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重建秩序

字數:6982   加入書籤

A+A-




    第四十一章無懼天下

    在得到曹操與袁紹合兵駕臨洛陽時,郭嘉心中有過不詳的預感。

    這是一種危機感。

    但是他的內心卻十分平靜。

    或許換了他是曹操,也會抓住這個春天的最佳戰機來打壓敵人。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巍然不懼。

    軍事家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郭嘉如今是被動,對手要趁著他毫無準備來攻打他。

    計劃總是美好的,而現實就是用殘酷的進程摧毀著人的美夢。

    郭嘉得關中,三五年後,將一躍衝天,與如今的袁紹匹敵相抗。

    所以雄踞中原的曹操要來遏製郭嘉,是郭嘉早有心理準備的情況。

    誠如龐統所分析的那樣,袁紹與曹操在洛陽有兵馬二十餘萬,勢如泰山,壓人欲摧。

    這都是表麵,實際上郭嘉並不懼怕這二十萬兵馬,他有八萬人在關中,足以拒當二十萬,甚至三十萬兵馬在關外。

    隻要拖延不戰,外敵想要打入關中,難比登天。

    河北再富饒,袁紹糧草再多,若是戰事拖個一年半載,他也要糧盡食絕。

    猜測歸猜測,預判歸預判,該做的準備,該防範的意外,還是要一一著手安排和準備。

    無可否認,洛陽如今有二十餘萬的人馬,可是會不會再多?

    曹操會不會增兵,袁紹又會不會增兵?

    分析起來或許不會,可很多聰明人都栽在了自以為是的分析上。

    軍事部署安排妥當後,郭嘉麵色如故,依舊平靜地返回後院中。

    穿庭過院,他心中在懊惱。

    這個時代終究是一個信息不發達的時代。

    河北的形勢究竟發展到什麽地步,他所知所得少得可憐。

    曹操來打他,郭嘉理解,但是會心中嘲笑他不自量力。

    袁紹來打他,郭嘉佩服,總有人得意忘形時自以為天下無敵,隻要袁紹來,郭嘉也不介意給他當頭一棒。

    可是曹操和袁紹一起來,郭嘉還真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覺,稍稍用點腦子推斷,就知道肯定是曹操慫恿袁紹。

    郭嘉所思,是袁紹難道解決了後顧之憂嗎?

    公孫瓚難道已經在幽州敗亡了嗎?

    河北的情報,郭嘉所知甚少,派去的細作反饋情報所需時日甚長,這是時代技術所限製的。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郭嘉希望袁術,呂布,公孫瓚,都能多活些年,這些與他屬地不接壤的諸侯,能多蹦躂幾天,就能給他的近敵製造麻煩。讀讀窩小說網,.dudu,用手機也能看。

    書房的門是大開著的,日照射入,屋內透亮,郭嘉邁步入內,見到蔡琰正考較郭燁寫字功夫。

    郭嘉到來,母子二人停下動作,朝郭嘉望去,郭燁從郭嘉平靜的神色中瞧不出什麽。

    可與郭嘉同床共枕數年的蔡琰卻心細如發,發覺了郭嘉平靜之下的沉重。

    “這月功課就將詩經抄寫三遍,若有一字寫得不好,就加罰一遍。”

    蔡琰先給郭燁安排了些功課,而後朝郭嘉走去。

    默不作聲的郭嘉又轉身與蔡琰一同來到屋外。

    冷靜歸冷靜,卻並不輕鬆。

    “夫君,莫不是有大事發生?”

    蔡琰知道郭嘉在思考,可是忍不住心中好奇,就詢問起來。

    郭嘉輕輕點點頭,而後望向無垠藍天,道:“袁紹,曹操,集結二十餘萬兵馬已經入駐洛陽,我料最快十日,最慢一個月,他二人準備充分後便會發兵攻打關中。”

    就算袁紹和曹操的兵馬到了洛陽,總要休息一陣並且保證後續糧草的充分才會進攻,從冀州到洛陽,本來就不是一段短途。

    蔡琰臉色微微一驚。

    曾經,郭嘉說過占據關中很敏感,稍有不慎,就會引來八方強敵。

    卻不料郭嘉謹小慎微,低調務實地發展,還是遭到了袁紹與曹操的忌憚。

    略微露出一絲自嘲的苦笑,蔡琰笑自已似乎太感情用事了。

    處處往到底還是因為郭嘉是她的夫君。

    秦漢兩代王朝的建立,關中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軍事地位。

    郭嘉隻要在關中,不論他如何低調,都會處於風口浪尖。

    袁紹曹操揮軍來襲,也就應該是意料中事,又有什麽可驚訝的。

    “夫君打算如何應對?”

    郭嘉沒有回答蔡琰的問題,反而淡淡道:“你去收拾行裝,帶著燁兒連夜趕路返回成都吧。”

    既然曹操和袁紹的兵馬已經來了,仗,是不打不行的。

    先安頓好家眷,郭嘉也不用分心他顧,免得有了後顧之憂。

    蔡琰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默默轉身朝居室走去。

    比起長安,顯然成都更安全。

    而袁紹與曹操兵臨洛陽的消息一旦在關中擴散出去,關中各地必然會有一段混亂的時間。

    百姓是分不清孰強孰弱,他們也不會多想正義是非。

    袁紹強,天下公認。

    曹操凶,威名赫赫。

    這兩人一起來打關中的郭嘉,百姓眼中必定不看好郭嘉。

    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郭嘉善待百姓,仁善無雙,卻少了袁紹四世三公的豪門底氣,也沒有曹操屠城廣開殺戮的暴虐威名,所以,平常人必定認為郭嘉打不過曹操和袁紹。

    此時此刻,袁紹和曹操沒有正式攻打關中,郭嘉卻已經對二人恨之入骨。

    他們的威勢,已經可以預見地對關中造成混亂。

    雖不見得會讓郭嘉落個樹倒猢猻散的下場,可肯定會有不少百姓為求活命而再次流亡他方,那些益州豪族貪生怕死的,也多半會撤離關中。

    趕在混亂之前,先把家眷送回去,也算是郭嘉對這母子二人的保護吧。

    旁晚時分,天邊霞光似火。

    府外馬車已經備齊,五百護衛負責護送蔡琰與郭燁離去。

    門口,郭嘉與賈詡並肩而立,郭燁臨行前去拜見賈詡,這是他作為弟子該有的作為。

    “先生不一同回成都嗎?”不跳字。

    郭燁對賈詡依依不舍。

    畢竟賈詡教導郭燁,並不嚴苛,張弛有度,並且教導郭燁總是大略重點教一教,旁枝末節就不吹毛求疵了。

    如今郭燁幾日不見賈詡,總會感覺很別扭,對賈詡,是真的有了如師如父的感情。

    賈詡麵帶和煦微笑,對郭燁道:“公子回成都後,切莫貪玩,每日功課不可懈怠,待我返回成都後,若是公子沒有長進,那我可要狠下心來責罰公子了。”

    “燁兒知道了。”

    郭燁垂頭喪氣地轉過身鑽進馬車中。

    郭嘉與賈詡一同望著車隊離去,二人表情漸漸從暖洋洋的笑容變為平靜,繼而沉重。

    場麵沉靜,賈詡打算告退離去。

    他不知道具體軍事情報,卻從長安內的動靜看出端倪。

    軍營整軍備戰,官員各個心事重重。

    加上郭嘉急迫地送走兒子和夫人。

    看來,關中的戰火,即將重燃。

    “先生,元直,孝直,士元三人已在府內等候多時,請先生與我一同去與他們議事。”

    郭嘉在賈詡想要張口告辭之前先發出了邀請。

    賈詡麵不改色,心中卻驚訝無比。

    望著郭嘉鄭重的神色,賈詡明白。

    他上位的機會來了。

    一個郭燁的師長,不足以讓他服眾上位。

    現在,關中危機,大軍不日即將兵臨城下,這種危難之時,正是才華過人之輩大展身手的機會。

    賈詡隨著郭嘉入府,在偏廳之中,法正,徐庶,龐統三人久候多時,卻並沒有互相攀談。

    他們不知道郭嘉找他們來的目的。

    腳步聲傳來,三人精神一震,見到郭嘉走入,起身行禮,而後見到賈詡,三人有些迷茫。

    他們隻知道賈詡是郭燁的師長,賈詡過往的事跡,就算知道一些,也沒有太多驚豔之處。

    郭嘉在主位上坐下,而後對徐庶說道:“元直,將所得情報一一告知文和先生。”

    賈詡氣定神閑地坐著,不卑不亢。

    而龐統,法正和徐庶,則真的感到了震驚。

    情不自禁地再一次將目光投向賈詡,仿佛重新認識他一般。

    將軍情告知賈詡,不是什麽大事情。

    而是郭嘉指名道姓要徐庶來說,並且在這種場合下,其中隱喻已經很明顯了。

    郭嘉是要讓他們先擺正賈詡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可讓他們迷惑的是,如果賈詡這麽被郭嘉重視,為何郭嘉不早點兒用他呢?

    徐庶絞盡腦汁也想不通,諸多猜測和想法暫且擱置一邊,徐庶表情嚴肅地將關中麵臨的形勢一一告知了賈詡。

    賈詡聽罷後若有所思,望著郭嘉輕聲道:“主公,莫非你打算殺袁紹與曹操個片甲不留?”

    如今,他已經可以正式稱呼郭嘉為主公了。

    賈詡此言一出,龐統,法正,徐庶,皆露驚容。

    他們見郭嘉沒有開口否認,更加震驚。

    關中有地利,郭嘉隻要調集兵力,拖延防守下去,袁紹曹操必定退去。

    這樣的應敵策略,雖然保守,卻萬無一失,足以讓郭嘉立於不敗之地。

    關鍵就是,不敗之地未必能勝。

    被四人聚焦,郭嘉淡淡道:“我料袁紹想要關中,曹操想要趁機消耗袁紹,無論他們誰如願以償,我不但沒有半點好處,反倒被人利用,無緣無故要打一場得不償失的仗,嗬嗬,我想,我要正式占據關中,要讓關中真正成為我的屬地,這一場仗,我就必須勝,而且大勝。”

    或許這不是一戰定江山,卻對郭嘉而言,這場仗,隻有打勝,他才能確立天下諸侯中的地位。

    龍有逆鱗,觸之必怒,諸侯霸主,無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