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鐵肩擔道義
字數:5220 加入書籤
A+A-
五月天吃火鍋,其實並不是什麽明智的選擇。三人很快都吃得滿頭大汗。
不過對於累了一天的人來說,或許確實需要酣暢淋漓地發泄一下心中的疲憊吧。
權順虞喝了一口冰啤酒,理順了思路,才對顧誠和盤托出:“第二件麽……我也就隨口問問。你現在好歹也算華夏互聯網圈的頭麵人物了,不知道你跟那些網絡運營商關係咋樣?”
顧誠坦言:“不怎麽樣,我這人不走官商的路子。人家幾千億的大國企,怎麽看得上我們這種幾個億的小公司。”
權順虞略微詫異,這個回答倒是他沒想到的。他一直以己度人,覺得顧誠這麽小年紀這麽大成就,肯定是有點攀龍附鳳走官商路子的。
尤其是顧誠和他合作的那幾次表現,太有欺騙性了。
“這樣啊……那這事兒你倒是沒啥能幫手的了。”
顧誠一拍權順虞的肩膀:“別墨跡,不管幫不幫得上,說出來聽聽先。”
權順虞斟酌著說:“是樁掮客的生意,不知道你有沒興趣。當然了,沒多少錢,關鍵是幫人賣個人情華夏聯通正在和sk電信、三星談引進cdma製式網絡的事情。
三星和sk電信方麵是想一步到位,把完全版的cdma業務都賣過去,但是華夏聯通的人很不感冒,一直主動要求降價、隻買一個閹割版的純語音通信業務,不想要cdma的完全體數據上網版本。所以他們正在想辦法通過各種渠道找人說和呢。”
這事兒有點專業,幸虧顧誠前世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曆史有點常識,花了幾分鍾反複確認之後,才鬧明白權順虞在說些啥。
曆史上,2002年華夏聯通正是為了圖謀“通過升級到新一代製式的網絡,來獲得扭轉對華夏移動競爭頹勢的契機”,才在移動依然堅持使用2g的gsa。<101nove.coa時代的時候,市麵上的cdma手機幾乎統統是三星的,可見這樁網絡製式升級案子中,東夷人是最大的幕後推手。
而實際上這樁生意顯然不止三星一家得到了技術和設備輸出。三星主賣的隻是終端的手機,而網絡端的基站設備銷售中,受益最大的正是sk電信旗下的子公司。k是東夷五大財閥之三,比三星和現代小一些,比lg和樂天強點兒。
公允地說,02年東夷人向華夏聯通推銷cdma技術的時候,價錢還是挺公道的,難得地給了一個低價。但這事兒背後其實另有隱情:
因為交易的時候,sk電信和其他兩家電信運營商被東夷外通部和文體部下達了死命令,為了配合桑夷世界杯,東夷三大運營商必須在6月份世界杯開賽之前,把網絡升級到3g時代。<101nove.coa製式的sk電信,得把它的網絡升級成evdo(cdma2000)。
<101nove.coa技術在東夷國內就會漸漸淘汰.所以sk電信和三星想盡快把這個鍋甩給華夏聯通。
但是,站在華夏聯通的角度上來說,cdma確實比他們正在用的東西先進半代。
至於比東夷人落後六年,嚴格來說也不算個事兒,說不定更符合華夏國情的需要:
曆史上,東夷的sk電信早在1996年就開始運營cdma網絡了,02年丟給華夏聯通,自己用evdo,聯通整整落後了6年。
6年之後的2008年,已經轉給華夏電信的cdma才開始升級evdo,恰好又比sk電信落後6年。
在4g時代開始之前,華夏的移動互聯網一貫就比“蠻夷”落後6年。聯通電信那些高層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一點都不認為有什麽抖m。
眼下,02年世界杯還有一個月就要開球了。東夷國內的網絡升級準備工作早就完成了,就等著6月份正式公布新套餐方案。
<101nove.coa吵得內訌不休,東夷人能不急麽。
……
這事兒雖然是東夷人也有好處的,但顧誠更巴不得聯通加速引進cdma。
畢竟這事兒能夠引動國內各大網絡運營商新一輪的網絡升級戰,對於國內的全體互聯網企業都是有好處的。
他現在想上yy的無延時語音聊天群,都被卡頓無比的網速坑得上不了馬呢!
這種情況,就好比他已經造好了馬六甲級巨輪,卻被港務局告知沒那麽大的泊位。他已經造好了a380,卻被告知機場沒有2公裏以上的跑道。
任何能夠鞭笞基礎設施升級的機會,顧誠都不該放過。
於是他刨根問底地追詢:“聯通的人為什麽不願意一步到位升級完全體的cdma,而是寧可稍微便宜點買閹割版呢?”
對於這一點,顧誠是壓根想不通。
權順虞也很無奈地回答:“根據前方談判傳回來的情況,聽說聯通是覺得互聯網寒冬期還有很久,cdma的數據上網部分業務引進了也沒什麽人用。他們隻是看上了cdma的語音通話質量和低輻射,想打那塊牌吸引移動的用戶。”<101nove.coa的2.5g網絡,也是分好多個版本的。就像後來到了速也分hsdpa/hsupa/hspa……一堆小版本的。<101nove.coa的原始閹割版,隻是通話功能和輻射比2g的gsm通話好,但是數據網速提升不明顯,到最後的“完全體”,才能達到每秒15速,比gp的20kb快8倍左右。
曆史上,聯通後來也引進了15速的完全版,並且推出了上網手機和us101nove.coa網用的),但那是2004年的事情了,也就是互聯網寒冬結束之後一年。
而02年時,因為不知道互聯網寒冬什麽時候能結束,聯通本著國企的小心謹慎,寧可稍微少花點錢買個閹割版,也不願意一步到位。
這一招,後來也導致了一係列的網絡設備重複建設浪費,明明可以一次性做完的事情,非要拆開來費兩輪功夫(因為02年買來的閹割版基站很快就落後了,04年不得不再升級一把硬件)
更有甚者,這一行為導致了後來一係列惡劣影響,比如讓華夏移動也看到了“明明可以給人民一步到位,偏偏分兩步走多刮一遍錢”的可行性。
然後等到2006年華夏移動也覺得需要升級自己的移動互聯網時,明明已經有全世界範圍內都成熟的3g技術可以用了,卻偏偏要弄個edge的“2.75g”撐個一年半。
最後發現老百姓不上當、大家就是不肯用edge、不讓移動薅這一波羊毛割這一波韭菜,央企大老爺們才不情不願地在2008年宣布進入3g。<101nove.commda和eege走過的彎路,前前後後起碼多花了g時代全國的網絡建設總支出超過7000億,從比例來看隻是多浪費了5%)
其實以華夏當時的通訊技術儲備,2006年就直接可以進3g了。
如今,這事兒既然被顧誠撞上了,他肯定不能袖手旁觀。
<101nove.coa數據業務的展開,可以讓電信和網通這些固定寬帶運營商也感受到危機,產生“華夏移動會不會跟進競爭”的猜測,從而讓所有寬帶運營商爆發“軍備競賽”。
任何央企之間的狗咬狗,對人民都是有利的。
當然顧誠並不是幫東夷人,純粹是為了自己和國家因為不管顧誠是否出手,聯通最後還是會問sk電信買完全體的cdma,隻不過不是02年買,而是拖到04年買。
“看來現在的關鍵,是要想辦法遊說聯通高層,讓他們相信‘互聯網寒冬很快就會過去、現在升級到cdma完全體、為大家提供15業務恰到好處’,然後後麵的事兒才有得談。”
顧誠如此這般思忖著。
央企管理層都是很小心謹慎的,不可能跟民企老板那麽敢賭命。
光靠空口白話講道理,講經濟預測,肯定是沒辦法打動上麵的,一定要有實打實的幹貨,並且拿出標誌性的事件來證明。
真是費腦筋啊。
當晚,他跟權順虞又聊了一會兒,問對方把sk和華夏聯通談判的所有細節資料都拿了過來,徹夜通讀了一遍。
兩天之後,在漢城忙完了演唱會的準備工作,顧誠飛回了國內。
他先找聯通高層的談判負責人、一名陳姓的副總裁拜見了一下。也虧得他如今在國內互聯網圈排得上號,對方勉強接見了他。
顧誠把自己的展望說了一遍,甚至還冒險地把正在研發論證中的yy業務都透了點底,保證說“如果聯通敢上馬cdma完全體數據業務,他顧誠願意把yy移植到未來的新手機上,承包100萬份手機版yy的語音聊天群業務套餐”。
結果這種條件立刻被聯通的陳總否了。對方看他的眼神就跟看外星人一樣:開玩笑!要是手機都可以用流量進行語音群聊了,那語音通話通話費的銷量下滑怎麽辦?這是搭台還是拆台呢?
顧誠也覺得自己的想法太超前了,有點想當然。
和聯通的直接接洽以失敗告終,顧誠隻能另想辦法曲線救國了。
他無奈地回到錢塘,暫時一籌莫展。(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