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2 換個打法

字數:4677   加入書籤

A+A-


    要知道在歐洲和北美,人工可是非常貴的。

    在咱們國內,車子去做一次保養,估計也就幾百塊。

    其中大部分還是更換機油和零部件的錢,其他的工時費也就是幾十塊。

    可是在歐洲或者北美,這修車工人的工時費,那可老貴了。

    動不動就是幾百刀,上千刀的收。

    所以這些歐洲人和北美的消費者買車,可是非常看重車子的質量的。

    他們對車子的要求,就是質量一定要穩定,盡可能的少出毛病,最好是不出毛病。

    哪怕技術老舊一些也沒關係,因為修車實在太貴。

    而來就是後期的維護保養,要盡可能的便宜,真的是越便宜越好。

    因為這人工費實在太貴了,就比如補一個輪胎,在咱們這裏也就幾十塊錢。

    好一點的輪胎店,估計會要你八十到一百塊。

    便宜點的路邊攤,二三十都能幫你把輪胎補了。

    可你到歐美去看一看,隨隨便便補一條輪胎,都敢要你二三百刀。

    而這裏麵,最貴的就是人工費。

    也正因如此,歐美消費者買車的理念,和咱們是不一樣的。

    所以南朝國的現代和起亞,就很聰明的發現了這個點。

    然後就靠著超長的質保,和大量的贈送免費保養,硬生生在歐美市場殺出了一條血路。

    你就比如當年在北美,韓係車進入北美市場的時候。

    米國人根本就沒把現代和起亞當回事兒,認為他們生產的就是廉價的垃圾。

    可是後來一看,他們的車好像也還不錯。

    可問題是當時北美的汽車市場,基本都被美係三強,和日係的三強給壟斷了。

    哪裏還有韓係車的生存空間?

    可人家就是送質保,最開始打市場的時候,更是有過送終身質保的宣傳標語。

    而且那時候,為了讓米國人購買他們的汽車,他們更是開出了終身免費保養的大禮包。

    就是靠著這樣的大禮包,他們硬生生砸開了米國市場的大門。

    畢竟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是有錢人,還是有不少人更喜歡性價比的。

    在之後,就是韓係財團,在北美的一係列廣告投入。

    漸漸的就這樣,現代和起亞,就成了國際知名品牌。

    而且他們的銷售觸角,更是從北美歐洲,蔓延到了全世界。

    包括現在的南美市場,在南美第一大汽車市場,巴西。

    韓係就一直是主角之一,同樣靠著送超長質保,和保養的大禮包,現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巴西國內汽車銷量的三強之一。

    而現在,咱們龍國的汽車終於來了!

    而這次龍國車商們的策略,就比以前聰明。

    他們選擇了和本地的陳家合作!

    這陳氏車行,就是探路的投資。

    本來那陳永祿是在卡拉帕格島上當一個安樂島主的,可是幹了沒多長時間。

    隨著各路資本的瘋狂湧入,他感覺自己在那島上是沒什麽盼頭了。

    於是就回到了伊薩卡,他們家可是這一代最大的地主。

    所以整座城市重建,他們家可是嚐到了巨大的甜頭。

    可是他還是覺得光靠這種土地方麵得來的收入,太沒意思了。

    還想嚐試一點有挑戰性的創業,於是就給肖鋒打了電話。

    肖鋒也覺得這小老弟還行,沒有被突如其來的暴富給迷失了心性。

    於是就推薦他來做實業!

    最開始,就是從國內倒騰二手車過來南美這邊賣……

    要知道,咱們國內現在每年都有大量的廢舊車要被報廢掉。

    可這些車,其實有些狀況還是相當可以的,可就因為到了年限,所以就必須要報廢。

    這就有些可惜了。

    於是肖鋒就幫陳永祿,搭上了國內兩家造車大廠的路子。

    比如奇瑞和長城,他們每年都有不少舊車會回收置換回來。

    而這些車,如何處理,也是兩家工廠頭疼的問題。

    在國內,國產二手車本來就買不上價,每年還有那麽多新車上市。

    這二手車市場又魚龍混雜,所以如何處理回收回來的二手車,這兩家車企業很頭疼。

    可等到陳永祿被肖鋒推薦過來之後,兩家車企就樂了。

    那些二手車,可以出口到海外去啊!

    在國內買不上價,還要被送去報廢,可送到海外,這些車那可是香餑餑。

    畢竟國外的窮人可多著呢!

    你就比如在銅國,買不起新車的人一樣有大把人在。

    而新車在銅國銷售也一樣是很貴的,所以在銅國的市場上,也充斥著大量的二手車。

    而這些二手車,大多都是日本車。

    可如果真要用長城和奇瑞的二手車,去和日係二手車競爭的話,自然也是沒什麽優勢的。

    可問題是誰讓,這伊薩卡地區是經濟特區呢。

    這地方進口貨物可是零關稅的!

    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從國內進口大量的二手車過來。

    而這些二手車,可都是通過長城和奇瑞整備過的。

    畢竟他們自己就是車企,要說把二手車翻新整備,那還真沒多少人能和他們比。

    一輛二手車,哪怕被開的半殘了,可到了他們手裏,也就是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就能給你做成一輛準新車出來。

    而這樣的二手車,在國內根本就買不上價。

    因為國人對國產二手車,有一種天然的抵觸心理。

    一方麵是早些年國產車的質量確實不行,二來也是那些車販子,還有外係車企雇傭的水軍,常年給國產車企抹黑。

    這樣就讓不少人,腦子裏對國產二手車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不良印象。

    所以哪怕你國產二手車,經過了精修,把該換的油水和零部件都換了全新。

    已經修到了七八成新的準新車,可在國內你還是賣不出去。

    可是拿到南美,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一輛準新車,陳永祿搞過來,因為沒有關稅。

    所以成本也並不高,也就是幾千美元的成本。

    可是拿到二手市場上一買,那就是一萬美元起步。

    而這樣的價格,和市麵上流行的日係二手車比起來,那還是很有優勢的。

    要知道盡管每年都會有大量日係二手車湧入通過市場,可品質好一點的日係二手車,一樣價格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