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九百九十二章怎麽看
字數:3801 加入書籤
世界都由氣組成,一層一層之下的氣之深淵則是棲息著古神。古神周圍的氣充滿了戾氣,就好像是恐怖的風暴,根本沒有任何人可以靠近。
普通人的意識在風暴麵前太渺小了,就好像一葉扁舟麵對汪洋大海。
桐馬卷入其中,感覺自己要碎了。但想到哥哥危在旦夕,自己如此弱小,如果能獲得古神的力量,他願意冒險。
力量,自己需要力量,哪怕自己變成瘋子也可以。
杜蘭看著桐馬卷入激流之中,心想不錯的決心,可惜要穿過這股狂流不是要對抗,而是要接納。
“接納比對抗更困難。”杜蘭說道。
花魁非常認同,她迎來送往見過很多人,在所有客人裏,大部分客人都是抱怨這抱怨那,都認為自己過得不好都是別人的錯,而不會認為別人有自己沒有的優點。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很難,但認為別人是壞人很簡單。
不知道為什麽,記憶變得很清晰,花魁心想難道這也是因為自己和古神融合的原因?現在自己成為了古神的人間體,產生了很多的變化,但這些變化並不壞。
接納瘋狂,不被同化,求同存異,這是很難的。
“對抗,更容易保持自我。你是壞的,我是好的,你是怎麽怎麽壞,我是怎麽怎麽好,就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強調自己的不同。但接納,就要說我有優點,你也有優點,我要向你學習,可最後我還是我嗎?克蘇魯神話的觀點就是物質交換之後,我就不是我了,成為了古神的眷屬。隻有對抗才能體現自我,融合是舍棄自我。”杜蘭認為蘇魯神話的核心就是自己被古神改變了,從好變壞。
其實克蘇魯和眷屬既然存在,自然也有自己的優點。
“世界上沒有一個東西可以沒有優點而存在,就算最卑微的寄生蟲都有自己的優勢。更不要說古神和眷屬,他們的優勢更明顯,要學會接受他們的優勢。”
花魁說道:“可是學習了別人的優點,就可能變成了別人,如何能保持自己呢?”
學習別人就容易變成別人,如何學習了別人,又能保持自我?可以說這是人和文明都要麵對的問題。
特別是小文明,他們學習大文明,學著學著就消失不見了,沒有了。
就比如西夏。西夏開國皇帝本來是大唐的節度使,利用大唐混亂的時候,獨立出來建立西夏,搞西夏文字,搞西夏文化。為什麽?就是為了建立凝聚力,不搞這些,手下的人都向往大唐,自己沒有影響力。
就是要強調西夏和大唐不一樣,我們是獨立的,大唐太壞了,西夏棒棒的。
但結果搞了很久,最後還是滅亡了,西夏文也消失了。因為這些東西創造出來就是為了對抗大唐,大唐兩千年的曆史傳承,擁有璀璨的文化曆史,還有儒釋道的哲學思考,還有各種絲綢、瓷器、茶葉、美酒、鐵器……
就算大唐壞得不可救藥,那西夏的優點能超越大唐嗎?西夏能拿出什麽東西超越大唐這才是大問題。
對抗大唐隻是第一步,超越大唐才是最難的第二步。
對於小文明而言,他們被創造出來的就是為了對抗大文明,所以他們凝視大文明就和直視克蘇魯一樣。
一個眼神交匯就可能被大文明影響,變成大文明的附庸,甚至成為大文明的一部分,根本就無法保持自我。
當然還有一些文明選擇吸收部分大文明的內容,進行自己的注解,用大文明的東西來做自己的解釋。比如島國,他們引入了漢字,但意思完全不一樣。他們引入了儒家,但最後卻選擇了心學。到最後島國還是得保持對抗,東大壞壞,自己棒棒,屬於不敢直視,而是通過門縫偷看。
對抗是必須的,因為不對抗就得直視古神,結果就是變成古神的眷屬。
當然對於東大而言直視其他古神就無所謂了,因為其他古神的優點,東大都可以學習。因為東大有最高標準,以德配天,天命歸宿可以變化,但德行是最高原則。不管自己凝視納垢、色孽、恐虐、奸奇,還是其他的亂七八糟的古神,都沒什麽問題,學習他們的優點,但核心還是以德配天。
總之為了保持自我,對抗才是主流手段,絕對不能直視。
能吸收對方的優點,並且保持自我,那是少數高端玩家才能做到的事情,一般人都是直接失去自我。
“克蘇魯神話還是很寫實的,畢竟在作者所在的時代,美帝隻是一個沒有文化的暴發戶。還在糾結要不要學習歐洲。歐洲都快淘汰的小費文化,卻在美帝發揚光大。美帝一開始也是為了反抗日不落才建立的,但當時美帝又不能沒有日不落。作者肯定是感受到了日不落龐大的影響力,美帝很可能會成為日不落的眷屬。”杜蘭知道克蘇魯誕生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當時美國國力發展,但未來還是很迷茫,不知道要如何發展,是完全學習日不落,還是走自己的道路。
等到歐洲打了一戰二戰,徹底衰落,美帝才真正找到自信。隻可惜找到自信也隻是第一步,因為本身是對抗日不落而產生的文明,日不落衰落並不是好事。
當然後麵還有個蘇聯,美帝還可以和蘇聯對抗。一直到美帝這個年輕的文明直視真正的克蘇魯。
在大唐滅亡之後,西夏就需要自己產生內生性,要自己構建製度、文化、哲學、產業等等東西,能構建出來,西夏才算是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存在。但顯然這一步太難了。
美帝也是如此,日不落衰落,蘇聯解體,他也需要自己構建一套能讓自己蓬勃發展的內功。畢竟日不落、蘇聯完蛋了,主要是他們內部不行,不代表美帝了不起。以前美帝可以說日不落、蘇聯壞壞,自己棒棒。但壞人沒有了,美帝不得不審視自己,就得考驗自己的優勢是真是假。
“為對抗而產生的文明是不能長久的,長存的古老文明都必須形成自己的內在核心,如此一來,才能在學習別人的時候,不變成別人。吸收瘋狂而不變成瘋子,這就是成為人間體的關鍵。如果隻是對抗,是不行的。”杜蘭說道。
“個人應該如何保持自我?從小學習武士道,或者從小就生活在底層。我們又怎麽確保我們的自我是獨立的,而不是被社會塑造的?怎麽確定,我們還能獨立思考,而不是被別人控製?我們學習別人告訴我們的價值觀,如何還能確保自己?”花魁發出了靈魂拷問,自己還是自己嗎?
畢竟每個人從出生就一直接受來自外界的思想,接受外界的教育,半點不由自己。
“教育就是把木材雕刻成器皿,但真正能堪大用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失敗的作品。真正能被教育雕刻成完美符合匠人理想的木材很少。延展性和內涵性,延展性越高越是沒有自我,用處越大。內涵性越大越是有自我,用處越小。你看看自己的用處是大是小,如果用處小,就是保持了自我。”
聽杜蘭這麽說,花魁忍不住說道:“這也太傷人了,內涵越多、越自我,越沒用?”
“也不絕對,但大部分人肯定可以對號入座。”杜蘭壞笑道:“畢竟有用、沒用是由大家決定的,延展性越大,內涵越小,大家越是接受。隻有少數人可以‘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你內涵越多,延展性越小,但當內涵超越了一個極限,就‘反者道之動’,返璞歸真,就可以內生出一個自我出來。”
消滅舊的自我,又創造新的自我。比如釋迦摩尼,比如墨子,比如馬列……他們都接受舊的教育,卻創造了新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