著以前的技術儲備,分分鍾都能造的出來。

    這話倒也不假,確實分分鍾都能造的出來,可是品質嗎……

    都別說追上特斯拉,就連咱們國內的一些新能源品牌,他們都未必比得過。

    就比如大眾的id係列就是最好的明證。

    所以他們現在也是緊抱華晨汽車的大腿,就等著他們能給擴散一些技術出來呢。

    不過這時候華晨汽車倒也不著急了,按照總集團名廚集團的指令。

    他們一定要穩紮穩打,第一步一定要走好。

    而他們的目的,可不是衝著什麽大眾寶馬取得。

    他們的目標既是國內這些日係汽車,他們的出現就是為了把這些日係車趕盡殺絕的。

    隻要能打敗日本車,那他們今後在海外就也是無敵的。

    所以從一開始晨華汽車定的目標就很高,他們並不打算做低端車。

    要做就走高端路線,這可是他們從一開始就定下的企業方向。

    畢竟在中低端領域,有那麽多的國內汽車品牌在競爭搶市場呢。

    和他們競爭沒啥意思,總要給同行留一口飯吃。

    要爭就去爭豐田,奔馳這樣既賺咱們的錢,還不把咱們國人當人的車企的市場。

    所以他們走的就是中高端路線。

    也正因如此,他們起步就從電池搞起,而且起步還直接就是四元鋰電池。

    要知道在電池界,大家都公認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最高,而且在寒冷環境中的放電效果也比磷酸鐵鋰電池好。

    可問題就是三元鋰電池的造價太貴了,尤其是裏麵要用到鈷。

    現在市麵上的鈷,報價已經是26萬元一噸了。

    而且這玩意的主產區還在非洲的剛果,那地方現在還在鬧動亂。

    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內,這種稀有金屬的價格隻會更高。

    這也讓三元鋰電池前景黯淡,可是名廚集團卻根本就不怕這事兒。

    因為他們有海上開礦船,現在正滿世界的開礦。

    什麽價格昂貴的稀有金屬,還有稀土之類的對他們而言,那都不算事兒。

    在別家看起來價格高不可攀的鈷,在他們的電池廠裏,那簡直是隨便用。

    所以他們起步就在研究三元鋰電池,這也是為了他們研究中高端車的b格準備的。

    畢竟現在的電車,你想要比人家高一個檔次,那就和汽車一樣。

    人家的是四缸車,你就得是六缸車,或者八缸車才行。

    就比如特斯拉在北美地區就是選定款,有標準版,和長續航版。

    長續航版本的車型用的就是三元鋰電池,當然價格也就比普通車貴了不是一星半點。

    而他們的車子也是一樣,使用了三元鋰電池,自然也就有了更加貴的資本。

    畢竟普通的磷酸鐵鋰電池車,甭管你用什麽彈夾電池,什麽刀片電池也好。

    所謂的續航裏程,最長也就是五百多公裏,實際上能跑個四白多公裏就頂天了。

    如果遇到冬天,那就基本就是二百八十公裏左右的航程。

    這還是不敢開空調,速度不敢超過一百二的情況下。

    可是如果用三元鋰電池,那就沒那麽多顧慮了。

    這種電池,充滿電就能跑八百公裏,即便是在冬天有衰減,也能跑五百多公裏。

    所以光是航程這一塊,他們的三元鋰電池就已經勝出了。

    既然他們打算造的電動車,要比別家的電動車貴,那就的有貴的道理不是。

    而這三元鋰電池,就是他們的道理。

    而且在電池這一塊,他們可是準備了很多方案的。

    就比如特斯拉的長航程版,使用的也是三元鋰電池,號稱能跑八百公裏。

    可是到了冬天,電池性能衰減,也就隻能跑個五百公裏。

    可這個曆程,還是他們忽視駕駛員感受,以及控製速度的情況下才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