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撞見

字數:6309   加入書籤

A+A-


    張氏正心亂如麻,聽得歡哥的聲音一下子站起來,丫鬟來沒來得及上前伺候打簾,張氏已經急匆匆地迎了出去。
    歡哥穿著藍色的小襖,跑得滿頭大汗,袖口還沾著許多的泥土。
    “這是做什麽去了?”張氏埋怨地看了一眼歡哥身邊的乳娘。
    乳娘慌張地告罪,“都是奴婢沒看住,八爺要看七小姐院子裏的翠鳥,跑得快了些摔了一跤。”
    又是婉寧,為什麽最近糟心的事都和婉寧有關。
    張氏板起臉,“不準讓歡哥再去七小姐院子裏。”
    乳娘急忙低頭應承。
    張氏向前拍打著歡哥身上的泥土,“以後慢著點,要走著不要跑。”
    歡哥笑著點頭,“母親,五叔來了,要教我讀書。”
    張氏點點頭,“不能這樣去,換了衣服梳洗幹淨再去書房找你五叔。”
    張氏帶著歡哥去換了衣服,然後將歡哥送去二進院裏。
    看著歡哥被乳娘送進書房,書房裏立即傳來歡哥的笑聲,“五叔,五叔,上次的故事還沒講完,先給歡哥講故事吧!”
    歡哥又纏著姚宜之講故事,張氏站在長廊聽著屋子裏傳來的說話聲。
    下人端了茶點進屋,掀開簾子的時候,張氏仿佛能感覺到書房裏十分的暖和。
    “太太,我們該回去了。”銀桂的聲音傳來。
    若是往常,她轉身就會離開,可是最近,家裏有太多的事發生,讓她少了往日的安寧,她怎麽也挪不開腳步。反而順著聲音向前走去。
    姚宜之的聲音漸漸清晰起來,“歡哥要好好讀書。”
    “為什麽一定要讀書?歡哥更喜歡聽五叔講故事。”
    孩子的聲音總是那麽的清脆,無憂無慮、無拘無束。
    姚宜之道:“因為你祖父、父親、四叔和五叔都讀書。要不是讀書,你父親就不會到京城裏來。五叔也不會進國子監。”
    “歡哥好好讀書,祖父和父親就會喜歡歡哥,五叔也喜歡歡哥。”
    歡哥道:“那母親呢?母親會不會喜歡歡哥?”
    姚宜之道:“你母親自然也會喜歡,你母親還盼著歡哥長大了能有個好前程。”
    姚宜之的聲音這樣的柔和,完全不像姚宜聞,隻會板著臉跟歡哥講讀書的大道理,將聖賢、祖宗都要搬出來,幾歲大的孩子能懂得些什麽?
    “你父親聽到你背書。就會高興。”
    歡哥仿佛聽明白了似的,“父親這兩天就不高興,歡哥都不敢和他說話。”
    姚宜之道:“那等父親下衙回來,歡哥就將五叔教的背給父親聽好不好?”
    不知怎麽的,張氏聽得心裏發酸,經過了這麽多事,唯一能幫她的人就是姚宜之。
    屋子裏響起一大一小讀書的聲音。
    張氏站在廊下仿佛站僵了。
    不知過了多久,一隻手伸過來打開了窗子,那手指修長,優雅地攬著袖口。
    張氏下意識地抬起頭來。正好對上姚宜之那雙溫和的眼睛,他似是要說話卻又沒有開口,半晌才轉過頭去。
    張氏聽到輕輕地一聲歎息。
    張氏握緊了手裏的帕子。
    “太太。老爺回來了。”
    丹桂的聲音傳來,張氏頓時打了個冷戰,姚宜聞怎麽會在這時候回家,張氏轉身就要向院子外走去,卻才走到月亮門就看到了大步走過來的姚宜聞。
    “你怎麽在這裏?”姚宜聞皺起眉頭。
    張氏的心頓時亂跳起來。
    是誰說了什麽?還是恰好撞見?
    “老爺,”張氏裝作若無其事,“五叔在教歡哥讀書,妾身……將歡哥送過來。”
    看著張氏心上穿著的桃紅色褙子,隱隱約約有一股香甜的氣味傳過來。姚宜聞覺得有些不適應,“怎麽又熏香了。”
    張氏道:“大約是從前的舊衣裳就沾了香氣。”
    姚宜聞又道:“老五什麽時候來的?”
    張氏道:“剛剛過來。”
    姚宜聞臉上露出不悅的神情。“馬上就要春闈了,他不好好讀書回來做什麽?歡哥讀書用不著他。請先生過來也就是了,”看了一眼張氏,“快回去換了衣服。”
    說著向書房走去。
    看著姚宜聞的背影,張氏才鬆開攥緊的手指,手心裏滿是濕漉漉的汗。
    ……
    “你怎麽過來了。”
    姚宜聞不悅的聲音傳來,姚宜之站起身。
    “這個時辰國子監還在上課。”
    “三哥,”姚宜之像尋常一樣站起身將姚宜聞迎到椅子上坐好,“今天沒有見到父親,正好國子監那邊沒什麽事,我就回來看看,連問問歡哥。”
    姚宜之看向歡哥的神情很是寵溺。
    “那也要以課業為主,春闈馬上到了,你還準備做個舉人不成?”姚宜聞說著向歡哥招手,歡哥卻不肯過去。
    “三哥,我和歡哥正在背書,歡哥說要背給三哥聽。”
    姚宜之笑著看歡哥,歡哥認真的點頭,“五叔說,歡哥好好背書,父親會高興。”
    看到歡哥,姚宜聞隻覺得對張氏的懷疑和氣憤頓時少了很多,沒有張氏就沒有歡哥,歡哥是他唯一的子嗣,將來他還要等著歡哥出人頭地,奉養他終老。
    歡哥也很聽話,在姚宜之的提醒下認認真真地背起千字文來。
    背了一大段,姚宜聞臉上也有了笑容,又向歡哥招招手,歡哥這才跑了過去。
    姚宜之道:“歡哥比我小時候聰明又和三哥一樣好學,將來定然會有好前程。”
    “還小著,到底能不能行還要看以後。”姚宜聞雖然這樣說,臉上卻露出驕傲的表情。
    “父親說三哥小時候就穩重,族裏的長輩那時候就斷定三哥將來一定能光宗耀祖,怎麽歡哥就不能。”
    聽著弟弟說這些,姚宜聞的手不知不覺地放在歡哥小小的肩膀上。腦海裏仿佛勾勒出兒子出人頭地時的模樣。
    那時候他該多高興。
    自己生養的孩子,成家立業,讓人敬重。到時候他才是真正的榮光。
    為什麽家家都盼有子,就是這個道理。
    姚宜之將書整理好站起身走到歡哥麵前。送到歡哥懷裏,“以後不止是三哥,我們姚家都要靠歡哥……”
    姚宜聞看著弟弟不禁有些心酸,他有妻有子,弟弟呢?什麽都沒有,如今就是孑然一身,沒有人真正體貼他,關切他。雖然外邊光鮮,卻真正的可憐。
    想到這裏,姚宜聞歎口氣,“等你考上功名我做主幫你結門好親事,免得你身邊沒有人照應。”
    姚宜之臉色黯然,“看到歡哥我就想起我那個還沒見麵的孩子,現在我也不想許多了,從前我不知曉,現在我才明白,能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人人都像三哥這樣有福氣。”
    兄弟兩個一瞬間沉默。
    姚宜聞半晌才道:“男子漢大丈夫要拿得起放得下,就算妻兒沒了也不能就此消沉。誰又能知道這輩子會遇到什麽事。”
    姚宜之抬起頭來,“我也想過,若是三哥遇到這樣的事,定然能比我看得開。”
    突然之間沒有了妻兒?
    這樣的滋味兒?
    姚宜聞平心而論,若是換成他,他也不知道會如何,現在一個休掉的沈氏和亂七八糟的沈家就讓他頭疼,內宅裏張氏和婉寧又不合。
    “你還記不記得我為什麽休了沈氏?”姚宜聞說著頓了頓,“可是六弟妹說。秦姨娘的死和沈氏無關,若真的如此。我還是虧待了沈氏。”
    也許是弟弟提起往事,他也不由自主地說起來。不但是沈氏,他對婉寧也不夠好,不是一個好父親。
    “三哥還有辦法彌補,”姚宜之安慰地一笑,“三哥又續弦,生了歡哥,一家人其樂融融,就已經算是彌補了從前,有些事緊緊攥著也沒用,回頭想想什麽又改變不了什麽,還不如就放它過去。”
    這是勸他要向前看,之前虧待了沈氏,現在不能虧待張氏,再怎麽說張氏也生下了歡哥。
    就算張氏有錯,他也不應該牢牢攥住不放。
    可是見到婉寧,他總覺得不能向長女交代。
    ……
    婉寧正和焦無應說話。
    “隻要京裏的夫人們接受了這樣衝泡的方法,將來我們家的茶就會賣得很好。”
    焦無應點頭,“可是萬一再有仿冒要怎麽辦?”
    “那就讓他們去仿,京裏的達官顯貴都有個脾氣,不會喝不正宗的茶,今天在安怡郡主府,大家已經看了清楚,再說衝泡用的茶具現在也隻有我們家才有,就算要仿製也沒那麽容易,起碼要過些日子。”
    幾天之間會有很大的變化。
    “他們仿了之後,我們還會有新茶來賣,他們願意仿就永遠要跟在我們身後,到時候我們家隻會更有名氣。”
    讓眾多茶鋪仿造的定然是好茶,就算仿品再多,讓人最終記住的永遠都是正品。
    “有沒有讓人去查華茗軒?”
    焦無應頜首,“賀大年已經安排人去辦了。”
    “也不用太著急,”婉寧道,“隻要讓京裏人人都知曉華茗軒在仿造我們的新茶就行了。”
    她一個人查起來太慢,京裏可是一個沒有秘密的地方,夫人們飯後餘談本就少了話題,如今喝著茶,說得會更加順暢。
    在沈家茶鋪開張的時候,傳得沸沸揚揚對沈家和新茶來說,隻會是好事。
    婉寧低聲問,“京裏能做紫砂壺的師傅還有沒有?”
    “就我們用的這種,”焦無應搖搖頭,“小姐早就安排好了,任誰都不好找譚師傅那樣的好手藝。”
    這就好,這個時代的紫砂壺很大,沒有這種精致的成品,就算別人想仿製,也要找到能做壺的師傅。
    她雖然不懂得經商,但是她骨子裏畢竟是半個沈家人,懂得捏住哪裏不放對她更有利。
    等到焦無應出了門,童媽媽過來道:“五老爺過來了,在書房裏教八爺讀書,不知怎麽的,三太太也跟了過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