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玉佩

字數:3770   加入書籤

A+A-




    前朝末年,奸令當道,民不聊生,若論這四路後起帝王誰是皇正言統,帝位有名,當是首推李建。李建世封唐王,乃是前朝立國之時的封地王親,世襲江南,屬於正統的皇親國戚。

    正所謂名正,則言順,李建雖是居於晉王後起舉事,但他世襲親王,正統皇親,再加上封地繁華,錢糧無數,當朝與他交好的宦監將領,自然是大有人在。

    後來李建舉事之時,誅奸攻路,連勝得府。除了他世交廣闊,錢糧流送外,倒是有一小半功績,全仗前朝各地的鎮守太監,慕名所至。所以李建即位之初,倒也沒有像其它三朝帝王那樣,廢除宦官權令,依舊是照前朝規統,分宦權監,鎮守各地。

    隻不過如今的鎮守太監,全然沒有了前朝時期的監軍、掌印、轄將...等權,隻是管理采購置辦,監銀押運而已。但隨著李建日益年高,建德九年初設內務司代其掌權刺秘後,宦官之權立變得水漲船高起來。

    內務司主管大太監何逵,兼領秘營督公,統掌天下秘探,軍情刺密,官員廉腐,王侯議事,無不刺密探報。權勢之赫,可擬王侯。

    建德十年,鎮守司衙門統歸內務司主管後,南唐各地的鎮守太監也是身份立漲,除了仍是兼管朝廷的采購主事外,更是秘探四出,民間百事,官員家務,王侯府邸,無不探密刺報,縫孔插針。

    夜幕下地江陵,是絢麗而多彩的。和往常一樣,無數遊船花艇落落停靠於河岸碼頭間歡聲不斷,歌舞升平。

    如果用目光仔細凝望的話,依稀可以看見一道道斑斕閃爍地點點星火,於名花流中嬌柔輕絢、燦舞異常。那正是離岸遠去的花舫船艇上,所綻放出得絢麗景象。

    沿繞著名花流的北岸河道邊直入數裏,無數地官台樓閣便緩緩出現於了江陵城北的最悠盡頭。沒有喧鬧繁華的熱鬧景象、也沒有嘈雜異常的行人呼喝,一縷縷肅然緘默地古怪氣氛,朦朦頗罩於城北盡頭的最幽深處。

    鬆木燃燒時地劈啪脆響,緩緩播散出了一絲絲清華悠柔地鬆脂淡香。往日裏甚少人跡的鎮守司府衙中,此刻卻是燈火通明,寂聲肅默,仿佛比平常時嚴密了數倍一般,大批隸屬司府直轄地唐軍士卒,在無數身罩紫墨披風地秘營衛帶領下,於府邸內的各路要道間來回巡視,嚴密異常。

    順沿著司府內邸外的越往進入,裏麵地巡查衛列也是越來越嚴。直入到一所占地極廣的內院外圍時,已然能夠不時看到些三三兩兩地高職武官,於內院外四處查崗,行走環視。四周巡查地衛列軍士,也全部換成了那一個個外罩著紫墨披風,直屬秘營統轄地營衛全巡。

    這些營衛的腳步聲極輕,雖是一列列相互間來回碰巡地四散走動,但除了偶打手勢外,竟然是句話不出地環繞下靜悄查防。

    齊時內陸太平,民生聊養,商意富生。即便是將佐出行,也都是錦袍華衣,內服行談,全然沒有了邊關將士們的肅軍識意。內院大廳中燭光紅火,人影微晃,幾名華衣男子輕聲交談下縱情顯露、話語微沉,倒是別有一番江南風味。

    “前方戰事正然吃緊,侯爺突然便服至此的召我等前來,究竟是有何事吩咐?”說話的,是位年約四旬的中年官員,相貌清瘦,一身青玉秀士服下,倒顯得幾分儒秀神采。

    蟒玉錦袍,暗金束冠。一件紫萌色的麒麟披風飄逸係束於了他的後肩頸側。這是一位看上去極其富有男性魅力的中年男子。一枚紅玉瑪瑙扳指輕巧套戴在了他的左手大拇指上,幾縷寸許長的青須淡浮於下額間微微輕擺。靜靜地站在燭火下的屏台案閣間,那男子給人感覺的,是一種平易近和的臨臨輕觸。“王公公和張都督即是全到了,那麽本侯就長話短說,江陵漕運如今還未起程押運罷?”

    江陵鎮守太監王弘,自建德九年來上任至今,待員親善,言慈語和,倒是各地鎮守太監中名聲最好,與官員關係最善的一把能手。而江陵與他交好的各府官員,更是大有人在。

    麵白細肉,和善可親,一雙眯逢眼雖不說是炯炯有神,但也算得上是精神飽滿。略站於楊逸身邊不遠處,一名身穿暗紅中官服飾的白麵太監輕笑答複道:“侯爺明見,現下淮水絕堤,洪淹數府,贛、永、浙、江多郡等地已然多處遭到淮水淹觸...,如果光是這些,那也沒什麽,漕運往年都是由杜總管負責自水路起運,淮水雖悍,也不會有多甚影響,隻是齊軍水師,目前似乎已......。”

    講到這裏,站在那青衣官員對麵的位錦袍將領,幹脆接過王弘話語的繼說道:“據各府軍情要會,齊軍水師自攻陷臨江後四處搶掠,沿線巡進,包括永華附近,也出現了數路不等的齊軍水師。目前江道受阻,杜總管的水師已然南下出軍,漕運若是自太湖、轉鄱陽再行起運的話,耗費的時日和物力又當太大,所以王公公和本督商議幹脆改由陸路起運,不知侯爺先前問起的意思,似是有何高見?”

    “本侯的意思,今年的漕運就不用運底京師了,自明日起全部裝船改道,由荊州抵運罷。”那男子話剛說完,包括王弘在內的在場數人麵色間立時大驚失色起來。

    大廳裏被楊逸召至來商議要事的的本地官員中,武官是以江陵都督張俊為首,文官則是以前麵說話的那青衣秀士,江陵郡守劉裕為尊。耳聽楊逸那一番三不著兩的古怪言白,王弘不禁臉色上有些尷尬的陪笑道:“侯爺說笑了,江陵的漕運,怎能起運到荊州卸抵?何況、何況...咱家日前也未聽曾到侯爺的荊湘轄地,有所水蝗糧災嗬。。。”

    若是換了平常人敢這麽胡言漕運得話,早就被鎮守司的秘營督衛直下大牢,遍受刑厲了。漕運是什麽,自天朝開國以來,無論哪一代帝王都視為命根子的糧係運程。

    人最需要的是什麽?除了最基本的活下去和那所謂的榮華富貴外,自然就是糧食了。沒了食物,哪怕你是九轉靈童,活佛再世,那也是沒法混下去的。

    自前朝還未四分天下前,南方一帶就是漕運產糧的首要之地,除了東晉和北方楊閥領地內亦可自產自足的尚夠有餘外,西南西北一帶的邊關民生,約有小半都是依靠著南方的漕運分配,用以填飽肚腹。

    南唐鎮守司衙門雖然和秘營一樣以南方為立,遍布朝野。但仍是按照天朝前期時的統轄機治,以南北分界,並統天下。自江陵為線的南方各郡,隸屬秘營南鎮撫司的管轄區域。而楊逸雖是權傾一方地軍鎮大員,但荊湘一帶的地理局勢錯從複雜,南唐的江夏大營、東晉的江東大營,北齊的江北大營,分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交叉之勢,其中各方間更是秘探四出,往來不熄。

    所以自楊逸任職之初,便是身兼秘營南鎮撫司副使,除掉江南腹地以內的刺秘探報外,荊湘以外的軍情刺報、秘探要聞等都是直屬楊逸批閱管轄的範圍之內。

    以職務上來說,楊逸雖是管外不管內,但畢竟名義上是王弘的頂頭副使,再加上他本是權傾一方的軍鎮大員,是以在場諸人的身份中,仍是以他說話的分量最為並重。

    眼見一旁的劉裕和王弘都陷入了尷尬神色,張俊畢竟是武官出身,說話地底氣倒也足道些:“現下戰事焦灼,侯爺親至江陵調糧,定是有十萬火急之事才會如此。隻是這漕糧乃是聖上曆年來欽點得司事押運,侯爺若要轉調它處,可否、可否......。”

    “紫龍玉???”張俊支支吾吾地話剛說了一半,幾聲低蕩微呼立時由議廳裏沉聲響起。一塊通體紫藍、瑩瑩驕潤、上麵虛刻著雙龍吞海的龍形玉佩,一翻一現得立時出現在了楊逸的手掌之中。

    (暈啊,起點新人榜競爭也太激烈了吧。昨晚才衝到前六,今天又掉到第十。。。還是那句老話,希望各位書友們能多多支持。給予些微薄推薦票吧!55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