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四章 危言聳聽?

字數:5220   加入書籤

A+A-




    聞迅這邊先要中村替他弄的網上日本宅男七八成的都在聲討他或者看他不爽,然後再想著扭轉形象,這是不是有點自討麻煩了?為什麽當初不直接弄一個比較好的形象出來呢?因為這就是針對受眾而設計的一個“前戲”啊!要知道人這麽一種生物呢,很多時候是很有意思的!還是拿男人和女人來比方吧,假設男人要追一個女人,剛開始呢這男人表現的是一個純粹的好男人形象,可能這女人也就是覺得這男人還不錯,但是可能別的就沒有什麽了。因為全天下好男人多了去了!人家好妹子也沒必要看到一個好男人就要激動的非貼上去獻身不可把?人家要找好男人,那心裏肯定也想的是要找一個自己有感覺的,然後好男人的男人啊!就跟男人的夢中情人,那肯定是臉又好看身材又好然後兩個人還很談得來的那種外加妹子各種賢惠!可是沒說隨便一個妹子賢惠了,男人就一定要把這妹子追到手,是吧?總的給人家年輕人一點時間認清楚現實,對吧?

    但是呢,如果女人剛開始對這麽一個男人的形象認定是覺得這男人是一個壞男人,一直這麽認為,直到有一天這女人突然發現好像是自己之前誤≌↑解這男人了,實際上這男人是個非常好的男人!那這一下子女的心裏肯定有愧疚啊,肯定覺得對不起人家啊!雖然實際上來說並沒有什麽對不對得起,因為怎麽認為那男人,是女孩兒心靈深處想的。肯定不至於當麵到處說啊!可是人就是這麽一種生物。發現自己做錯事之後。哪怕沒人知道,心裏還是有點發虛,還是看到了被自己坑了的主呢,那還是會下意識的帶有歉意!這麽一種歉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就容易轉化為好感什麽的了!所以要追妹子,有一種手段就是利用前後形象的巨大差異來追,來讓妹子的內疚感幫著妹子對男人產生愧疚然後兩人拉近關係什麽的。

    同樣,聞迅要做的事兒呢。也是差不多。他就是要先表現的像是一個壞人似的,他就是要表現的先是讓這邊的日本宅男什麽的都先反感他,回頭再來了一個形象的大逆轉,那這些日本宅男,那是不是要各種內疚了?這內疚了之後,是不是就想下意思的補償咱們照顧咱們?這樣一來咱們產品的風評什麽的,那不就刷刷刷的上去了麽!回頭銷量什麽的,那也不就可以上去了麽!這都是一環套一環的!

    這邊聞迅讓中村在網絡上以他的口吻,那是各種批判日本文化界的現象啊,那批判的好像現在日本文化界的一切都不是什麽頂峰了。都是明顯的在走下坡路,都是沒幾年活頭了。而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在於日本文化以及製度的根子!這麽一種說法肯定讓很多宅男們覺得怒火中燒啊!這種話讓任何國家處在日本的位置上,他們國內的年輕人或者宅男,那都受不了聞迅這種論斷啊!為啥?因為日本的動漫產業憑借著以前的蓬勃發展,已成為其國內的第三大支柱產業。日本國內的動畫市場不斷擴張,規模已經突破2000億日元!國際市場上日本動漫亦是風生水起展露異彩,去年銷往美國的日本動畫片以及相關產品的總收入為4359億美元!

    <101nove.coation動畫、nics漫畫、game遊戲的簡稱,它的三位一體,拚湊出的是一個全新時代的沙盤。日本是“acg”這個新時代的領跑者。近年來,當日本在製造業遭遇眾多強大對手、不再能一枝獨秀於世界舞台時,日本致力於用新技術打造新文化產品,使得它從一個產品製造大國,轉向一個文化產業輸出大國。目前,日本的動漫內容產業市場的總體規模,包括動漫衍生產品市場,諸如動畫人物的使用授權、動畫人物的玩具製造等,據估計已經達到2兆多日元,廣義動漫產業占日本gdp的十多個百分點之多!

    就拿日本國內市場來說,在二十世紀70年代,日本動畫作為文化產業概念迅猛發展。動畫市場的規模,包括動畫電影的票房收入、電視動畫的收入和售賣和出租錄像帶、dvd的收益,1975年為46億日元,80年達到了120億日元,90年代上升至千億元的規模。90年代,日本動畫的市場規模基本保持上升的態勢,除去1996年和1999年的些許回調。進入新世紀之後,市場規模擴張非常快,其國內總收入進入新千年立刻達到了2135億日元,這主要是得益於影片《千裏千尋》。後來因為日本動畫市場因沒有具有衝擊力的作品出現,規模稍微萎縮到1912億日元,下降了104%。但是接下來的一年,日本國內電影院上映的動畫片約為81部,由於《哈維爾的移動城堡》轟動性的成功,電影票房、電視動畫和錄像帶等的總收入又重拾上升趨勢。

    日本去年的票房收入前20位的電影中,隻有7部是國產片,而其中4部是動畫電影,占到了57%以上,並且動畫片《哈維爾的移動城堡》以200億日元的收入力拔票房頭籌。另外,日本本土出品的電影中票房收入前20位中,動畫影片有10部,也占到了50%,其票房排名分別占據第1位、第4位、第5位、第6位、第11位、第15位、第16位、第17位、第18位和第20位的位置,每部影片的票房均超過10億日元。同時日本人對動畫電影熱情持續升溫,日本通產省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在影劇院觀看動畫片的觀眾達到了兩千萬人次,比上年的一千萬餘人次增加了近80%。占觀眾總人次的187%。日本動漫迷們將他們的可支配收入的大約13%用在了動漫產品的消費上!

    這還是日本國內。而在國際上。那日本動畫也是混的風生水起的!19世紀70年代,日本動畫開始羽翼豐滿進軍國際市場。開路先鋒當屬手塚治蟲,60年代他的《鐵臂阿童木》在美國和亞洲市場上的熱播,讓世界上開始認識日本動畫;此後,電影《魔神z》在歐洲大行其道;90年代的《龍珠》和《寵物小精靈》衝擊了美國市場,日本動畫的出口大幅度上升。《寵物小精靈》是日本第一部在海外獲得商業性成功的動畫片。1999年底電影版的《寵物小精靈》在美國上映,創造了票房的第一;電視版的《寵物小精靈》係列劇在世界上60個以上的國家播放,從海外給日本帶來了380億日元的收入。是日本國內收入的兩倍;另外,《寵物小精靈》價值12億日元的遊戲卡遍及世界各地;小精靈動畫人物使用授權又分別在日本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上創造了1萬億日元和2萬億日元的收益。

    這麽一係列的巨大增長和巨大的收入,怎麽讓人看都會覺得這動漫產業在日本是蒸蒸日上啊!而遊戲產業上麵呢,那基本上同樣也還是日本領先。日本索尼出的ps2,那把美國的什麽x波x那滅的北都找不到了!同時日本的各種遊戲在全世界各種狂銷!這怎麽都不能說是什麽日本的acg產業要消退吧?所以不管怎麽說,給人的感覺那聞迅都是在胡咧咧!都是在故作驚人之語,是在聳人聽聞!的確,聞迅是有點聳人聽聞來著,但是也不是完全的忽悠人和故作驚人之語!因為像是角川書店等等業內的從業商,其實已經敏感的感覺到了日本的acg產業實際上是在走下坡路了!

    為什麽這麽說?因為80年代和90年代的時候。像是美國的遊戲廠商基本上做的遊戲就沒有幾個能玩兒的,就沒有幾個是可以跟任天堂以及索尼等等日本遊戲廠商競爭的!但是後來呢?到了現在。這美國歐洲的遊戲廠商慢慢的技術發展起來了,慢慢的作品也牛逼起來了!是,現在日本廠商的產品那還是全球熱賣,可是全球熱賣的基礎上,那份額在一點點的被歐美侵蝕!那技術一點點的在被歐美廠商追趕上!而且同樣作為日本廠商,這角川書店等等企業那是太了解日本的acg廠商了,一個個的都因為種種風險問題而不敢太大的投入,隻想各種保險的方法來賺錢!而這麽一個結果那肯定就是有朝一日被歐美廠商超過!這麽一個超過的時間可能不知道是多久之後,也許是十年也許是十五年,但是這麽一個被超過的趨勢,那基本上就是定下來的了!這是很難更改的了!

    因為整體上日本已經失去了十年的發展時間了!在80年代末的時候,這日本的gdp發展到了5萬億美元,一度達到了美國的三分之二!然後呢,泡沫經濟崩潰的十年裏麵,這日本一直是經濟滯漲,然後到了這新世紀吧,大家突然一統計發現毀了,怎麽日本的gdp一下子還到了四萬億左右了!要知道這十年裏麵,美元實際上是一直貶值的啊!人家美國的gdp那每年看絕對數值增長的不多,但是絕對數值是排除掉了通貨膨脹之類以及貶值之類的東西的,如果算上貶值和通貨膨脹,那名義gdp美國每年增長的不少的!到了現在日本的gdp那也就是美國的40%不到了!所以實際上說起來日本這麽十年裏麵,那整體gdp是在萎縮的!日本整體經濟形勢也是在萎縮的!

    本來日本一度自豪的終身雇傭製什麽的,那都是黃金年代讓日本騰飛的關鍵,可是到了90年代中期,那就不得不改變了啊!到了新世紀,那日本的各種派遣工製度是越來越多,各種終身雇傭製也是越來越少!大量的新人進入了公司,那都是沒有終身雇傭製編製的“臨時工”!可以說從方方麵麵來說,這日本的經濟那都已經在被歐美各種追趕的追趕甩開的甩開!在這麽一個情況下,日本的acg產業看起來好象是在蓬勃發展,但是這acg產業畢竟不能做無根之木,那沒有了實體經濟的基礎平台,acg產業遲早也是要被別人追趕超過的!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想想看日本的acg產業是什麽時候發展起來的?那都是60年代,而60年代的時候正好是日本經濟騰飛的時候,正好是日本舉辦了大運動會的時候!這時候正好就是日本的黃金年代啊!可以說acg產業那就是依托在經濟大基礎麵之下的,當基礎麵好了以後,這acg產業才開始有點滯後的爆發發展起來,當日本的經濟開始萎靡了,當然acg產業也會之後一些的開始萎靡,這是很符合原理很符合邏輯的事兒啊!在這麽一個情況下,acg產業將來會衰退,那還有什麽疑問麽?顯然沒有!

    而這些年裏麵,日本一度牛逼的無以複加的動畫產業那空心化之類的現象,大家看得是越來越清楚了!一部30分鍾的動畫片一般的成本在1000萬日元左右,大部分動畫發行都是虧損的,製造商隻能通過產品內容的二次利用,比如出售影碟、授權動畫形象的使用等來解決這個問題。由於資金不足,許多中小動漫公司無法承受昂貴的計算機費用,勞動者隻能長期超時間地工作,僅獲得很低的報酬。在很多小企業中,員工沒有月工資,缺乏有保證的穩定收入,一般采取的是計件工資形式,一張圖畫單價在150到160日元之間。一般職工平均每月能夠繪製600張左右,而新職工大概在400張左右,工資極低,導致人才流失。日本動畫業離職率高達80%,動畫製作的高級人才流向遊戲產品製作業。

    而且還要知道,這種計件的形式,還是沒有辦法改的!為啥?因為這麽一個形式那就是當年手塚治蟲定下來的!而日本的各種現在動畫廠商,那當年都是手塚治蟲的助手啊手下之類的出來之後自己建立的產業!所以大家都是手塚治蟲的徒子徒孫,大家當然都按照手塚治蟲這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來了!為了節約成本,日本動畫公司采用了利用國外廉價勞動力的手段,所以近些年來,日本動漫產品的製作越來越多地采用了外包化的形式,即把越來越多的動畫製作過程放到了韓國、中國等國家的動漫產品公司進行。

    而這麽一來呢,更是壓低了日本本土員工薪資上升的可能!到了最後,可以說是真正有才華的人,都不願意進入動畫產業來工作了。能夠進入動畫產業來工作的人呢,那基本上都是對動畫愛的很深的人——換句話說,就是宅男宅女!而這些人那是沒有什麽實際生活的!他們是不怎麽觀察外界世界也不怎麽感悟外界世界的,就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裏麵。於是他們能夠做出來什麽好動畫啊?他們做出來的動畫肯定會漸漸的跟社會脫開聯係,肯定會漸漸的沒有了生活的味道,肯定會漸漸的隻吸引宅男宅女了!這樣一來,可不是路越走越死麽?

    所以聞迅說的話,那一點都不誇張,一點都不是胡咧咧,那實際上都是業內人士早就看在眼裏的東西了!隻不過大家都沒人說出來給普通老百姓知道而已!(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