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暗流乍起

字數:3673   加入書籤

A+A-


    一  薊鎮無戰事,陷入了詭異的平靜之中。

    秦書淮率領大軍,在薊鎮已經與皇太極的大軍足足對峙了一月之久。這一個月裏,雙方各自緊守自己的地盤,除了探子馬哨有小規模的接觸外,再沒有發生過什麽大戰。

    八月十五,中秋了。

    天色格外清冷,將士們已經都換上了冬服。這次的東服不像往常需自備,而是朝廷提供的,這證明今年朝廷的財政狀況稍稍好一些了。

    這大半年裏,秦書淮南征北戰為崇禎穩住了局勢,也給崇禎創造了很好的財政環境。

    曆史上崇禎之所以缺錢,固然有東林黨不合理的稅收政策以及土地兼並嚴重等因素使然,但還有重要一點,就是他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不得不長期用兵。

    用兵是很耗錢的,打了敗仗再征兵、訓練、采購裝備更是耗錢,而用兵不力,土地被流寇所占、邊境為外寇所侵,造成的財稅損失也極為可觀,這些也是崇禎沒錢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秦書淮的到來,讓崇禎少打了大量敗仗,幫他穩定了社會,避免了大量農民流離失所無法生產,也避免了韃子隨意入關肆虐搶奪財物,自然有利於軍費的下降和稅收的增加。

    更關鍵的是,他現在的武林聯軍可基本沒花崇禎什麽錢。曆史上的崇禎要投入巨資去養百萬大軍,還未必能維持住江山,而現在秦書淮的武林聯軍不但不花他一毛錢,還強得離譜,百戰百勝。這麽一算,說崇禎省下了金山銀海都不為過。

    更何況秦書淮還幫他“敲”來了近千萬兩銀子的額外收入,這幾乎是大明國庫兩年的收入。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下,盡管秦書淮還沒著手大規模的改革,但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曆史上的崇禎算個叫花子,那現在的崇禎起碼已經算個普通小戶了!

    有點錢了,他自然要收買人心。

    花錢給將士們做冬裝隻是其一,他又接連宣布三邊、薊鎮等戰亂地區免賦一年(之前宣布免賦的地區繼續實行原政策),以及全國範圍內遼餉減半。

    有秦書淮給他在背後撐腰,崇禎現在可謂豪氣衝天!

    在秦書淮的不斷灌輸下,崇禎現在很清楚,就算大明的賦稅減半,一年也不過損失兩百多萬兩而已。

    兩百多萬兩多嗎?或許放在以前崇禎覺得很多,但是自從秦書淮隨隨便便給他“敲”來一千萬兩以後,他簡直覺得那算個屁!

    大明不窮,而且很富!對於巨賈富商們來說,這兩百萬兩簡直就是汪洋中取一瓢而已!隻要向他們征稅,別說一年征兩百萬兩,就算一年征一千萬兩,他們也依然能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

    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少交這兩百多萬兩的稅,就意味著他們冬天能多穿幾件衣服,平日裏能多加一個菜,對朝廷也更多了一些信心。

    而老百姓的信心,是他一切權力的源泉。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崇禎很清楚。

    比曆史上的那個崇禎更清楚。

    所有財政狀況才稍有好轉,他就迫不及待地去“討好”百姓了。

    果然,皇命一出,百姓無不歡欣鼓舞。

    據東廠來報,民間如今已不乏對皇上歌功頌德者。

    原因當然不是他減賦那麽簡單,而是這一年多來,官軍連戰連捷,社會越來越趨於安定,如今大明最大的威脅建奴也被困在三屯營,百姓對朝廷的信心正在迅速地增長。

    如果說一年以前,有人蠱惑大明氣數將盡的話有大把人信,那麽現在,會相信的人已經很少了。這也意味著,張獻忠、李自成此類流寇要想東山再起,已經很難了。

    而這,更堅定了崇禎要盡快鏟除東林黨的決心。

    因為有東林黨在,他就永遠無法對富人征稅,也就無法繼續他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

    朝堂之內,暗流洶湧。

    東林黨也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如今在民間各地,《文奸傳》一書被傳的路人皆知。而這《文奸傳》裏雖然說的都是本朝已經被查、被抄的官員,但幾乎每個官員都和“東林”二字有著深刻的聯係。

    發展到現在,曾經代表清流的“東林”二字,已經近乎和“貪官汙吏”、“沽名釣譽”、“偽君子”等劃傷等號了。更有不知哪冒出來的好事者,竟在“東林”二字後頭加了個“黨”字,合成“東林黨”,擺明了就是說他們是“朋黨”!

    而且那些好事者還有鼻子有眼地說,當朝首輔周延儒就是東林在朝黨首!而目前在野的原禮部侍郎錢謙益,就是東林在野黨首。二人一裏一外把控朝政、欺君罔上、愚弄百姓,以至民不聊生,連皇上都拿他們沒辦法!

    據說,此書的情節,現在還被改編成了戲曲、唱詞,就連窯子裏的婊子都能給你唱上一段!

    在民間,就連三歲小孩都能說出“東林大壞蛋”這樣的話來!

    不得不說,秦書淮的輿論攻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東林黨善於以文縐縐的話來影響士子,但是秦書淮卻以最清晰的大白話,輔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說書、唱詞、戲曲能行事來直接影響全天下人!

    孰勝孰負,不言自明!

    東林黨開始慌了!

    更讓他們坐立不安的是,此等大逆不道的言論,廠衛的人竟然無動於衷!周延儒數次去找曹化淳和駱養性,這兩人不是閉門不見就是見麵打哈哈,根本沒有抓人的誠意。

    而各地的官府想抓人,總有廠衛的人來阻撓。

    這不得不讓他們懷疑,這件事的背後主使,究竟是誰?

    中秋之夜,借著賞月的名義,東林幾個大佬秘密來到周延儒府上,商討對策,連錢謙益也特地從杭州趕了過來。

    老態龍鍾的周延儒端坐上首,身邊分立兩個年輕貌美的丫鬟。而堂下,左手邊坐著麵龐消瘦、四十來歲的錢謙益,右手邊則坐著兵部侍郎陳尚。下邊還有在京的禦史、按察使等東林要員。而各地督撫雖不方便前來,但也都派了代表前來。

    氣氛比較凝重,絲毫沒有賞月的愉悅氛圍。

    “諸位,相信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周延儒語氣凝重地說道,“如今這《文奸傳》一書天下傳唱,於我東林清譽打擊甚大。如今民間輿論洶洶,矛頭一致對向了我們東林士子,更可悲的是,甚至有些學子滿腹經綸,卻也聽信了這等荒誕不經的言論,如此下去,天下勢必大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