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讓人看不透的處罰

字數:4809   加入書籤

A+A-


    感謝書友:浴血神鷹的萬賞

    感謝書友:狼屠屠狼的萬賞

    張淑慧帶著土豆來到了張家,老太太一見喜的不行,叫土豆了炕,接著又叫人去拿果子和點心,完全把張淑慧當做了透明人。 vw

    二夫人吳氏笑意盈盈的把張淑慧拉坐下,問道:聽說你家的平安很是沉穩,咱們可是眼巴巴的等著看看,怎麽沒帶來莫不是她不肯

    小白的際遇在京城算是一個傳。

    貼身丫鬟,忠心耿耿的照顧了方醒三年,然後回報果然豐厚。

    一個丫鬟搖身一變,居然變成了伯夫人,以後出去也是頭麵人物。不少官太太表示,這等幸進之輩,不屑與其為伍。

    所以吳氏的話裏帶著探尋。

    張淑慧笑道:她看家呢,平安還小,不好離了娘。

    老太太一到冬天不大願意出院子,聽到這話問道:那個平安真是呆呆的小孩子發呆可不是好事,雖然不是你的孩子,可你好歹也盡些心。

    張淑慧說道:沒有的事呢,那孩子聰明,下台階都知道一步步的試探著走,隻是不喜歡鬧騰,倒是土豆輕省許多。母親,土豆小時候那和猢猻差不多,鬧騰的人晚都睡不好。

    土豆一聽不樂意了,不停的瞅著張淑慧,滿臉的委屈。

    老太太看到這模樣不禁大樂,笑著摸摸土豆的頭頂道:小孩子要鬧騰才好,不鬧騰家裏還擔心。

    幾人笑了一陣後,老太太突然問道:怎麽聽說姑爺和太子鬧起來了

    張淑慧一怔,然後笑道:夫君在外麵的事一般回家後都不說,我也不問。不過太子殿下寬厚,想必無事吧。

    老太太嗯了一聲,歎息道:我也老了,老大這幾年深居簡出,算是避開了漩渦,隻是姑爺卻一直都在漩渦裏,你回去便告訴他,說是我這個老太婆說的,讓他多在家教教孩子,孩子出息了,你們以後的日子才好過啊

    張淑慧點點頭,心卻苦笑不已。

    方醒的性格看似和氣,可作為枕邊人,張淑慧知道他內裏極為堅定,認準的事輕易不會妥協。

    這時大夫人進來,高調的道:母親,國公爺本是在韜光養晦,要是得罪了太子,咱們家以後可難熬了。

    看到土豆有些吃驚,老太太把臉一沉,喝道:哪裏來的難熬那是男人們的事,你咋呼什麽老大自然會處置,姑爺也會處置,哪裏輪到女人多嘴了

    大夫人訕訕的笑道:哎喲妾身隻是擔心家裏麵,這不分寸有些亂了,母親恕罪。

    等她坐下後,氣氛有些凝滯,大家淡淡的說些家長裏短。

    聊了一會兒後,老太太覺得給大兒媳的麵子足夠了,說道:快年底了,你的事情也不少,先去忙吧,午飯也別過來伺候。

    大夫人麵色不變,起身對張淑慧道:老太太最近越發的心慈了,二妹妹有事說,老太太這裏再沒有不應的

    這話有些刺人,可卻挑不出毛病來。

    老太太的麵色突然一變,變得冷冰冰的,正準備說話,外間來了個丫鬟。

    老太太,國公爺方才令人傳話,姑爺的事情無礙,隻是

    這個是張輔的貼身丫鬟,老太太一看她意猶未盡,點點頭。明婆婆幹咳一聲,屋子裏的丫鬟婆子們都出去了。

    那丫鬟等人出去後才說道:國公爺說了,姑爺此次行事極為精妙,他自愧不如。趙王大概要惱怒了,不過藩王不可幹政,想來姑爺肯定無事。

    老太太點點頭,令人賞了丫鬟一塊碎銀。

    富貴人家賞錢以銅錢為下,白銀為。

    想想也是,假如主人家得意,吆喝一聲:賞她十貫錢

    那得找個口袋扛著回去,體弱的還得找個幫手。

    丫鬟走了,大夫人訕訕的道:母親,兒媳去了。

    老太太沒搭理她,隻是揮揮手。

    等大夫人去後,吳氏好的道:二妹妹,姑爺這是使了什麽手段居然連你大哥都稱為精妙。

    張淑慧搖搖頭,嫂子,我從不問夫君這些事,他覺得該告訴我的會說了,不說的多半是有些忌諱。

    老太太讚許道:這才是做人媳婦的樣子,當年你們的父親還在時,樞密院的事他從來都不說,我也是從來都不問,所以才能相安。女人啊要有心,心別亂,一亂是錯。

    這話有深意,以至於回到自己的地方後,吳氏還在想著。

    奶娘送了一杯她習慣喝的茶,聽到了些喃喃自語。

    安之若素嗎不能浮躁,一浮躁心亂了

    朱棣沒吃午飯,趙王來求見也被拒了。

    大太監心驚膽戰的看著朱棣站在故皇後的畫像前,已經站了有半個時辰。

    妙雲,你倒是輕省的去了,朕卻還在這裏煎熬著

    聽著這話,大太監垂首暗自悲傷。

    為人父母的終究是難於取舍,當父子之間還搭了無皇權時,非鐵石心腸之人不能決斷。

    朱棣站了許久,突然說道:你看瞻基以後如何

    大太監正在傷感,聞言幾乎被嚇尿了。

    猶豫了半天,他終究不敢違背朱棣的意思,隻得說道:陛下,太孫殿下銳意進取,和您最像。太子殿下終究身子不大康健,要多多保養才是。

    說完這話,大太監渾身像是從水裏撈出來的一樣。

    朱棣回身,看到大太監狼狽的模樣,說道:傳朕的旨意,興和伯做事毛躁,著抄寫佛經十本。

    大太監眼皮都不眨一下的聽著,生怕漏掉一個字。

    朱棣麵帶蕭瑟之意,說道:趙王行事無狀,著禁足一月。

    大太監趕緊應了,然後出去交代。

    走出大殿,一陣冷風吹過,大太監不禁打個寒顫,心叫苦。

    千萬別病了呀

    朱棣的身邊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長期少了誰,你別想著再回來。

    交代完之後,大太監趕緊叫人給自己弄了一碗薑湯,濃濃的喝了下去。

    而旨意下去後,剛回到王府的朱高燧傻眼了。

    作為朱棣寵愛的幼子,除去早些年他不知道收斂,被朱棣收拾了一次之外,何曾被這般對待過

    為何

    朱高燧接旨後問道。

    來傳旨的是個生麵孔,朱高燧有些不安。

    這太監說道:奴婢們隻知道旨意,其它的一概不知。

    這是藩王和繼承人之間的差別。

    如果換做是朱高熾和朱瞻基,誰要是敢這麽倨傲和生硬,那是在作死,如說黃儼這種人是例子。

    朱高燧大怒,但麵不顯,還讓人給了些寶鈔,好生送出去。

    等人一走,朱高燧怒道:黃儼那條老狗去了朝鮮那麽久還不回來他是樂不思蜀了嗎

    謝忱的麵色不大好看,說道:殿下,朝鮮如今可是大明的地方,黃儼再想像以前那般的肆無忌憚,已然不可能了。按照行程,年前他會趕回來。

    朱高燧嘿然冷笑,目光陰冷的道:那方醒栽的好贓父皇也不加辨別認為是本王做的,真真是老

    謝忱的麵色越發的慘白了,他退後幾步,出門看看左右,沒看到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朱高燧冷冷的道:怕什麽本王不信父皇不知道,不過是拿了本王殺雞儆猴罷了做了還說不得了嗎

    383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