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第三十二章:沒有悲觀隻是悲傷

字數:3534   加入書籤

A+A-


    

    

    2016年4月17日星期天。白天無雨,夜晚微雨。在外忙碌,庸碌不已。直到晚上八點半才進室內開始碼字。日記沒什麼好寫的,目前的日子都差不多。

    麻煩心情起,全勤還是要的。昨天在微博上說:“小讀者好奇平常上班我穿什麼,就拍給其看,印象中我好像至少十年沒買過衣服吧!物質欲超低的,一生追求精神上的超越,後來我發現,無論唯心唯物,都是一字情意滿天飛,誠然的,我發現,我早就發現壞情的一大堆,於是,是非難以解,最終還是實力分勝負,我的與世無爭之路,真的是最大的挑戰!時間不等我。”

    龍吟月:應天揮灑風雲誌,龍吟閒步一色秋,擎天禦雲舞飛絮,靈山拂日弄風月。逆天揮灑逍遙誌,與世無爭我當先,笑染東風龍吟月,風花雪月全武弄。

    有差還是我也沒差?雨落的滴答聲在心緒浮躁下顯得格外的難以入耳。

    …………

    小韓向音道:“太平。仙樂飄飄。互相用心靈去聆聽對方喜歡的歌。隨著躍動、浪漫、渾厚的歌聲,我聽出了其中繾綣的心思,真摯、動感、充滿力量,與自然渾然一體,不隻是沉靜在自己的旋律中,我的旋律是紅色的,,深沉而高貴越發的羅曼蒂克,卻也混雜著無法言語的歡欣。

    最能打動人情緒的,莫如音樂了。沒有一個人對音樂會無動於衷的。除非聽力或智力有問題僅此而已。人的喜怒哀樂悲恐通過感官感知,發於內而顯於外。如果有音樂的添加劑,這種情緒就會馬上進入角色,而且更為濃烈。

    我喜歡借音樂來抒發情感。在靜靜的夜晚,或倚或臥,在思緒繚繞的幻境中,獨守一本書或隨便品一杯茶,或在朦朧的光線裏。任身邊有無鮮花綻放。

    隻要打開音樂,便會一頭沉浸其中,滿眼滿心都幻化著一幕幕,帶有濃鬱抒彩的優美意境。在那或低沉,或高昂,或優美,或恬靜,或疾徐有致或舒緩自如的氛圍裏。進入人與音樂的心靈對話中。

    此刻,沉浸在曲子的明快旋律裏,心也明快眼前的思念頓化為青煙,嫋嫋地洇入音樂中,依稀聽到自己心動的聲音,那飄飛的思緒已了無蹤跡。

    歡樂時我們共享,談笑間,或融入交流,或一個眼種一個潛意被知已所神會,那種悠然的感覺真的是很曼妙。是那種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的曠寂,是一種繪畫語言裏的留白,潛著無聲勝有聲的魅力,氤氳在彼此的心底,無須言傳,隻有意會。

    這時,你感知著幸福,這份快樂是如此有魔力。大喜、大怒或大慟可能會有親朋與你分擔,也可能在眾人麵前有一時的率性而為。但總會過去,總有揩幹血跡,拭完眼淚的時候。

    天總是藍的,心總是亮的。夢總是美的,臉總是笑的無憂無慮的純真時代。隻要靜聽一曲音樂,或許會不經意地以一個旋律撞開你的緊閉的心扉,為你的感情因子插上翅膀,激活一個躍動的細胞。有一種暢意悠蕩著彌漫開來。

    但聽著那舒緩的歌唱,像從遙遠的海邊或天堂飄過的仙樂。寧靜,遼遠,幹淨,又安詳,緩緩地浸入聽覺神經的每一個角落,那是一種氣定種閑的悠然自得。

    那細細的,明澈清新的旋律,令你感到那聲音帶著花香,滾著清露,攜著陽光悠悠地如雲飄入心空,立感思緒潮湧般穿梭,漫延,迷朦,最後像一團霧樣嫋娜,紗般輕柔,絲絲縷縷,滿盈著甜意與溫馨,使人的靈魂沉靜並熨貼。俘虜你的所有感官,整個心都醉了。

    奇妙地調動指揮你的感官去隨她起伏,或專注,或沉思,或陶醉,其感染力之巨可見一斑。我願意永遠沉醉在音樂中,沉醉在無窮無盡的愛意裏。”

    她又向逍遙王說道:“燃燒的生活。前幾日,一個朋友跟我抱怨說:現在一遇到問題,不是對症下藥地努力去想解決辦法,而且先想到別人會怎麼做,一般情況下遇到這種事會遵循哪些程式,有時恨不能希望有經驗的前輩能列出一張程式表,然後自己就像電腦一樣執行這些程式就好了。

    這樣是很簡單方便,也不會因為和別人做的不一樣而被斥責,但是卻深感自己的思維收到了嚴重的禁錮,沒有創新,隻是想著前輩們是怎麼做,希望能模仿他們,和他們無限趨同。

    最後,連生活也受到這種思維的影響,隻希望能過著大眾提倡的生活方式,想要更接近都市白領的快節奏豐富的生活,想要過街坊四鄰說的健康生活方式,想要吃大家說的這個季節適合吃的菜。

    沒錯,自己嚴格執行了這些大家列的的“對的事”,也成為了大家口中的“模範”,但是卻好想失去了什麼,自己想想,像是失去了自我,沒了快樂。

    這位朋友說的時候,一臉的迷惑和茫然,我想此刻一定有種強烈的邊緣感在他的心中升騰吧,觀察別人的生活,然後效仿,這難道不像是自己站在一個圈的邊緣,然後看著圈內的人盡情的瘋狂。

    努力的生活,於是自己說:“嗯,這也是我應該做的。”但是這樣誰是我人生的主角呢?答案是:別人,也即圈內的那些人。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會有一種小孩叫“別人家孩子”,家長會無比希望我們成為那樣品學兼優的孩子。可是就算頑皮一點,就算放學後不願意寫完作業再玩耍有能怎樣呢?我很疑惑,如果小孩都千篇一律,家長們還會喜歡自己的小孩嗎?正是因為那些叛逆,才成就了我們的不同,才有這多樣的社會。才會有因不同而產生的吸引和快樂。

    我今天跟朋友一起散步聊天,也覺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美式,“不拘一格,隨性自由”,不必拘泥於既定的程序,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去實現自己引以力為傲的理想。

    沒有程式化的生活,我們可以歸園田居,我們可以做孤僻的科學狂人,我們做喜歡鎂光燈的演員,可以做羨煞旁人的旅遊體驗師,可以成為任何想成為的角色,這個時候,我們就成了人生的主角。

    不管在人生這場舞會中,跳的是好是壞,是否選擇了別人讚同的舞伴,是否穿了對的晚禮服,都不遺憾,因為這是我的人生,我有權利給它打上我的烙印,快樂悲傷,歡笑淚水,都值得擁有。

    遠離程式化的日子,獲得最真的的自己,最酣暢的人生。

    隨著身份的轉換,我逐漸明白成長蛻變的艱難。我們要逐漸走出心中嚮往的童話,隻是偶爾會陷入無休止的忙碌中,我們逐漸陷入了疲態當中,但地平線的太陽總是會有,傍晚的霞光依舊會染紅天,夜深時刻的滿天繁星還是在閃。”

    逍遙王回道:“日復一日,似曾相識,吾王也奈何呢!哈哈!春去秋來,花會再開,人不在,都過去一切終究過去,我不悲觀,隻是悲傷,很悲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