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軍權在握(為月票五百加更)
字數:6444 加入書籤
有了崇禎皇帝透露的銀兩數目作為打底,盧象升和洪承疇以及孫傳庭便針對建虜的情況,提出了幾個方麵的改編。
騎兵要組建,也同樣分為輕騎兵和重騎兵兩種。另外,又分出善騎射的輕騎兵以及騎馬步兵兩種。
這其中,重騎兵的作用就不用說了,當然是用來衝鋒陷陣,衝垮敵人陣型用的。
善騎射的輕騎兵,主要是牽製騷擾以及追擊潰敵用。
騎馬步兵,主要用於機動,並且隨時可用來保護或者搶占重要地點,己方軍陣用。
火炮營也要組建,從紅夷大炮到最小的虎蹲炮,都要有,以適應不同作戰需求。基於建虜目前也已經有輕重不等的火炮,因此明軍這邊,數量上最好具有壓倒性地優勢,至少要勝出,對算互相消耗,必然也要達到耗死敵人的目的。
火銃手也要大量配置,這其中,火銃的打造一定要精良,絕對不能出現一用就炸膛的情況。
另外,車營也要組建,當然,這其中也要分輕重車營。所謂的重車營,自然就是能攜帶重炮,車輛非人力可拉,需要配置畜力牽拉的那種。這種機動性會差一些,可隨大軍行動。不過輕車營配置相對重量較輕的火炮,可人拉,又或者能用較少的畜力便能較快速地機動。
冷兵器部隊自然也要有,比如長槍兵這種最普通,卻又非常實用地兵種。不過長槍兵必須都要攜帶弓箭,臨陣之時,長槍插於地,先快速射出盡可能地箭支,而後取長槍在手列陣迎敵。
基於此,禦馬監轄下軍隊,除勇衛營之外,再設磐石營,驃騎營。說直白點,勇衛營就是步軍營了,而磐石營則是車營,驃騎營自然是騎軍營。這其中,以勇衛營人數最多,設兩萬餘人;磐石營次之,一萬餘人,驃騎營不到一萬人。合計一共是四萬人左右。
勤王軍如今能戰的將士,就算包括了原勇衛營的人馬,也才三萬人左右,缺口還差一萬。框架起來了,原勤王軍中的各軍最合適什麽營這個,也討論出來,不過各營總兵這個,都是空缺,他們無權決定,但會根據其擅長和所立軍功加以標注。就這麽著,整個改編方案經過兩天地忙碌之後,終於報到了禦前。
而崇禎皇帝這邊其實也在忙碌,他下旨給內閣著六部商議盧象升、洪承疇和孫傳庭等人的獎賞,卻遲遲沒有結果,吵翻了天。甚至崇禎皇帝的案頭,更是有很多彈劾這三位領兵封疆大吏的奏章,理由要找,自然是有的。
比如說,孫傳庭和洪承疇兩人直到十二月底才趕來勤王,這是對君王的怠慢,勤王不力,不加以重處,何以警示他人,何以彰顯君王之威!
至於盧象升這邊的理由就更好找了,讓建虜掠走了多少百姓和物資,還有失陷宗藩,雖然有小勝,可是過大於功,如若不嚴懲,何以對得起德王,對得起那些被建虜禍害了的無數百姓。
甚至還有人彈劾他們三人對武夫過於寬容,是居心不良,建議廠衛嚴查!
……
對於這些奏章,崇禎皇帝都懶得駁斥,告訴陳寶庭等幾名貼身內侍,凡這種奏章,把上奏的名字記下來,奏章就留中不發。
而另外還有一些奏章,則是京師到天津沿線的地方官,快馬上奏說,建虜已經退去,糧食緊缺,再不處理那些百姓,就要出事了!
對於這個,崇禎皇帝一邊下令把之前籌集起來作為軍糧的糧食,撥出一部分發過去。另外,也讓各衙門,包括戶部和廠衛都想辦法,盡量再湊集多一些糧食。
可是,反饋回來的消息並不好,糧價奇貴,京師都有不少百姓吃不起糧食在餓肚子了。
崇禎皇帝正想著這個事情的時候,盧象升等人的奏章就上來了。
他看了之後發現,他們這份奏章的大概內容,其實和戚繼光到薊鎮練兵時組建軍隊的思路差不多。琢磨片刻之後,便禦筆填上了總兵之名。對武將的提拔,不經過兵部,直接乾坤獨斷了。畢竟這是禦馬監轄下的軍隊,外廷管不著。
於是,受封
勇衛營設四總兵,分別為黃得功,周遇吉,楊國柱,盧大。
驃騎營設兩名總兵,主要負責重甲鐵騎的總兵是原大同總兵虎大威;負責輕騎的是賀人龍。
磐石營設兩總兵,正兵,也就是車營本部的總兵是孫應元;奇兵,也就是護衛車營的騎步兵總兵是曹變蛟。
這其中,盧大原本隻是遊擊,一躍而為勇衛營四總兵之末,一是他領天雄軍死戰,雖殘不退,救下盧象升之戰中功勞很大,本身能力就夠了。另外,也有沾了盧象升的光,這點雖然沒有明說,卻是不少人能猜到的。
周遇吉和賀人龍原本也還不是總兵,不過兩人在勤王戰事中功勞都不小。其中周遇吉在天津之戰中,阻擊衛河南岸建虜增援是為此次戰事的首功;而賀人龍則在秦軍第一戰中,包括城下之戰和圍殲五千韃子步軍的戰事中立下不少功勞。因此,他們兩人都被崇禎皇帝點了總兵。
曹變蛟、虎大威、楊國柱三人,原本就是總兵,不過都是地方總兵,此次調任為天子近衛的總兵,也算是升級了。在官銜上,也有加封為都督同知。
至於黃得功和孫應元兩人,原本就是南下剿匪有功,又參與此次勤王戰事有功,因此加封左都督銜。
如此一來,禦馬監這邊的軍隊改製算是有了一個結果。
王承恩任禦馬監掌印太監,轄下統領勇衛營、磐石營和驃騎營三軍,總兵分別有黃得功、孫應元、周遇吉、楊國柱、盧大、曹變蛟、虎大威、賀人龍共八名總兵。
其實,地方軍改變為天子勁旅,是有非常多的事情的。就比如,所有將士的主要家屬,都要行地方,調到京師來。一則親人團聚;二則也有人質的意思,這是一直以來的規矩。
不過這些事情,崇禎皇帝倒不用操心,交代給兵部去做便是。他此時所關心地事情,是勤王軍整編完成進入禦馬監軍營的事情。這第一次進禦馬監軍營,他是花了心思的。
還是穿著原來的軍服,不過每個勤王軍將士,卻都是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地快步進入五城兵馬司軍卒戒嚴了的京師。
看著這支軍隊成為了天子勁旅,那些五城兵馬司的軍卒,無不露出羨慕的眼神。不過他們的心中,也是心服口服,隻要讓他們去和建虜打得話,肯定是沒這個膽子的,說不定半路就潰散了。
而在街道兩邊聞訊趕過來,就站在五城兵馬司軍卒後麵觀看的京師百姓,則都是笑嗬嗬地看著這支軍隊。對於這支勤王軍改變為天子勁旅,他們是非常歡迎的。畢竟在京師存在這麽一支強軍,那京師的安全也就有了保證,不像之前一樣,建虜入關之後,大家心中都是惶惶然的。
不少好動的年輕人,甚至還在人群中大聲喊著“威武,不錯,厲害”之類的話。
看著這些京師百姓的反應,勤王軍的將士們,心中就別提有多自豪了。就連每營前麵的各總兵,都一個個高興地不得了。就比如,陝西米脂縣漢子賀人龍,那張絡腮胡子的臉上,那嘴巴就沒合攏過。
這也不能怪他失態,就一個偏僻地方的武舉而已,誰能想到,有朝一日,會成為天子勁旅中的一名總兵,人稱大帥。賀人龍想著自己每次上戰場玩命,終於換來了如今的顯赫,又怎麽可能不高興!
軍隊很快就便到了禦馬監的軍營,領頭的黃得功,可謂輕車熟路,不過剛進入大營之後,卻是吃了一驚。隻見營門之內,有錦衣衛的身影,這就意味著,皇帝很可能在這裏。
果然,黃得功很快就發現聖駕已經在了。於是,他立刻收斂了心情,表情嚴肅了起來。當然,也不止是他,後麵來的,也如他一般,在發現皇帝已經在軍營之後,都收起了在街上的神情。
將近三萬人馬,除了戰馬偶爾有發出聲音之外,就隻有甲胄的碰撞聲,除此之外,沒有一點聲音,所有將士,都悄無聲息地,快速地列隊完畢。
毫無疑問,皇帝兌現了當初的諾言,並給予他們相當地重視。對此,他們唯有用精銳之姿來展現自己。
當他們列隊完畢之時,崇禎皇帝出現在點將台前,所有將士,頓時都把目光集中在皇帝身上。他們注視皇帝的眼神中,帶著一種狂熱。這種狂熱,是從勤王開始,一點點地出現,最終才達到了這個狂熱的地步。
對於底下將士們的這種狂熱眼神,崇禎皇帝也感覺到了。對此,他很是欣慰,就感覺自己付出的努力,為他們花盡心思和精力,都是值得了。
直到這個時候,崇禎皇帝才能確認,自己是真得掌握了軍權,至少京師的這支最能征戰的精銳之師,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這個掌握,不是說因為禦馬監掌印太監是經過曆史考驗的,有上吊交情的王承恩,而是這支軍隊的所有人,眼裏就隻有他這個皇帝。不管是誰,想要蠱惑這種軍隊做什麽不利於他的事情的話,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有了這個底氣,崇禎皇帝就有了信心,可以對晉商勢力動手了。這個動手,必須以雷霆之勢,把和晉商勾結的所有官武將一打盡,而不用擔心他們的反撲。
要是沒有這支軍隊的話,崇禎皇帝都沒法想象,該派誰去山西抓晉商,還有那些和晉商勾結的武將。
沒有一支可靠的軍隊,而是派現成地任何一支軍隊,或者衙門,比如廠衛,都不能保證不泄露風聲。
沒有一支精銳的軍隊,還有哪支軍隊能力壓山西那邊的軍隊?廠衛抓抓個別人還可以,像這種官商勾結,特別是和地方軍隊勾結的,就根本不夠看了。
一旦抓捕走漏了風聲,晉商和地方軍隊將領得到了消息,攜款潛逃,就不是崇禎皇帝希望看到的事情了。要是再糟糕一些的,直接據城而守,再勾引來建虜或者關外的蒙古人,搞不好整個山西都要沒了。如果山西被建虜占據,那建虜居高臨下虎視京畿之地,大明怕是隻有遷都一途了。
想著這些,崇禎皇帝便大聲說道:“朕剛已下旨,追賜戚總兵為武毅公,何也?”
聽到這話,大頭兵們都還好,站在各方陣前麵的總兵們一聽,頓時都楞了下,很快回過神來,知道皇上所指得戚總兵應該就隻有一個人,那就是嘉靖年間揚名的戚繼光。
他們這些總兵,對於戚繼光的大名,自然是久仰的。不過他們也知道,戚繼光最後是被罷免官職回鄉鬱鬱而終,結局不算好。
原本的時候,武將落得如此地步,其實他們也都是習以為常了。因為武將在戰場上,會有官拖後腿,要受官管轄,根本沒有一點地位可言,如果被官攻擊,壓根就沒有還手之力。
可如今,他們聽皇帝說最賜戚繼光為公爵,還是武毅公,雖然隻是死後榮耀,可這不就表明了皇帝對武將的態度!
想到這些,他們頓時又是一陣感動,同時也看到他們的前方,應該是真有封爵的機會在等著他們。
崇禎皇帝倒沒想過他們想那麽多,而是在問出話之後,又自己回答道:“武毅公是我大明朝的戰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更為難得是,每戰的戰損極小。朕就希望有朝一日,你們這支軍隊,也能做到如此,不再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因此,朕亦會時常過來看看,希望爾等多以武毅公為榜樣,好好練之。朕期望,當朝廷剿滅遼東建虜時,還能見到你們的每個人!”
這支軍隊,其實王承恩就是個擺設。就他的能耐,也不可能去統領這支軍隊。而崇禎皇帝又有誌於手握軍權,學太祖成祖,金戈鐵馬,踏平四方強敵,因此,軍營自然是要來的。
另外,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竊聽係統。如此一來,兩軍對戰,隻要遠觀敵陣,把竊聽種子撒出去,就等於這邊對敵人的動靜,基本上能做到料事如神的地步,打起仗來的時候,自然就有針對性,也就輕鬆多了。
這個係統,不像以前在後世看得有一本什麽聊天群的金手指,可以把消息用聊天的方式實時告訴前線將領。也因此,崇禎皇帝必須在軍中,才能第一時間了解敵情並作出對應措施。
此時,勤王軍將士們聽到皇帝會時常駕臨,更是高興地不得了。天天都在皇帝眼皮底下,那還有誰敢對這支軍隊動什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