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 三件事

字數:5212   加入書籤

A+A-


    陸南在臨走前,交待了三件事。

    一件是要父親在他指定的一處找人挖個野塘。

    飯桌上,他想了一會兒,又解釋道:“不要水泥,就野放點魚,先放點鯽魚、混子(草魚)、胖頭魚(花鰱)、鱸魚。這些魚,不要喂飼料,你專門找兩個人注意一下,以野放為主,適當投點草就成。”

    陸大富點點頭,又疑惑地問道:“為啥呢?”

    “我選這個魚塘,一是離蝦場稍遠,二是風景好,周圍樹多、全是草地,主要就是有貴賓來的時候,可以去釣魚。釣蝦沒什麽技術含量,人偶爾來一次,除了吃也沒什麽玩頭。這兩年愛釣魚的多了,你就精心點,往後縣裏麵來人就往那領。”

    “啥,你專搞個魚塘,就是為了給人釣魚?”陸大富沉思了一會兒,吸了口氣:“這事,要不要和秀雲他們商量下?”

    如今的陸大富見識遠超以前,身上有錢自然膽氣就大。去見縣裏領導,請客吃飯,行事都很穩妥,謙恭中透著底氣十足。這一點連陸南都佩服,陸大富老實,可並不笨。幾年商海打滾,人也變得精明,很多事也能看得透,再不像以前一有不如意就吹胡子瞪眼,而是會想一想再表態。

    “商量可以。不過這事這不急,但肯定要搞。開過春就找人挖吧,也不用太大,三四畝就行。”

    “三四畝還不小?”陸大富瞪起了眼珠子。

    陸南沒理他,自顧自地說道:“我一會畫張草圖,按草圖上的方位挖,其他地方暫時不要動。”

    “成。”陸大富見謝鳳英拿眼瞪他,不免有點泄氣了。

    “就是嘛,兒子叫你幹啥,你就幹啥,還?唆半天!”謝鳳英麻利地端上一盤炒油菜,頓時吸引了父子兩的目光。

    吃了半個多月大席,今天總算能閑下來在家吃點清淡的,所以謝鳳英除了做了一鍋三鮮湯,其他的全是素菜。父子倆齊齊伸出筷子,在那盤炒油菜上空拚了下刺刀,迅速無比地各挾了一大箸,直接塞進嘴裏大嚼。

    “兩隻狼!”謝鳳英含笑坐下,又給兒子舀湯。想了想問道:“兒子啊,你不最煩人家來咱蝦場吃喝的嗎?怎麽又要搞個野塘專門給他們釣魚?”

    “如今不比往日。咱爸也牛逼了,咱公司是市重點保護企業,一般的雜魚還真不敢來。敢來的,要麽是我們現在不敢惹的,要麽是我們蝦場的的主管部門。工商、稅務、環境、勞動,這些部門,還有銀行,他們能來,都算咱們燒香求對了神。”

    陸南就歎了口氣,強勢部門、權重機構,從來都不乏迎奉的公司、企業、個人。雖然明擺著奔他們手中的權或錢而去,但雙方都默契地並不提及。

    吃吃喝喝,打打交際麻將,送點禮物,這些都已經屬於正常範圍,對這些大驚小怪的,隻能是沒有見過世麵的初生牛犢。

    這是整個體製的問題,即使是後世也一直未能解決。既得利益集團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的權利,更不會丟掉已經得到的利益。改革,隻能是麵向社會。在體製內,一直到二十年後,甚至是更遠的未來的未來,都將是一潭死水。

    算嘍,想這麽多沒用!陸南喝了碗湯,又開始說第二個問題。

    其實兩個問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但是分開來說,會更好。

    “爸,那剩下的70多畝地,你現在不要動,不過可以繼續種樹,我到時有用。”

    “現在也沒錢動啊!”陸大富感慨道:“要是再有個100萬,我就敢再起個30畝蝦塘!”

    “有錢也不搞蝦塘。”陸南含糊地說了一句。

    “不搞蝦塘?”陸大富眼珠子登時瞪圓了,在他想來,隻要有錢就開新塘,開了新塘就能養蝦,養蝦就能發財,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嗯,我琢磨了,三年發展計劃要有點調整。總之你先別動就對了。”

    “那你至少要和老子交個底吧?”

    陸南見陸大富、謝鳳英兩人都急切地看著自己,搖頭笑道:“我自己也沒底。不過是個粗淺的構思而已。”

    第三件事,卻是一件大事。

    由於白河治理成功,上壩村的淤地早已不再淤水,但與蝦場相鄰、靠近白河的白河灣的河灘卻由成了一個大湖,方圓有20多公頃。

    這麽大一個湖麵,是在短短三個月內形成的。陸南外出時看見,就開始琢磨。

    這個地方,從地權上來看,是屬於上壩村和白河灣村共有的。白河灣村大概有15公頃,上壩村隻有5公頃左右。

    之所以有了這個湖,是因為當初修防洪堤,工人們在上遊河兩邊各切出20米左右的豁口,水就坐這裏分流出來,一直灌注到沙灘。

    修建時,工人臨時修了個擋水壩,整個防洪堤工程完工後又拆了。但由於地勢低,已經灌進來的水卻無法回到河中。

    這是一潭死水,不過目前還很鮮活,更由於水底全是沙和礫石,沒有種植價值,所以兩個村都未管。

    就是這樣的一個死湖,在陸南眼裏卻成了金礦。

    “爸,你過幾天找啟勝叔和革新叔去談,把湖承包下來!”

    陸南話一出口,陸大富和謝鳳英登時楞住了。

    “兒子,你犯暈了?那個湖又不能養魚養蝦的,你要幹啥?何況,那湖太大,咱承包可得不少錢呢!”陸大富這樣說,謝鳳英也跟著點頭。

    “我心裏有數呢,爸!你隻管找他們談。那湖是死湖,兩個村都不能用,價格肯定不會太高。我估計一年頂多兩萬塊,先承包十年再說。那湖位置好,離咱蝦場不遠,以後咱開發出來,就是一台印鈔機!”

    “開發?”陸大富更是狐疑,完全搞不懂兒子要幹什麽。

    “嗯,這個事我慢慢會跟你說,總之,你先談好。先就那樣野放著都成。”

    “那你到底要幹啥呀?”

    “旅遊。目前還是個大致的路子。”陸南耐心地道:“爸、媽,那湖咱承包了不為養東西,另外咱從白河接兩根管子過來,死水就成了活水。以後慢慢開發,總之你們別看那麽大的湖麵什麽也不養,什麽也不種,但以後賺錢比蝦場隻快不慢!”

    陸南當然知道,明年漢中市人代會後,漢平高速公路列入市政府九三年度重點工程,僅僅八個月就完工通車。至此,漢中到平州縣的直線通車距離縮短到70公裏,並由此引發了旅遊熱潮。

    抓住,抓住!

    抓住的不僅是機遇,更是自己的夢想!

    其實陸南知道,蝦場在自己的計劃中,所占的份量越來越小。它存在唯一意義,是父母的心血,以及作為整個和平鄉百姓心頭的一麵旗幟。

    有個蝦場在這,無論自己想做什麽,都可以通過白水公司進行操作,省去了很多麻煩,更省去了很多費用。

    至少,白水公司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土地證。鄉土管所被喂肥,縣土地局被喂肥,村民受益良多,也不懂這個,更不可能去舉報。所以白水公司這麽多年來,幾乎都是在免費用地。

    鑽政策的法律不健全的空子,也是不得已的行為。花錢是一方麵,更多的是多了很多婆婆,私人企業將步履維艱。

    過年期間,陸勁鬆有空就到蝦場來,找所有的人聊天,更把陸大富和胡開山纏得不行。陸大富好多事不知道該不該說,就全推給陸南。

    陸南倒也沒說什麽,而陸勁鬆和陸南聊了幾次後,竟然上了癮,一連在蝦場住了幾晚上,熬夜寫出了一萬五千字的調研報告。

    陸南閱讀後,大為讚賞。陸勁鬆不愧為才子,更在縣委打磨了幾年,寫出的文章不僅理論性強,更由於有了豐富的素質和調查數據而顯得充實、可信。他在文章中充滿了對農村私營企業的謳歌,不僅對農村經濟有著深入的探討,更對農民負擔及農民的苦難有一定程度上的呼籲。

    陸南看著報告,就想起了今年發生的一件注定要記錄在中國史書上的大事。安徽蚌埠的一位農民兩次上書江總書記,並由此引起了黨和國家對於農民負擔問題的重視。在整整十年後,就有了一位碩士鄉黨委書記李昌平振聾發聵的呼喊“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

    這,是不是一個信號呢?陸南想了想,並沒有把報告還回去。

    “勁鬆,這份報告,我先看一看,然後再交給你,好不好?”

    兩人數個晚上抵足而眠,聯床夜話,陸勁鬆對於陸南在農業和農村經濟上的真知灼見有了充分的認識,更對於他深遠思維和前沿視角而感到吃驚,早已視之為“知己,”對這樣的要求哪會拒絕,微笑著道:“正是準備送來,請你幫助我修改一下的。”

    陸南點點頭,問道:“要是有機會,我拿到市裏機關刊物上發表,你敢署名嗎?”

    “市裏?”陸勁鬆一怔,隨即正色道:“君子坦蕩蕩,我陸勁鬆行事仰視無愧於天,俯視無愧於地,有何不敢?”

    “好!”

    -------------

    晚上一更會稍晚點,請諒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