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監視

字數:3295   加入書籤

A+A-




    韓金信看著擺在城牆上的長筒“天文望遠鏡”,嘖嘖稱奇。

    津國公送來了這種望遠鏡,讓韓金信借此在城牆上監視山東的十個重要人物。韓金信試用了一下這種望遠鏡,發現這種望遠鏡確實不得了。如果說肉眼能看清楚三十米外的人臉,再遠就有些看不清的話,這種望遠鏡能幫助觀測者看清楚三千米外的人臉。

    望遠鏡的口徑是二寸,看上去像是一根燒火棍。

    按津國公的話說,這種望遠鏡的放大倍率是一百倍。比起原先放大二十五倍的雙筒望遠鏡,這“天文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又有質的提高。

    實際上這種望遠鏡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開普勒式望遠鏡。使用兩個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使得放大的倍數成倍的增加。望遠鏡裏還有全反射棱鏡,用來使倒立的像變成正像。

    當然,這種望遠鏡有色差的問題,矯正色差時要增加一塊不同折射率的透鏡。

    這塊透鏡的磨製耗費了望遠鏡作坊不少時間,直到一年前才攻關成功。不過一旦磨出第一塊出來,後麵的製作就是批量進行的了。這一年望遠鏡作坊做出了三百多台“天文望遠鏡”,如今剛好派上用場。

    韓金信又對著望遠鏡看了看遠處的山東巡撫衙門,發現自己把衙門門口兩個衙役蔑視百姓的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那兩個衙役距離韓金信所在的城牆有兩裏遠,用肉眼看隻看得到兩個點,用望遠鏡看卻可以分辨毫發。

    韓金信感覺自己越來越佩服津國公了。津國公怎麽能發明這麽多新東西?每一件都實用無比。即便是和巧奪天工的魯班比起來,津國公也不妨多讓。

    這一件又一件精巧的發明讓韓金信相信,津國公的前途遠不止於目前的地位。韓金信不知道津國公最後會變成怎樣,封郡王?親王?但韓金信相信,隨著津國公做大,津國公造福的百姓就越來越多。

    李植處處為百姓著想,造福一方。李植的每一件新物事拿出來,最後得利的都是百姓。這也是韓金信十二分忠誠為李植做事的原因。

    韓金信找來了一百個有眼力的密衛,把它們布置在濟南城牆上使用望遠鏡。濟南城牆本身有十餘米高,望遠鏡站在城牆上對著某條街的位置,就能看到整條街上的全部人流。

    當然,為了進一步降低被監視著的注意,韓金信在城牆上搭建了不少小木棚,望遠鏡是藏在小木棚裏操作的。

    如今山東六府的城牆都在李植的控製下,李植在城牆上擺放一些小木棚,也沒人關注。就算刺殺李植的組織者做賊心虛警覺度高些,也不會想到世界上存在放大百倍的望遠鏡,不會想到城牆上的木頭棚子能監視整座城市。

    如此一來,就不會打草驚蛇。

    濟南城中需要盯梢的是德王、山東巡撫和濟南知府三家人物。

    韓金信讓盯梢的瞭望手先集中觀察這三家人大門口、側門和後門的大街,把三家人府邸中進出的人物、奴婢和家丁全部看清楚了,把這些人的身形體貌記下來。然後留下幾個瞭望手繼續盯住三家人的大門,其他的瞭望手則被分散開來盯住城中的其他主要大街,監視三家人在城中的活動。

    如果這三家人中有人出城,立即就有瞭望手站上城樓,從二十米高的城樓上往外偵察。基本上,在方圓十裏的活動都逃不過瞭望手的監視。

    在濟南府外其他五個府城城牆上,同樣也是這樣布置。對每個盯梢對象,李植都配備了三十個密衛監視,力爭掌握這些文官和貴族的一舉一動。

    開始一段時間,盯梢的瞭望手還不全認識盯梢目標的全部仆人和家丁,不能完全掌握盯梢目標在城內城外的活動。但韓金信采用輪崗的方式,讓每個瞭望手都觀察幾天盯梢目標的大門,仔細記住進出的人物樣貌。一個月後,瞭望手對目標已經完全熟悉。

    那些奴仆、家丁或者文官藩王本人隻要一出府邸,他們的行為就被徹底監視起來。城牆上的瞭望手從各個角度監視,對城中的事情基本不漏。

    山東巡撫,各府知府和三名藩王的一舉一動從此都被嚴密監視起來,而地麵上卻沒有一個跟蹤者,沒有一個容易引人注意的暗哨,這十個人對自己被監視渾然不覺。

    很快,十名文官和貴族的可疑之處,就被陸續發現。

    五月十五,李植正在天津國公府的三殿內處理公文,卻看到親衛說天子派人來了。

    沒多久,一個太監帶著兩個小宦官走了進來。

    “津國公,聖上這個月派遣東廠全力檢查京營中漏出去的魯密銃,已經有了結果。天子讓我把清單給津國公送來。”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有勞公公了。”

    李植接過清單,看上麵列著三年來遺漏出去的十六把魯密銃。遺漏的時間,地點和原因都列在一邊。

    然而,離開京營的魯密銃匠人卻並不在清單上。

    那個公公似乎對這份清單頗有些得意,笑著問道:“國公爺,東廠這個月頗下了力氣,接下來詳細調查這些魯密銃的去處,說不定就能順藤摸瓜找出行刺的組織者。”

    李植癟了癟嘴,說道:“公公,據我所查,行刺本公的魯密銃不是在京營的匠造處打造的,是六年之前離開京營的匠人在外地打造的。”

    那個太監聽了這話,愣了愣,一下子尷尬起來。如果李植說得沒錯的話,東廠忙了一個月是白忙了。

    那個太監臉上一紅,說道:“然而按京營的規矩,匠人一入京營匠造處,是不準再離開的。國公爺所說的事情,似乎不太可能。除非...除非是匠人死了,否則都要每天到匠造處當班。”

    李植笑了笑,把清單輕輕放在桌子上。他本來也沒指望東廠能查出個究竟來,得到這份無厘頭的清單也是在意料之內的。

    崇禎年間,錦衣衛和東廠形同虛設。原先的曆史上,甚至有首輔周延儒外出督師大敗,卻報上勝仗的事情。即便是這樣的荒謬事情,朱由檢都一度不知內情,還對周延儒褒獎有加,特進太師。可見情報機構從來不曾把宮外的事情及時匯報給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