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經紀公司的構想

字數:4110   加入書籤

A+A-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笑傲香江》更多支持!

    把張囯榮的唱片約讓給顧佳輝,主要考慮到出唱片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林夕不可能說一個人就包辦整張專輯,而且他腦子裏也記不住那麽多適合張囯榮的歌曲。

    一個張國榮還好搞定,但以後合作的藝人多了,每個人都要這樣去做,林夕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忙得過來。

    專業的事情留給更專業的人去做,這也是林夕一慣的原則。

    當然顧佳輝想要簽下張囯榮的想法也提醒了林夕,是時候應該考慮成立一家經紀公司了。

    自從穿越到這個時空以來,林夕就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自己在香港娛樂圈立足最大的優勢是什麽。

    是腦子裏各種影視、歌曲、小說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因為這些東西總有一天會用完。雖然林夕也知道,隻要他把腦子裏的東西都“抄”出來,賺到的錢和名聲已經足夠他舒舒服服過好幾輩子,可既然穿越了,他所追求的就絕不止是這二三十年的風光。

    要想實現心中的野望,林夕真正的倚仗的還是自己對未來三十年多年曆史走向的精準把握。

    一方麵,趁著香港娛樂產業最輝煌的這黃金十年,利用腦中各種影視、歌曲、小說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另一方麵,從現在開始就要開始編織各種關係網,確立自己在行業中無人能夠取代的地位。

    而要在這個時代掌控香港娛樂產業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控製發行渠道,可惜以林夕現在的實力,影響力最大的電視、電影這兩塊他基本都插不上手。

    電視方麵,市場已經被無線和麗的兩家電視台瓜分,林夕也是好不容易才通過邱徳根入主麗的的機會,把這個對外封閉的市場撬開了一絲縫隙,但渠道仍舊是掌握在別人手上,而無論是這時候的麗的還是無線,都不是林夕能夠染指的。

    電影市場的情況雖然比電視略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裏去。

    從70年代初開始,香港就已經形成邵氏與嘉禾雙雄對峙的局麵,僅有的兩條院線掌握在這兩家公司手中。雖然鄒聞懷在嘉禾推進獨立製片製度,香港的電影公司隻要願意和嘉禾合作,拍好的電影都能通過嘉禾的院線和觀眾見麵,但這其中也是親疏有別的。

    因為嘉禾既做院線也自己投資拍電影,所以好的檔期自然都要留給自家投拍的電影,說白就是嘉禾吃肉,別的電影公司隻能跟著分口湯。

    這也是香港電影市場不夠完善的一種表現,在大洋彼岸的好萊塢,相關法律直接規定一部電影的發行方和製作方不能同為一家公司,簡單來說你做院線就不能自己投資拍電影,拍電影就不能有自己的院線。

    香港沒有這樣的法律規定,所以目前這樣的格局一直會持續到今年新藝城成立才會被打破。

    對於這間隻存在了短短十年,卻在香港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電影公司,林夕一直都很感興趣。

    別的不說,當看看從這間公司的裏走出來了哪些人就知道——徐可、吳宇森、曾誌韋,無一不是後來香港影壇舉足輕重的人物。

    更不要說新藝城的三位創始人,麥嘉、石天和黃白鳴,前兩位因為在90年代之後就選擇銷聲匿跡於娛樂圈,名氣不是那麽響亮,但是黃白鳴直到林夕穿越那會都還活躍在香港影壇,雖然名氣不複當年,但也算得上是一方大佬。

    新藝城隻是曇花十年,輪影響力比不上邵氏那樣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論作為也沒有達到嘉禾曾經的那個高度,又因為幾位主要創作人後麵因為創作理念的分歧,出走的出走,隱退的隱退,最終好好一間電影公司就這樣轟然倒塌,不過其崛起的典型性卻令人深思——特別是對於現在的林夕而言,想要在80年代這個港片群雄紛起的時代站穩腳跟,新藝城模式還是頗有借鑒價值的。

    當然了,就是新藝城也沒有徹底擺脫院線對電影公司的鉗製,其成立後對香港電影市場格局最大的影響就是在嘉禾、邵氏之外又多出了一條院線,而新藝城背後的金主,金公主娛樂公司才是這條院線真正的老板。

    新藝城的這幫人都是心高氣傲之輩,以林夕這時候的名聲資曆,估計還不被他們看進眼裏,再者就是林夕真的參與到新藝城的組建,最後還是要受製於背後的金公主,所以他對新藝城也隻是關注,並沒有要參與進去的打算。

    電視台和電影院線這些林夕都暫時沒有資金去收購,所以他隻能先退而求其次,先控製住產業上遊的內容提供,等到實力壯大之後不說倒逼著電視台、電影院線作出讓步,至少也可以在談判中占據更多的優勢。

    林夕手裏有的是好的電視電影劇本,而他現在最缺的就是人。

    成立經紀公司簽下張囯榮隻是第一步,接下來他還會考慮把那些以後會紅但現在還沒有出名的明星藝人都收歸旗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才是林夕穿越之後最大的優勢。

    利用這些明星,他可以在香港娛樂圈裏編織出一張強大的關係網,將所有相關方麵的人才都一網打盡。

    雖然這樣還是不能完全抵消來自渠道方麵的影響,但能做到這個程度,林夕對整個香港娛樂圈的控製力已經不會弱於現在的無線、嘉禾這樣的行業巨頭,甚至還更有甚之。

    因為這種對人才的壟斷比對渠道的壟斷還難以被打破。

    電視方麵,無線一家獨大的局麵很快就會被即將成立的亞視打破,而如果曆史大的變化,90年代後港府還會陸續發出更多的電視牌照,市場競爭隻會更加的多元化。

    電影方麵,新藝城成立為香港帶來了第三家院線金公主,而等到十年後新藝城倒閉,香港的院線非但沒有減少,而且一下子擴充到五條,那場麵完全就是群雄混戰。

    而無論是電視台爭奪收視率、電影院線爭搶觀眾,都需要好的作品來支撐,那時候主動權就會轉移到掌握著這些資源的林夕手上。

    你要用我的演員,就必須用我的導演、編劇甚至是整個劇組班底!

    除非有人能夠把香港電影電視的渠道資源都整合在一起(詳情參見注釋1),否則在各家電視台、院線相互混戰的背景下,大家都沒辦法聯合在一起來抵製林夕,剩下就隻有選擇跟林夕合作一條路。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香港影視產業必然會走向衰落,雖然後世很多人從行業內部來分析原因,但實際上香港電影產業的衰落是和香港以及整個東南亞的經濟衰退緊密相聯的。

    林夕並不認為自己可以逆天到改變整個香港經濟發展走勢的地步,所以他自然也無法阻止香港電影的沒落,頂多是讓香港電影不要像另外那個時空裏那樣敗得那麽快,那麽慘。

    而香港影視產業一旦衰敗下來,先前占據渠道的優勢也會進一步被削弱,新世紀之後大陸市場才是真正的主角,穿越一場,林夕的眼光要是還緊守著香港這池塘大的地方,那就太對不起老天送他這一場造化了。

    所以林夕現在對控製一家電視台或一家電影院線其實興趣都不大,他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

    注1:可參考[bookid=2574291,bookname=《醉枕香江》]的男主角林宥倫,其統合了香港三家院線,對整個香港電影市場形成壟斷(好吧,我承認自己就是來推書的,嫌本書不夠肥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這本)。(小說《笑傲香江》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