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七百一十五章 上行下效
字數:8833 加入書籤
“你覺得能說服我?”陳曦看著張昭無比的平靜,而坐在對麵的周瑜現在就像是個雕塑一樣,全程沒再開口。
“總得試試,而且我們也並不覺得能瞞住陳侯。”顧雍也開口說道,“更何況我們對於現有的飼料糧減產,並非是為了對抗漢室的戰略,而是有了更好的選擇,陳侯,想必您也不是那種是非不分,不辨對錯之人。”
“好,我看看你們能拿出來什麽樣的理由。”陳曦不再多言,靠在椅子上,等待張昭等人能拿出來什麽樣的證據說服自己,畢竟有些事情哪怕不同意,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更何況張昭也不是傻子,事情弄到陳曦麵前了,想要靠小手段糊弄過去,那就純屬是扯淡了。
真憑實據,詳細的材料對比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很快,蔡瑁就被諸葛亮派人帶到了這裏,而蔡瑁一看這個場麵,就有些慫慫的想要離開。
“蔡將軍,有些事情是必須要走一遭的,畢竟隻有在陳侯麵前將之前的事情挑開說穿了,我們才能名正言順的做某些事情。”張昭幾人皆是看向蔡瑁,而蔡瑁有些畏縮,但最後長歎了一口氣,他就不應該在張昭那次試探的時候,給出那個回答,他媽的,真的要死人了!
我打孫策、周瑜?好想死!
蔡瑁最後還是被諸葛亮帶人按入偏中立的座位。
“這是部分的材料證據。”張昭同樣派人去將證據攜帶了過來,順帶一提這也是周瑜不完全知道內情,但卻同意了減產大米的原因,因為他們因地製宜的找到了替代品——西穀椰子樹。
“一公頃這玩意兒,能產出超過15噸的米粉。”張昭將相關的證據和資料交給陳曦後,緩緩地開口說道。
西穀椰子樹,是一種很奇怪的棕櫚科植物,其成熟的標誌就是莖髓的細胞裏充滿澱粉顆粒,也就是說這玩意兒開始長的時候是樹,長大了就變成澱粉了,而且這貨長到最後,莖髓的澱粉含量會接近90%,而大米的澱粉含量也就接近80%。
換句話說,這玩意兒成熟之後是可以當飯吃的,西米露之中的西米其實就是拿這玩意兒製作的。
而且相比於草本植物的稻穀在產量上糾結於公斤和斤的時候,木本植物出身的西穀椰子樹,直接按照噸算產量,所以在產出方麵這東西是極為逆天的,而且相比於稻穀需要精耕細作,西穀椰子樹這種玩意兒,你放在那裏不管,什麽肥都不施,甚至是純粹野生的情況下,一棵成熟的西穀椰子樹也能掏出來幾十千克的澱粉……
當然,你要是沉迷於精耕細作,良種培育,這玩意兒一棵可以掏出來五百斤朝上的澱粉,也就是說單就產出而言,這玩意兒一棵良品的產出暴殺當前漢室一畝地稻穀的產出。
這也是東南亞地區的古代人不種田,也能靠在林子搞水果和西米活下去的原因,這玩意兒不管是從產量,還是管理上,都是非常逆天的存在。
相比於陳曦麵無表情,劉曄、糜竺、劉琰等人皆是倒吸一口冷氣,糧食產量按照噸計算,這是什麽逆天的玩意兒。
“是真的嗎?”諸葛亮對著蔡瑁詢問道,這是他老婆的親娘舅,這年頭這是什麽級別的關係,你懂的。
“真的,所以我這幾年一船船的往這邊送西米,甚至我都不種,直接在島上收成熟的這種東西,然後拉去加工,加工完運過來。”蔡瑁點了點頭說道,“自種的話,一公頃十幾噸我估計問題不大,而且這東西都不說種植和管理的難度了,這玩意兒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當你發現一棵產量很高,甚至帶內氣的植株之後,你可以用這個植株的芽培育出更多的同類。”蔡瑁給諸葛亮直接交了底,畢竟這是他外甥女的女婿,外甥女生的孩子,在血脈上和娘舅是必然有清晰可見的關聯,所以給點準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諸葛亮感覺到牙酸,這話的意思就是說,蔡瑁手上已經有這種東西了,產量高,好管理,還能讓良種自體繁殖,什麽無敵農業產品!
“我們減產的理由很簡單,改稻種樹!”張昭沉聲說道,“從產出上西穀椰子樹的產出更高,從管理成本上,這個無需管理,種完直接解放,等時間到了收割就是,進一步解放人力,所以哪怕從人力的邏輯上講,將百姓從繁重的農活之中解放出來,都應該種這個!”
劉曄側頭看向陳曦,張昭的理由已經非常充分了,甚至應該說,就算是陳曦也沒有反駁的餘地,更何況,張昭給出的理由也不是不給漢室供給飼料糧,而是在切換經濟作物的這段時間,需要減產,等西穀椰子樹種起來之後,再給漢室進行供應。
劉曄也是吃過椰奶西米露這種逆天的玩意兒,口感好,吃飽也能頂餓,所以在資料完整的情況下,劉曄表示自己可以接受這個理由。
再怎麽說,西穀椰子樹也是樹,需要時間發育,縱然是慢點,也是可以接受的,張昭的理由已經非常完善了。
“這東西需要十五年,哪怕你們找到了良種,又有專業人士幫忙優化,恐怕也需要十年左右,當然從管理和產出上講,對比稻穀依舊有絕對的優勢。”陳曦點了點頭,仿若是接受了張昭給出的理由,但在陳曦開口的時候,張昭的麵色開始陰鬱起來,他知道陳曦拒絕了。
“明明可以作為稻穀的替代品,為何不同意?”顧雍先一步開口詢問道,“明明所有的條件應該都符合了陳侯您的需求,明明種植西穀椰子樹能將更多人從農業勞動之中釋放出來,為什麽您會拒絕。”
“因為我意識到這並非是你們做出這個選擇的根本理由。”陳曦歎了口氣說道,“你們說的很對,西穀椰子樹確實是可以作為糧食的替代品,縱然有一些差別,但加一些別的輔料問題不大,至於稻穀,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地方種植,反倒是西穀椰子樹對於環境要求,隻能在你們那邊。”
“一定要聽根本理由?”張昭眉頭皺成一團,他們給出的理由已經足夠充分了,充分到陳曦是無法辯駁,除了強令他們繼續種植稻穀,不應該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畢竟陳曦在很多事情上是很開明的,隻要不涉及底線和原則,陳曦願意給每一個人選擇和體麵的機會。
然而這個時候陳曦居然會詢問理由,不是同意,也不是否定,而是問理由,理由重要嗎?
“因為蔡將軍出現在這裏了啊。”陳曦歎了口氣說道,“所以有些理由不得不詢問,這已經涉及到更深的方麵了,你們認為應該從蔡將軍那邊出售西米,而不應該從周都督那邊出售稻穀,這問題很大了。”
“這個涉及到我們江東的內務。”龐統沉默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難以置信。”陳曦神色變得異常的複雜,看向周瑜,“我的推測該不會是真的吧,你們這麽瘋癲嗎?”
諸葛亮和劉曄這個時候也都流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實際上陳曦之前推測出來此事涉及到周瑜手上那部內部價格冊,讓諸葛亮去通知蔡瑁的時候,就意識到了某些可能,但現在,陳曦徹底確定了一個事實。
如果事實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很多事情他可真就理解了。
“江東是一個吳國?還是一個吳國和其他國家的聯盟?”陳曦看著周瑜很是認真的說道,而劉曄捂著額頭,對於這種可能他就一個感覺,癲狂!孫策和周瑜是瘋了嗎?
“一個吳國,和其他國家的聯盟。”周瑜緩緩地開口道。
“擊敗賽利安之後,伯符表示要按照功勞進行賞賜,不貪墨任何一個人的功勳,哪怕是死者的功勞,也絕對不能克扣,有後人者發給後人,沒後人者發給父母,無父母者發給宗族,由宗族四時祭祀。”周瑜緩緩地開口說道,而糜竺和劉琰第一次聽到這種玩法,倒吸了一口冷氣。
江東和賽利安的戰爭損失有多大,他們可是非常清楚的,要是按照這麽進行賞賜,那吳國怕是得分完。
就跟當初討論秦始皇打完天下為什麽沒給士卒進行賞賜一樣,因為百萬滅國的秦軍,如果要封賞的話,需要幾億畝良田才行,而這幾億畝發下去之後,這天下還是秦皇的天下嗎?
甚至考慮到將校的功勳,王翦的功勞封個齊國沒啥問題吧,王賁的功勞小點,封個燕國也夠吧,這麽算下來,封賞完之後,還能剩下什麽?
然而孫策真的兌現了,他把東南亞的島嶼封完了,合計超過三百萬的版圖,孫策和周瑜拿了不到七十萬,這也是為什麽,這幾年的消息一直都是孫策和周瑜在建設蘇門答臘島之類的,因為他倆的核心區就這個地方!
“怪不得從元鳳六年開始你們一直就在建設蘇門答臘,沒見建設別的,合著其他的地方都不是你們的!”陳曦倒吸了一口冷氣,孫策居然真的敢給麾下這群人這麽分封。
“我其實並不同意,但伯符表示大家生死一場,他要對的起那幾十萬戰死的弟兄,於是就分了差不多兩百多萬平方公裏給了所有追隨的世家,追隨的個體。”周瑜神色平淡的開口說道,他早先接受不了,但到現在他已經完全接受了這一事實。
雖說這二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封地之中,大多數都是需要進行改造的地方,但就像劉備給自己手下的老兵分封時一樣,這麽大的地方,你找不到一塊好地兒,那肯定是你的問題!
所以孫策當初分封之後,人望直接拉滿了,而收了這個好處的江東世家就算再怎麽不要臉,最起碼在這一代人也會鐵了心的跟孫策幹。
嗯,至少在那個時候,那些人是這麽想的——就算是為了吳侯去死,死掉一代人都可以接受,這麽大的好處,不讓去死的話,我擔心我的後人拿著不踏實!
大致就是這樣的想法,可問題出在後麵——命你可以拿走,但利益你不能拿走啊,草,雖說你給了我這麽大的利益,但你持續的剝削我啊!
“孫伯符果然是天人。”陳曦無比佩服,這種事情都能做出來,那他還說個屁啊,怪不得孫伯符在周瑜出事的時候,敢單槍匹馬衝回去,江東現在真的有敢殺孫策的人嗎?
周瑜死就死了,孫策要是被殺了,那江東世家哪怕是為了自家的法統都得一個螞蟻一個螞蟻的往過查,給出一個清楚明了的結果才行。
“果然,改稻種樹的原因在你身上啊,公瑾。”陳曦看著周瑜歎了口氣說道,而周瑜聞言神色平淡。
陳曦轉頭看向諸葛瑾,畢竟張昭和周瑜這倆現在明顯都在局裏了,陳曦隻能找個中立人選,“子瑜,中原收購稻穀給你們回返的錢,采購全套的白糖生產工藝和加工設備,大概是市價的多少?”
“七成五到八成之間。”諸葛瑾回憶了一下,給出了答案,而已經提前知道了答案的蔡瑁憋著一張苦瓜臉,這事之所以鬧到陳曦麵前,甚至鬧到以張昭為代表的江東世家用腳投票,準備改稻種樹的地步,就是因為蔡瑁被張昭詐騙的時候,給出了六成的價格!
陳曦聞言斜視周瑜,而周瑜臉色都沒有絲毫的變化。
“你們先出去一下,我和周都督得好好談談。”陳曦吐了口氣,他覺得吧,這事他媽的放在他頭上,他知道了也得到長安這裏來告狀。
“陳侯,你到底給了多少的補貼?”顧雍起身準備出去等待的之前,突然停步,開口對陳曦詢問道。
“沒事,這事不怪你們。”陳曦對著顧雍擺了擺手,承認了自己確實是給了超大補貼,但沒敢說給了多少。
隨著最後出去的諸葛亮將大會議室的門關上,將封印秘術展開,陳曦一巴掌拍到桌麵上,“周公瑾,你是不是瘋了?草,你怎麽敢給江東世家七成五到八成的價格?”
江東的稻穀雖說被打成了飼料糧,價格恒定38文,但陳曦在其他的方麵給了補貼,這38文錢是掛賬的,在全開了所有商品門類的同時,這38文錢在購買所有本土物資的時候等同於市價的100文。
也即是說,在以物易物的立場上,江東並沒有吃虧,妥妥的雙贏局麵,畢竟陳曦不喜歡自己人流血又流淚,搞這個掛賬更多是為了保證本土的糧食安全,而不是為了對諸侯國搞剝削。
再加上江東現在在東南亞,種田搞糧食走這個邏輯的話,不僅不虧,還很有賺頭,所以陳曦一直是在按照指標搞,搞個指標丟給周瑜,然後明年等江東運過來就是了。
畢竟按照這個過程,漢室獲得了大量的飼料,能供養更多的牛羊,江東獲得了技術支援,采購了大量的物資,還拉動了漢室的產業,發展了封國,整個流程堪稱完美,全都是賺的。
結果今天諸葛瑾告訴陳曦,江東這邊購入物資的價格其實是市麵上七成五到八成的價格,臥槽,老子給你們的補償金呢?
“為什麽不敢?”周瑜神色坦然的開口說道。
“糧食是江東整體籌備上來了的,錢當然得發給每一個籌備糧食的成員。”陳曦黑著臉對著周瑜說道。
陳曦能理解握有內部價格冊的人,在轉手的時候抽點水,畢竟都是人,但陳曦無法理解的是,周瑜到底是怎麽想的,直接加倍!
“子川,你理解錯了一點,我對於封國內是用四成價格采買所有需要的東西。”周瑜神色坦然的說道。
“合著你直接將跟著你幹的江東世家劃到封國外了,這是什麽……”陳曦說著說著,沒聲了,然後目瞪口呆的看著周瑜,你們這麽玩!
三十八文掛賬等於一百文,周瑜四成價格采買的話,那就算是劉曄去查賬,也得說周瑜清廉。
沒辦法,這是真清廉,畢竟還要涉及到非貨品成本價格的部分,2%真不高,就算是愛心捐贈機構,紅十字會的運營都會超過這個水平的,所以周瑜說對封國內用四成價格采買,那搞不好周瑜都是倒貼運營了。
問題在於周瑜隻對封國內使用這個價格,可江東真的不是一個封國,是吳國加一群其他的封國,那麽對所謂的其他封國是否使用這個砍成低廉到爆表的價格,那當然是不使用了。
“草!”陳曦已經不知道該從什麽地方罵了。
“他們選擇了外封,那就不是吳國的成員,而是他們本身封國的成員了。”周瑜神色坦然的開口說道,“縱然是陳子川,賣給非漢室本土的成員,也是這樣啊。”
“我沒有加倍。”陳曦很是認真的說道。
“椰子加工廠絕對加倍了!”周瑜拍著桌子對著陳曦咆哮道。
“那是因為你將人也帶走了!”陳曦同樣咆哮道。
“那不還是加倍了!”周瑜一點認慫的意思都沒有。
“草!”陳曦無力吐槽,然後開始在腦子裏麵心算,某些行業因為價格雙軌製,自己在出廠的時候到底加了多少,200%?草!
“你這太高了!”陳曦臉色鐵青的對著周瑜說道,“你給江東那些對半砍,五成市麵價格,哪裏有你這樣整的。”
“他們建國了,建國了,懂不懂!伯符真的逐一核算了所有人的功勳,然後給他們冊封了超過兩百萬平方公裏的版圖,這意味著站在封國的立場上,他們根本沒資格和我談人情。”周瑜敲著桌麵低吼道,這他媽的就是非常簡單粗暴的利益之爭,讓利?讓個屁!
“他們還有其他的選擇,蔡德珪手上也有一份內部價格冊,雖說是隻針對西米露的,但他們不已經改稻種樹了嗎!”陳曦趕緊告誡周瑜,表示這種東西不是這麽玩的,我陳子川能玩,那是因為隻有我一個,你周瑜這麽玩,人已經用腳投票,選蔡瑁了!
“起碼需要十年的時間。”周瑜神色平淡的說道。
“草!”陳曦已經意識到周瑜什麽意思了,吳國吃江東世家十年的話,算上之前的五年,各種資源投入下,已經足夠將封地建設好了,到時候沒那群人就沒那群人,反正老子蘇門答臘建好了,吳國供得起。
“你算計的還真是非常長遠啊!”陳曦黑著臉說道。
“彼此彼此,要不是你給我整了一個翻倍,我也意識不到還可以這樣。”周瑜很是無所謂的說道,再說用腳投蔡瑁就用腳投蔡瑁,你猜我做這件事之前,有沒有可能已經估測到這種結果。
“幹幹幹!”陳曦非常無語的看著周瑜,內部價格冊這種東西又不能給江東世家,甚至蔡瑁也是機緣巧合拿到的,但就算如此,蔡瑁的價格冊和周瑜的也有一定的差距。
一方麵是物資的整體門類上有差別,周瑜的是理論上完全齊全,當然周瑜對這個說法隻是嗬嗬,但價格冊上這麽寫,到時候隻要看到自己沒有的,就可以和今天一樣,拿這個頂陳曦。
另一方麵是價格是有區別的,蔡瑁手上的價格冊,比周瑜這個略微貴了一些,但就算如此,也比江東世家那些拿到的便宜不少,當然江東世家拿到的也比市麵上的價格便宜了20%,而市麵價這種東西雖說存在,更多人連購買門檻都過不去。
大致類比的話,陳曦開啟特殊采購渠道之後,進入渠道的周瑜的三十八文錢等於蔡瑁的四十二文錢,等於江東世家的七十五到八十文錢,等於市麵上的一百文錢。
早先江東世家覺得沒意思的原因就在於,自家賣了那麽多稻穀,才拿到這個價格,隻不過陳曦一直采買,他們覺得沒必要駁了陳曦的麵子,可誰讓張昭從蔡瑁那邊詐出來了六成價格。
有些事情不知道的話,就能得過且過,而知道了,那就必須要給出一個結果,畢竟上稱了,不過這事純立場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