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我自海上來(5)

字數:5133   加入書籤

A+A-


    仙人嶺,檀道濟想要重新遁回山中的必經之地。

    此刻,這裏已經被唐軍完全占領,而奉張承佑之令繞道占領這裏,堵截檀道濟歸途的耶律元,卻正在與文福把酒言歡。

    “末將願為老將軍先鋒!”耶律元敬了文福一杯酒,真心誠意地道:“末將乍歸國朝,寸功未立,願為老將軍衝鋒陷陣,生擒那張承佑,也可為耶律元晉身之資。”

    文福卻是大笑:“耶律將軍現在已經算是立了大功了。至於為先鋒之事,倒也不必,老夫另有要事相托。”

    “老將軍但請吩咐,耶律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耶律元趕緊表態。

    “張承佑已經上當,這一戰,他跑不了啦。”文福道:“但他這一支兵馬,必竟亦是遼軍勁旅,我亦要全力以赴,力求將其全殲,可這樣一來,漢城那邊的事情,我可就顧不上了。”

    “漢城?”耶律元有些疑惑:“張承佑傾巢而出,漢城那邊,還能有什麽事情?”

    一邊的顧寒道:“我們需要提前占領漢城,確保高麗國主的安全。”

    耶律元也是聰明人,當即便明白過來:“老將軍與顧參軍是擔心有人會對高麗國主不利?”

    “不是擔心,而是肯定!”顧寒點頭道:“漢城那邊,忠於李載道的人,早就被張承佑弄死了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那一些,都不過是牆頭之草,風吹兩麵倒的貨色,一旦張承佑失敗,檀道濟必然會派人去聯絡他們。而這些人為了在檀道濟麵前立下功勞,是不憚於再去做點什麽更過份的事情的,反正這些年來,他們與李載道之間所結的怨恨,已經夠深了。一舉解決了李載道,反而是一勞永逸的事情。”

    “明白了。”耶律元連連點頭:“我這邊帶兵繞道歸去,以我麾下三千兒郎,替二位拿下漢城並且全須全尾地交到二位手中,不會有一丁點兒的問題。那李載道及其宗室上下,到時候保證也會一個不缺。”

    “耶律將軍爽快。”文福大笑,“既然如此,喝了這杯酒,我們就各理其事吧!”

    三個酒杯叮的碰在一起,一飲而盡之後,耶律元便告辭而去。

    “老將軍,顧參軍,漢城見!”

    “漢城見!”

    遼軍與高麗叛軍的戰鬥,便如同以往無數次的翻版一模一樣,當張承佑親率精銳,擊澡了由叛軍大將檀道真所率領的主力之後,數萬叛軍便又作了鳥獸散。漫山遍野地都是叛軍潰逃的身影。

    對於那些普通的叛軍,張承佑視若無睹,隻要不沒眼色地擋在自己戰馬的前方,他壓根就懶得理會,而是一門心思地盯著前麵狂奔的那麵檀字大旗。

    好不容易逮住了檀道濟這個禍首,這一次,豈能還讓他從手指縫兒裏溜走嗎?

    幹掉了檀道濟,則高麗之事可平矣。

    檀道濟練兵打仗的本事一般般,但逃命的本事,這些年卻倒真是曆練出來了,張承佑雖然死死地咬住了他,但整整一天的追擊,卻仍然是沒有找到與對手交戰的機會,雙方那麽十幾裏道路的差距,硬是沒有一點點縮小。

    不過張承佑倒也不著急,看檀道濟奔逃的方向,仍然是往仙人嶺方向,隻要他往這個方向上逃,那總是會被耶律元給堵住的。

    翁中之鱉,這一次檀道濟掉進了他的陷阱之中,休想再爬起來了。

    夕陽漸漸西下,前方的斥候如飛一般地趕了過來。

    “如何?”張承佑問道。

    “將軍,檀道濟在距仙人嶺五裏方向上的鴉雀嶺停了下來,並且在哪裏構築陣地,似乎是要就地防守了。”斥候道。

    張承佑大喜:“看來他現在也曉得仙人嶺是此路不通了,鴉雀嶺那個小山包包,能讓他堅持幾個回合?傳令全軍,立即出發,活捉此獠,就在今朝。”

    一聲令下,本來已經波憊的遼軍,聽聞目標就在眼前,被耶律元給堵住了後路,個個都是興奮不已,早打早完事,然後便可以回兵漢城,去好好地享受一陣子了。

    每一次大戰之後回到營地,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福利下發,便是女人,那也是不缺的,這也是張承佑為了穩定軍心而使出的延攬士卒的手段。至於這樣做,對於高麗本地人的傷害有多大,自然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太陽完全落下山的時候,檀字大旗出現在張承佑的視野之中。

    遼軍開始了最後的整軍,在他們眼中,眼前的高麗叛軍,終是上不得台麵的,隻看他們構建的那些防禦工事,未免也太不專業了。

    或者是,他們還想與自己再打一場?

    “耶律元還沒有來?”張承佑有些奇怪,按理說耶律元距檀道濟比自己還要近,自己都到了,這家夥怎麽還沒有來?

    “這家夥又犯老毛病了。”身邊一名牙將冷笑著道:“他知道這是檀道濟最後的精銳部隊,肯定難打,所以拖拖拉拉,隻不過是想保存實力而已。將軍回頭要多敲打敲打這個蠻子,不能見了好事便不要命地撲上去,遇到一丁點難處立刻便裹足不前。”

    張承佑大笑:“下得力少,回頭分戰功,分戰利品,自然也就少。”

    他自覺了解耶律元的心事,這家夥現在手裏可就隻有這三千騎兵的老本錢了,要是再折一些進去,他耶律元以後可就難混了。

    隨著大唐再度崛起,大量的契丹人,開始進入北地內附唐朝,使得耶律元很難再招募到合適的人手,特別是到了高麗之後,更是死一個少一個。

    要是沒了本錢,他耶律元自然也就一錢不值了。

    “休息一刻鍾,然後進攻,天黑之下,拿下鴉雀嶺,活捉檀道濟!”張承佑厲聲道。

    眼下,檀道濟麾下那些烏合之眾,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緊跟在他身邊的,是他最後的核心部隊,最多不過四五千之數,而現在,他的身邊,足足還有近萬士卒,或者一個衝鋒,一切便都結束了。

    一刻鍾轉瞬即過,當張承佑所部重新整軍,準備向鴉雀嶺上的檀道濟部發起最後的攻擊的時候,一麵大旗,卻突然從鴉雀嶺上豎了起來。

    看著那麵旗幟,張承佑起初還以為是自己眼花了,使力地揉了揉眼睛,定睛再看之時,那麵旗幟卻是更加醒目了。

    大唐右金吾衛軍旗。

    而隨著這麵大旗一起出現的,還有一排排全副武裝的士卒。

    與此同時,檀道濟的本部人馬,紛紛向兩側退去,中間,全都讓給了這些新出現的士卒。一員老將騎在馬上緩緩出現,身後,一名文字大旗驀然出現,迎風招展。

    “承佑小兒,還識得你文爺爺否?”鴉雀嶺上,文福快活地舉著馬鞭,搖指遠處的驚愕莫名的張承佑,大聲吼道。

    雙方相距甚遠,文福的聲音再大,也不可能傳到張承佑的耳邊,但鴉雀嶺上千餘名唐軍,卻在文福話音剛落的時候,同時大聲重複著文福的喝問!

    “承佑小兒,還識得你文爺爺否?”

    大唐新任的右金吾衛大將軍文福,此人原本是成德節度使李安國的親兵將領,李澤上位之後,此人一度退出了一線領兵大將的行列,重新執掌大權並不久,這樣的人,張承佑自然是認得的。

    不等張承佑明為什麽文福率領的唐軍會出現在這裏,四周馬蹄聲聲,一名名斥候狼狽不堪地從數個方向之上奔來。

    “將軍,左翼發現唐軍!”

    “將軍,右翼發現唐軍!”

    “將軍,我們的後路被堵住了,是唐軍,是唐軍!”

    霎那之間,張承佑全身的血液如同被凍住了一般,整個臉上毫無血色。這一次戰役從開始到現在的一幕幕在眼前一一劃過。

    原來,從頭到尾,被算計的那個人都是自己。

    唐軍早就偷偷地抵達了高麗,而檀道濟所謂的反攻,潰敗,奔逃,隻不過是要引誘自己入觳而已。

    “撤退!”魂靈兒剛剛回到身體之內,張承佑立即便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向漢城方向撤退。”

    四麵被合圍,唐軍戰鬥力不是檀道濟可以比擬的,他可沒有信心能在對手的圍攻之下獲得勝利,孤獨一擲,向後撤退,集中全部的兵力對後方來敵進行決死一擊,或者還有生還的希望。

    能突出去多少,便是多少!總是要勝過被對手圍得鐵桶一般來慢慢地收拾。

    張承佑的決斷下得快,但文福這樣的老將卻也算計得準,在他後方的,恰好就是唐軍的主力,而在前方鴉雀嶺之上,文福手中隻有千餘唐軍再加上檀道濟的主力。假如張承佑的膽子更大一點,直接向鴉雀嶺發起進攻,倒還真有希望突破這裏的防守,然後學著檀道濟一般逃進深山去當土匪。

    可惜,張承佑是永遠不會想到這一點的。

    他向後撤,指揮著他的主力,一頭撞在了唐軍的主力身上。

    當他作出了最後這一個看似正確實則錯誤的決定之後,這一戰,便再也沒有任何懸念可言,區別隻是結束戰鬥的時間長短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