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 橫批今非昔比

字數:4978   加入書籤

A+A-




    哥薩克籍的拉辛,再次見證了崇禎皇帝的神機妙算。或者對他來說,是崇禎皇帝的神仙手段。竟然能夠知道波斯帝隊會不顧一切地逃跑,而且是從這裏逃回波斯去。

    說真的,當時崇禎皇帝讓他過來這裏埋伏的時候,本能地,他覺得這事好像有點不可思議。畢竟在接到旨意的那個時候,他們都還沒到德裏,皇上怎麽就能知道這些?

    要不是崇禎皇帝已經顯示了神跡,能預知萬裏之外的明威堡情況;要不是崇禎皇帝乃是大明皇帝,是他新的大腿,他可能當時就會提出質疑了。

    帶著將信將疑的想法,拉辛跑來這裏埋伏。無所事事地數著手指頭,就在他無聊地又開始懷疑波斯軍隊會不會從這裏過時,竟然波斯軍隊就真得出現了。

    在看到波斯軍隊出現的那一刻,從拉辛開始的所有哥薩克籍的將士們,在又一次見證了奇跡之後,他們再不會對崇禎皇帝的決斷持有懷疑之心!

    士氣大振之下,哪怕他們的兵力比波斯軍隊那邊要少一些,可是,他們卻能運用種族天賦,收拾這些疲憊不堪,士氣極其低落的波斯軍隊,卻是毫不費力。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波斯軍隊就已經潰不成軍,漫山遍野地,都是波斯人的屍體。

    拉辛站在一處山崗上,掃視著戰場上的輝煌,再目送已經快要消失的一隊波斯人,心中不由地說道“真是手癢啊!要不是皇上有旨意,我這輩子就能殺一個皇帝了!”

    沒錯,那隊逃走的波斯人中,就有波斯帝國的阿巴斯二世。隻是因為崇禎皇帝有交代給拉辛,要他放走阿巴斯二世,他才假裝一時不慎,才被阿巴斯二世突出了重圍。但是,他的其他手下,拉辛卻沒有客氣,殺殺殺了!

    他正在目送阿巴斯二世逃走,忽然之間,一個聲音響了起來“大明萬勝!”

    隨後,其他人也跟著喊了起來“大明萬勝!”

    拉辛被這些聲音喚回神,定睛看去時,散布在戰場上的手下,都已經在振臂高呼,享受勝利的喜悅。

    這其實沒什麽,讓他吃驚的是,他的手下,可都是哥薩克族人,並沒有明軍本部人馬在的。但是如今,他的族人,卻自己就喊出了“大明萬勝”!由此可見,他們是把自己真正當作了大明中的一員!

    吃驚之餘,回過神來之後,拉辛並沒有因此而有什麽想法,他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當即跟著振臂高呼起來“大明萬勝!”

    能成為大明帝國中的一員,所向無敵,再也不受其他勢力的欺負,而是反過來欺負其他勢力,這種感覺真不要太好了,鬼才會有意見!

    ……………………

    在拉辛滅了阿巴斯二世這支逃走的波斯軍隊的時候,崇禎皇帝在德裏這邊就已經知道消息了。此時的他,正在進入德裏。

    沒錯,隨著派往各地的各路明軍陸續返回,不是帶回了波斯俘虜就是帶回了波斯軍卒的首級,連續增加的壓力,終於擊垮了德裏守軍的精神防線。

    德裏城頭上,打出了白旗,向明軍投降了。

    能不打德裏,不戰而勝,重新拿回德裏,崇禎皇帝當然是願意的。要不然,戰火毀掉德裏的話,唐王估計會哭的。

    大軍進城,德裏的皇宮,自然成為了崇禎皇帝的臨時行宮所在。而原本的主人唐王,是去了各地征集糧草,並不在德裏。

    如今,這次禦駕親征的第一階段,救援明威堡和唐國的目標,算是已經完成了。

    接下來,就需要進行第二階段的戰事準備。也就是為了攻占波斯帝國而做準備。

    首先,需要集結兵力,需要征集糧草,還需要派兵剿滅唐國和福國等地的強盜流賊。兵荒馬亂之下,這種占山為王、落草為寇的事情不要太多。後方不寧,後勤就不暢,還是要先剿滅掉的。

    另外,崇禎皇帝也發了旨意去洞吾的張煌言那邊,還有錫蘭的閻應元那邊。波斯帝國,也就是後世的伊朗很大,必須要做多些準備才行。畢竟那裏是要成為大明直轄地的,而不是分封藩國,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而且,在第二階段占領波斯帝國之後,還要兵鋒西指,去滅掉奧斯曼帝國,成為大明又一個直轄地,又需要很多兵力。

    除此之外,崇禎皇帝也不想再折騰,索性就趁著這次禦駕親征,也一次性地把阿拉伯半島給占過來。這麽一來,預定要成為大明直轄地的這幾個地方就能都打下來,也算是一勞永逸吧!

    這麽算起來,自己這邊,還需要調集不少兵力過來才行,至少那些大城都是要派兵駐守的。

    這麽想著,崇禎皇帝覺得又有點不夠兵力。但好在戰事是分階段進行,有的是時間。

    於是,崇禎皇帝就索性又給國內去了一道旨意,讓那邊再組織軍隊西進。發出這道旨意的時候,他不無惡趣味地想道前有羅馬十字軍東征,今有大明光棍漢西進,今非昔比!

    ………………

    在唐國這邊打完的時候,波斯帝國境內的戰事,卻還沒有結束。

    李定國在一開始的時候,確實隻是想吸引阿巴斯二世的軍隊回援,來一個圍魏救趙的。但是沒想到,那個阿巴斯二世竟然是個狠人,置他自己的後路、他的國土於不顧,徑直殺入唐國去了。

    李定國無奈,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也殺入了波斯帝國的腹地。他想試試,有沒有可能去打下波斯帝國的都城。如果能打下來,那個阿巴斯二世絕對會後悔他的錯誤決斷了。

    一開始的時候,李定國所部殺過去,出乎了波斯人的意料,還真被他打下了幾個城池。每打下一個城池,他就學當初崇禎皇帝的做法,抄了那些富人和權貴的家,分一半財產給最底層的百姓,並把那些富人和權貴也丟給他們。

    第一次的時候,李定國站在城頭上看著熱鬧的一幕,不知道為什麽,他就想起了很久以前的往事。

    那個時候,還是在當起義軍的時候,那個李闖王就也想到了這個法子,好像還實施了,效果也不錯。但是,才沒過多久,就遇到了崇禎皇帝禦駕親征,一次就在南陽滅了李闖王。

    有的時候,李定國就不由得想著,如果大明沒有不世出的當今皇上,或者說,隻是皇上在太祖托夢之前而已,一直那樣發展下去的話,李闖王用上了這一招,到底結果會變得如何?他對此,還是有點好奇的。

    不過這也隻是他心底的一個念頭而已,最多也隻是想了一下,就趕緊不想了,那是對皇上的不敬,是對大明的不敬!

    如今的皇上英明神武,如今的大明,國泰民安,強大無比,這不多好!

    李定國學自崇禎皇帝的這一招,還真是不錯,他的手下立刻猶如滾雪球一般滾大。聲勢浩大起來,立刻就影響了波斯帝國很大一片地方。特別是他連續打下幾個城池,一直在用這等方法之後,聲勢便到了頂峰。

    不過這一招也有負麵作用,那就是其他地方的有錢人和權貴,空前的團結了起來。他們掌握著財富和兵權,不但嚴陣以待地防守,還封鎖消息,甚至一發現賤民有不好的苗頭,就立刻強力鎮壓。

    這麽一來,李定國在波斯帝國境內終於感覺到了壓力,感覺越來越不順了。

    不管是誰,不管是什麽樣的打仗,隻是要戰爭,那就是破壞性的。

    波斯帝國之前因為他們皇帝出征,就已經征集了不少錢糧。如今被李定國這麽一鬧,那還有人去種田。因此,李定國所部麵臨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打不下新的城鎮,沒有足夠的物資補給,就要開始缺糧了。

    最終,李定國不得不放棄了攻打波斯帝國都城的打算,轉而攻打其他防禦力弱一些的地區。

    說實話,不要看他在波斯境內橫行,其實他的內心,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如今因為連續作戰,手下軍隊已經疲憊了。打不下新的城池,就沒法繼續維持昂揚的士氣。如果阿巴斯二世這個時候領軍殺回來的話,他很可能會受到圍攻。一個不小心,全軍覆沒在波斯境內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於是,李定國就有意領軍往邊境地帶殺去,同時,盡量打聽唐國那邊的情況。他最怕的是,唐國那邊已經被波斯軍隊和奧斯曼軍隊給攻占了。那樣一來,他就真得是陷於汪洋大海中的一艘孤舟了。

    按照李定國以往戰事的經驗,這種可能性還很大。

    因此,別看他在底下人麵前的時候,表現得胸有成竹,無所畏懼的樣子,可實際上,他真得是壓力山大,沒被壓垮,就已經是名將的表現了。

    當他領軍離邊界越來越近的時候,李定國就越來越惶恐,他就怕唐國那邊出現最壞的結果。

    按照經驗,當你越擔心什麽的時候,往往就有越壞的結果。

    因此,李定國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日,作為大軍耳目的夜不收,風馳電摯般地返回,渾然不顧他之前的軍令,還沒到呢,就非常興奮地大聲喊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