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物理的勝利

字數:5535   加入書籤

A+A-


    兄弟們,月票榜排名一路下滑啊爵士覺得還是能搶救一下的,求票

    朱棣一行到了聚寶山衛,方醒和朱瞻基已經在等著了。 vw

    朱棣下馬,看著裏麵列陣相迎的將士,問道:瞻基今日沒有功課嗎

    這個問話讓那些官們都鬆了一口氣。

    隻要朱棣還堅持著儒學為先,那麽什麽科學都隻是個笑話罷了。

    皇爺爺,今日孫兒停了半日功課。

    朱瞻基過去陪著朱棣一起走進軍營,說道:皇爺爺,朱貴那裏可有孫兒的份子,若是以後有人要用這裏發明的東西,那得給錢,否則孫兒這些年投進去的東西可都沒了。

    朱棣皺眉道:於國於民有利的東西收什麽錢

    後麵的金幼孜和呂震兩人相對一視,不禁都忍不住笑容滿麵。

    堂堂大明皇太孫殿下,居然和個商販似的計較錢財,當真是前無古人啊

    朱瞻基卻笑道:皇爺爺,若是投入都沒有回報,那以後誰還會這般不計成本的去研究新東西大家等著別人弄出來,直接模仿或是去要不行了

    朱棣說道:你倒是有理了,前年說是沒錢,跟朕借了不少,工部那邊也有吧

    朱瞻基赧然道:皇爺爺,工部是拿了不少礦石,孫兒今年年初已經還清楚了,隻剩下您那邊的還欠著。

    孫子欠爺爺的錢,對於朱棣來說是個趣事,所以他眉間柔和,一路去了朱芳那邊。

    朱芳今天換了一身新衣,看到朱棣慌的趕緊帶著工匠們行禮。

    無需繁瑣,趕緊給朕看看那個車。

    朱芳激動的不行,一步三回頭的帶著朱棣到了鐵軌邊,指著說道:陛下您看,這是鐵軌,馬拉著車在麵跑,輕省了許多,能多拉不少貨。

    朱棣蹲下來,用拳頭敲敲鐵軌,又摸摸枕木,問道:若是漕運碼頭有這個東西,不少人多餘了吧

    起身後,朱棣看到鐵軌的盡頭堆著一堆鐵塊,還有一個架起的滑輪組,點點頭道:這是碼頭的模樣吧。

    朱瞻基笑道:皇爺爺,您還是先看看吧。

    好

    朱棣起身,方醒讓朱芳把馬車趕過來。

    馬車很大,而且居然是四個輪子,由四匹馬拉著。

    這個違製了吧

    念頭一閃而過,呂震隨即苦笑。

    這個是貨車,不是拉人的。

    陛下,這幾匹隻是普通的挽馬,隻是因為車要裝貨物,打造的堅實些。

    朱棣親自過去檢查,那些官員們也跟著湊熱鬧,一時間鐵軌和馬車邊全是人。

    對於馬匹朱棣再熟悉不過了,一眼能區分出來,他主要是檢查了一下車廂。

    嗯,開始吧。

    馬車沿著特地留下的小斜坡了鐵軌,朱芳吆喝一聲,那些工匠們用滑輪組輕鬆的把鐵塊吊起來,然後放到車廂裏。

    皇爺爺,一個鐵塊八十斤。

    朱瞻基自豪的看著滑輪組輕鬆的把鐵塊吊起來。

    一塊兩塊三塊

    楊榮已經麻木了,金忠在邊大聲的問道:那個興和伯,多少塊了

    方醒沒數,胡亂說道:不知道,最後要裝滿,大概是一百塊吧。

    我去八千斤啊

    朱棣對碼頭的印象較深刻,當年他領軍開始靖難時,是從天津衛出發。

    天津衛當時叫做直沽,南邊的貨物都是水路運送到這裏,輸送到北方。

    想起大軍出發時,碼頭螞蟻群般密布的民夫在運送貨物輜重,朱棣不禁目露懷念之色。

    如果當時有這般手段,能省掉多少民夫啊

    打仗是燒錢,同時也是在燒人。

    不論古今,軍隊的輜重都是靠著人力畜力,一步步的運送到位。

    那麽這個馬拉軌道車如何呢

    當馬車裝滿了之後,一個男子過來坐在馬車的前麵,馬鞭一甩,四匹挽馬一起動作。

    動了動了

    八千斤對於官們大抵隻是一個數字,可在見識到那些鐵塊的數量後,都在懷疑這四匹馬能否拉得動。

    四匹馬一邊兩匹,開始有些艱難,可馬車動了之後,那動作變得輕鬆起來。

    車夫坐在車頭加的一個座位,手拿著馬鞭,吆喝一聲之後,馬車漸漸加速。

    跑起來了

    楊士坐過無數次的馬車牛車,知道馬車的速度。

    可這個馬車拉了八千斤貨物,還能跑的那麽輕鬆,那麽快,如若無物,如果是拉人呢

    在這胡思亂想,楊士聽到有人驚呼道:要衝出去了

    馬車的速度越來越快,可鐵軌那麽長,要是衝出去,估摸著人馬都得傾覆。

    楊榮看了方醒一眼,卻是雲淡風輕。

    故作玄虛

    嘎

    這時前方的馬車傳來了一聲怪響,緊接著馬車開始減速了。

    慢慢的,馬車最後在鐵軌盡頭的前麵一點停住了。

    咦

    眼力較好的劉觀詫異的道:這車夫都沒下車,馬車怎麽停住的

    華夏的馬車牛車源遠流長,可刹車的方式卻很寒酸。

    第一種刹車方式,是下坡前,車夫放下一根連著車廂的棍子,棍子連著繩子,車夫跑到車後麵去拉著繩子,木棍和車輪摩擦,這是刹車。

    而第二種是全靠著車後麵的一根刹車棍,在要減速時,車夫下來,把車後傾,那根棍子和地麵摩擦,達到減速的目的。

    可剛才車夫沒下車啊

    走近些後,大家看到車夫依然在車,頓時興趣大增。

    這些武官員們出行大多是騎馬,可家眷出行卻不得不坐車。

    這些年驚馬的事兒沒少發生,車夫完全來不及反應,隻能拚命的拉韁繩。

    若是能刹車的話,能省多少事啊

    方醒冷眼旁觀著,看到劉觀和蹇義,以及金幼孜三人走過去,然後蹲下來仔細看著車輪,尋找刹車裝置。

    而其他人,特別是武勳,包括了呂震,全都圍在馬車邊,仔細看著馬車的構造,還有去檢查鐵軌的。

    這個是何道理

    這四匹馬拉的太輕鬆了,以至於大家認為兩匹馬也沒問題。

    朱芳被擠在外麵,滿頭大汗的道:陛下,這個是

    你進來說。

    大家閃開,朱芳進來,指著鐵軌和車輪說道:陛下您看,車輪是鑄造的,有外緣,正好和下方的鐵軌重合,這樣運行起來的阻力非常小。

    阻力

    金忠一臉懵逼。

    朱芳點頭道:是,是阻力,重物壓在車輪,車輪和地麵摩擦是阻力,而這種軌道配合可以讓阻力減少到最小,一旦起速,那慣性可大了,馬匹受力也小

    金忠還是一臉懵懂,朱芳無奈的撿起一塊石頭在地摩擦著,說道:若是沒有鐵軌,馬車的車輪是這樣和地麵摩擦,生出不少阻力。而鐵軌和軌道相對平滑,阻力可減小。

    而且四個輪子,馬匹不用負重,隻用拉車好,這樣不但是穩,而且還能節省馬力。

    看著一群懵逼的臣子,朱棣麵無表情的道:這些都是誰教的

    朱芳根本沒想別的,脫口而出道:這是書院裏教的科學。

    寂靜

    剛才還圍著馬車轉悠的官員們仿佛是了定身法,一動不動。

    這個能節省時間,節省人力和耗費的發明,是科學裏麵的東西

    朱瞻基說道:皇爺爺,這個道理那本物理書麵有,隻要認真的學,勤動手,大多數人都能懂,說不準哪天有人能發明出更厲害的東西來。

    人人皆為堯舜嗎

    群臣目光複雜,心糾結。

    朱棣淡淡的道:大家都看看,看看這車還能幹什麽。

    於是乎,心難受的群臣又開始了心不甘,情不願的研究。

    383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