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1章:孫伯符建業政變擒孫權
字數:6208 加入書籤
第2651章孫伯符建業政變擒孫權
建業,位於丹陽郡內,原名為秣陵。
秣陵並不是丹陽郡的治所,丹陽治所其實是宛陵(今安徽宣州),而秣陵最初不過是座人口近萬的小縣城,政治地位從來就沒有高起來過。
直到孫堅占領了秣陵後,一番大力治理之下,秣陵才逐漸興盛了起來,但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都還不如丹陽郡的老二,就更別說是老大宛陵了。
孫堅在稱王建立吳國之前,向麾下群臣征集都城選項,大部分人都提議以宛陵為都,但孫堅卻覺得宛陵的位置太偏,且沒有帝王氣,並不適合作為一國之都城。
除了宛陵之外,吳郡治所吳縣(今江蘇蘇州),同樣夠資格作為都城,但孫堅依舊覺得吳縣的位置也不好。
最終還是孫臏提出以秣陵為都,而這個提議也遭到了孫吳大部分高層的反對。
當時的秣陵雖發展迅速,可人口卻依舊都還不到十萬,以這樣一座小城為都,實在有損吳國的臉麵。
可孫堅經過一番考慮之後,卻力排眾議,采納了孫臏的提議,將都城定在了平平無奇的秣陵,並將其改名為建業,取自建功立業之意
單單‘建業’這個名字就能看出孫堅的銳意進取之心。
事實證明,孫臏的眼光也確實好,建業就是最適合吳國的都城。
建業在成為吳國都城之後,發展速度堪稱坐火箭一般,僅過一年就反超了宛陵,然後很快就又超過了吳縣。
如今的建業已是江南第一大城,總人口三十六萬,政商發達,且治安良好,完全配得上‘虎踞龍盤、鍾靈毓秀’的評價。
“建業,我孫策回來了。”
看著眼前的這座雄城,孫策眼中盡是複雜之色,他一步步看著這座城池,從一個小破縣城成為如今的王都,可坐上王位的人卻變成了別人。
“伯符,換防時間到了,先入城吧。”孫臏說道。
孫策點了點頭,成敗在此一博了。
按照孫臏的謀劃,孫策先是假裝成他的侍衛,跟孫臏一同深入虎穴,孤身前去麵見采石磯守將朱才。
朱才是朱治次子,其父朱治在征倭中戰死,而朱才也得到了孫權的重用。
采石磯有五千守軍,且即將和建業東門的守軍進行換防,而朱才就是這五千守軍的主將。
朱才和孫臏私交不錯,見孫臏孤身帶著王令前來,真以為是孫權派他來的,於是也就接見了孫策和孫臏,然後就毫無還手之力的被突然發難的孫策給生擒。
孫策並沒有殺朱才,而是想將其策反。
孫策和朱才雖然不熟,但其父朱治,其兄朱然,都曾是孫策的老部下。
朱家和孫策的關係雖親密,可畢竟是江東世家。
孫策此番回來肯定是反孫權的,而孫權代表的又是江東世家的利益,朱才自然不可能站在自己家族的對立麵。
無論孫策如何威逼利誘,朱才說什麽都不願意投降。
至於詐降,朱才根本想都沒想,畢竟在孫策和孫臏麵前,這種小手段不可能瞞過他們。
“大公子,求你給朱才一個痛快吧。”
朱才梗著脖子,一副閉目求死的姿態,這反而讓孫策下不了手了。
“伯符。”
孫臏嚴厲的聲音傳來,孫策頓時身軀一震,而後閉上眼睛,麵無表情的扭斷了朱才的脖子。
殺了朱才之後,孫策假借朱才之名,以即將進行換防為由,將朱才軍中的中底層將校都召集了起來。
當孫策出現在這些人的麵前時,在場的所有人全都驚呆了。
朱才是江東世家的人,所以才不願意反孫權,但他麾下的將校中卻有大量平民,而這些人也早就對孫權重用世族,斷了平民的晉升通道而感到不滿。
當孫策表明來意,以及將朱才的屍體掛出來作為震懾後,大部分人都直接表示同意。
至於極少數的一小撮反對者,都不需要孫策親自動手,就被支持這亂刀砍死來作為投名狀。
通過策反這些中高層將校,孫策輕鬆收編了朱才所部的五千兵力,而他手中的兵力也達到了八千。
之後孫策又利用輪到朱才所部換防,接管了建業東門的控製權,並順利進入了到建業城內。
孫策在入城之後,立即派出小股人馬,偽裝後在西城縱火,並假傳消息稱西門守軍嘩變,以此將王宮的守軍調走近半後,這才對隻剩下兩萬守軍的王宮發起攻勢。
當八千全副武裝的士兵,堂而皇之的違反禁令,向王宮方向進軍之時,沿途的所有建業百信都知道要出事了。
“快看啊,那不是太子殿下嗎。”
“還真是太子殿下啊,現在已經不是太子了,應該叫大公子,不過這殺氣騰騰的是要幹嘛呀?”
“還用說嗎,肯定是回來奪位的呀。”
“大公子要是當吳王的話,肯定比那孫二郎要好,老子早就看那孫權不爽了。”
建業的大部分百姓都是遷移過來的流民,他們能有如今的幸福生活,主要歸功於孫堅藏富於民,且扶持寒門打壓世族的國策。
孫堅在位時已經在籌備推行科舉製了,可孫權繼位後不但不順應大流推行科舉,反而還以世家壟斷吳國官場,徹底斷了平民的晉升通道。
平民百姓雖然愚昧,但也知道誰在損害自己的利益,所以孫權在平民百姓之中的口碑非常差。
“自孫權繼位之後,孫武、魯肅這些立下汗馬功勞的忠臣紛紛遭到打壓,反倒是步騭、顧徽這些寸功未立的世家子弟無故升遷,簡直沒天理了。”
“孫權親小人,遠賢臣,看看這兩年我吳國每況愈下,在這麽下去的話,秦國都還沒打過來,說不定就要被楚國給滅了。”
“支持大公子當吳王……”
對於政變這種事,一般百姓肯定都是緊閉門窗,躲得遠遠的,可建業百姓對孫權的反感已經達到極致,所以大多數百姓都站在孫策這邊,支持孫策政變奪權當吳王。
由此足可見孫權是多麽的不得人心。
孫策這一路上聽到四周百姓大多數都是支持他的言論,心中不但沒有絲毫的激動,反而還十分的後悔。
孫策自然不是後悔自己發動政變,而是後悔自己為什麽這麽晚才回來,以至於讓孫權把好好的東吳給禍害成這樣。
孫臏光是看到孫策的表情,就猜到孫策在想什麽,當即道“伯符,現在也不晚,我們還有一搏之力,隻要這次能夠扳到孫權,東吳或許就還有救。”
“嗯,父王半生艱辛才創下的基業,我孫策卻不允許就這麽毀在孫權手裏。”
孫策點頭道,他之所以會同意和孫武孫冰一同發起政變,最主要的還是孫臏所製定的計劃,若是順利的話成功率並不小。
隻要這次政變能夠成功,並且將孫權控製在手裏的話,就能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證東吳平穩的渡過權利交接,到時就算是楚國來犯吳國也不懼。
正說著,一名吳將率數千王宮禁軍前來鎮壓叛軍,卻怎麽都沒想到孫策和孫武都在叛軍之中。
孫策和孫武在吳軍之中的威望太高,吳軍見造反的人竟他們兩個之時,根本不敢下殺手,同樣也有很多士兵對孫權的所作所為不滿,結果在孫武的遊說下臨陣倒戈沒,以至於讓孫策和孫武輕易帶兵打到王宮門口。
吳王宮守將孫瑜見到孫策之後整個人都驚呆了。
“大哥。”
孫瑜瞪大眼睛,一時間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究竟該怎麽辦才好。
孫瑜是孫靜的次子,孫靜長子孫暠戰死在了東瀛,而孫靜年紀大了,因長子孫暠之死而一病不起,並在孫堅隕落後不久就病逝了,於是其爵位就由次子孫瑜繼承。
孫權繼位之後,雖重用世家,但也沒虧待宗室。
孫瑜作為孫靜之子,自然也得到了孫權的重用,被任命為奮威將軍,擔任鎮守王宮的重任。
孫瑜不傻,自然知道孫策回來,是要和孫權爭奪王位的,而他跟孫策孫權的關係都不差。
一番權衡之後,孫瑜還是決定站在孫權這邊,他並不看好孫策,畢竟現在孫權才是吳王,掌握吳政大權,他也不認為孫策這數千人就可以政變成功。
“大哥,對不住了。”
孫瑜眼中閃過一抹愧疚,而後大喊道“傳令,放箭……”
話音未落,一柄劍就從背後,架到了孫瑜的脖子上,而持劍者正是孫瑜的副將,孫策的舅舅吳景之子吳奮。
“吳奮,你瘋了,仲謀哪對不起你了。”孫瑜一臉難以置信的大喊道。
“仲謀並沒有對不起我,但他對不起老吳王,對不大都督,對不起整個吳國。吳國在他手上隻會覆滅,唯有伯符才能振興吳國。”
吳奮冷冷道,然後直接敲暈了孫瑜,並打開城門迎孫策入城。
吳王宮的第一道城門,因吳奮棄暗投明,主動開城,孫策不費吹灰之力進入王宮,但第二第三兩道宮門就沒這麽好進了,因為這兩道宮門的守將名叫謝奕和孫傳庭。
謝奕和孫傳庭,一個出自江東謝家,一個是孫家宗親,兩人也都是孫權的鐵杆,自然沒有那麽容易倒戈,於是雙方自然是大戰了起來。
吳王宮內的孫權,在得知孫策率叛軍出現在城內,並且正往王宮前來的消息之時,心中就大感不妙,畢竟孫策突然回來發動政變肯定是經過稠密策的,國內指出他的人必定不在少數。
孫權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之後,當即下令調遣西城的駐軍前去鎮壓,卻沒想到被城內的百姓給攔住了去路,短時間內無法救援王宮。
緊接著,就又傳來王宮第一道大門被攻破,孫策率軍攻入王宮的消息。
這下孫權再也坐不住了,當即就準備跑路,結果他都還沒來得及跑路,孫策就已經勢如破竹的攻破了二三兩道宮門,斬謝奕,擒孫傳庭,並跟準備跑路的孫權撞了個正著。
孫策見到孫權之後,一臉猙獰的說道“二弟,好久不見,大哥我可想死你了。”
孫權見孫策渾身都是血跡,又被孫策幾近的殺氣所懾,嚇得臉色慘白的大喊道“快,快殺了他。”
親衛大將淩統當即領命,挺槍殺出和孫策戰成了一團,而孫臏則隻會指揮手下士兵,圍殺孫權身邊的護衛和高手。
在付出了近千人的傷亡後,孫權身邊的數十名高手,以及數百護衛,總算是被孫臏帶人斬殺殆盡,而孫權也被黃蓋輕鬆生擒,淩統也被暴怒的孫策強勢擊敗重傷。
至此,基本大勢已定。
孫權足足謀劃了數年時間,才把吳國大權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而孫策和孫臏卻隻用了半天,就摧毀和孫權所擁有的一切,將其徹底給打回了原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