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字數:409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導演有點壞 !
良臣尹綽
尹綽和赦(she)厥同在趙簡子手下做官,赦厥為人圓滑,會見風使舵,看主人的臉色行事,從來不說讓主子不高興的話。尹綽就不是這樣,他性格率直,對主子忠心耿耿盡職盡責。
一次趙簡子帶尹綽、赦厥及其他隨從外出打獵,一隻灰色的大野兔竄出來,趙簡子命隨從全部出動,策馬追捕野兔子,誰抓到野兔誰受上獎。眾隨從奮力追捕野兔,結果踩壞了一大片莊稼。野兔子抓到了,趙簡子十分高興,對抓到野兔的隨從大加獎勵。尹綽表示反對,批評趙簡子的做法不妥。趙簡子不高興地說:“這個隨從聽從命令,動作敏捷,能按我的旨意辦事,我為什麽不能獎勵他呢?”尹綽說:“他隻知道討好您而不顧老百姓種的莊稼,這種人不值得獎勵。當然,錯誤的根源應該是在您的身上,您不提出那樣的要求,他也不會那樣去做。”趙簡子心裏悶悶不樂。
又一次,趙簡子因頭天晚上飲酒過多,醉臥不起,直到第二天已近晌午,仍在醉夢中。這時,楚國一位賢人應趙簡子3月前的邀請前來求見,赦厥接待了那位賢人。為了不打擾趙簡子睡覺,赦厥婉言推辭了那位楚國人的求見,結果使那位賢人掃興而去。趙簡子直睡到黃昏才醒來,赦厥除了關心趙簡子是否睡得香甜外,對來人求見的事隻是輕描淡寫地敷衍了幾句。
趙簡子常對手下人說:“赦厥真是我的好助手,他真心愛護我,從不肯在別人麵前批評我的過錯,深怕傷害了我。可是尹綽就不是這樣,他對我的一點缺點都毫不放過,哪怕是當著許多人的麵也對我吹毛求疵,一點也不顧及我的麵子。”
尹綽聽到這些話後,依然不放過趙簡子。他又跑去找趙簡子,他對趙簡子說:“您的話錯了!作為臣下,就應幫助完善您的謀略和您的為人。赦厥從不批評您,他從不留心您的過錯,更不會教您改錯。我呢,總是注意您的處世為人及一舉一動,凡有不檢點或不妥之處,我都要給您指出來,好讓您及時糾正,這樣我才算盡到了臣子的職責。如果我連您的醜惡的一麵也加以愛護,那對您有什麽益處呢?醜惡有什麽可愛的呢?如果您的醜惡越來越多,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嚴呢?”
趙簡子聽了,似有所悟。
可見,真正的愛護並不是一味討好,而是在發現對方的缺點錯誤後,能真心指出並幫助其改正,使之不斷完美起來。
吳裕與公孫穆
公孫穆生活在東漢時期,他非常熱愛學習,總是想盡辦法,抓住一切機會來學習,當時的許多人都因為他好學而對他交口稱讚。
公孫穆讀了不少書以後,還想進一步擴大知識麵,完善自己,但是靠自學又覺得力不從心。那時候設有太學,太學裏的老師知識淵博、見識很廣,公孫穆就想進太學去繼續學習。可是上太學需要交一大筆學費,另外還有平時食宿的花銷,數額高得驚人,而公孫穆家裏很窮,根本出不起這筆錢。怎麽辦呢?公孫穆一下子也想不出什麽主意來,隻好先暫時停止了學習。為此,他苦惱極了。
有個富商名叫吳裕,十分通情達理,對人總是很誠懇。有一次,他要招雇一批舂米的工人,派人把消息放了出去。有人把這事告訴了公孫穆,公孫穆高興極了。他想:這下可有機會賺些錢繼續求學了!那時候,去給人舂米被認為是低賤的工作,但公孫穆已經顧不得這些了,他把自己打扮成那種幹重體力活的樣子,穿一套短衫短褲,就去應征了。
一天,吳裕打算去舂米的地方轉一轉,巡視一番。他信步一路走來,東瞧瞧,西看看,最後在公孫穆身邊站住了。公孫穆正幹得滿頭大汗,也沒有注意吳裕在他旁邊,還是一個勁地舂他的米。
過了好一會兒,吳裕越看越覺得公孫穆的動作不很熟練,體力也不怎麽好,不太像一個舂米工人,就問他道:“小夥子,你為什麽會到我這兒來工作呢?”公孫穆隨口答道:“為了賺些錢作學費。”吳裕說:“哦,原來你是個讀書人啊,怪不得我看你斯斯文文的,不太像工人。別幹了,休息一會兒吧,咱們倆聊聊!”
他倆談得十分投機,相見恨晚。後來,這兩個人就結成了莫逆之交。
吳裕並沒有因為貧富懸殊而看不起公孫穆這個窮書生,反而同他交上了朋友。這種不以物質的眼光看人的精神是很可貴的。我們交朋友,也同樣不應以貴賤、貧富為標準,而要更看重一個人的才識和品行。
智擒魚鷹
有一個人的家裏有一片魚塘,他每年都要靠這片魚塘賺些錢,來養活自己和家人。可是魚塘附近有好多魚鷹,常常一群群地來抓魚吃,趕也不好趕,抓又抓不住,養魚人為此很是發愁。
有一天,魚鷹又來吃魚,養魚人跑過去衝它們揮揮手,魚鷹便受驚跑了。養魚人忽然靈機一動,想出個好辦法。他紮了一個稻草人,讓它伸開兩臂,穿著蓑衣,戴著鬥笠,還拿了一根竹竿,就像一個養魚人的樣子。養魚人把稻草人插在魚塘裏嚇唬魚鷹。起初,魚鷹以為是真人,因此很害怕,隻敢在草人的上空盤旋,一點都不敢接近它。
這樣過了幾天,魚鷹果然沒再來吃魚。可是漸漸地,它們見魚塘裏的人總是一動不動,就起了疑心,不斷地大著膽子飛下來看。這樣一來,它們很快就發現這是個假人了,就又飛下來啄魚吃。魚鷹吃了一條條的魚,肚子吃飽了,就站在草人的鬥笠上,邊曬太陽邊休息,很是悠閑,還不停地發出“假假、假假”的叫聲,好像是在嘲笑養魚人說:“假的,假的,這個人是假的啊!”
養魚人生氣極了,他恨恨地盯著得意洋洋的魚鷹,良久,他忽然心生一計。
趁著魚鷹不在的時候,養魚人悄悄把草人從魚塘裏□□拿走了,自己披上蓑衣,戴上鬥笠,手裏拿根竹竿,像草人一樣伸開雙臂站在魚塘裏麵。
過了一會兒,魚鷹又來了,它們以為魚塘裏還是原先的假人,就又放心大膽地下來吃魚。吃得飽飽的,魚鷹又飛到養魚人的鬥笠上休息,“假假、假假”地叫喚著。養魚人趁著它不注意,一伸手就抓住了魚鷹的爪子。魚鷹使勁地鼓動著翅膀,可是怎麽也掙不脫。養魚人笑嗬嗬地說:“原先是假的,可是這一回是真的啊!”
事物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果一成不變地憑老經驗辦事,不注意發現新情況,就免不了會吃大虧。
假秀才招打
有一戶有錢的人家,生了個兒子,從小沒讀什麽書,骨子裏粗俗不堪,卻偏偏愛裝成個文人雅士。
一次,這人要到衙門去遞狀子,以便追回人家欠他的債務。他心想,如果縣官看自己是個知書達理的人,肯定會站在自己這一邊,打贏官司就會容易多了。於是他對縣官謊稱自己是秀才。
縣官見他跪在地上,仔仔細細地打量了好久,心中疑雲頓生。縣宮想:這個人獐頭鼠目,形象猥瑣,言語也粗俗得很,哪裏像個秀才呢?接著又轉念一想:人家都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我也不能妄下判斷。對了,我來考他一考吧,看他是否貨真價實。
主意打定,縣官便開口問他說:“既然你是秀才,那你且先說說‘桓公殺子糾’這一章應該怎麽講?”這個人哪裏知道縣官是在考他《論語》裏的句子呢,一聽這話,大驚失色,渾身嚇得直抖,心想:完了,出了人命案子了,老爺怎麽偏偏問我呢?難道是懷疑我跟這樁命案有什麽牽連嗎?於是他磕頭如搗蒜,連聲大叫道:“青天大老爺,我冤枉啊,小人確實不知道其中的實情啊,老爺明察!”縣官聽了,又好氣又好笑,低聲自語道:“果然是個冒牌貨,竟敢騙到我的頭上來了!”接著就命令手下的衙役把這人按倒在地,重打20大板,直打得他皮開肉綻,哭爹叫娘。
這人一瘸一拐地出了衙門,對他的仆人說:“這位縣官太不講理了,硬說我阿公打死了翁小九,把我打了20大板。”仆人問明是怎麽回事後,就對他說:“這是書上的話呀,你姑且答應他,說你略知一二不就應付過去了嗎?”這人一聽,趕緊拚命搖頭說:“哎呀呀,你可別再害我了,我連叫不知情都還被他打了20大板,如果說知道,那豈不是要抓我去償命嗎?”
所以說,該是什麽就是什麽,像這樣假充內行,到處招搖撞騙的人,一遇到動真格的場合,沒有不露餡出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