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字數:468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導演有點壞 !

    (以下防盜章)

    如何吃到它

    一天,大魚問小魚們:“在一個釣鉤上掛著一條又肥又嫩、肉質鮮美的蚯蚓,你們會想什麽辦法吃到它,又不被釣住”

    小魚們聽了,各自挖空心思,絞盡腦汁,構想設計最佳方案,既能吃到美味,又不至於丟掉性命,什麽方法才能兩全其美呢

    第一條小魚歡快地擺著尾巴說:“咬住蚯蚓的一端,使勁猛扯,把它從釣鉤上撕扯下來。”

    第二條小魚說:“一點一點地躲避著釣鉤,慢慢吞食。”

    第三條小魚說:“猛吞釣鉤上的美味,而後再快吐釣鉤。”

    大魚聽了搖了搖頭,把它們的回答全部給否定了,然後,意味深長地說:“不要和誘惑較勁,不要總想怎樣得到它,而應遠離,越遠越好。”

    橡樹和它的鄰居

    很久以前,一棵高大、雄偉的橡樹隱隱地覺察到,自己雄風不再,而且,這種衰弱的趨勢還在逐漸加強。每當一陣強風襲來,這棵曾經驕傲的、令人敬畏的樹王,雖然竭盡全力地控製著自己的枝幹,但枝幹們還是不爭氣地東搖西擺,發出一陣陣令橡樹備覺恥辱的吱吱嘎嘎聲。橡樹決定,不能再任由這種糟糕的狀況繼續下去了,必須采取行動,改變現狀,重振往日雄風。

    在橡樹的不懈努力下,狀況有了顯著的改變。許多健康的枝條紛紛長了出來,茂密的綠葉覆蓋整個大樹,一個個戴著圓圓帽子的翠綠而可愛的橡樹果掛滿了枝杈。直到這時,橡樹才覺得自己已經恢複得足夠強大,如同往日一樣,堅不可摧。猛烈的強風再次來臨。令橡樹感到恐懼、恥辱和不解的是:新生的枝條在強風中瑟瑟發抖,橡子和橡葉紛紛掉落,幾條老樹幹竟被風吹得折斷了。尤其可怕的是,橡樹感到自己的根被無情扯動,如果不是在友好的鄰居西克莫樹的強力支撐下,橡樹覺得自己極有可能會轟然倒下。

    待風平浪靜之後,橡樹第一次開始細細審視起這棵長期以來被自己忽視和輕慢的鄰居,回想起剛才在強風中它是那麽的□□和有力,橡樹百思不得其解地問西克莫樹道:“在如此強烈的大風襲擾之下,你怎麽能夠站得那麽穩,甚至還有足夠的力量來幫助我”西克莫樹回答道:“其實,當你忙於催生新的枝條的時候,我一直都在加固我的根!”

    老貓修行,老鼠唱歌

    “老貓修行,老鼠唱歌”這句俗語是告誡人們善是有原則的,一味無原則地“修行”,其實本身就是對善的傷害。這句俗語來自於一則寓言故事:

    貓是吃葷的。喂過貓的人都知道,有的嬌貓,嘴巴非常講究,沒有葷腥的菜飯,它連聞都懶得去聞。可是有一隻老貓,拾到一串佛珠,它突然想:我一生作惡太多,隻顧吃腥喝辣,來世再做貓不成

    這一天,它把佛珠掛在自己的脖子上,伏在窗台上,眼觀鼻,鼻觀心,口頭念著“阿彌陀佛”,還不知從哪裏弄來的木魚,一邊念還一邊“滴滴哆”敲個不停。主人拿飯喂它,它也不想吃,事情也不做,從早到晚,從夜裏到天亮,一心向佛,虔誠得很呢。

    老貓成了佛,老鼠可高興了,它們在洞裏聽到貓念佛的聲音,爭先恐後地從洞裏跑出來觀看。它們做夢也沒想到,這個克星居然也修行向善起來,真是鼠輩們天大的喜事。

    老鼠們拖兒帶女放肆起來,一會兒拖衣服,一會兒咬箱子,一會兒集體偷油打破油瓶,一會兒又搞什麽生日舞會,有的甚至跑到老貓麵前拔胡子……

    老鼠們樂瘋了,主人可就慘啦。老鼠把家裏折騰得不得安寧,晚上睡不得,白天坐不得。主人氣憤地罵道:老貓修行,老鼠唱歌開慶祝會呢。你老貓縱容老鼠這麽鬧騰下去,哪裏是在修行,分明也是在作惡嘞!

    聽了主人的責備,再看看老鼠在眼前的所作所為,老貓突然醒悟過來:是啊!我這一邊修了善,那兒不就產生惡果了嗎不懲治惡怎麽能維護善呢於是,它把佛珠一拋,去執行它的維善懲惡的天職去了。

    不甘平庸的螞蟻

    列夫離開辦公桌剛一會兒,回來就發現,一隻螞蟻爬上了他剛買的蛋糕。這下他享用的興致全沒了。列夫質問螞蟻為何破壞他的心情。渾身沾滿奶油的螞蟻慢條斯理地說,它餓了,被蛋糕的香味吸引過來,而且它食量小,一點點蛋糕就夠了。

    列夫聽了更火了:“以你的身份,哪配得上跟我一起吃相同的東西你應該撿垃圾吃。”螞蟻一臉委屈:“我有我的蟻格,不想卑微地討生活。”它說,它也想出蟻頭地,但天生的不平等叫它隻能不起眼兒地過日子,可它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所以它選擇這陌生且危險的城市。這麽一說,列夫心軟了:“你不怕無法適應”“隻有做過了,才知道是怎麽回事。”螞蟻說,它不覺得它的生命隻有一條路可以走。它相信,生命充滿了無限可能。

    列夫心情很沉重,這些年,他最大的困惑是知道自己要什麽,卻始終未付諸行動,隻能原地打轉,也許不會更壞,但也絕對不會更好。回過神兒,列夫準備把整塊蛋糕送給螞蟻。但螞蟻謝絕了,它說,它已經嚐過蛋糕的滋味,想再去嚐點兒別的。

    學會傾聽

    有一天,貓媽媽把小貓叫來,說:“你已經長大了,三天之後就不能再喝媽媽的奶,要自己去找東西吃。”小貓惶惑地問媽媽:“媽媽,那我該吃什麽東西呢”

    貓媽媽說:“你要吃什麽食物,媽媽一時也說不清楚,就用我們祖先留下的方法吧!這幾天夜裏,你躲在人們的屋頂上、梁柱間、陶罐邊,仔細傾聽人們的談話,他們自然會教你的!”

    一天晚上,小貓躲在梁柱間,聽到一個大人對孩子說:“小寶,把魚和牛奶放在冰箱裏,小貓最愛吃魚和牛奶了。”

    第二天晚上,小貓躲在陶罐邊,聽見一個女人對男人說:“老公,把香腸和臘肉掛在梁上,小雞關好,別讓小貓偷吃了。”

    第三天晚上,小貓躲在屋頂上,從窗戶看到一個婦人叨念著自己的孩子:“奶酪、肉鬆、魚幹吃剩了,也不會收好,小貓鼻子很靈,明天你就沒得吃了。”

    就這樣,小貓每天都很開心,它回家告訴媽媽:“媽媽,果然像您說的一樣,隻要我仔細傾聽,人們每天都會教我該吃什麽。”

    鷹和人

    高高的天空中有一隻鷹在飛翔。它遠遠地就看見下麵有一隻鴿子,它決定要抓住那隻鴿子。鷹俯衝下去,但當它接近地麵的時候,發現那隻鴿子已經躲藏到一個在樹下坐著休息的人手裏。

    “請把我的獵物還給我吧。”鷹懇求那個人說。

    “你再去尋找其他獵物吧。既然這隻鴿子到我這兒來尋求保護,我就不能不幫它。”人回答。

    “我已經沒有時間再去尋找其他獵物了。天馬上就要黑了,我的孩子們已經饑腸轆轆,正等著我帶吃的回去呢。”

    “我絕對不能給你。”人仍不為所動。

    “我知道你不想吃鴿子,你為什麽還要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呢”

    鷹和人爭論不休。最後人建議說:“這樣吧,我們倆暫時交換一下角色,也許這樣才能更好地彼此理解。”

    人變成了鷹,他馬上就感到一陣陣疲勞和饑餓感向他襲來。他知道在那座高高的山上,在他的窩裏,他的孩子們正焦急地等著他回去。這時他發現了一隻肥肥的鴿子。如果抓不到這隻鴿子,他和他的孩子們今天就得挨餓。也許明天也還是一無所獲。可這個人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呢他為什麽要保護這隻弱小的鴿子呢

    等他們恢複原形的時候,一陣突然刮起的大風把人吹倒了,鴿子從人手裏滑出去,飛了起來,但鷹原地未動。

    於是人問鷹:“你為什麽不去追呢現在這隻鴿子是你的了。”

    “因為我當過人。”鷹回答。

    落瓜轉運

    宋朝有個秀才,叫呂蒙正,家道艱難,窮得連鍋也揭不開。有一次,他三天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直餓得頭昏眼花。終於,在一座橋上,他餘得了一隻瓜,早已饑渴難耐的他,踉踉蹌蹌跑到橋欄邊,想把瓜磕開,好趕緊填飽肚子。然而,倒黴的是,他一失手,瓜掉在了橋下,就這樣,這隻瓜他一口也沒吃上,就順著水流漂走了。

    滿心淒苦的呂蒙正捶胸頓足,擊欄長歎。

    後來,呂蒙正參加科舉考試,竟然狀元及第,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做了宰相的他,不忘舊時苦難事,在當年落瓜的地方,建造落瓜亭,作為紀念。

    這一刻可能走投無路,下一刻或許柳暗花明,沒有永運的勝境,也沒有永遠的絕境,一切皆有轉機,一切都在改變:看努力,也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