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力挽狂瀾的大人物

字數:4573   加入書籤

A+A-


    方醒撂挑子了,很幹脆的撂挑子了

    孟瑛家派人送來了禮物,被方傑倫扔了出去。 vw

    柳溥親自來也沒見著方醒,馬蘇隻是客氣而冷淡的陪他坐了一會兒,最後他一跺腳,說是回去找他爹的麻煩。

    金忠沒來,隻是在有人去給他拜年時,一臉唏噓的談及方醒,那模樣欲言又止,一時間讓人不知所以。

    京城漸漸的多了些男子,個個風塵仆仆,然後滿世界找客棧。

    以前京城在金陵時,北方考生過去參加會試住宿很艱難。現在遷都北平,南方的考生們也麵臨著這個問題,那些官員和商賈想修建會館都來不及了。

    所以今年的會試將會是考驗北平客棧接待能力的一次盛會。

    於謙站在客棧的門口,正色道:為何把我的房間給了別人

    小二滿臉疲憊之色的道:那人給的錢多,小店難得遇到一次發財的機會,誰會和錢過不去呢,您說是吧北方的考生還沒到,您看看趕緊去尋下一家吧。

    會試停了一科,可鄉試卻不會停,於是今年參加會試的考生往屆多出不少。

    離會試還有兩個月,於謙覺得其它客棧肯定是空蕩蕩的。可等他去問了幾家之後,房間有,還多,可在地段和條件都不如他先前入住那家的情況下,價格居然還多了一成。

    欺人太甚啊

    於謙在幾輪砍價之後,一怒之下說寧可去廟裏借宿,可那些夥計卻笑的得意,讓他盡管去。

    等他找到一家寺廟,借宿可以不花錢,但吃飯要錢。

    素齋嘛,於謙深信自己能堅持下去。

    可等那素齋的價錢出來時,於謙震驚了。

    於是住了一夜之後,他再次流浪在北平街頭,卻不願意再去看那些憎惡的臉嘴。

    直到一個擺攤賣小餛飩的老漢看到他蓬頭垢麵的可憐,以為他沒錢,建議他去找南方籍的官員求助,還給了他十個銅板和一大碗餛飩。

    於謙說自己有錢,可老漢卻不由分說的把他趕走了,再靠近揮舞著棍子威脅他。

    多謝老伯了。

    於謙隻覺得心暖暖的,這幾天遭遇的那些白眼都被暖化了。

    去吧,要是那些人不收你,你去城外的知行書院看看,聽說他們放假了,想必會空出許多房間。興和伯家和善,你說些好話,肯定能住進去。

    興和伯

    於謙想起這個在南方臭名昭著的名字,不禁一怔。

    老漢揮手道:去吧,興和伯是好人。

    於謙問道:老伯,您為何說興和伯是好人呢

    此時正好沒生意,老漢說道:土豆是興和伯找來的,那個科學啊老漢的孫子學了那個啥數學,聰明多了,如今還想著去學那個物理。

    看到於謙發呆,老漢說道:讀書人,別看不起土豆,那東西煮來吃,烤來吃,炒來吃都行,菜糧都能吃,好東西呢

    於謙點點頭,緩緩轉身離去,身後,老漢唏噓道:讀書都讀傻了,真是可憐喲

    未來的於少保,力挽狂瀾的大人物,這樣被一個賣餛飩的老漢當做了書呆子。

    城外,大市場可沒歇業,那些萬惡的資本家們知道過年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於是都紛紛許下了加錢的諾言。

    於是,大市場還是人頭攢動,熱火朝天。

    於謙沒吃那碗餛飩,他跟著人流走進大市場外麵,看到了那些攤子,去買了一個春餅。

    賣春餅的父子倆看著有些書卷氣,於謙好的問了問。

    我家靠著這個春餅攤子活著呢,書可沒有千鍾粟

    那個半大小子一邊熟練的包著春餅,一邊貧嘴的說道。

    閉嘴

    年男子歉然道:看你這打扮,是進京趕考的吧太早了,京城居大不易,不想個節省的法子,不好熬到二月初啊

    於謙拱手道:學生想提早趕到京城,見識一番北方風物。

    北方沒啥風物,是冷。

    那小子又貧嘴了,後麵一個麵條攤子的女人笑道:杜尚,你姐可沒你那麽多話。

    我隻是覺得他來早了,浪費錢呢

    杜尚不服氣的道,杜海林皺眉瞪了他一眼,這才消停。

    半大小子正是叛逆的時候,有過這段經曆的於謙笑道:無事,隻是請問一下,那知行書院在哪

    書院放假了,你去了隻有守門的一家人。

    杜尚搶先說道。

    你這是

    杜海林看看於謙背的包袱問道:莫不是去找人的

    於謙拱手道:學生想去看看知行書院的模樣。

    當看到知行書院時,袁衝正在裏麵到處跑,身後跟著一隻小狗,在雪地裏撒下一路笑聲。

    請問找誰

    袁達出來了,警惕的問道。

    這裏是儒家子弟恨之入骨的地方,眼前這人一看是讀書人。

    大哥,學生想求見興和伯。

    你想幹嘛

    等於謙見到方醒時,一時間震驚於他的年輕,不禁脫口道:學生於謙,見過伯爺,敢問伯爺如何能武雙全。

    方醒也是一愣,他昨天見過這個年輕人,可沒想到他居然是於謙。

    於少保啊

    大明力挽狂瀾的兩位人物,一是於謙,二是張居正。

    可若是讓方醒來說,於謙的重要性之張居正要高出一大截,若無他,當時的大明要遷都了。

    兩人都是相對發愣,於謙拱手道:是學生孟浪了,興和伯見諒。

    方醒笑著請他坐下,說道:看你的模樣莫不是來趕考

    於謙畢竟是意誌堅定之輩,也不說自己的遭遇,隻是向方醒請教了科學的事兒。

    科學啊是總結了一些事物的規律,你可以理解為格物,算了,我想儒家肯定不喜歡科學和他們掛靠,你便理解為研究萬物的學識。

    好大的口氣

    於謙問道:世間萬物多不勝數,伯爺,科學果真能一一鑽研嗎

    方醒說道:萬變不離其宗,再繁雜的事務,隻要肯鑽研,能找到其的規律,如說冶煉白銀的灰吹法,那是利用鉛和白銀互溶,但熔點又不同的特性,而其是找到了白銀和鉛的一些規律,才能提煉。

    這個和工匠有共通之處。

    於謙坦然的道,沒有因為有詆毀科學之嫌而惶然。

    看來你沒有看過科學的那幾本書,不過人各有誌,不可勉強。

    方醒沒有收集名人的嗜好,所以起身道:看你的模樣,多半是沒了住所,若是願意,那在這裏暫時住下吧,前院的解先生可以請教。

    於謙本想拒絕,可最後還是接受了方醒的好意。

    383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