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秦書淮嗎?

字數:5511   加入書籤

A+A-


    曆史上,鄭芝龍和劉香的大戰生在崇禎五年12月,也就是說離現在還有一年多的時間。而與荷蘭人的金門海戰則生在崇禎六年,離現在還有兩年。

    不過秦書淮擔心,這個時空的曆史未必完全按照原有的走。比如,如果鄭芝龍被調到浙江就任海關總署協理大臣,那麽劉香和荷蘭人會不會提前動手?

    所以,在讓鄭芝龍安排好交接事宜後,他又和鄭芝龍關起門來做了一番長談。

    鄭芝龍自然對當前的形勢了如指掌,詳詳細細地把劉香與荷蘭人的動向說了一遍。

    總體來說,劉香自從和鄭芝龍決裂後,繼續做他的大海盜,並且近兩年勢力不斷擴大,對於海域、航線的控製權需求也在日益增大,所以一直在伺機除掉鄭芝龍。

    而荷蘭人方麵,之前主要是因為大明的海禁政策,使它無法與遠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體進行正常貿易,所以急需一場大戰,迫使大明屈服,開放沿岸的港口。

    但現在,朝廷已經開放了浙江沿岸的海禁,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荷蘭人的焦慮。不過,荷蘭人依舊想除掉鄭芝龍的水師,一方麵是因為鄭芝龍之前跟他們結的怨太深,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他們也想獨霸遠東,或者說至少閩南、東南亞的洋麵。

    綜合以上,鄭芝龍判斷,如果他一走,劉香和荷蘭人很可能會聯手進攻澎湖、廈門甚至安海等港口,迫使他麾下的水師趕來與他們決戰。

    而從戰船的力量對比上看,鄭芝龍雖然有八百多艘戰艦,但大多數是隻裝備了兩到三門火炮的快船,或者火船,大型戰船,比如裝備了十六、二十到三十六門戰炮的重型戰船隻有3o艘。

    與之相比,荷蘭人在遠東擁有5o餘艘大型戰船,而劉香也擁有2o多艘大型戰船,其餘快船、中小型船隻,雙方加起來都差不多。

    也就是說,鄭芝龍吃虧在大型戰船不夠,數量僅僅是對方的一半。

    所以他近年來才十分低調,不願意與劉香和荷蘭人生衝突。甚至,他現在也在刻意討好荷蘭人,比如應允給予荷蘭人更多的走私便利(因為閩南之前掌控在鄭芝龍手裏,所以朝廷尚未開放海禁),甚至讓出馬尼拉港口給荷蘭人等,就是為了緩和矛盾,爭取時間。

    但誰都知道,未來一場大海戰是無可避免的。

    在綜合這些信息後,秦書淮得出了自己的判斷。

    他的判斷和鄭芝龍略有不同。

    因為從後世穿越而來,所以他太清楚了,荷蘭人現階段要的就是貿易自由,這事實上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這個要求是可以滿足荷蘭人的。隻要獲得了鄭芝龍的戰船,朝廷就可以在閩南也全麵開放海禁,相信暫時足以安撫荷蘭人。

    曆史上朝廷在嚴厲海禁的情況下,鄭芝龍和荷蘭人的大戰也隻是在兩年後爆,那麽現在全麵開放海禁,根本需求得到極大滿足的荷蘭人,沒理由會提前開戰。

    當然,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在遠東可不是正常自由貿易這麽簡單,他們的胃口大到占領遠東進行殖民,中到控製遠東洋麵收取保護費,小到走私貨物以獲取最高利潤,而這些事情每一件都觸碰到了秦書淮的底線——遠東既然要誕生一個強盛的大明,那麽西方人的手就不該伸那麽長了。別的不說,至少整個遠東要大明說了算,否則還算個雞毛“臣服四夷、八方來朝”?

    所以,荷蘭人是可以安撫並且暫時拖住的,但與荷蘭人的一場大戰,是無可避免,需要提前準備的。

    而劉香這個大海盜,自然是盡快除去為好。

    這樣問題就簡單了。

    如果能拖住荷蘭人,那麽劉香膽子再大也不會主動和鄭芝龍的水師交戰。所以,要除掉劉香,就要主動進攻。

    劉香的大本營在台灣,也就是說,要想除掉劉香,除了海戰,還要登6作戰。

    而要登6作戰,就必須摧毀劉香在台灣的幾個港口的岸防。

    摧毀岸防,就需要大口徑火炮。

    眼下大明最強的火炮是什麽?

    紅衣大炮!

    升級版的佛郎機炮!

    思路,就這麽出來了。

    其一,給鄭芝龍的戰船升級火炮,配備清一色紅衣大炮。紅衣大炮不僅射程更遠(有效射程1公裏左右),而且口徑更大,用它來射實心炮彈足以穿透戰船,而且用它來射散彈、鏈彈也同樣擁有更大威力。

    其二,鄭芝龍的戰船,由一個可靠的人來控製,這個人必須是極度忠於朝廷的人,並且深諳掌權之道。

    紅衣大炮現在已經可以批量產了,無非是錢的問題,而錢的問題現在不是問題。甚至,紅衣大炮還可以繼續改進,讓它威力更大。能改進紅衣大炮的人也現成,話說徐光啟這個老家夥現在還活著呢。

    那麽掌控這八百艘戰船,以及兩個大型船塢、十幾個重要港口的人選是誰呢?

    顯然,花沉隻懂情報,不適合。李敬亭不用說,更不適合。

    想來想去,秦書淮想到一個人選。

    李大梁。

    這家夥指揮作戰未必行,但論權謀之術、馭下之法,怕是僅次於曹化淳——要知道他和陳長廷等人,可是僅僅三年就生生地創造出了一個實力不容小覷的江河幫,並且籠絡了一大批人,要說他不會權謀之術誰信?

    至於他對朝廷的忠心,就更加無需懷疑了。

    隻要他能把戰船控製在朝廷手裏就行,至於海上的事,有鄭彩、陳暉這些老海盜一塊幫他,根本不是問題。

    換句話說,接下來的行動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掌控戰船,然後爆紅衣大炮,如果有時間再爆一波大型戰船,半年或者一年後等待與劉香及荷蘭人決戰。

    到了晚上,秦書淮又與陳暉、鄭彩、李魁奇、鍾斌等鄭芝龍手下做了一番長談,口頭上將他們的官位做了提升,隻待到時聖旨下了。

    這些人大都是閩南人士,給鄭芝龍當屬下也是當,給朝廷賣命也是賣,而且如今他們是真正歸順了朝廷,今後再也不用擔心被朝廷圍剿,可以正兒八經地在故土當官,自然皆大歡喜。

    秦書淮相信他們隻要腦子沒壞掉,是不會反叛的——不反叛可以榮華富貴,反叛的話不但要被朝廷追殺,還要被劉香和荷蘭人追殺,誰會算不清這筆賬?

    一切搞定。

    第二天一早,鄭芝龍、鄭芝豹、鄭芝虎按照計劃,帶著全家老小、金銀細軟,在秦書淮及兩千武林聯軍的“護送”下,啟程前往京師麵聖。

    從鄭府出來時,一個年約八九歲的男童忽然走到秦書淮跟前,仔細地打量他。

    秦書淮就停下來,衝他一笑。

    孩童問道,“你就是秦書淮?”

    鄭芝龍立即訓斥道,“森兒,不可放肆,這是當朝國公爺!”

    孩童卻不管,又問,“你是秦書淮嗎?”

    秦書淮微微一笑,蹲下來對他說道,“你叫鄭森?”

    孩童點頭。

    秦書淮心道,鄭成功你好。

    孩童又問,“你真的在羅文峪以四敵千嗎?”

    秦書淮點點頭。

    孩童馬上說道,“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你這樣的大英雄。”

    秦書淮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好極!你會的。”

    說著,摸了摸懷裏,卻隻有銀票,別無他物。

    想起腰間還掛著崇禎給的玉佩,於是將它摘了下來,遞到鄭森的手裏。

    “拿著,這是我送給你的。看到它,你就要想起今天說的話。不過,你知道怎麽才能成為大英雄嗎?”

    鄭森毫不客氣地接過玉佩,說道,“知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英雄當如是。這是你說的,沒錯吧?”

    秦書淮正色道,“沒錯,好樣的!”

    曆史上,鄭成功在得知父親鄭芝龍降清以後,毅然到孔廟燒了衣服,以示與鄭芝龍恩斷義絕,並且帶著部分將士去了台灣,繼續抗清大業。

    他能說出這番話,秦書淮不覺得意外。

    倒是鄭芝龍臉色驀地大變,因為他看出這塊玉佩是大內之物。

    忙對鄭森說道,“森兒,不得無禮。快快把這玉佩還與國公爺,這東西是你能要的嗎?”

    秦書淮起身,對鄭芝龍輕笑道,“鄭大人,我很喜歡你家公子,這塊玉佩就當是我給他的見麵禮了。萬勿推辭。”

    普通人是不敢把禦賜之物再轉送給人的,但是秦書淮這裏沒什麽不敢的。

    鄭芝龍見秦書淮如此堅決,隻好忙行了個大禮,說道,“下官謝國公爺賞賜!”

    他內心是無比激動的。

    在他看來,這是秦書淮籠絡自己的表現。

    說明自己對他來說還有用,而且有大用!

    而秦書淮,是注定要登基大寶、君臨天下的人啊!

    此中意味,夠他細細品味很多天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