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席卷關中(8)

字數:4725   加入書籤

A+A-


    陝北方麵,餘鐵鵬在延安集結部隊後,命第三師第三團沿延川、清澗向綏德、米脂方向進攻,而自己則率第三師大部過安塞、靖邊,對井嶽秀的核心控製區橫山、榆林兩地發動了猛烈攻勢。

    井嶽秀名字雖然秀氣,卻是一名糾糾武夫。他是北洋政府任命的陝北鎮守使,也是馮玉祥任命的陝北國民軍總司令,自進駐榆林至今已有十年,稱得上名副其實的榆林王、陝北王。

    這人的身份還有多重,其弟井勿幕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而他早年是張作霖的拜把兄弟,近年又是楊虎城的結義兄弟,在西北軍序列中也屬於“一字並肩王”的地位。井嶽秀久鎮榆林,並沒有過多擴張勢力,十餘年間,所部隻一個八十六師,不過萬人,但正因他人脈深廣,盤根錯節,也並無其他勢力覬覦陝北。

    此人雖堅決反共,卻同與共產黨關係密切的楊虎城相交莫逆。此次鎮嵩軍攻陝,楊虎城率部南下西安遭遇圍城,井嶽秀本欲率部解圍,不期在外蒙宣布獨立後,內蒙又欲獨立。為製止內蒙獨立,井嶽秀隻能留守陝北,監視並鎮壓河套伊盟七旗,不惜愧對摯友,坐視其深陷危難之中。

    在解放軍入陝之前,井嶽秀便被列為目標之一。無論其如何毀譽參半,吳安平都需要確保甘陝政令軍令統一,這樣的半割據勢力即便麵目再溫和,也在必須鏟除之列。最多在進攻之時,與對劉鎮華、吳新田稍有區別,不打那麽狠也就是了。

    榆林地處內蒙鄂爾多斯草原之南、關中之北,西鄰寧夏,東隔黃河與山西相望。榆林境內與延安境內的橫山、子午嶺和黃龍山,互相形成一個馬蹄形狀,其南端開口處正掩護關中平原北部,極具戰略意義。

    自解放軍攻入陝北榆林道,井嶽秀便知有不明武裝入境,繼而南部諸縣接連失守,更證明這股武裝力量十分強大。他知道將兵力分駐各縣,絲毫起不到抵抗作用,便下令八十六師在北部各縣的駐軍棄城,向橫山、榆林一帶集結,試圖集中兵力與入侵部隊決一死戰。

    這正中餘鐵鵬心思。由於八十六師各部撤防,解放軍第三師各部向北推進的速度更為迅猛,八月二十六日,餘大成率第三師七千主力已入境橫山,而在東線並行北進的第三師第三團,也一路攻城拔寨,占據了米脂。

    橫山集中了井嶽秀三千陝軍,但這部陝軍見解放軍聲勢浩大,兵力遠勝於己,個個心驚膽戰,如臨大敵。餘大成卻未曾直接攻城,隻留下第二團控製出入要道圍住橫山,便率第一團繞城而過直奔榆林。與此同時,他也向停駐米脂的第三團下令,命其迅疾北上,與自己合攻榆林。

    井嶽秀得橫山守軍通報,頓知榆林危險降至,隨即開始部署防禦計劃。

    八月二十七日,解放軍第三師第一團與第三團,在榆林南部紀家峁、上沙河一帶匯合,稍作休整後,餘大成隨即下令包圍榆林。此時第三師兵力有六千五百多人,而榆林城內井嶽秀的第八十六師也在六千人左右,解放軍真要發力猛攻,不到半天應該就能攻下,但餘大成並未立刻攻城,與在橫山一樣,隻占據周邊要地,控製出入通道,團團圍住了榆林。

    一個小時後,解放軍飛行支隊飛抵榆林上空,隻是並未進行轟炸,而是在守軍驚恐注視下盤旋一陣,向城內投放了大量解放軍的宣傳單。這些宣傳單上,有關於解放軍背景、宗旨及待遇的描述,還將吳安平製定的各項施政舉措也詳列在內,同時要求井嶽秀及其第八十六師立即投降,接受改編。

    榆林軍民撿到這些宣傳單,都為上麵的內容吸引,相互之間議論紛紜。各部守軍受此影響,反抗意誌消沉,不少陝軍士兵暗自嘀咕:“若真和宣傳單上說得一樣,那投降解放軍接受改編,未嚐不是一件美事。”

    井嶽秀也見到了這些宣傳單,這才知道城外的敵人是解放軍。而在看到解放軍戰機現身榆林上空時,他已經立刻明白,這支軍隊絕不是自己所能抵擋,榆林失守已不可避免。但井嶽秀卻不願接受解放軍的條件,他決定率部突圍,進入內蒙伊盟七旗,然後赴綏遠與西北軍匯合,再圖反攻大計。

    於是,在榆林城北爆發了一連串戰鬥,井嶽秀的六十八師別說突圍,連解放軍三兩下攻擊都抵擋不住,就紛紛又退回到了城內。這時,井嶽秀才算真正知道,解放軍不光有空中戰機,地麵居然還有坦克部隊,不僅如此,輕重機槍及火炮的火力密度也遠超想象。他已經明白,無論願不願意,自己已隻剩下接受改編與抵抗至死兩條路可選了。

    這時,在西安的楊虎城已從吳安平口中得知榆林正遭解放軍圍困,他知道憑井嶽秀萬萬不是敵手,遂給這位結義兄弟發去一封電報,勸其順應形勢,接受解放軍的條件。在這封電報中,楊虎城同時提到,現在除極少數區縣外,解放軍已控製陝西全省,劉鎮華的鎮嵩軍、吳新田的陝南軍、黨玉琨的鳳翔軍,都已經被解放軍攻滅。

    接到楊虎城的電報後,井嶽秀未曾考慮多久,便下令榆林及橫山守軍向城外解放軍投降,而他則帶榆林政要親赴餘鐵鵬師部,邀其進城,表達歸順之意。

    八月二十八日上午,,解放軍第三師進駐榆林、橫山,陝北戰事結束。

    西安方麵,第五軍安柄朝第五師、徐老刀第八師,在解放軍進駐西安的第二日,即分別對渭南地區、商洛地區發動了進攻。不過與其說這是進攻,不如說是接管,這些地方除個別有鎮嵩軍少量駐軍外,大都依靠保安團維持地方治安,解放軍隻要派一個連就能完成占領。

    安柄朝、徐老刀就是這麽做的,不過他們派出的不是一個連,而是一個營。不過在潼關還有鎮嵩軍何孟庚一個旅駐紮,安柄朝不敢過於輕視,命第五師第一團負責將其剿平,而攻占潼關後,第一團便暫時在那裏駐紮,扼守三秦。

    至八月二十七日,解放軍第五師、第八師各部已橫掃渭南、商洛。住潼關的鎮嵩軍何孟庚旅,搶劫、奸yin、綁票無惡不作,在解放軍第五師第一團的猛烈攻擊下潰不成軍時,重演了在華嶽廟劉鎮華的那一幕遭遇。附近鄉民紛紛出動,痛打落水狗,待解放軍戰士找到何孟庚時,他早已斃命,而且死相慘不忍睹。

    楊虎城勸井嶽秀接受解放軍條件的同時,也給退至三原的甄士仁、張九才兩人發去了電報,內容與發給井嶽秀的類似。甄士仁、張九才已困守三原數日,周圍區縣全在解放軍控製之下,收到這封電報時,兩人反倒鬆了一口氣,隨即向西安回複,同意向解放軍投降,接受改編。

    八月二十八日,解放軍第一師一個團進駐三原。西安方麵戰事就此結束。

    陝南方麵,餘大成、靳鵬率部攻占漢中、安康之後,隨即分兵攻取轄區諸縣,並同時開始整肅匪患及驅逐外來駐軍。陝南匪患嚴重,漢中尤甚,在鎮巴、西鄉、寧羌等縣大小土匪就有上百股。各股土匪以山河為界,各霸一方,強奪民財,殺人越貨,綁架勒索,奸汙婦女,無惡不作。大股土匪還公然與駐軍勾結,兵匪一家,派捐派稅,強行收繳百姓錢糧。

    按說剿匪不應在這時,但像在鎮巴、西鄉、城固、南鄭、寧羌一帶活動的王三春股匪,其有匪徒五千餘人,長短槍兩千多支,還自編為兩個團一個特務營,這樣規模的匪患堪比小軍閥,不剿不行。

    各股土匪多與駐軍有聯係,為一擊中的,餘大成在俘虜中懸賞征召向導。賞金十分優厚,從一百銀元至一千銀元不等,而且先給錢後帶路。財帛動人心,願做向導的俘虜報名踴躍,經過簡單挑選,解放軍各部很快便完成了準備。於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嚴厲打擊,很快降臨到陝南各路土匪頭上。

    八月二十五日,西鄉袁剛、羅玉成及民團暗匪徐耀明被解放軍剿滅,經甄選,合計一千三百匪徒中,有七百二十三人被餘大成下令處決。八月二十六日,李剛武、韓世昌、周樹明、何智聰、黎九襄等數股盤踞寧羌的悍匪被擊潰,逃脫者不足一成,一千三百多名匪徒被槍決,占俘虜人數的三分之一。

    八月二十七日,在平利、嵐皋、鎮坪境內,解放軍攻滅旬白神團吳遠揚、汪建民匪部及四川天兵謝崇德匪部,同日剿滅徐占魁、陳定安、刁漢章、白雄、張小康等股匪,處決八百四十一名匪徒。同日,第二師第一團在鎮巴圍住巨匪王三春,剿滅大部,有小股殘匪流竄入西鄉,被解放軍剿匪小隊攻滅,經甄選,處決匪徒九百餘人。

    由於各縣都有解放軍小股駐軍,又由於局勢混亂土匪並無防備,所以有心算無心,除幾股巨匪被餘大成、靳鵬集中一團或兩營兵力,如雷霆掃穴一般撲滅外,其餘幾十、上百、幾百人的小股匪部,幾乎都被解放軍小股部隊,在向導帶領下一一剿滅。

    當然,剿匪有先有後,總有土匪得到風聲慌亂外逃,不過進入河南、四川、湖北的還算逃過一劫,仍在陝南晃蕩逃竄的那些個土匪,根本就是白費一番功夫,才離險境,又被解放軍其他剿匪小隊逮住,仍不免死路一條。

    到八月二十九日,解放軍第二師、第六師分出的數十個團、營、連剿匪小隊,已將整個陝南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整個清理了一遍,匪患已基本肅清。這期間,剿滅大小土匪一百一十多股,另有數十支小股土匪外逃鄰省,俘虜匪徒共計一萬七千餘人,處決四千八百多人。

    百姓雖有些震怖,但多數仍十分擁護。

    這種高壓之下,陝南各地治安頓時大為好轉。而隨著陝南剿匪告一段落,解放軍在陝西的戰事也接近了尾聲。

    隴東集團及吳安平的勢力就此崛起,這不單單指解放軍控製了甘陝,更關鍵在於,民國北方突然出現了一股足以和馮部西北軍、北洋諸支係抗衡的新生勢力。更可怕地是,其他各方勢力受局勢牽扯,正有些自顧不暇,而隴東集團及吳安平隻不過剛發出第一聲初啼。。.。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