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用戶比網民人數還多的軟件
字數:5529 加入書籤
A+A-
“2月1日,yy有效用戶:9400萬,支付寶有效用戶:6500萬。qq有效用戶:12600萬。yy有效用戶數占qq的73%,但因為yy更主打熟人社交,其日活用戶量當時已經達到了qq的89%,日均總聊天數據量指標更是超過了qq,達到了108%.”
“2月8日,除夕,yy有效用戶:10300萬,支付寶有效用戶:7000萬。qq有效用戶數幾乎沒變,其餘各項指標與一周前持平。”
“2月9日,春節,yy有效用戶:10900萬,支付寶有效用戶:7400萬。qq有效用戶數繼續持平。”
“2月23日,元宵節,yy有效用戶:12900萬,支付寶有效用戶:8600萬。qq有效用戶數:12800萬。yy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qq的101%,日活用戶量為qq的114%,日均聊天數據總量為qq的132%。”
顧誠在全國互聯網創業者目瞪狗呆的注視下,短短半個月裏雷厲風行地砸了20億人民幣的紅包。
幾乎占到去年九月份他從孫正意那裏脫手股份時融得資金的十分之一。
但是,事後圈內大夥兒一起複盤這樁“血案”,不得不承認:錢,從來沒有花地這麽值過。
把全國小學生、初中生那股不願意被收繳壓歲錢的心理,統統綁到了顧誠的戰車上。
把全國家長堅持變著法兒收繳小學生壓歲錢的心理,也綁到了顧誠的戰車上。
這就相當於歐洲爆發世界大戰的時候,米國人在背後兩頭賣軍火。
如果小學生是德國,家長是英國,那顧誠就是米國。
以至於到了05年3月的時候。yy竟然就華麗地完成了徹底超車,所有數據都全麵壓過了qq。原本還有四分之一的用戶量差距,一個多月輕鬆搞定。
“顧誠一擲千金,砸了20億人民幣下去。但是也一個月走完兩年的路,實現了在騰雲拿出財付通之前,最後一個春節,突然發難彎道超車。”
“根據專業評估機構的分析,如果顧誠沒有突出奇招,按照正常競爭的進度,或許還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反超騰雲和qq。尤其是業界預估從05年下半年開始,隨著騰雲係的財付通成功上市,將會對支付寶一家獨大的局麵產生動搖。顧誠手上的技術壁壘也會進一步削弱,而顧誠選在此刻突然發難,顯然是趁著馬騰的布局還未完成前夜,把自身比較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可謂神來之筆。”
無數財經評論人,都做出了類似的論斷。
除了感慨、驚為天人;
就是扼腕歎息、恨自己沒能早點看出顧誠和牛逼,不然就能搶先發表一些神預言的文章、預測一下“顧誠必勝、馬騰必敗”的戰況,等如今應驗後,再大肆在評論界收割名聲。
當然,哪怕同樣是專訪馬後炮的事後諸葛亮們,水平也是有高低之分的。沒有做成大預言家,好歹還能通過最敏銳地率先發現某些“震驚!xxx”的細節來博取眼球。
於是,在這個元宵節之前,黃易門戶的科技頻道和財經頻道上,就出現了類似題目的新聞:
“震驚!yy的用戶量已經逼近國內網民總數!且經過本機構對目前yy的用戶構成比例的精確分析,可以斷言在今年上半年之內,yy的用戶量必然會突破‘國內網民總數’紅線,成為第一款使用人數比網民還多的互聯網軟件。”
這種聳人聽聞預言貼一發出,所有人的第一反應是黃易的丁三石肯定收了顧誠錢了,才這樣昧著良心給顧誠說好話。要不就是因為考慮到倆人都是“江南會”的股東,平時交情比較好,有什麽幕後交易。
遠在深市的馬騰,在看到相關報道的時候,也是第一時間選擇了不信,認為這是嘩眾取寵,胸中憋著一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
然而細看文章內容,大家又覺得這種論斷似乎很有道理。
比如,文章稱:今年上半年全國網民人數約為1.4億,今年內有望增長到1.7~1.8億.但目前yy的1.29億用戶中,卻有大約1000多萬人按照此前的網民人口統計口徑,被判定為“非網民”。
統計口徑中的“非網民”,包括家中沒有開通寬帶業務,工作單位為不需要使用互聯網的非白領工作、個人手機賬戶沒有開通gp/cdma流量套餐。隻要同時滿足這三項,就被認為非網民。至於去網吧上網的人,也會根據網吧的輻射率、複用率大致疊加上去,給出一個估值。
所以此前哪怕是騰雲的qq,也沒做到過“用qq的實際有效人數比國家統計的網民數量還多”的情況。qq發展得最好的時候,也就在全國網民人口當中占到80%的用戶。至於騰雲公司自己統計出來的“全國隻有1億2網民的時候、qq號注冊量就達到了2億”這種數據,完全是給投資人看看的,誰都知道這裏麵存在一人多號或者用注冊機注冊的問題。
那麽,yy新增用戶中那1000多萬“非網民”是怎麽來的呢?文章分析稱:因為廣大小學生討要紅包的行為,以及家長“追贓”的行為,讓超過1000萬名家裏沒網平時也沒去網吧的用戶,選擇了在親戚家開通了互聯網套餐的電腦上注冊個人的yy帳號、支付寶帳號、完成綁卡操作,並且發放紅包。
另一方麵,yy網絡科技公布的部分過年紅包雨搶奪的後台數據,也證明了這個觀點:在年初一和情人節這兩天,yy公司運維部後台監測到有大約2800萬個綁定了支付寶的yy帳號,處在“同一ip地址反複搶奪紅包”的狀態下。
也就是說,這些人是在一台電腦上開了多個yy號搶紅包,全家老小一波流。
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騰雲的qq身上,資本界人士肯定會嗤之以鼻地判定為:馬騰找來的刷子,刷數據!
但是發生在yy身上就完全不同了,因為yy至今為止都以嚴格實名製著稱,隨便拉來的新號根本沒有資格搶官方的紅包雨。
所以這些用戶都是真的。
據說這篇文章放到網易新聞門戶上之前,因為茲事體大,是丁三石丁老板親自看過的。
丁三石看完時,據說是這麽一個反應:“mmp!阿誠這撈用戶,過分了吧?這都寅吃卯糧了!連明年後年才會變成網民的人,都被提前裹進去了!尼瑪就是東海禁漁期頂風作案的漁民,那斷子絕孫網的網眼兒都沒那麽密吧?”
連丁三石這種“華夏互聯網次富”都如此感慨,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注:曆史上05年的時候,bat還不強,在8月份百度ipo之前、李彥紅的身價還沒暴漲。當時有幾個月的窗口期,黃易的丁三石確實是國內互聯網界首富,因為04年開始黃易的納斯達克股價有回升。
再往前04年應該是盛達的陳天喬首富,因為盛達是0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但是書中盛達沒有搶到傳奇,所以陳天喬籍籍無名。對於互聯網公司老板而言,因為財富水分比實業家多得多,所以是否ipo對身價估值影響巨大,一個人ipo後名義財富可能暴漲三五倍。)
……
紅包雨的影響,是深遠的。
即使元宵節之後,官方已經不再發紅包了。
因為“為了過年搶親戚長輩紅包和沒收孩子紅包”這個理由入坑的用戶規模,也最終止步於2000~3000萬這個數量級。
但是,依然有更多在日常生活社交中需要用到紅包的場景,被用戶們自行發掘了出來。
隻可惜,遠在深市的馬騰和周紅衣,並沒有第一時間掌握到這種情況。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在騰雲公司總部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付顧誠的對策。
這隻是一個簡單的碰頭會,在元宵節次日召開。隻有馬騰、張誌棟、任宇新,以及去年年中才加盟的周紅衣幾個人與會。
“太可怕了!一個月都不到,史上,有過這樣的先例麽?”
馬騰的開場白,就為這次會議定下了一個灰暗的基調。他知道現在不是感慨敵人強大和匪夷所思的時候,抓緊時間迎頭趕上才對。所以說完鋪墊的話,他立刻轉向周紅衣,討論財付通那邊的研發進度。
“財付通那邊多久能完?支付安全已經萬無一失了吧?如果是安全隱患的話,暫時也顧不得了,盡量快上。”
麵對馬騰的一再逼迫,周紅衣態度還算端正:“我這邊沒啥問題,昨天誌棟跟我核計過了,可以加快到2個月內上線其實要我說,現在抵禦顧誠超車的關鍵,已經不是錢包了。因為國人隻在過年的時候有發紅包的習慣,我們錯過了這個機會,後麵這兩個月又有什麽大的影響呢?當然我不是說不要加急,但一切還是要以穩妥為先。”
曆史上的周紅衣和馬騰,本來也會打死打活成為對頭,然而在如今這個時空,出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考量,他們已經抱團取暖了快一年了。
馬騰有些焦躁:“我當然知道過年是旺季,但是平時也不能小覷,顧誠挑準了這個時候出手,後續肯定什麽小節日小名頭都不會放過的,一定會繼續用紅包雨擴大用戶量。說不定連清明節五一節他都不會放過。”
周紅衣一陣哂笑,心說對方是不是急糊塗了:“清明節?不至於吧,有誰會逢人就說‘清明節快樂’不成?這是發紅包還是發白包呢?我看你是過敏了。五一倒是很有可能不過我這邊可以確保五一之前拿出來,到時候不會錯過這一波機會的。”
馬騰一想也對,自己果然是病篤亂投醫了:“那就確保五一,這是dead line了,絕對不能再突破。”
交代完之後,馬騰正想一個人靜靜,重新找回一點信心。
隻可惜,剛剛散會的時候,運營總監就給他發來了一個噩耗。
“馬總,今天調研部的同事在網上監控到很多輿論段子,雖然是搞笑的,但是對我們非常不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