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9章 如此,大明應戰

字數:5053   加入書籤

A+A-




    冬季的大明京城被大雪覆蓋著,紫禁城中也是一樣,於是就苦了那些太監們。

    “最新的消息,泰西船隊在試探。”

    早朝時,孟瑛出班介紹了最新的情況。

    “他們出了哪裏?”

    有人把地圖擺在了前方,能讓皇帝和那些重臣們看清。

    孟瑛走到地圖前,指著一個地方說道:“他們出了鼉龍灣,可我水師一直有小船隊在附近遊弋,當即就發現了他們。”

    “然後呢?”

    楊榮麵色嚴肅的問道。

    他擔心泰西人會從水路襲擾大明,甚至是發動進攻,然後哈烈和肉迷聯軍會趁機夾擊大明。

    “水陸並進啊!”

    楊溥覺得大明此次有麻煩了。

    方醒卻說道:“別高看了泰西人,他們隻是叢林裏的野獸。野獸從無感情,他們更多的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去做決定。而大明……”

    他看著文武百官,然後指著外麵說道:“大明可以同時應對水路和陸路的兩個大敵,並能擊敗對手!”

    他的語氣堅定,讓人不禁心中一振。

    孟瑛點頭道:“正是這樣,我大明水師隻是小股船隊在附近,麵對強大的對手,他們依舊敢於發動進攻,而且……”

    他驕傲的道:“他們擊退了泰西人的試探,鼉龍灣以外依舊是大明的海疆!”

    “好!”

    楊榮忍不住揮拳叫好。

    孟瑛微微頷首,代表著武人們接受了這份誇讚。

    “得了消息之後,我等判定泰西人隻是作態而已。他們出來就是給聯軍打氣,可卻不敢再進。”

    有文官問道:“保定侯,若是他們真敢呢?一旦大明海疆被襲……而且那時多半大軍正在西征途中,引發了混亂了怎麽辦?”

    方醒出班說道:“麻六甲那邊有水師的主力輪換駐守,扼守住了那裏,大明海疆就高枕無憂!”

    孟瑛在地圖上把那一道島鏈用手指頭勾勒了一下,方醒說道:“這也是當年水師非要拿住那道海峽的原因。”

    有些人不自在的轉過臉去,不想看方醒那張平靜的臉。

    當年方醒一力鼓吹大明需要控製那道海峽,並做好長期移民和駐守的打算,被不少人詬病為瘋狂。

    那時候不少人用前唐拚命擴張,最後窮兵黷武亡國的例子來反駁方醒,卻被他一一駁倒。

    現在的局勢證明了方醒當年的高瞻遠矚,而他們自然就是鼠目寸光。

    楊溥卻有另一番想法,他覺得這些年來方醒一直在推動著大明在某些方麵不斷走出去。

    比如說對外移民,以及藩王分封海外……

    這些舉措如今聯係在一起看,就會發現一脈相承的恐懼。

    是的,楊溥看向方醒的目光中帶著恐懼。

    這人竟然在十多年前就預測到了這樣的局麵嗎?

    在朱瞻墉出海之後,又有三家藩王走了。

    據說車馬一眼看不到頭,可見那些藩王聚集了多少錢財。

    而且哭聲一路不斷。

    沒有人願意去海外,這一路就是他們的流放路。

    無數人在咒罵著皇帝和方醒,可他們依舊無恙。

    “……泰西人的舉動反而是個好消息。”

    方醒在分析著局勢,分心的楊溥漸漸的回過神來仔細聽著。

    “他們的舉動告訴我們,他們給了聯軍不少支持,並答應要從水路來牽製大明。而時機很重要……也就是說,聯軍肯定已經出發了。”

    他看著皇帝,說道:“要開始了。”

    群臣的心中一緊,都看向了皇帝。

    他們中間有人曾經幻想過此戰能夠避免,可在聽了方醒的分析之後,幻想破滅。

    朱瞻基一直在看著地圖沉思,聞言點頭道:“是啊!要開始了。”

    皇帝表態了,孟瑛馬上就大聲的道:“陛下,臣願領軍前去。”

    大軍出發很麻煩,所以就需要前鋒去哨探,去迎敵。

    “陛下,臣願為前鋒。”

    武人這邊都空了,全部出班請纓。

    文官們目光複雜的看著這些武人,知道文武之爭又將要放下一段時日,對武人的打壓也得消停了。

    外麵有冷風吹進來,文官們打個寒顫,而武人們卻神采奕奕。

    朱瞻基把這些都看在了眼裏,說道:“朕知道有人會說窮兵黷武,現在不說,等朕去了之後也會說。”

    “陛下萬歲!”

    對付這等唏噓,萬歲是最好的回應。

    可朱瞻基卻沒有半分歡喜,他起身道:“這個世界很大,卻也很小。說它大,那是因為許多地方我們依舊無知。說它小……因為朕依舊看到了夕陽!”

    大家有些不解,方醒卻了然,並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朱瞻基指著外麵,厲聲道:“朕要看到太陽在大明的土地上不停的轉動,永不墜落!誰能幫朕?”

    從科學開始傳播後,大家都知道了一個概念。

    ——太陽會不停的轉動,這裏是白天,那邊就是黑夜!

    日不落啊!

    “陛下,臣願為大明征伐!”

    “陛下,臣……”

    武人們沸騰了,人人麵色漲紅,哪怕張輔也是一樣。

    文官們大多麵色沉凝,對於他們來說,世界不再是一個飄忽的概念。

    通過水師的不斷探索,大家都知道了所謂的中央之國隻是一廂情願而已。

    可要讓他們讚同大明向外不斷進取,沒幾個會讚同。

    漢唐之後,儒家的進取心就蕩然無存。

    他們更願意抱殘守缺,隻求一個安穩。

    朱瞻基朗聲道:“中央之國從來都不是地理位置所決定的,那麽它是怎麽來的?”

    無人回答,朱瞻基神色凜然,喝道:“那是打出來的!”

    群臣肅然,文皇帝當年北征的硝煙還未散盡,追亡逐北的熱血依舊在武人的身體裏燃燒著。

    方醒看了一眼那些鼻息咻咻的武人,再對楊榮點點頭,然後出班道:“陛下,臣請率前鋒出征。”

    楊榮看向了皇帝。

    朱瞻基微微點頭,說道:“哈烈和肉迷聯手,外加泰西人的試探,這個世界在向大明發出挑戰,而朕唯一能回應的隻有刀槍。”

    皇帝終於決定了出征!

    大殿內的氣氛有些灼熱,和以前文皇帝一人拖著整個大明去北征不同,現在的大明少了許多目光狹隘的官員,哪怕是反對,可他們依舊知道這次西征的重要性。

    “大明從不畏懼什麽,以前不會,現在不會,以後也不會!”

    皇帝的目光銳利,從文官那邊掃過來,最後在武將這邊停住。

    “此戰大明必勝,而在此之前,朕需要眾卿齊心協力,可否?”

    武人們率先齊聲說道:“願為陛下效死!”

    楊榮當先說道:“臣等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臣等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戰當前,首要的是人心。

    朱瞻基伸開雙手,微微上抬,說道:“如此,大明應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