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金錢蝦盒(上)

字數:3504   加入書籤

A+A-


    “今天會是誰來呢?”劉芒手裏一邊處理著一隻大蝦,一邊往門外探望。

    做完這道‘金錢蝦盒’,廚神空間給出的懸賞菜品就隻剩下‘白什盤’、‘煠紫蓋、’兩道菜,離開鳳城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金錢蝦盒”這道菜劉芒是知道的,因為這道菜的出現年代並不久。他的樓上樓就有這道菜,但卻是自己獨創的,和空間給出的菜譜略有不同,算不上正宗。

    據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鳳城廚林三傑”之首區財,別出心裁地模仿禽羅(一種大蜘蛛)用以藏卵的扁圓形小盒子——“禽羅盒”的形狀,以生粉為黏合劑,把兩件比銀元略大(直徑約4厘米)的圓形“冰肉”的邊緣接合處輕力壓緊,使成盒形,內藏蝦肉粒、瘦肉泥、花菇粒、鮮筍粒、欖仁粒、鹹蛋黃等餡料,油浸至呈金黃色,便成金錢蝦盒。

    ‘金錢蝦盒’中的蝦是靈魂,所以必須選用優質而新鮮的大蝦不可。這點,劉芒的廚神空間有著獨天獨厚的優勢。

    新鮮打撈上來的大蝦,仔細剝去殼,剔除蝦線,和花菇、鮮筍、欖仁、一起切成小拇指大小的顆粒。然後加入事先剁碎的豬瘦肉泥,鹽、胡椒、澱粉、雞蛋清一起攪拌成餡料。

    接下來,就可以料理包裹餡料的‘冰肉’了。‘冰肉’是指豬肥膘肉皮下方一寸左右的肉,和製作野雞卷的肉相同。

    這塊地方的肥肉肉質緊實,富有彈性,用它來包裹餡料炸製,才能油而不膩,幹脆鮮香。

    將餡料處理好,劉芒取過一大塊帶皮的肥豬肉,皮朝下放置在砧板上,先切掉上方用手按起來太軟的部分。然後切成方塊,再改動成圓柱形。最後菜刀平放,從圓柱上片下肥膘肉片。

    片好的豬肥膘肉和餃子皮一般大小,拿起對著燈一晃,薄到能隱隱透光。

    豬肥膘肉片全部片好後,劉芒從灶台取過一瓶順德二曲。順德二曲的高度酒,酒精含量在50多度左右,在醃製的時候酒精才會穿過肥肉毛孔,更能化解它的油膩,也能讓它更加通透。

    一瓶酒全部倒入盆中,然後將豬肥膘肉片放入,進行醃製。這道‘金錢蝦盒’的前期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怎麽還沒人來呢?”劉芒洗了把手,從後廚走到前台,準備拉開門看看。

    越是歸期將近,劉芒心裏便越是有些舍不得,對於他來說,這段日子每一個到這店裏的老熟客,都是生命中難得的珍貴記憶。

    “老板。”正在這個時候,胖子和老張拉開店麵走了進來。

    “來了啊。”劉芒笑道。

    “嗯,來了。”胖子陡然一愣:“老板,你今天怎麽這麽熱情啊,都在店麵口等著?”

    “有嗎?沒有吧。”劉芒悻悻的摸了摸鼻子:“我隻是湊巧去外麵看看,看天氣怎麽樣而已。”

    “老板,今天又是什麽新菜式?”老張問道。

    “鳳城名菜——金錢蝦盒。”

    “我就說嘛,老板根本就不會做重複的菜品。”胖子嘿嘿一笑:“老張你輸了哈,今天你買單。”

    “沒問題。”老張將身上背著的包放在椅子,很痛快的回道。

    “行,你們先坐,茶葉在吧台,你們自己泡茶喝。”

    劉芒返回灶間,將泡在烈酒中的豬肥膘肉取了出來。

    “老板,你手裏拿著的是餃子皮嗎?”老張問道。

    “不是,是豬肥膘肉。”

    “豬肥膘肉能切那麽薄啊,乍一看還以為是餃子皮呢。”

    “在一個好廚師手裏,食材有無限的可能性。”劉芒笑了笑,將一半肥肉片放置到生粉中滾了滾,讓它兩麵都均勻沾上。

    接著將蝦膠捏為丸形放在肥肉中間,在每個丸子上按入一粒鹹蛋黃粒,貼上香菜葉1片,再把另一半肥肉片粘上薄幹水澱粉,蓋在蝦丸上,用手捏勻,便成盒形。

    “原來是這樣做的,我又學到一招。”在吧台外盯著劉芒做菜的胖子連連點頭。

    “學到了又怎麽樣?你能做的出嗎?”老張一臉嘲諷:“上次你在家仿製老板的‘薑蓉雞’,不是弄得一塌糊塗?”

    “怎麽?你還準備仿製‘薑蓉雞’?”劉芒有些詫異。

    沒想到胖子還有學廚的愛好,不過‘薑蓉雞’的做法看起來簡單,其實對廚師的技術要求相當嚴格,一般人肯定做不來。

    “什麽一塌糊塗?到最後你們還不是吃光了?”胖子梗著脖子,明顯不服。

    “是吃光了沒錯,不過那是最後沒菜了好不?”老張有些好笑:“薑蓉雞,薑蓉雞,擺放在雞身上的薑蓉呢?還不是讓你炸成一坨焦炭,最後煮好的雞,是被我們淋上醬油勉強吃掉的?”

    “老板,這薑蓉到底怎麽炸啊?為什麽我一下鍋,要麽炸糊,要麽黏成一團?根本沒有你炸的那麽鬆散好看?”

    “油溫的問題。”劉芒將最後一個蝦盒捏好,擺放在盤中,走到灶台前:“要想炸出鬆散而幹脆的薑蓉,對油溫的要求極高,大概在130到140度之間,過低過高都不行。”

    “啊,那我們普通人怎麽把握?難道這道菜隻有大廚才能做不成?”

    “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劉芒想了想:“你可以去買一個廚房用的溫度測試計。下次你炸製薑蓉的時候可以把溫度計放到油鍋裏,等達到合適溫度的時候再下薑蓉,大約炸個一分鍾就可以起鍋了。”

    廚房用的溫度測試計,劉芒曾看到那些國外的廚師們用過,確實能精準的把握住油溫。

    可在劉芒心裏,對用工具來代替人的眼力和技巧是非常不屑的。

    要知道,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特性。這些特性加上油溫又排列了無數的組合,每一種組合都會對應到菜品不同的口感和味道。

    一個好的廚師可以根據情況進行實際調節和操作,靈活多樣,口味也可以根據需求來調整,單靠一款簡單的工具能辦到嗎?

    “那行,我去買一個回來,下次再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