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及笄禮

字數:4537   加入書籤

A+A-




    下午午睡,葉如蒙心事重重也沒睡著,今日乞巧節有沐發的習俗,她早早地便起來了,桂嬤嬤已經采了柏葉和桃枝,正在煎湯,準備給她們沐發。

    梳洗完長發後,林氏親手給她梳了一個垂掛髻,又在兩側給她別上了薰衣紫鏤空嵌珠蝴蝶結。

    葉如蒙模樣生得精致,眉如新月,鼻子小巧而秀美,隨林氏生得一張菱角小口,唇角微微上揚,不笑的時候也像是含著淺淺的笑意,笑起來嘴角有個小彎彎,看起來極為和善討喜。按理說生得這模樣該是個古典靜雅的美人兒,可是卻配了一雙靈澈天真的小鹿眼,活潑起來的時候便顯得有些古靈精怪。

    如今被林氏這麽一裝扮,她又端坐在秀致的楠木嵌骨細腳梳妝台前,便顯得乖巧雅致了許多,頗有幾分大家閨秀該有的淑女模樣。

    林氏愛憐地摸了摸葉如蒙潔白的臉頰。這個女兒生得好,皮膚白皙通透,如今一張桃子臉還有隱隱的嬰兒肥,若是過個一兩年褪了這嬰兒肥,就會露出尖尖的下巴了,看起來就沒這麽稚氣了。

    隻是,如今女兒這身份高不成低不就,至今仍沒一個人來提親。身份低一些的,怕被人說高攀了她們,身份高一些的,又有些看不上她們,也不知該找什麽樣的了。

    天剛一擦黑,葉如蒙一家三口便出門了,鄭管家和劉氏告了假去探望兒女,桂嬤嬤則留下來看家,一如前世。

    走在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街上,葉如蒙不由得抓緊了林氏的手臂,她今日可不想再遇到葉如瑤了。昨夜葉如蓉便與她說了,她們今日逛完街後要回府上拜織女,還問她要不要一起,可是拜完織女估計也是深夜了,她不想留在葉國公府過夜,便婉拒了。

    葉長風今日穿著一身寶藍色白杭綢直裰,腰間掛著一個月白色的繡青竹薄荷香囊,正是今日晚飯後葉如蒙送給他的,哄得他心情大好。如今的葉長風雖已年過不惑,卻沒有像同齡人般發福,而是身姿矯健,風度翩翩,不減當年。

    他身旁的林氏梳著十字髻,髻上束戴著一頂銀翠蓮花冠,左邊斜斜插著一隻溜銀喜鵲登梅簪,眉間貼著朱紅梅花鈿,溫婉中帶著些許嫵媚。同梳著雙掛髻的葉如蒙一樣,穿著藕荷色的繡花及胸襦裙,臂繞同底色金銀粉繪花薄紗羅披帛。

    同樣的衣裳、裝扮,再加上七分像的麵容,看起來就像一對年輕的母女。

    旁人見了,都不由得多看上幾眼,這一家子打扮雖然算不上奢華,但一看這雍容雅姿,便知不是出自普通人家,也羨慕這男子有福氣,生得玉樹臨風,身後還跟著一對如花似玉的妻女。

    葉如蒙走到百步橋附近,便發現百步橋下的河道中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烏篷船和獨木舟,船舟上滿載船客來來往往。她快步走到橋邊一看,發現百步橋兩頭都有官兵把守,橋上空無一人。葉如蒙心下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又覺得鬆了一大口氣。

    “怎麽了,蒙蒙?”林氏見她一直盯著百步橋。

    “沒有,我隻是好奇,這橋怎麽了?”今日人多熱鬧,封了橋自然給大家帶來許多不便。可是如今岸兩邊堵滿了人,似在等候船隻,可百姓們卻是笑嘻嘻的,沒有一人怨聲載道。

    葉長風打探了一下才知道,原來今日下午有人匿名舉報,說這百步橋年久失修,今日七夕人流量大,恐有塌方。工部主事知曉後,分外著重此事,當即便派了多名工匠到橋下考察,得出的結論是恐負載不起。主事上報到工部侍郎,工部侍郎當即派人封鎖了百步橋,而後又聘來多名船工漁夫,由工部出資免費搭載行人來往。

    如今正值七夕,能免費在河中暢遊一番,行人自是樂意。

    葉如蒙也覺得甚是有趣,蠢蠢欲動,可是卻不敢去湊這個熱鬧。她和她娘都不會水,這河道窄短,船隻碰來觸去,若是不慎落了水,真不知道她爹該救誰了。

    可是,今世怎麽和前世不一樣了呢?那個匿名舉報之人,該不會和她一樣,也是重生的?想到這,葉如蒙頓時嚇了一大跳。

    不過,若這人也是重生的,那他倒是個大義之人,相較之下,葉如蒙倒覺得自己自私了,不由得心生慚愧。

    葉如蒙伸長了脖子,生怕在熱鬧的人群中遇到了葉如瑤。若是遇到了,隻怕又免不了被她奚落一頓了。

    “爹、娘,要不我們回去吧。”葉如蒙提議道,既然這百步橋已經有官府的人守著,那她也就放心了。

    “怎麽?累了?”林氏關切問道,這才剛出來沒多久。

    “嗯。”葉如蒙點了點頭。

    葉長風沉吟了片刻,道:“那去八寶齋坐一下如何?”八寶齋齋主陸清徐,便是今日她爹要去拜訪的友人,齋中會賣些古玩書畫,也不乏鑒賞,是文人雅士薈萃之處。

    在去往八寶齋的路上,葉長風隨路買了不少小食,有芝麻卷、棗泥糕、荷花酥等等,葉如蒙一人抱在懷中,捧得滿滿的,笑得可開心了。

    “呀!爹,我還想吃糖炒栗子!”葉如蒙手沒空,往炒栗子的小攤努了努嘴。

    “你先把懷中這些吃完吧。”林氏拉住了葉長風,不肯再給她買了。

    葉如蒙嘟了嘟嘴,可也覺得自己吃不完,便算了。

    這八寶齋齋主陸清徐,是葉長風的同窗好友,與他年紀差不多,體型有些清瘦,下巴蓄著一小撮山羊胡,頗有些清虛寡淡之氣。如同所有自命清高的文人一般,有些看不起在朝為官之人,但葉長風除外。

    葉如蒙小時候倒見過他幾次,她記得那個時候他還沒有留胡子呢,隻是長大後她娘便將她養在深閨中,平日裏就算他時有來訪,也是多注意回避她,二人也就沒再碰過正麵。

    前世她爹娘死的時候他也來吊唁了,撫棺痛哭不止,泣道:“伯牙失子期,從此世間再無知音也!”後來竟哭得比她還大聲,最後才被人拉走了。再後來,他還讓他的妻子來葉國公府看過她幾次,對她多有照拂。隻是沒過多久,他似乎得罪了一個高官,被迫舉家遷離京城,他臨走前,還給她送來了幾幅珍貴的字畫,說是送予她當嫁妝。

    葉如蒙如今見了他,心中頓覺親切,好感驟增,甜甜喚了句,“陸伯伯。”

    陸清徐打量了她一眼,眸中有幾分讚賞,“蒙蒙都長這麽大了!”

    “明年就及笄了。”葉長風笑道,轉身取過林氏手中的小兔子花燈遞給陸清徐,“這是給小悠的。”這花燈是林氏剛剛路過一花燈攤時買的,也問了自家女兒,可女兒說不要,她便隻買了一盞。

    陸清徐笑著接了過去,“弟妹有心了。不巧,拙荊剛剛帶小悠去看皮影戲了,不如弟妹與令嬡先上二樓芍藥間小坐一會兒。”陸清徐的妻子薑氏,林氏也是認識的。夫妻倆生有一雙兒女,都已各自嫁娶,小悠正是他們長子的女兒,今年剛滿五歲。

    “如此,那便叨擾陸大哥了。”林氏立在葉長風身後,垂首溫婉道。

    “弟妹客氣了。”陸清徐作了個“請”的手勢,目送她們上樓,林氏隨葉長風來過他這裏多次,自然是識路的。

    見二人上樓,陸清徐小心取下牆上掛著的一幅新得的《秋風紈扇圖》,在大堂的楠木萬字紋鑒寶案前鋪開。葉長風淨手後來到案前,細細鑒賞著,不自覺便將畫上哀婉的題詩念了出來,“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

    “葉弟,你覺得如何?”陸清徐眸光熠熠。

    “仿得不錯,能得桃花庵主的九成□□。”葉長風讚賞道。

    陸清徐連連點頭,“我也這麽覺得。”

    樓上的林氏母女二人入屋後,葉如蒙在盛了清水的仕女紋搪瓷銅麵盆裏淨了手,便拿起了一塊棗泥糕送入口中,棗泥糕入口後口感香甜,卻是有點粗糙,不似在葉國公府吃的那般精細軟糯,棗皮也有些刺舌,所幸棗核去得還算幹淨。

    葉如蒙以前有些挑食,桂嬤嬤常說,老是抱怨食物不好吃的人,將來就沒口福,估計是後麵報應便來了。想到這,葉如蒙連忙道:“真好吃!”確實,比起她前世那最後半年在靜華庵裏的吃食,確實好太多了。

    林氏淺淺一笑,端起麵前的如意紋白瓷茶杯,小小抿了一口清茶,望著窗外。

    葉如蒙順著她的目光看下去,見樓下車水馬龍,熙來攘往,許多人都成群結伴出遊,不少姑娘家都是眉開眼笑,手中提著流光溢彩的花燈。

    忽的,她瞳孔縮了一下,她看見了葉國公府的一群姑娘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