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紅是非多
字數:5263 加入書籤
A+A-
“非常感謝大家的喜愛,yy貼吧是一個可以讓所有懷著善意的網友充分享有言論-自由的地方,所以隻要不是公然造謠不實信息的帖子,本吧都一直留著沒有刪帖。
作為公眾人物,我有義務接受大家的正常評論,但我也提醒與懇請大家注意:任何非公眾人物的隱私,是不應該被品頭論足的。希望大家自律,營造更和諧的貼吧氛圍,謝謝。”
顧誠劈裏啪啦打了一會兒字,又自己反複看了幾遍,覺得很得體,沒問題,點擊發帖。
如今他可是深知自己的名聲有多大,隨便發一條帖子,就有可能被無數人過度解讀,也會有同行來分析。yy網絡科技的公共關係部負責人甚至已經懇請過顧誠:如果可以的話,以後他的賬號發的帖子,最好讓公關部的“專業人士”修飾一遍再放上去。
但顧誠本人就有點兒文藝範兒,也有自己的操守和風骨,所以大部分時候還是不用公關稿的。他常常如此暗暗自勉:太祖都堅持自己寫文章,不一定用翰林;《選集》裏陳bo達修過的文章還不到三分之二。自己說的話難道比太祖還得慎重?非得用公關稿不成?
賬號自然是他自己的實名認證號。帖子發出後,立刻用後台權限置頂。
“哇!誠哥回國了!又親自發帖了!”
帖子一發出,立刻有無數粉絲奔走相告,然後不到15分鍾帖子就被頂起了幾千樓。
隻不過與兩個月前不同的是,當初大家是在qq上奔走相告,把“屬性同好會”的小夥伴拉來yy貼吧。而如今大家已經是直接在yy上相互通知,並不需要再上qq。
全國已經有那麽六七百萬網民,擺脫了使用qq的習慣。他們雖然曾經有qq號,但qq上的好友關係網並不嚴密,隻有幾個約泡的網友或者撈漂流瓶瞎聊到的陌生人,而同學朋友家人同事都還沒拉到qq上,所以拋棄qq時的壓力一點也不大。
對於這些人來說,拋棄qq並不會導致耽誤任何正事兒,隻是少幾個約女網友聊天的機會而已。
“頂誠哥!先頂再看!不過話說誠哥這番話到底什麽意思啊?中學生看不懂啊,求不打官腔……”某中學生萌妹粉絲頂完帖子,就陷入了沒文化的痛苦之中。
幸好帖子很熱,人多,有文化的大叔總歸是不好的。
yy貼吧如今又要求驗證身份信息,不許造假填寫性別信息。如果沒有驗證個人信息的用戶,“性別”這一欄是空著的,所以隻要填寫了“女”的性別,就肯定是妹子,不會是人妖。
看到妹子苦惱,立刻有大叔出來行俠仗義翻譯:“顧誠這個帖子明顯是在暗示,讓大家別傳他和三星李小姐的緋聞了,算是間接否認了兩人之間的曖昧。至於他和伊萬卡之間麽……應該是隨便大家傳了。”
“哇?樓上的大神誒,這麽能揣摩?怎麽看出來的我不服!”
“笨,官方寫得明明白白了,‘不要牽扯非公眾人物的隱私’,三星李小姐既不是娛樂圈裏的人,也不是新聞傳媒界的,也不算富商發言人,當然是隱私人物了。
那個伊萬卡小姐別看隻是紐約地產大亨的女兒,但她本人也是米國頂級時尚雜誌的超模,還是米國小姐選美大賽的主持人,典型的公眾人物。公眾人物是有義務忍受普通人對其隱私的猜測和討論的,這問題不就很明顯了麽?”
自認為分析很到位的大叔,如此解釋了一番,立刻贏得一片讚賞。
“誒?好像真是這樣唉。那不是說誠哥已經定下目標要和伊萬卡小姐拍拖了麽?三星李公主投懷送抱都輸了誒!這魄力,嘖嘖……除了我誠也沒誰了吧。”
“大快人心啊!誠哥快給我們屌絲出氣為國爭光啊,草翻那個白妞大洋馬!”那幾個不知道是北外還是滬外的精神受傷男生又跳出來起哄了,這次他們用詞很謹慎,沒給女生們逮到噴他們的機會。
一眾粉絲心旌動搖,紛紛腦補那種“一個2000億美元財富的財閥家族中、年僅23歲剛念研一就已經被老爹分了20多億美元地產、還長得像宋慧喬的美女,居然主動向我誠提出交往卻被我誠拒絕了”的悠然神往情境。
太尼瑪吊了!超級勵誌啊有木有!
“唉,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隻求從誠哥皮鞋上分一粒灰塵給本屌,就夠本屌被一群白富美輪了。”
“樓上好猥瑣!活該一輩子木有女朋友!”
“我們也是白富美啊,我們可以湊一群好姐妹讓誠哥輪啊,不用誠哥負責的,但他就是看不上啊。”
顧誠看了一會兒眾人的回帖,並沒有作聲,也沒有再回帖肯定其中任何一方的意見。
網民的輿論已經被他引導了,有聰明人已經讀懂了他的意思而且成功讓大多數網友相信了。
這樣一來,大家自然會紛紛傳說顧誠和李允欣之間並沒有任何故事,三星李家也就不會再有任何丟麵子導致的怒火遷怒到顧誠頭上來了。
而且顧誠從頭到尾沒有正麵肯定過任何事實。
至於將來其他網絡媒體上傳出些不受控的言論,那也不是他的主場,三星李家也怪不到他頭上。
顧誠如今的生意布局,倒是不怕得罪李家。隻是本著能夠躲在暗處,就盡量躲在暗處的想法,能少樹敵總是好的。三星和蘋果持久捉對廝殺,才是對他最好的局麵。
……
處理完網上的隱患,顧誠給高大鬆打了個電話,高大鬆立刻把誠品音像親自投拍的《神雕俠侶》的詳盡海外成績報表電郵給了顧誠。
至於《金粉世家》因為是央視影視部投拍的,所以他那兒資料沒那麽詳盡,隻是作為合作方拿到的二手情況。
雖然如今已經不差電視劇這點錢,但畢竟這是顧誠證明自己懂行的一塊敲門磚,成績好的話,將來他進入電影圈時跟大導名編溝通時底氣也更足。所以顧誠還是希望強化一下“隻要顧誠插手的項目肯定都口碑版權雙大爆”的行業印象。
專業報表的分析緯度,自然比網民的瞎扯要豐富得多。顧誠很快就看出,《神雕》已經輕鬆摘得了“在東夷收視率最高的大陸引進劇”和“在扶桑收視率第二高的大陸引進劇”這兩項桂冠。
(注:《流星》被東夷和扶桑認為是“灣灣製片”,沒有排在大陸劇裏麵。《還珠》引進東夷其實是02年,互聯網發達程度已經高了很多,並沒有粉絲吹噓的那麽高收視率。)
至於“在扶桑收視率最高的大陸引進劇”,居然是《金粉世家》,倒是讓顧誠非常詫異沒想到扶桑人居然還會對華夏的民國年代劇感興趣,這一點此前從沒有任何國內電視劇製作方嚐試過。但實際上這又是很符合史實的,因為在平行時空的那段日子裏,扶桑人因為劉菲菲的大火而引進這兩部劇後,也確實是《金粉》收視更好。
隻不過,現在《神雕》有了權寶雅的郭襄bu加成,在最後四分之一篇幅的平均收視率反超了《金粉》,但前麵四分之三因為郭襄沒出場,所以享受不到這個bu,導致全劇平均下來之後惜敗於《金粉》。
顧誠自然不會在意這些細節,反正這兩部劇都是他主演的。自己敗給了自己,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與此同時,這幾部劇不但拿到了“收視最高的華夏引進劇”,還毫無懸念地奪取了“東夷/扶桑史上最高收視率武俠劇”這個品類冠軍,著實洗刷了一番其他東亞國家對武俠概念的認知。
高大鬆的報表最後,還羅列了一堆新的海外版權合作機會:由於在東夷的熱播,導致《神雕》被越南、泰國等國家引進,並製作了字幕版。同時,因為在扶桑的大火,也順帶著讓本劇賣到了菲律賓、馬來和印尼。
這些交易合同都是六月初和中旬達成的,當時顧誠還在米國,並沒有過問這些小事。
因為那些國家的電視劇市場不大,電視台的廣告費收入也較少,所以版權賣的比較便宜,越南播放權折算下來才150萬人民幣,泰國、菲律賓馬來也不過300~400萬。至於印尼雖然有著相當於扶桑2.5倍的人口規模(印尼有大約3億人口),最後的放映權反而比扶桑低了三分之一。
橫掃東南亞一圈,最後也隻賣了1700萬,覆蓋了7億人口的市場。從金錢上來說顧誠也看不上這點收益,盡管有了這筆收入之後,曾經被認為“賣版權可能賺不到多少錢”的《神雕》,在本業營收方麵也得到了兩倍的收益率。
然而,這些消息落在影視圈子裏人眼中後,頓時像是發現了一條文化輸出的新渠道:
原來,當年灣灣人妙手偶得的《流星》案例,是可以複製的!
要想紅遍東亞,就要攻陷桑、夷,拿下了扶桑,就等於拿下了菲馬印;拿下了東夷,就等於拿下了越老柬。而泰國則是典型的夾心搖擺,受扶桑和東夷文化影響差不多深。
東南亞十一國,天然就頗收桑、夷文化輸出,以跟風那些優勢文明的文化流行為榮。直接攻陷這兩個“宗主國”,可比對東南亞十一國一個個對付過來快捷得多。
而在此之前,華夏企業“走出去”可是想都沒敢想過直接對發達國家下毒手的。
像華為這種搞實業的,知道自己的優勢隻是成本低廉價格便宜,而不是技術和質量優越,不敢去桑、夷本土硬懟,都是越南菲律賓這種邊角料市場一個個酒桌公關、折扣公關的。
在顧誠看不到的角落,不知有多少雙娛樂圈人的眼睛,眼紅地盯著他的每一步成就。(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