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過河拆橋
字數:2678 加入書籤
九五之尊,手握天下的李世民,可不想兌現之前的諾言,因為這不是陰氏族的功勞,是自己靠武力奪取的。而且這樣可不好,畢竟這上不了台麵的,封陰明月為皇後,那讓天下怎麽想,封建迷信。
“世民,是不是你找陰氏族更改命運了?”李淵問道。
李世民現在是九五之尊,手握天下兵權,現在自然不會怕了自己老子太上皇的李淵了。點了點頭。
李淵悔恨道:“早知當初,何必現在呢?陰氏族果然厲害,能夠篡的天下氣運。因果報應啊。”
“什麽?”李世民問道:“難道陰氏族這麽厲害嗎?”
李淵悔恨道:“我當初就是讓陰氏族更改命運,獲得九五之尊,篡得表兄的江山。然而一個人的命運是天注定的。想更改就要付出代價。現在報應降臨了。我的可憐的孩子。嗚嗚~~~”然後徹底的瘋掉了。
九五之尊,手握天下兵權的李世民真的害怕了。害怕有人學自己找陰氏族更改命運,獲得自己的權利。陰氏族,不能留。必須除以後快。負責天下大亂。這是李世民的心裏話。可是到底怎麽辦啊。鬥肯定鬥不過的。秘密的誅殺,卻讓人更加的瘋狂。難道真的要兌現之前的約定,可是這很違背自己的初衷,你讓大家怎麽想,皇帝怕了一個江湖術士的家族。而且聽父皇說,可能要遭報應的。還要仰仗陰氏族解除詛咒,度過難關。
每次陰氏族尋來問:到底什麽時候立皇後。
李世民拖延道:新皇才立,太上皇瘋,頡利犯邊,高麗不穩,國家動蕩,欲立太子,天下非愚民,持之以把柄。給敷衍過去了。
李世民也是出口成章的大忽悠,暫時是忽悠過去了,但是看到陰氏族人那種眼神,絕對是不善,肯定背後搗鼓一些小動作。這不是一個長久的辦法,人家常說,皇帝有生殺大權,但是那是對於那些中央沒人,省裏沒人,窮鄉僻壤裏出來的刁民,殺了也就殺了。陰氏族怎麽說也是大族。能夠逆天改命。如果受到刺激了。說不定就會學**大叔抱著幾根鞭炮來炸皇宮了。關鍵是麵子問題。李世民是頭疼不宜了。
這個時候他的族人裏有個非常牛叉的人物,就叫李淳風,據說學過幾招江湖術士的本領,能掐會算。李淳風,是岐州雍人(陝西鳳*翔*縣)其父李播,隋朝時曾擔任過地方官員,“以秩卑不得誌,棄官而為道士。”李播“頗有文學,自號黃冠子,注《老子》,撰方誌圖文集十卷,”並做《天文大象賦》。這些,對李淳風一生的學術取向,無疑有一定的影響。《舊唐書》本傳說李淳風“幼俊爽,博涉群書,尤明天文曆算陰陽之學。”
太宗問於李淳風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卿深明易道,不知何人始喪我國家,以及我朝之後登極者何人,得傳者何代?卿為朕曆曆言之。”
李淳風對曰:“欲知將來,當觀以往;得賢者治,失賢者喪;此萬世不易之道也。”
太宗曰:“朕所問者非此之謂也。欲卿以術數之學,推我朝得享幾許年,至何人亂我國家,何人亡我國家,何人得我國家,以及代代相傳,朕欲預知之耳”。
淳風曰:“此乃天機,臣不敢泄。”
太宗曰:“言出卿口,入朕之耳,惟卿與朕言之,他人者不能知之耳。卿試言之。”
淳風曰:“臣不敢泄。”
太宗曰:“卿若不言,亦不強試,隨朕入禁宮。”於是淳風侍太宗登高樓。
太宗曰:“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卿可為朕言之。”
李世民非常隱晦的告訴了李淳風。讓外人見了以為是嘮家常,實際上是唐李淳風幫忙求救。來對付陰氏族。
李淳風就說:“雖然說自己博覽群書,尤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天文、地理、道學、陰陽之學。所以臣精通於細算,推演未來比較的在行。但,陰陽之學雖然涉及,還是比不得陰氏族人。”就是說他自己一個人是鬥不過陰氏族人的。必須另想辦法。
“那你推演一下朕之如何?”李世民非常的生氣。
李淳風笑道:“此陰氏族小徒兒,不足為患,自由小天罡下界,掃除海內而太平焉。”
“那此人在何處?”李世民連忙問及。
“群雄割據,四世三公,家族顯赫,終於曹手。”李淳風忽悠了一句。李世民感覺到奇怪,這些江湖術士真是的,不好好說話,到底什麽意思啊?群雄割據?確實是,隋唐期間各路諸侯都是有能耐的。不過我們李家笑到了最後,四世三公?又是誰?隋煬帝不過二世兒。於情於理也講不通啊。家族顯赫,多如牛毛啊。終於操手?這個?難道是姓曹?
李淳風半眯著眼睛,不在看李世民,心裏想:我都已經點到這個份上了,你要是在猜不出來,那麽你就是傻子。李世民細細一想,三國時候,袁家正好四世三公,最後死在曹操的手上。對啊,家族?難道姓袁的?
“那袁姓在哪裏呢?”李世民在怎麽問李淳風也不作答。怕因禍上身,泄漏天機太多。然後李世民就四處讓自己的心腹尋找姓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