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莫名其妙,霸道的大明

字數:4413   加入書籤

A+A-


    兄弟姐妹們,月底最後三天了,瞅瞅自己的月票,都往倉庫放吧

    朱棣的到來讓張淑慧有些吃驚,趕緊帶著家人迎接。小說

    按理皇帝也不該見大臣的家眷,可朱棣卻對那些禮法嗤之以鼻。

    行禮後,土豆好的看著朱棣,然後伸手從荷包摸出一塊麥芽糖遞過去。

    吃。

    朱棣的麵色有些黑,張淑慧急忙把土豆叫過來,然後請罪道:土豆都被臣妾寵壞了,陛下恕罪。

    鐺

    土豆剛張口,被張淑慧捂住了嘴巴。她尷尬的笑了笑,心想要是鈴鐺衝出來,今天這麻煩可大了。

    朱棣搖搖頭,目光幽深的看著張淑慧,問道:方醒隻有一妻一妾,你怎麽想

    張淑慧的心一緊,答道:陛下,臣妾不敢妄言。

    朕許你說。

    朱棣卻不肯放鬆的追問道。

    張淑慧握緊雙手道:陛下,拙夫不善謀身,家本是清靜地。

    這個暗示已經夠明顯了,朱棣點點頭道:嗯,方醒為國而不惜身,朕自然看在眼裏,你賢名在外,當好生伺候。

    朕走了。

    朱棣好像是為了來問這句話,然後走了,讓張淑慧有些六神無主,趕緊叫人請來了解縉和黃鍾。

    解縉來後,皺眉道:陛下這話怎麽有些試探之意呢

    解先生說的沒錯,陛下不會平而無故的來方家莊,更不會平而無故的召見臣妻,這

    老朱做事天馬行空,讓下麵的人也是一頭霧水。

    解縉最後說道:此事無需擔憂,陛下若是有什麽打算,德華那裏自然會有蛛絲馬跡。

    草原的牧草開始枯黃了,阿魯台的信心又恢複了些。

    走出大帳,阿魯台白色的膚色很是醒目,他看著遠處的羊群道:大明那邊的貨為何沒到

    身後的謀士低聲道:太師,此次延期那麽久,怕是出了意外啊

    阿魯台笑道:那些明人收了咱們的錢,若是敢半途而廢,馬派人去明人那邊散播消息,以明皇的性子,抄家滅族在眼前啊哈哈哈

    太師,明人好像在攻伐朝鮮那邊,朵顏三部也被那個魔神一掃而空,在奴兒幹都司,明人已無敵手,太師,咱們要小心啊若是明人從側翼而來,咱們

    怕什麽

    阿魯台威嚴的道:在我們和瓦剌人分出勝負之前,明人不會進入草原,而且明皇的年紀大了,自從丘福戰敗之後,明皇不敢讓大將出塞。他們還要遷都,等把這些弄完,最少兩年

    謀士喜道:兩年的話,明皇又老了兩歲,太師,那時候的他,別說是親自衝陣,可還能坐穩馬背

    哈哈哈哈

    李彬駐守在新建的鎮奴城,不斷派出小股騎兵向周邊探索,遇到小部落收攏回來大明需要放牧的牧民。

    鎮奴城內的建築全都是水泥磚房,李彬對此很是滿意。

    從古至今,一個火頭毀掉一座城池的事不少,興和伯大才

    李彬目光炯炯的看著跪在堂前的人,沉聲道:不管你等是何部落,不管你等的血脈多高貴,所有人,要麽舉族前來為大明放牧,要麽車輪以的男子盡數斬首

    下麵穿著皮袍的男子聽了通譯的話,拚命的磕頭叫喊。

    侯爺,他說定在一處放牧,時日久了牧草都廢掉了,所以隻能四處逐草而居,懇請您放了他們,他願意每年出一百隻羊,十頭牛作為貢品。

    李彬麵無表情的道:讓他趕緊回去吧,本候許了他一家團聚。

    男子聽了這話,不喜反驚,一堆話衝了出來。

    什麽一家團聚,是去陰曹地府團聚吧

    侯爺,他說馬全族搬來。

    李彬點點頭:告訴他,他可以跑,跑的遠遠的。

    男子哪裏敢,隻是苦苦哀求,說是希望能去種地。

    李彬不置可否的點點頭,等男子走了之後說道:倒是個聰明人,也沒野心。

    有麾下將領冷笑道:他若是敢跑那倒是有趣了,大明不會停止探索的步伐,越往北走,越難活最終他會自己回來,否則會被吞並,那些蠻子可大明狠多了

    種地的話,實際相當於是大明的佃戶,至少一族人不會餓死,不會被凍死。

    兩者相,聰明人,沒有野心的人,自然會做出選擇。

    李彬的目光俾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阿魯台管窺豹,妄自尊大。瓦剌蟄伏,可野心勃勃,且等他們鬥,鬥出個結果之後,大明自然會讓他們知道這話的意思

    北風漸起,草原又進入了蟄伏期

    方醒得知朱棣來家後也沒啥反應,隻是讓張淑慧不要聲張出去。

    老朱如今越發的蒼老了,考慮事情的角度和以前也有差別。

    不認清這一點的人會吃大虧

    方醒昨天帶著家人去城遊了一圈,回來找人準備開工,把隔壁李家的地方弄成北平知行書院。

    要多種樹,還有,留一些地方種植莊稼,書院的學生不能五穀不分。

    到了主宅,方醒進去看了看,說道:圍牆打開,藏書樓教室都得重新建造,不過在此之前將用原來的屋子教學。

    方醒看了這個三進的大宅子,雖有花草樹木,可格局卻不適合書院。

    這樣吧,解先生看看,如果在邊重新修建書院如何

    解縉倒是沒意見:你有錢,那使勁的花。

    呂長波有些疑慮:山長,可這裏離城差不多五裏地,學生還是得住在這裏啊

    那又有何妨住在書院,每十日給假回家。

    方醒站在門口,突然回首笑道:咱們在北平再造一個知行書院,一南一北,遙相呼應,解先生,我相信會有桃李滿天下的那一天

    解縉點頭,然後問道:德華,北邊的風不盛,反而對科學會感興趣。

    呂長波點頭道:在下以前有北邊的同窗,交往多年,覺著北邊人少地稀,秉性粗獷,讀書真不過南方學子。

    方醒笑道:咱們的是實用之學,不哼哼唧唧,不用吟詩作畫,實打實,學了有收獲,這樣的地方正適合科學紮根。

    解縉緊緊身的衣服,北邊的風讓他有些不舒服。

    他在方家的前院有一個小院子,住進去的那天,他發現了方醒改進的炕床,這樣冬天他不用冒險在屋子裏燒炭火取暖。

    年紀大了,又是孤身一人,從床到起床,那被褥都是冷冷的,和這人心一樣。

    北平當地的官員對解縉很冷漠,這位前首輔的落難甚至成為了大家的談資。

    回身看著空蕩蕩的院落,解縉肅然道:好,咱們在這兒紮根

    383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