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1.18|

字數:1056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名門閨秀與農夫 !
    京中富貴人家登門拜訪一般是要先遞上拜帖的,關係親近的人家倒是不用,但如今誰也不敢說林家和定遠侯府親近。
    柳氏那邊以林家的名義遞了拜帖,誰知道定遠侯府門房那裏一看是林家的拜帖連收都沒收,直接退了回來。
    連著遞了幾次都是如此,柳氏無法,隻得壓下心中的悲憤怨氣,本尊親自上門了。
    柳氏是個能屈能伸的人,哪怕不願意屈,但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她也得屈,期間受了什麽樣的心靈折磨自是不用細述。從表麵上隻看得出柳氏臉色更加憔悴了,眼眶浮腫眼圈發黑。
    對於林家那裏柳氏這接二連三的舉動,林青亭和林青婉都知道。包括其中的目的心裏也有數,隻是林青婉實在懶得見那柳氏。
    林青亭也問了林青婉幾次,要不要見見那邊,林青婉直接是拒絕了。
    本來就是想不再有什麽牽扯,何必要那什麽虛偽的道歉。早就說了不恨,但是不原諒,接受你的道歉不就是代表原諒你了,更何況林青婉也是知道些內裏端倪的,當然也不想給自己哥哥找麻煩。
    另一邊,柳氏幾次登門都沒人見她,連著來了幾次,最後連定遠侯府的門房都不讓她進了。
    柳氏最近本就心力交瘁,這下真是病了,一病不起。
    林至賢是一直瞅著這邊動靜的,見那邊根本不見柳氏,麵上沒顯現什麽,心中大急。他本想去問問伯父有什麽看法的,可是林丞相那邊最近焦頭爛額的厲害,自是沒功夫見他。林丞相隻丟了一句話,解鈴還須係鈴人。
    林至賢無奈回家,又跑去正院大發了一通脾氣。
    柳氏本就是被各種憋屈給氣病的,此時更是氣得臉色發白淚流滿麵,心中各種憋屈悲憤傷心難過自是不用說,病得更加嚴重了。
    林至賢也不能把柳氏從床上拖起來讓她再去定遠侯府,隻得老著老臉自己遞名帖上門,與前程相比,臉算什麽。
    可是定遠侯府那邊根本不見,連名帖都不接。林至賢如果不是一個官員不是讀書人的話,他真想學著市井潑皮上門去罵林青亭不孝,可是他不是,他也不敢,終於繼柳氏之後,林至賢也知道了什麽叫做憋屈。
    柳氏臥病之後,家中管家的事情就被林至賢交給了陳姨娘。
    陳姨娘自是不會放過各種給正院那邊穿小鞋,且明裏暗裏耍陰招,至於林至賢這邊,陳姨娘也沒放下,琢磨差不多是時候了,便又給火上加油了一番。
    陳姨娘也不是個蠢的,不但會舉例說明,也抓住了林至賢的心中的軟肋。
    她先是透露出對自己兒子宏兒的死的些許懷疑,然後又舉例說明這麽多年後院種種跡象,說府裏看似子嗣不少,但庶女占多數,還有三個庶子不是病怏怏的,就是紈絝不上進。
    林至賢對家中男丁的教育從來抓的很緊,談不上很仔細,但比一般人家要上心的多。
    畢竟林家不是什麽勳貴之家,之所以能有世家之稱,不外乎因為家中走科舉一途的子孫多,並且都有不俗的成績。把林家自祖上中進士的名單翻出來,能嚇死很多人。林家本就是以文起家,以科舉文官發家,自是不會落下這些根本。
    不提主枝那邊,林至賢這一支卻是出息的兒子一個沒有。截止至今,也就是柳氏的兒子林青宜中了個秀才。當然還有個更出息的,隻可惜別人現在根本不承認自己是林家的子孫。
    柳氏手段很是不錯,林家這裏也就林青宜一枝獨秀,可惜林青宜憨厚有餘,聰慧不足,至今還止步於秀才。
    人是經不起猜疑的,當猜疑心被引起,聯想就會無限放大。
    陳姨娘又拋出林青亭的例子。
    林青亭往年的事跡在京中並不是什麽秘聞,一個早年放蕩不羈不上進外麵名聲很差的庶子,家中本就是從文為什麽要去從軍,一個一無是處的庶子為什麽離家以後,再次回來就成了令人仰望的定遠侯?
    機遇是有些的,但這其中太多讓人猜疑的了,京中有很多人家心裏都有些譜,而林至賢卻是一葉障目,從來沒往根源上想過。
    定遠侯府那邊為什麽態度那麽決絕呢?林丞相為什麽要說解鈴還須係鈴人呢?這都是讓人值得深思的。
    換做以往,林至賢聽了林丞相這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肯定要細思。可是現在情況混亂,林至賢便沒有往深處想。此時聽到陳姨娘這樣狀似含含糊糊,實則無不是一針見血的話,突然醍醐灌頂。
    原來這都是柳氏那個賤人作的孽啊!
    很多人做人做事從來不會往自己身上想,而是慣於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這是人的通病。
    甚至在林至賢想來,也確實是柳氏那個賤人作的孽啊,畢竟林至賢可是什麽都沒幹啊。
    他在為官一道兢兢業業,在家裏他也不是個壞爹,他對家中子女也是上心的,也是知道偶爾關心兒子的學業。在很久很久以前,林至賢記憶裏的最深處,他曾經也是對那個幼年聰慧的長子有頗多喜愛的。
    到底是什麽時候那個長子淡出他的眼界了呢,似乎是從林青亭才十來歲的時候,府中總是有人私下議論長子不學無術,在外長子打架鬥毆,總是累得家中上門與人道歉。外麵慢慢流出林青亭小小年紀不上進,各種風言風語一直不息。
    然後林至賢便失望了,便懶得再去費心了。那個時候他官路剛捋順,外麵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家中的兒子也慢慢多了,自是沒有功夫再去管教那個一再讓他失望的庶長子。
    林至賢從來不會想,也根本不會想柳氏做這些事背後的根源,在他看來,男子三妻四妾本屬正常,婦人吃醋使手段便是沒有婦德。
    想明白後的林至賢大怒,更是對柳氏恨得牙癢癢。
    陳姨娘又提到林青婉身上發生的事,然後說到定遠侯府目前的態度。一環套上一環,不外乎指的是柳氏這個惡婦把人得罪狠了,人家絕不會原諒。因為柳氏是林家的主母眾小輩的嫡母啊,就算旁人想原諒家裏,也繞不過柳氏那一處。
    剩下的就需要林至賢自己去想了,陳姨娘也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
    林至賢也是個果斷之人,思索了幾日,便放話出來要休妻。
    這事把林老夫人給驚動了,林老夫人並不是一個愛管事的老人,年紀大了以後更是少有插手府中事物。
    對於柳氏做的那事,林老夫人早有耳聞,可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她除了給給兒媳婦臉色看,也沒有做什麽。可休妻這可是大事啊,柳氏現在年紀已經不小了,四十多歲了被休了她難不成還回娘家去,那不是惹出大笑話了嗎。
    林至賢把裏麵的一些事情講給林老夫人聽,林老夫人也氣得夠嗆,但還是不同意休妻。說休妻會把林家的臉全部丟完,更會落實外麵的一些傳聞。丟了柳氏娘家臉是小,林家的臉更是會丟淨,這是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
    林至賢也清楚這裏麵的道理,可是他如今實在是無計可施,最後林老夫人說了一個處理柳氏的法子。
    不休柳氏,把她送到外麵莊子上去。
    林至賢想了想,覺得這樣也是個辦法。
    既然不休柳氏,柳家那裏也說不上什麽話了,如果他們有意見,林至賢自有分辨。而林青蘭在婆家焦頭爛額又處於被禁足狀態,自是也不知道林家發生的事。
    而平日裏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林青宜,直到爹放話要休妻才知道這件事情。柳氏對旁人手段狠毒,對自己這個兒子卻是保護的很好,哪怕這段時間把自己折騰的臥病不起,平日對每日來問安的兒子也是瞞著不說的。
    這下事情鬧大了,再也瞞不住林青宜了。
    林至賢動作很快,下了決定,便不顧柳氏大病命人把她送到了外麵莊子。
    等林青宜反應過來,人已經送走了。
    他去找林至賢,林至賢知道他要說什麽,一直避著不見。
    林青宜無法,隻能追到了莊子上去。
    柳氏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實在藏不下去了,便把自己做的一些事情,對林青婉對林青亭的全部說了出來,包括林至賢讓她求得定遠侯府原諒的事情。
    她知道現在瞞不下去了,現在想踩死她的人很多,與其讓別人告訴林青宜,誤導於他,還不如她自己說個清楚。
    林青宜這才知道母親和姐姐究竟做了什麽。
    完全顛覆了他的世界,他一直以來的觀念,他身邊最親近慈母與妹妹的形象……
    林青宜心思純良,從來不知道原來在他眼中貌似和諧的家中,內裏居然有這麽這麽多事情。
    而柳氏把這事情告訴林青宜也不是沒有目的的。
    林青宜天性敦厚,從小就和大他一些庶兄林青亭關係很好,哪怕柳氏每每教唆他離林青亭遠些,林青宜也總是置之不理。截止林青亭報名參軍,在整個林家,林青亭除了自己的親妹林青婉,也就和林青宜關係好上那麽一些。
    她寄望自己兒子能為自己做一些事,能借著以往的情麵讓定遠侯府那裏鬆口。隻要那邊鬆口了,她還是有機會能回林家的。
    林青宜也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就算是羞愧難當,但為了林家為了向來疼愛她的母親,這件事他也會去辦。
    所以當林青宜過來求見,林青亭就知道他是所為何來了。
    對於這個異母的弟弟,林青亭感情很複雜。林青宜是個心思純良之人,嫡母的唆使他很少會聽,雖說兩人長大以後,就疏遠了不少,但還是不能抹除兩人小時候的情義。
    聽完林青宜滿臉羞愧的說完自己的來意後,林青亭久久沒有言語。
    正當林青宜還想說些什麽來獲得庶兄的原諒的時候,林青亭說話了。
    “你讓她放心,我沒有想要報複她什麽的意思,前事不必追究,我總是要看些父親和你的麵子。而青婉那件事,也確實是我安排出來的,沒有什麽旁的心思,總是要對得起我那受了那麽多苦的妹妹。”
    頓了頓,林青亭又說道:“至於我的事,你告訴她,我不會報複,但卻永遠不原諒。而定遠侯府和林家,也並不相幹。從幾年前我怒而出走,就從沒打算過再回去。”
    林青宜猶豫半響,支支吾吾道:“可是林家被為難那事……”
    林青亭譏諷了笑了一下,不過林青宜頭一直羞愧的低著,倒也沒有看見。
    “不管你們相不相信,這事跟我沒有半分幹係。”
    正當林青宜猶豫還想說什麽的時候,林青亭歎了一口氣,說道:“你回去對父親說,林丞相做了那麽久的丞相,如今年紀也不小了,是該退下來了。”
    林青宜還沒有弄懂這話的意思,林青亭就已經讓人把他送出去了。
    林青宜回到家中,把林青亭的話全部帶給了林至賢。
    林至賢臉色鄭重,根本沒有細想林青宜前麵說的話,便匆匆忙忙就去林家主家那裏找林丞相。
    又過了幾日,林丞相突然上書乞休。
    景帝當朝並沒有什麽表示,過了兩日,準了林丞相的上書。
    ……
    其實作為一個官場老油子的林丞相,心裏模模糊糊早就差不多懂得景帝的意思了,隻是仍然抱有僥幸心。
    景帝登基以來,大家也差不多看清楚一些事情。景帝對任何人都比想象中的寬容,唯獨對那晉王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厭惡非常。林家那時候站隊站在晉王身後,從景帝登基那天,林丞相就一直擔心林家在景帝心裏留了齟齬。
    無奈景帝不愛說話,大家摸不清楚他的秉性,沒想到時隔了這麽久,還是免不了被收拾。
    林青宜帶回來的話,林丞相懂。
    他退了,還能保護下麵的一些林家的人。雖然少了他這個丞相,林家的風光肯定大減,但是朝臣更替本屬正常,也沒有哪個家族可以永久昌盛的。
    作為一個大家族,想要長久生存,便要懂得進退識趣,林丞相很識趣。
    林丞相退下後,林家確實蕭條了不少,沒有一個頂梁柱在朝堂上撐著,門庭自是比以往冷清許多。
    至於柳氏那裏,林至賢一直沒有鬆口接柳氏回來。
    林青宜也知道自己母親罪無可恕,苦求無用,便隻能隔些日子去莊子看看柳氏。而林青蘭那裏,後來知道母親被爹送到莊子以後也是惱怒的很,可是林青亭那裏沒有為難柳氏的意思,柳氏之所以一直不能回來,主要還是林至賢的原因。
    可是這是她爹,又有理有據,她除了滿腹怨氣也不能說什麽,再怎麽說她也是出嫁的女兒,管不到娘家去。
    再後來,林至賢在告老後的林丞相建議下,外放出了京。林至賢本是可以繼續呆在京中繼續做他的官的,至於為什麽會選擇外放,又為什麽會聽從林丞相的建議,沒人知道。
    臨走的時候,定遠侯府並沒有人去送。林至賢也沒有帶上柳氏,柳氏仍然還在那個莊子裏呆著。不過林青宜沒有跟著林至賢走,而是選擇留在京城家中。
    當然這也都是後話了。
    ……
    對於林家這一番動靜,林青婉看的是膛目結舌。
    因著兩人畢竟姓林,林青亭對那邊還是有些關注的。可能出於想給妹妹解氣的原因,他把後來發生的一係列事情都告訴了林青婉。
    對於柳氏的遭遇,林青婉有些驚訝卻並不奇怪,一個人壞事做多了,總會有人在背後等著報複她。
    哥哥這邊已經放話不會與她計較,林至賢那裏仍然讓她呆在莊子上,那可就是林家自己內部有問題了。
    無聊的時候,林青婉曾設想過為什麽會如此,怎麽想也想不通,便把這事兒拋之腦後了。雖然她心裏從來沒有升起過想報複柳氏的念頭,但是柳氏能落個這樣的下場,林青婉心裏也是很暢快的。
    包括林青亭,林青婉也看出哥哥的高興了。
    事後,林青婉問林青亭是不是他暗中動的手腳,林青亭卻是搖了搖頭。
    不過哥哥既然說他沒動手腳,林青婉就信。
    ……
    這一日,最近這段時間總是忙得不見人影的楊鐵柱終於空閑了。
    見男人神神秘秘要帶她出門,林青婉就應許了下來。
    讓府上的車夫套了車,林青婉坐馬車就出了門,楊鐵柱騎馬在旁邊引路。
    一路行了很久,林青婉才感覺到不對勁,因為此時已經出了城。
    又走了一會兒,馬車才停下。
    林青婉掀開門簾,男人正站在車旁等著,見她出來,一把她抱下車。
    “你神神秘秘的在幹啥?”
    林青婉看向四周,一眼望去什麽也沒有,全是空地和樹林。
    楊鐵柱臉上滿是微笑,牽著她往前走了一會兒,才指著前麵一大片空地。
    “媳婦,你看那裏,我把那裏一片都買下了。知道你舍不得大舅哥,又考慮著兒子的前程,還考慮怕我心裏不妥帖,所以大舅哥留我們在京中安家,你一直沒應。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們在這裏蓋上一個大莊園,還是像落峽村那樣,即清淨安寧,又和京城離得很近,大舅哥來我們這兒,或者我們去他那兒,都非常方便。”
    楊鐵柱這一番話讓林青婉很震驚,震驚之後,有些欣喜又有些感動。
    沒想到男人這些日子早出晚歸原來是在忙這個,關鍵不是這個,而是他細心的考慮到她的心情。
    對於是否安家在京城,林青婉考慮了很多。
    不是不可以寄身在哥哥家中,但終究不是正途,平時借下勢也就罷了,還是要自家能立起門戶的強。
    定遠侯府的日子很舒適很安逸,哥哥嫂子也都歡迎他們。但終歸究底,她的男人姓楊,她的兒子也姓楊,他們的家應該是楊家,而不應該是定遠侯府。
    男人絮絮叨叨的說著,“我都考慮好了,這片地很大,蓋個莊園起來很不錯,到時候如果三弟和大姑他們願意遷徙過來,地方有大多,還是可以樂樂嗬嗬親親熱熱的生活在一起。咱們家的生意肯定不能丟,而且我也在大舅哥的幫助下在附近買了不少地,這樣一來兒子念書考科舉也不會妨礙……”
    “嗯。”
    “老大那麽好學,我想了,我兒子以後肯定是個當大官的,一定要好好培養他。哼哼我也考慮了,大舅哥說他適合走武官一途。不過我覺得現在說這個還太早了,還是要看兒子以後喜歡幹什麽。不過幹什麽都行,他們爹我會好好賺錢養家,以後兒子長大就算啥都不幹,也能衣食無憂。”
    “你考慮的倒挺多的。”林青婉悄悄把眼角的淚抹掉,笑著說道。
    “我是他們的爹,是家裏的頂梁柱肯定要考慮的很多。就是委屈了你媳婦——”楊鐵柱握著林青婉的肩,眼中滿是歉意的說道。
    林青婉嗔他一眼,“委屈啥啊?”
    “我看京城裏有那麽多夫人,都是有誥命的,可惜我……”
    男人的話還沒出口,就被林青婉用手掩住,“我覺得我們現在挺好的,當官哪有那麽容易的,都是拿身家性命在做賭注,如果不是哥哥已經走了這條路的話,我巴不得我們全家都能當個平頭老百姓安安穩穩。而你,我覺得你還是天天陪著我的好,讓我晚上能睡個安穩覺。”
    楊鐵柱當然明白媳婦一直以來的心思,他捏著她的手,“媳婦,我會對你一輩子好的。”
    林青婉赧紅了臉,佯裝嗔道:“這句話,你早就說過了。”
    “但我還想說一遍!”
    “好、好吧。”
    “而且隻對你一個人好。”
    “嗯。”
    “我覺得我們現在什麽都不缺了,就還缺個閨女,媳婦你再給我生個閨女吧,要個像你的。”
    “嗯。”林青婉剛答應下口,才反應過來,“這個又不是我能控製的,到時候生下來像你怎麽辦?”
    “像我也行。”楊鐵柱毫不猶豫的答道。
    林青婉看看男人那熊似的體格,在腦海裏幻想了下,“算了,還是像我比較好,像你我怕閨女嫁不出去。”
    楊鐵柱一直還想要個閨女,無奈媳婦一直不答應生,任憑他百般努力,媳婦一直沒動靜。
    林青婉才不會告訴他,她一直掐著安全期才和他同房。雖然事與願違,屢屢被這個蠻漢子纏破功,不過老天一直沒讓她失望,近兩年她一直沒動靜,她也不是不想生,總是覺得兒子都還小。
    看著嘴裏絮絮叨叨說生個閨女如何好的男人,林青婉決定剛發現自己有喜的好消息要等會再告訴他。
    穿越過來,曆時幾年,林青婉由衷的感覺自己現在很幸福。
    錯了,她是一直很幸福。
    因為不管是苦日子還是好日子,都有這個外表粗礦內裏細致的蠻漢子一直陪著她,護著她,愛著她,直到很久很久。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