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壽桃籺

字數:4078   加入書籤

A+A-




    陸家一家分工合作,談笑間,煮籺就包好了。

    把包好的煮籺放進裝好了雞湯的鍋裏,雞是早上起來殺好的,雞湯新鮮濃鬱。

    煮的時候火不能太猛,太猛容易把籺給煮爛了。中火就行,不疾不徐,既不會把籺煮爛,又能讓雞湯的鮮味充分融入到煮籺裏麵。

    生的煮籺是沉浸在湯水裏麵的,隨著中火的烹煮,沸騰的湯水裏,籺慢慢浮上湯麵,就意味著差不多熟了。

    在這煮籺方麵有著豐富經驗的陸計晨,用一根筷子在浮上湯麵的籺插了一下,筷子順滑穿過,看看穿口,籺巴呈透明狀,可以出鍋了。

    吃煮籺要趁新鮮趁熱,撈出來放進碗裏,帶著一點湯。

    咬一口,韭菜、花生、白蘿卜和豬肉炒製的韭菜餡鮮美、香甜,籺巴有韌性有口感,味道實在是太好了。

    早餐吃得少,正餐吃得好。

    陸兮不禁慶幸自己早餐吃得少,留著大量的胃口來對付煮籺。

    當然,在陸兮開吃之前,陸媽媽先盛了三碗,祭拜了有德能司火無私可達天的灶君。

    灶君是家宅的保護神,能上天奏好事,可下地保平安。

    當然,陸媽媽所做的事絕對不是賄賂,灶君是神,要香火,畢竟吃飽了才有力氣上天稟報凡間的事情不是嗎,皇帝還不差餓兵呢。

    食飽心自若,吃過美味的煮籺,中場再休息十分鍾,接下來就要開始做壽桃籺了。

    壽桃籺與煮籺,在工序上。前麵都差不多。

    陸計晨切籺巴,陸媽媽包,陸兮在一旁悄悄的偷師。

    在包這個工序上則有著很大的不同,煮籺是很簡單的反過來覆蓋,捏成半月狀的。

    陸兮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媽媽手裏的動作。

    隻見她左手托著放進了綠豆餡的籺胚,右手用拇指和食指夾住籺胚的口子,大母指不動,中指和無名指沿著籺胚的邊,一點一點提著,邊?轉著圈往前包。打著褶子轉一圈之後封口。

    這樣,壽桃籺就包好了。

    封口的周圍,是一圈漂亮的褶皺,又叫做封口花。

    媽媽的動作迅速利落,有一種韻律美。就好像傳說中的的庖丁解牛。

    陸兮看完所有的動作,像看數學題目一樣,再在腦海裏過了一遍,然後她發現,包壽桃籺與包包子差不多。

    不難!

    陸兮這樣想著,拿起了一個切好的籺胚。

    她當然是無法與媽媽比的,她放慢了動作,一點一點來。

    封口花是最主要的難點。要漂亮,更要均勻,不然厚薄不一。很影響口感。

    有包包子的經驗在手,陸兮練習了幾個,很快就把握住了捏花的小竅門,隨手一包一捏,就捏出來了一圈燦若蓮花的封口花。

    陸計晨見陸兮一開始包的不像樣,剛要開口笑。卻緊接著就看到她越包越好,三幾個之後。就包得和老媽差不多了。

    他那顆已經沉寂的心不禁又躁動了起來,拿起一塊籺胚。

    結果。結果還是不如人意。隻要聽陸兮發出來的,毫無淑女風範的大笑就知道了。

    陸計晨不死心包出來的壽桃籺,不是破了口子,就是包成了一個四不像的團子。

    陸兮看哥哥那副羨慕妒忌的模樣,忍不住笑道:“沒辦法,心靈手巧是一種天賦,天生的,手笨的人是體會不到的了。”

    陸計晨隻能裝作恍若未聞,埋頭切籺胚。

    壽桃籺包好,其實還不能說是真正的壽桃籺,因為既沒有壽也沒有桃。

    想要包好的籺做成真正的壽桃籺,需要一個籺模。

    這個籺模又叫做籺印,是用一塊木做成的,破開,挖空一麵,在裏麵雕刻出壽桃的輪廓、精致的花紋和福祿壽字樣。

    把包好的籺往籺印裏麵按,烙一下倒出來時,籺就有了兩個麵。平整的一麵是背麵,另一個像大桃子從中間切為兩半的樣子的麵,飽滿隆起。而在這飽滿的一麵上,可以看到一個凸出來的福字,也有的是壽字或者祿字。

    然後顧名思義,經過用籺印印出來的籺,才叫做壽桃籺。

    因為需要放進籺印裏麵烙,所以籺胚會加進比較多生的糯米粉,使籺胚硬一點,不然在烙印的時候容易破損。

    陸兮見媽媽烙印的時候感覺挺有趣的,她包了幾個之後就拿起籺印接過媽媽的這個活,幹起烙壽桃籺的工作來。

    籺印一印兩模,一般都有兩個模,一個是壽桃模,還有一個是餅子籺。

    平日裏,大家用的壽桃模比較多,餅子籺隻有在特殊的時候才用。

    不過陸兮貪好玩,也烙了那麽幾個餅幹狀的籺出來。

    “你這麽喜歡餅幹,這幾個餅子籺的消滅工作就落在你身上了,別到時候吃不了扔掉了。”陸計晨用勿謂言之不預的語氣,對陸兮說道。

    “我吃就我吃,區區幾個餅子籺而已,害怕吃不掉嗎?”陸兮哼聲答道。

    然後她發現陸計晨露出一絲詭異的得逞的笑容,心中頓時警告大響,她發現自己好像上當了。

    而後來,餅子籺蒸好後,陸兮嚐了一下,口感不是那麽的豐厚,確實要比壽桃狀的味道差一些。

    用籺印印好的壽桃籺,不是直接就拿去蒸的。按照傳統,用從菠蘿蜜樹上摘下來麵積比較大的葉子,洗幹淨當作墊子,墊在壽桃籺平整的那一背麵下,這才放進蒸籠裏蒸。

    所以這個菠蘿蜜樹的葉子,又叫做籺葉。

    陸兮不知道的是,在以前,前任陸兮還很調皮搗蛋的時候,每年的籺葉都是前任陸兮親自爬菠蘿蜜樹,從樹上麵摘下來的。

    陸家的菠蘿蜜樹都是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樹,葉子高高在上,五六米高,也虧得前任陸兮膽大心細,沒有恐高症,才敢這麽做。

    用蒸籠蒸熟出來,趁著熱氣,在壽桃籺的正麵,字樣上點上一點紅印,到這一步,所有的工作才算是圓滿結束。

    據說,以前陸家家裏還很窮的時候,逢年過節才有大餐,壽桃籺這種難得一吃的好東西,一做就是上百個,乃至於兩三百個。

    蒸出來,一簸箕一簸箕重重疊疊的壘在那裏,非常壯觀。然而即使是做了這麽多,也禁不住人多,肚子裏油水少,到大年初三就能吃完。

    到現在,壽桃籺已經不會做太多了。因為做多了吃不掉浪費,所以一般都是象征性的做十幾二十個,用來祭祖。其實就是這十幾二十個,也往往吃不完,最後扔掉的。

    一邊做籺,陸兮一邊聽媽媽訴說著時代的變遷生活的變化,心裏感慨不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