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維省朋友的幫襯
字數:6232 加入書籤
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在人們心目中莊重無比的春節,已經不那麽重要了。
在外地打工的人群,不少人因為糟糕的春運和昂貴的路費,幹脆就不回家過年。
七天長假,讓忙碌了一整年的人們,終於放鬆下來。
然而,對於不善於應酬的人來說,過年比平時更加難受,隨時都要準備著喝酒。
固然,巫山不再擔任地方的職務,這七天算是過了去和風以來第一個安適的春節。
然而,應酬還是避免不了,就算是巫家在京城的四合院裏不住,靠山居這邊每天也人滿為患,畢竟巫家需要大力交好各種關係。
明天就是正月初七,疲於奔命的拜年客與被拜年者終於能美美睡一覺。
天公不作美,街上下起了零星的小雨,還在冬天,京城的降水量小,偶爾也能感到北風吹來一絲冰涼在身上。
看到大街上拿著縮著脖子來來往往的人,巫山啥都沒想,隻是靜靜地看著。
也不曉得炎黃人是怎麽考慮的,當時自己隨口說了一個靠山居,他們把新開辟的茶餐廳這一塊,居然叫做翠雲居。
派到各地的經理總經理之類,不少都接觸過港島的文化或者在那邊培訓過,也沾染上了港島人的一些習慣。
譬如,茶樓的選址,一般都在帶八的數字樓層,他現在坐的這一家位於十八層。
改革開放,讓城裏麵的樓層越來越高,剛開始那所謂的地標性建築,一轉眼就被後來者破了紀錄。
到了現在,誰也不把什麽地標當一回事兒,就如這個翠雲居。雖然有二十七樓,來來往往的人連大樓的名字都沒注意。
重生以後,巫山是孤獨的。連學校生活都不曾正兒八經享受過。
在炎黃意外崛起之後,曾經老是在炎黃食府裏吃飯。進的自然是預留的包間。
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內心裏還是想熱鬧一點兒,所以現在他一般都把聚會安排在稍微人多的翠雲居。
“老巫,你來多久了?”當他正在沉思的時候,一個有些熟悉的聲音猛然響起。
“鍾哥來啊!”巫山站起身來:“也沒多大一會兒,這位是?”
“我朋友周章青,”鍾庭祿伸手指點著:“他就是今晚和我們坐坐的巫董。”
“巫董好!”這人看上去有點兒胖乎,特別在笑的時候。眼睛都看不見了:“早就聽老周說過你的名字。”
“你是鍾哥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巫山頷首道:“老周你在哪兒高就?”
這哥們兒看上去四十多歲,天生一副笑臉,臉上隨時都帶著得體的笑容。
“哈哈,和您相比,什麽高就啊?”周章青神情極為愉悅,終於見到了這個傳說中的人物:“我在京城的工行裏上班。”
“喲,老巫、老鍾,你們先到了?”這邊還沒寒暄完,後麵又有人來了。
“傅大哥,我該賠罪啊。”巫山眼睛一亮:“隻是想著和兩位財神爺聯係。要不是老向和我說,我都不曉得有這場聚會。”
向良平比較內斂,他帶來了一位同伴。
真是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連他一同來的人,也是滿臉嚴肅。
“譚偉,京城分行的。”向良平言簡意賅。
由於他和鍾庭祿在維省的優異表現,被破格提拔到京城。
不管是建設銀行還是工商銀行,都是典型的國企,看樣子他們都還混得不錯,在京師也有自己的小圈子了。
當年,正是因為巫山的一時衝動,讓兩位可拉馬伊的財神爺另辟蹊徑。不僅給各自所在的工行建行帶來更多的財路,被列為兩個銀行改革開放時期銀行界的破冰之旅。
中國的經濟。始終是政治經濟。
他們給和風的貸款,帶來蝴蝶效應。讓一個邊疆省份經濟火箭式上升。
為此,時任總理趙立生還專門在大會上表揚了兩個銀行的創舉。
兩邊銀行的大佬們一高興,鍾庭祿與向良平兩個人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傅奇偉相對起來,命運就要蹉跎一點兒,至今還在維省那邊蹉跎著。
石油係統裏麵的關係錯綜複雜,他幹脆跳了出來,作為一名地方官員。
可惜,縱然巫家人要幫,也需要有相應的政績才行。
但傅奇偉就是熬資曆上來的,而且從石油戰線裏出來,對地方上的事物不熟悉。
可拉馬伊除了石油根本就沒其他產業,維省省委就不一樣。
管工業?農業?交通?反正每一個行業,都是他以前沒有從事過的。
本來年三十兒十二點剛過他就打了電話拜年,巫山以為也就完事兒了,誰知道他竟然親自過來拜年?
不過,這個結很難打開。
當初他拒絕了梅家的招攬,把鄒庚元擠走。
石油係統的一位大佬,恰好就是梅老以前的部下。
要不然,傅奇偉還能在石油係統裏麵繼續呆著。
其他行業和部門,又不太適合。待會兒和他商量下,要不在國家政協裏熬熬資曆吧,他也知道自己的短板。
“老巫,你說好好的,為啥又要貸款呢?”大家寒暄一陣,鍾庭祿首先開口。
“你的事情,當哥哥的一直在關注。我的同事們都在我麵前誇獎你,三個企業到了你的手裏,馬上就活了。”
“把老廠子賣給當地政府,一轉手,又用招商引資的名義,土地不花一分錢。”
“如若不然,我敢去嗎?”巫山嗬嗬笑著:“徐主席冒了多大的危險才重新起複的我,不能給他丟臉啊。”
“一句話,哥服了!”鍾庭祿比了個大拇指:“你們都還不知道吧,當年我們在可拉馬伊,其實就是受他的啟發。”
他這話是給今天帶來的譚偉和周章青說的。
“改革開放,就是要開放思想啊。你們多和巫董在一起打打交道。對你們沒壞處。”
“那是,”周章青是個人精,馬上會意:“巫董。聽說兵器總公司現在出現資金短缺?”
“現在公司的名稱換了,叫中國建築機械集團公司。”巫山糾正道:“再說。我們資金不短缺。”
這下,四位銀行界的人臉上的顏色就很奇怪了。
“老巫,你不是說要貸款嗎?”向良平眉頭微皺:“那你資金不短缺貸款幹嘛?”
“老向啊,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巫山喝了口茶,砸吧兩下嘴:“中國的建築行業方興未艾,所以我們就做建築機械。”
“世界上那些發達國家,他們的建築機械比我們國家的先進。因為中國加入了關貿總協定,就會蜂擁而至。”
“作為中國建築機械的龍頭。我們責無旁貸,要捍衛我們自己的利益。所以,就必要加快我們的腳步擴張,占領市場。”
“如若不然,等他們進來後,我們的技術工藝都不如人家,就會麵臨破產的危險。”
“那與貸不貸款有什麽關係?”鍾庭祿心裏有些不爽。
畢竟,是對方說要貸款他才帶著人過來的。
這倒好,居然說資金不短缺,不是讓自己下不來台嗎?
“哈哈。老鍾,大有關係呢。”巫山一愣,才發現沒把這個疙瘩解開。
“我們集團是不缺少資金。但是,想要快速發展,擴大規模,必然就要找銀行了。”
聞言,銀行係統的四個人籲了口氣,剛才被嚇了一跳。
“老巫,別這麽一驚一乍的好不好?”鍾庭祿反應過來:“現在我們行出手比較謹慎。”
“不管怎麽說,兵器總公司也好,建築機械集團也罷。都是軍、委直屬的企業。最主要的,我相信你的能力。”
“要不然。我哪敢給京城分行的人張嘴呀?”
“重新給你介紹下吧,”鍾庭祿笑容滿麵:“周章青副行長。在分行裏分管的就是信貸業務。”
“你要貸款,咱工行給你包了!”
他把胸脯一拍:“雖然老周那邊我管不著,但這個主我還是能做的。”
“老鍾,不帶這樣的啊!”向良平有些惱火:“我們譚偉副行長也是分管這一塊的。”
“總不能說你們工行有錢,咱建行就沒錢吧?”
涉及到利益上,兩個人還是像過去一樣斤斤計較。
“其實,銀行貸款也有風險。”巫山心裏苦笑,早知道就一個個約出來好了。
“巫董您放心,”話音未落,周章青拍著胸脯:“不管多大的風險,我們工行都敢擔!”
“不講究哇老周!”譚偉還是冷著臉:“難道就隻有你們工行願意擔風險我們建行沒這勇氣?”
現在不比改革開放以前,那時候找銀行貸款老難了。
對於優質企業,銀行的人追在你屁股後麵求你貸款。
大家都知道,銀行隻有不停放貸,讓利息不斷增多,才能帶來效益。
銀行係統的政績考核,就是存款貸款的數據增加。
“二位,不要這麽著急。”巫山淺笑道:“我總不成把你們找過來看你們壓低利息吧,那樣不現實。”
“放心,老鍾和老向都是我的哥們兒,有好處就會給他們的朋友。”
“我做了個計劃,關於這次找你們兩家銀行貸款的具體事項,還貸的可行性報告,還有在不能及時還貸的時候怎麽處理,都寫了。”
說著,笑涔涔地把手裏的兩個宗卷遞給他們。
眼裏,已蹦出希望之光,似乎看到了建築機械集團輝煌的明天。(未完待續)
ps:對不起,遲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