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2章:韓州九郡,金國建立
字數:6662 加入書籤
A+A-
第2552章韓州九郡,金國建立
王莽在稱王之前,向秦魏吳宋元明清等國家,都發去了儀式儀式邀請,結果除了清國之外,根本沒有一個國家鳥他。
究其原因,則在於王莽在中中原的名聲太差,中原諸國不想和他有任何聯係,自然不會派遣使者過去,而元蒙也看不上三韓彈丸之地,
至於多爾袞和阿骨打,在得知王莽一統三韓之後,心中都極為的後悔,但卻已經晚了。
無論他們再怎麽不情願,也隻能承認王莽的地位,並且還要極力拉攏王莽,以防止王莽倒向對方;
王莽所建立的朝鮮國,雖未得到大秦等諸國的認同,卻也得到了近鄰滿清的認可,也算是勉強立國了。
王莽在於滿清建立外交關係之後,就開始在三韓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幾乎將大秦土改原原本本的照抄了過來。
除此之外,王莽還根據後世的朝韓地圖,將三韓半島劃分成了九個郡,分別為漢城、平安、鹹鏡、黃海、江原、忠清、慶尚、全羅、濟州;
韓州被王莽化為分九郡七十六縣,而在郡縣劃分好不久,韓州的人口統計也完成了,而結果顯然超出了王莽的預料。
韓州九郡七十六縣,竟隻有三十八萬戶,一百九十七萬眾,總人口都不到兩百萬;
要知道,戰前光是王莽的治下,就有一百二十萬人口,結果滅亡三韓霸主高句麗之後,卻隻增加了八十萬人口。
王莽在戰前可是經過調查的,李元昊時期的高句麗,巔峰時期擁有兩百多萬人口,哪怕經曆了多次和滿清的大戰,多次戰敗被削弱也有一百六七十萬人口。
結果王莽覆滅高句麗後,卻隻剩下八十多萬人口,這個數字顯然不太合理了。
至於原因嘛,到也很簡單,滅高句麗的這一戰,打的實在太過於慘烈了。
王莽也沒想到李成桂抵抗的如此激烈,本來是想在半年內結束的,結果卻打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無數百姓死於戰火,三韓北部大片的區域也都淪為焦土。
這一戰使得三韓半島總人口,直接從三百萬下降到了兩百萬。
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都死於戰爭,而且其中近半還都是輕壯。
隻憑此一戰就耗盡了三韓的元氣,不知道多久才能徹底恢複過來。
對此,王莽心中肯定是不滿意的,可對他而言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隻能寄希望於戰後施展鐵腕手段盡快恢複。
在統一三韓的過程中,王莽也收服了不少人才,比如高句麗第一猛將,蓋淵蘇文。
這位可是連薛葵都打不過的猛將,必須要薛剛和薛葵父子聯手才能擊敗,多次給陳慶之和薛剛都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可在李成桂自殺之後,蓋淵蘇文也非常的識時務,選擇了主動歸順了王莽。
除了蓋淵蘇文之位外,王莽還收服了傅采林、乙支文德、薑邯讚、黑齒常之。
‘奕劍大師’傅采林,這位高句麗第一高手,劍道大宗師,被李成遇派去刺殺過王莽三次,而第二次更是險些要了王莽的命。
王莽為了除掉傅采林,出動用了一萬精兵,布下了天羅地網,甚至不惜以自身為餌,這才誘使其上當。
最終,傅采林因力竭被薛葵生擒,而王莽也沒有殺他,反而想要收歸己用。
王莽為了說服傅采林歸順,連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多次勸說都沒成功,而高句麗亡國之後,傅采林才選擇了投降。
乙支文德和薑邯讚,與李舜臣,被並稱為朝鮮半島三大救國英雄。
乙支文德是隋唐時期的人物,擔任國高句麗的宰相,在戰勝隋帝國百萬大軍的征討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是個文武雙全、智計百出的狠角色。
薑邯讚是北宋時期的人物,在遼國入侵之時率軍抗擊,並取得了‘龜州大捷’,大敗遼軍。
黑齒常之是唐朝時期的人物,唐高宗滅亡百濟後降唐,之後一直在和吐蕃軍作戰,並且在活著的時候因功進封燕國公。
乙支文德、薑邯讚和黑齒常之三人,也是王莽滅亡高句麗的最大阻力。
開戰之初,李成遇命乙支文德和薑邯讚,分別對陣陳慶之和薛剛,雙方交戰三個月互有勝負。
陳慶之見乙支文德一直死守不出,在正麵對決中很難擊敗他,於是派人在漢人散布流言,說兩將在前線沒有任何作為,一直都在被動挨打,在這麽下去早晚必敗。
李成遇得知後不知是計,核實後發現確實如此,於是心中也就有些慌了。
這時朝中被王莽收買的大臣提議,國主應該禦駕親征,來增加前線將士的時期。
李成遇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率親軍親臨前線,鼓舞士氣,結果前線大軍的士氣是提升了,可李成遇迫切的想要取勝,總是打亂戰前的布置,遙控指揮乙支文德和薑邯讚。
本來對上陳慶之和薛剛兩大名將,乙支文德和薑邯讚的壓力就很大,李成遇還在那瞎指揮。
外行指揮內行,焉有不敗之理?
最終,李成遇為他的無知付出了代價,直接戰死在了前線,而薑邯讚也因戰敗被擒,不過他也爭取到了時間,讓乙支文德順利逃回了漢城。
乙支文德逃回到漢城後,和留守的黑齒常之一起,一起擁護李成遇的弟弟李成桂為新王。
李成桂繼位後,封乙支文德為大將軍,負責主持漢城的一切防務。
又封黑齒常之為鎮北大將軍,負責鎮守北部區域。
陳慶之和薛剛在漢城會師後,兩人聯手對陣乙支文德,猛攻了漢城三個月卻無法破城,不得已分兵先去攻取北方諸城。
陳慶之雖隻帶走了八千偏師,可軍中卻集中了不少強將,所以才有底氣對陣兵力在他之上的黑齒常之。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黑齒常之手上的兵力雖多,卻沒有多少強將,他孤身一人對陣陳慶之、薛葵、牽招、徐邈等眾多名將,卻依舊頑強的堅持了六個月,最終中伏被薛葵所擒獲。
高句麗滅亡後,淵蓋蘇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說服降薑邯讚,而薑邯讚又說降了乙支文德和黑齒常之。
這三位大將的歸順,使得薑民瞻、趙元亦、金宗鉉等被俘將領,也都紛紛選擇了歸降。
王莽在建國稱王之後,則開始大肆紛紛功臣。
王莽封霍光為丞相。
陳慶之為大將軍。
薛剛為驃騎將軍。
吳用和徐美祖為軍師。
薛葵、牽昭、徐邈等將皆為將軍,並且兼任一郡太守之位。
張湯和魏相則被外總領數郡政務;
蓋淵蘇文、乙支文德、薑邯讚、黑齒常之這四個能力突出,且有重大影響力的降將,都被封為了將軍。
楊萬春、薑民瞻、趙元亦、金宗鉉等這能力稍遜,影響力也較小的降將,則被封為校尉。
王莽的這次封賞,功臣和降臣都很滿意,朝鮮朝堂內外人心盡皆歸附,而距離民心徹底歸附,不過隻是時間問題吧。
——————————
“吾皇容稟,是這樣的……”
多爾袞開始當眾向皇太極講述起朝鮮國的又來。
皇太極聽完之後,內心可謂是複雜到了極點。
在他父親還活著的那個年代,三韓半島幾乎是滿清的後花園,清軍想什麽時候打,就什麽時候打,想什麽時候走,就什麽時候走。
無論是李元昊,還是李成遇,在麵對清軍時,都是被動防禦,忍氣吞聲,根本無力進行反擊。
所以,在包括皇太極在內的大多數滿人的心中,早就已經將三韓視為禁臠,早晚都將是滿清的韓州。
結果被嬴昊從中原攆走,逃入了三韓的王莽,先是趁著滿清覬覦幽州之計,連滅三韓南部諸多效果,最終占領了三韓南部。
又趁著自己被擒,滿清陷入內鬥,無暇他顧之際,有過隻用了幾年時間,就徹底統一了分裂的三韓,創立朝鮮國。
可以說,王莽之所以能一統三韓,全都是建立在滿清沒有插手的基礎上。
但凡滿清內部稍微重視一點,王莽都不可能統一三韓。
可惜,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多爾袞、阿骨打,甚至是皇太極,之前從來都沒把王莽放在國眼裏。
現在三韓統一了,朝鮮國建立了,皇太極等人在重視王莽也已經晚了。
統一的三韓已經今非昔比,就算統一之戰中耗費了太多的元氣,也不是分裂的滿清可以隨意拿捏的存在。
況且對於現在的滿清來說,最重要的並非是覬覦他地,而是統一,也唯一內部徹底一統,滿清才有心力開疆拓土。
所以,在此之前,滿清不但不能惡了朝鮮,反而還要極力討好拉攏,以防止朝鮮站在阿骨打那邊。
這也意味著未來很久的一段時間內,朝鮮都將是個獨立的王國,而不歸滿清所有。
這自然讓一直看不起三韓的皇太極心情複雜。
“大秦使者盧毓,見過大清皇帝陛下,願秦清兩國邊境安定,永結盟好。”
大秦使者一出現,不少滿清大臣,都露出了憤恨之色。
當初滿清鼎盛之際,是大秦一舉將大清大落雲端,太祖努爾哈赤,以及眾多大將戰死,之後更是西陷入內鬥,至今都還沒有恢複過來。
滿清會衰弱到如今的地步, 大秦才是罪魁禍首,秦清兩國之間可謂仇深似海。
若不是還需要和大秦通商,獲得糧草軍械之外,以消滅阿骨打為首的完顏家的話,滿清諸臣肯定不會同意和大秦結盟。
朝鮮使者徐美祖,見來賀的秦使竟是盧毓之時,臉上也露出複雜之色。
徐美祖和盧毓都曾是北漢的官員,隻是北漢滅亡後,盧毓順應大流降秦了,而徐美祖卻和霍光等人一起投靠了王莽。
盧毓發現了徐美祖後,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一抹惆悵,而後板起臉。一副我不認識你的樣子。
當初北漢滅亡後,趙充國詐降被囚禁終身,魏相辭官後又投靠王莽。
現在幽州原北漢一係的降官,都對於霍光這些曾經的好友敬而遠之,生怕會因對方而引起朝廷的懷疑。
除了大秦遣使入清祝賀之外,中原各國都沒派遣使者。
皇太極掃視下方的滿清各族代表,好似在尋找什麽人似的,半響後問道“完顏家的使者沒有來嗎?”
話音剛落,一個侍衛匆忙跑進大殿,跪下後一臉焦急的匯報道“啟稟陛下,完顏阿骨打他,他……”
“阿骨打他怎麽了?”皇太極皺眉問道。
“完顏阿骨打叛國稱帝了,日子就在今天,國號為金,以金州金城為都。”
“什麽?”
“這個逆賊。”
“養不熟的狼崽子啊。”
滿清眾大臣聞言,瞬間炸開了鍋,紛紛怒罵起阿骨打來。
皇太極、多爾袞、胤禛、玄燁、弘曆等人,也都是一臉的震驚,完全沒想到阿骨打的反應會如此激烈,竟然會直接叛國稱帝。
王莽在稱王之前,向秦魏吳宋元明清等國家,都發去了儀式儀式邀請,結果除了清國之外,根本沒有一個國家鳥他。
究其原因,則在於王莽在中中原的名聲太差,中原諸國不想和他有任何聯係,自然不會派遣使者過去,而元蒙也看不上三韓彈丸之地,
至於多爾袞和阿骨打,在得知王莽一統三韓之後,心中都極為的後悔,但卻已經晚了。
無論他們再怎麽不情願,也隻能承認王莽的地位,並且還要極力拉攏王莽,以防止王莽倒向對方;
王莽所建立的朝鮮國,雖未得到大秦等諸國的認同,卻也得到了近鄰滿清的認可,也算是勉強立國了。
王莽在於滿清建立外交關係之後,就開始在三韓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幾乎將大秦土改原原本本的照抄了過來。
除此之外,王莽還根據後世的朝韓地圖,將三韓半島劃分成了九個郡,分別為漢城、平安、鹹鏡、黃海、江原、忠清、慶尚、全羅、濟州;
韓州被王莽化為分九郡七十六縣,而在郡縣劃分好不久,韓州的人口統計也完成了,而結果顯然超出了王莽的預料。
韓州九郡七十六縣,竟隻有三十八萬戶,一百九十七萬眾,總人口都不到兩百萬;
要知道,戰前光是王莽的治下,就有一百二十萬人口,結果滅亡三韓霸主高句麗之後,卻隻增加了八十萬人口。
王莽在戰前可是經過調查的,李元昊時期的高句麗,巔峰時期擁有兩百多萬人口,哪怕經曆了多次和滿清的大戰,多次戰敗被削弱也有一百六七十萬人口。
結果王莽覆滅高句麗後,卻隻剩下八十多萬人口,這個數字顯然不太合理了。
至於原因嘛,到也很簡單,滅高句麗的這一戰,打的實在太過於慘烈了。
王莽也沒想到李成桂抵抗的如此激烈,本來是想在半年內結束的,結果卻打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無數百姓死於戰火,三韓北部大片的區域也都淪為焦土。
這一戰使得三韓半島總人口,直接從三百萬下降到了兩百萬。
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都死於戰爭,而且其中近半還都是輕壯。
隻憑此一戰就耗盡了三韓的元氣,不知道多久才能徹底恢複過來。
對此,王莽心中肯定是不滿意的,可對他而言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隻能寄希望於戰後施展鐵腕手段盡快恢複。
在統一三韓的過程中,王莽也收服了不少人才,比如高句麗第一猛將,蓋淵蘇文。
這位可是連薛葵都打不過的猛將,必須要薛剛和薛葵父子聯手才能擊敗,多次給陳慶之和薛剛都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可在李成桂自殺之後,蓋淵蘇文也非常的識時務,選擇了主動歸順了王莽。
除了蓋淵蘇文之位外,王莽還收服了傅采林、乙支文德、薑邯讚、黑齒常之。
‘奕劍大師’傅采林,這位高句麗第一高手,劍道大宗師,被李成遇派去刺殺過王莽三次,而第二次更是險些要了王莽的命。
王莽為了除掉傅采林,出動用了一萬精兵,布下了天羅地網,甚至不惜以自身為餌,這才誘使其上當。
最終,傅采林因力竭被薛葵生擒,而王莽也沒有殺他,反而想要收歸己用。
王莽為了說服傅采林歸順,連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多次勸說都沒成功,而高句麗亡國之後,傅采林才選擇了投降。
乙支文德和薑邯讚,與李舜臣,被並稱為朝鮮半島三大救國英雄。
乙支文德是隋唐時期的人物,擔任國高句麗的宰相,在戰勝隋帝國百萬大軍的征討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是個文武雙全、智計百出的狠角色。
薑邯讚是北宋時期的人物,在遼國入侵之時率軍抗擊,並取得了‘龜州大捷’,大敗遼軍。
黑齒常之是唐朝時期的人物,唐高宗滅亡百濟後降唐,之後一直在和吐蕃軍作戰,並且在活著的時候因功進封燕國公。
乙支文德、薑邯讚和黑齒常之三人,也是王莽滅亡高句麗的最大阻力。
開戰之初,李成遇命乙支文德和薑邯讚,分別對陣陳慶之和薛剛,雙方交戰三個月互有勝負。
陳慶之見乙支文德一直死守不出,在正麵對決中很難擊敗他,於是派人在漢人散布流言,說兩將在前線沒有任何作為,一直都在被動挨打,在這麽下去早晚必敗。
李成遇得知後不知是計,核實後發現確實如此,於是心中也就有些慌了。
這時朝中被王莽收買的大臣提議,國主應該禦駕親征,來增加前線將士的時期。
李成遇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率親軍親臨前線,鼓舞士氣,結果前線大軍的士氣是提升了,可李成遇迫切的想要取勝,總是打亂戰前的布置,遙控指揮乙支文德和薑邯讚。
本來對上陳慶之和薛剛兩大名將,乙支文德和薑邯讚的壓力就很大,李成遇還在那瞎指揮。
外行指揮內行,焉有不敗之理?
最終,李成遇為他的無知付出了代價,直接戰死在了前線,而薑邯讚也因戰敗被擒,不過他也爭取到了時間,讓乙支文德順利逃回了漢城。
乙支文德逃回到漢城後,和留守的黑齒常之一起,一起擁護李成遇的弟弟李成桂為新王。
李成桂繼位後,封乙支文德為大將軍,負責主持漢城的一切防務。
又封黑齒常之為鎮北大將軍,負責鎮守北部區域。
陳慶之和薛剛在漢城會師後,兩人聯手對陣乙支文德,猛攻了漢城三個月卻無法破城,不得已分兵先去攻取北方諸城。
陳慶之雖隻帶走了八千偏師,可軍中卻集中了不少強將,所以才有底氣對陣兵力在他之上的黑齒常之。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黑齒常之手上的兵力雖多,卻沒有多少強將,他孤身一人對陣陳慶之、薛葵、牽招、徐邈等眾多名將,卻依舊頑強的堅持了六個月,最終中伏被薛葵所擒獲。
高句麗滅亡後,淵蓋蘇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說服降薑邯讚,而薑邯讚又說降了乙支文德和黑齒常之。
這三位大將的歸順,使得薑民瞻、趙元亦、金宗鉉等被俘將領,也都紛紛選擇了歸降。
王莽在建國稱王之後,則開始大肆紛紛功臣。
王莽封霍光為丞相。
陳慶之為大將軍。
薛剛為驃騎將軍。
吳用和徐美祖為軍師。
薛葵、牽昭、徐邈等將皆為將軍,並且兼任一郡太守之位。
張湯和魏相則被外總領數郡政務;
蓋淵蘇文、乙支文德、薑邯讚、黑齒常之這四個能力突出,且有重大影響力的降將,都被封為了將軍。
楊萬春、薑民瞻、趙元亦、金宗鉉等這能力稍遜,影響力也較小的降將,則被封為校尉。
王莽的這次封賞,功臣和降臣都很滿意,朝鮮朝堂內外人心盡皆歸附,而距離民心徹底歸附,不過隻是時間問題吧。
——————————
“吾皇容稟,是這樣的……”
多爾袞開始當眾向皇太極講述起朝鮮國的又來。
皇太極聽完之後,內心可謂是複雜到了極點。
在他父親還活著的那個年代,三韓半島幾乎是滿清的後花園,清軍想什麽時候打,就什麽時候打,想什麽時候走,就什麽時候走。
無論是李元昊,還是李成遇,在麵對清軍時,都是被動防禦,忍氣吞聲,根本無力進行反擊。
所以,在包括皇太極在內的大多數滿人的心中,早就已經將三韓視為禁臠,早晚都將是滿清的韓州。
結果被嬴昊從中原攆走,逃入了三韓的王莽,先是趁著滿清覬覦幽州之計,連滅三韓南部諸多效果,最終占領了三韓南部。
又趁著自己被擒,滿清陷入內鬥,無暇他顧之際,有過隻用了幾年時間,就徹底統一了分裂的三韓,創立朝鮮國。
可以說,王莽之所以能一統三韓,全都是建立在滿清沒有插手的基礎上。
但凡滿清內部稍微重視一點,王莽都不可能統一三韓。
可惜,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多爾袞、阿骨打,甚至是皇太極,之前從來都沒把王莽放在國眼裏。
現在三韓統一了,朝鮮國建立了,皇太極等人在重視王莽也已經晚了。
統一的三韓已經今非昔比,就算統一之戰中耗費了太多的元氣,也不是分裂的滿清可以隨意拿捏的存在。
況且對於現在的滿清來說,最重要的並非是覬覦他地,而是統一,也唯一內部徹底一統,滿清才有心力開疆拓土。
所以,在此之前,滿清不但不能惡了朝鮮,反而還要極力討好拉攏,以防止朝鮮站在阿骨打那邊。
這也意味著未來很久的一段時間內,朝鮮都將是個獨立的王國,而不歸滿清所有。
這自然讓一直看不起三韓的皇太極心情複雜。
“大秦使者盧毓,見過大清皇帝陛下,願秦清兩國邊境安定,永結盟好。”
大秦使者一出現,不少滿清大臣,都露出了憤恨之色。
當初滿清鼎盛之際,是大秦一舉將大清大落雲端,太祖努爾哈赤,以及眾多大將戰死,之後更是西陷入內鬥,至今都還沒有恢複過來。
滿清會衰弱到如今的地步, 大秦才是罪魁禍首,秦清兩國之間可謂仇深似海。
若不是還需要和大秦通商,獲得糧草軍械之外,以消滅阿骨打為首的完顏家的話,滿清諸臣肯定不會同意和大秦結盟。
朝鮮使者徐美祖,見來賀的秦使竟是盧毓之時,臉上也露出複雜之色。
徐美祖和盧毓都曾是北漢的官員,隻是北漢滅亡後,盧毓順應大流降秦了,而徐美祖卻和霍光等人一起投靠了王莽。
盧毓發現了徐美祖後,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一抹惆悵,而後板起臉。一副我不認識你的樣子。
當初北漢滅亡後,趙充國詐降被囚禁終身,魏相辭官後又投靠王莽。
現在幽州原北漢一係的降官,都對於霍光這些曾經的好友敬而遠之,生怕會因對方而引起朝廷的懷疑。
除了大秦遣使入清祝賀之外,中原各國都沒派遣使者。
皇太極掃視下方的滿清各族代表,好似在尋找什麽人似的,半響後問道“完顏家的使者沒有來嗎?”
話音剛落,一個侍衛匆忙跑進大殿,跪下後一臉焦急的匯報道“啟稟陛下,完顏阿骨打他,他……”
“阿骨打他怎麽了?”皇太極皺眉問道。
“完顏阿骨打叛國稱帝了,日子就在今天,國號為金,以金州金城為都。”
“什麽?”
“這個逆賊。”
“養不熟的狼崽子啊。”
滿清眾大臣聞言,瞬間炸開了鍋,紛紛怒罵起阿骨打來。
皇太極、多爾袞、胤禛、玄燁、弘曆等人,也都是一臉的震驚,完全沒想到阿骨打的反應會如此激烈,竟然會直接叛國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