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字數:3620 加入書籤
代周!
這些個殿衛無不眼中帶著激憤,他們誰也沒料到這看似柔弱的女子,竟敢阻攔皇帝的去路。
由此帶來的後果,令一概殿衛肝膽俱裂。
而朝臣們個個大驚失色,特別是剛剛附議了徐世銘之言的官員們,心中忐忑不安。
聲中唯一不動聲色的隻有百裏無忌,他好整無暇的看著段素素,問道“你還有何話要說?”
段素素在這一刹那之間仿佛變了一個人。
她直視百裏無忌道“我就想問問,明國是不是一定要攻伐大理國?是不是就算是大理國主動投降,也無法阻止明軍西征?是不是就算讓大理公主和親,也不能阻止明軍西征?”
段素素一連三個問題,讓在殿內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甚至連徐世銘、馮道也看著百裏無忌一眼不眨。
他們都想知道,百裏無忌會如何回答段素素,這時,他們已經完全忘記剛剛百裏無已遭遇阻攔的事情。
仿佛一切從未發生過一般。
百裏無忌心裏詫異這個柔弱的女子竟會有如此大的膽子,但臉上卻是一片淡然。
百裏無忌戲謔道“是與不是,你又待怎得?”
段素素堅定地說道“如果不是,我願意今生為陛下做牛做馬,來世係草銜環;如果是,我今日便血濺陛下三尺之間。”
百裏無忌道“你這是在威脅朕?”
段素素道“我不敢也做不到。”
百裏無忌道“但你已經站在了朕的麵前。你可知道,隻要朕一聲令下,不但你要身首異處。還包括你段氏全族都將灰飛煙滅,甚至包括你大理國數百萬生靈。”
段素素道“帝王之怒,血流成河,我一個小女子自然威脅不了陛下,但陛下避得開小女子噴出的一腔熱血麽?”
百裏無忌心中有些訝疑,這個小女子還真不是一般的大膽,完全不象剛才在殿中“嗽嗽”發抖的模樣。是什麽讓她如此大膽起來?
百裏無忌沉吟著,他真心不想為難這個與自己女兒一般大的異國女子。
百裏無忌道“你現在退去。朕恕你狂妄之罪,若再糾纏,定不輕饒。”
可段素素倔強地站在百裏無忌麵前,那一副模樣。仿佛是一個向長者撒嬌的孺子一般。
所謂拚得一身剮,也能將皇帝拉下馬,段素素現在正是如此。
她固執地問道“請陛下回答,究竟是亦或不是?”
百裏無忌無奈,他轉眼望向殿中。
無數殿衛已經準備妥當,隻等百裏無忌下令,隨時能對段素素施展必殺一擊。
百裏無忌喟歎一聲,輕輕地舉起手,向外揮了揮。
殿衛便如潮水般向殿外退去。
百裏無忌終究不忍心向一個小女子下手。
他放柔語氣問道“你為何要以死逼朕回答這個問題?”
段素素若真說不怕那是假的。但她不得不如此,至少在她看來,她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百裏無忌柔聲相問,竟讓段素素如同在長者麵前一般,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委屈,“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這一哭,哭得百裏無忌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哭不是,笑更不是。
百裏無忌手足無措地搓著手。無奈之下隻好再次向後退回龍椅坐下。
段素素就這麽哭了良久,終於停止了嚎哭,轉為輕聲抽泣。
百裏無忌和殿中的明國朝臣們終於籲了一口氣,這種情況,建國以來,從未遇到過。
就在眾人麵麵相覷之際,抽泣中的段素素開口說道“陛下容稟,我從大理府至金陵府這一路上,無數明國護衛為救我性命,而死在我的麵前,在那一刻,我不把自己當成大理國人,我寧願自己是明國人。可惜我天生就是一個大理國人,我隻能為我的族人盡力,我知道,隻要明軍西征,大理國終究會被攻滅,到時無數的百姓將死於非命,而我段氏部族如果幸運,則淪為俘虜,若不幸,則灰飛煙滅。陛下仁慈,為何不能接受我大理國的請降,放大理國百姓一條生路呢?”
段素素的話不是什麽至理,在殿中,哪一個不是飽讀詩書擅長王道的高人?
段素素的一席話,最多稱之為“班門弄斧”之意。
但也正因為如此,在段素素一個梨花帶雨的小女子娓娓道來時,殿中一片寂靜,所有的眼光都看向百裏無忌,仿佛在等著百裏無忌的決定。
百裏無忌心中一陣惱怒,這群白拿俸祿的庸才,竟沒一個出言反駁段素素的,這太讓自己為難了。
其實西征大理,做為百裏無忌是勢在必得,但手段有很多種,可依力逼降,也可武力攻伐。
選擇以武力攻伐,本就是百裏無忌與孫仕旭、徐守仁等人為自己這十十餘年的征戰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而臨時起意定下的計劃。
圓滿二字,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you惑,哪怕身處高位的孫仕旭等人,還是位及至尊的百裏無忌。
他們在製訂這個滅國計劃之時,卻不曾考慮到被滅那一國的百姓是怎麽想的,還有那一夜之間,從皇帝淪為俘虜的大理段氏是怎麽想的。
其實這本不應該由百裏無忌等人去想,份屬敵對,為敵人著想,那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可現在卻不一樣了,一個名叫段素素的小女子讓百裏無忌開始為難。
對於麵前的這個女子,百裏無忌根本沒有絲毫性趣,甚至都無意將其看做是一個女人。
在百裏無忌眼裏,段素素就如同一個鄰家的小女孩,柔弱、可憐、而又帶著一絲任性。
百裏無忌打心眼中不想為這麽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女子改變滅國大計。
雙方,不是三方,百裏無忌,段素素和明國朝臣們在沉默中僵持著,這是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景。
而就在這三方僵持了許久之時,宮衛前來稟報。
真正的段佛音出現了。
段佛音來得正是時候,她喬裝改扮,用段素素和官船上數百人做她的替死鬼,自己乘小船經長江直至金陵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