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

字數:4396   加入書籤

A+A-




    第三卷揚帆於大明朝野

    軍人的速度向來雷厲風行,事情剛剛商議完畢,李曉峰已經帶著部分將士開始整治。

    而秦浩明則帶領著吳鋒和顏蟄等三十二名士子,一起到六橫島東南處鹽堿地進行觀摩。

    並要求他們帶上紙筆,不懂就問,隨時記錄李曉峰的經驗和原因。

    如果說親衛是秦浩明未來的軍官團,那麽,這些士子就是他將來的文官團。

    曆史已經證明,大明的大部分文武百官已經不堪重用。既然如此,那就要補充新鮮的血液進行替換。

    隻不過,現在需要對他們改造,特別是在思想觀念。

    否則,跟原來那班腐朽的官員一樣,豈不是重新陷入一個新的輪回。

    李曉峰指著鹽堿地上的白色霜晶說道:“大家請看,這些白色之物,便是鹽堿,俗稱燒土,其意為能燒死樹苗與種子之土。

    吃土肥力極差,易於板結硬化,連野草亦難生長,必須徹底改良方可使用。

    一般來說,治鹽堿地要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便是去鹽。”

    在他身旁,士子兩兩一組,一人端墨,一人執筆速寫。

    “所謂去鹽,便是將鹽堿地表麵結晶鹽土徹底鏟去。現在是深秋,土地尚未凍硬,那些將士現在就是要將此項工作完成。”

    遠處,因為是臨時決定,海盜們又沒有種田的物件,兩千將士拿著各種工具在地裏勞作著。

    顏蟄哦了一聲,急忙問道:“是否這樣一來,就完成了去鹽的工作?”

    李曉峰搖搖頭,掰開地上的霜晶說道:“沒這麽容易,這隻是除去表麵的鹽皮。

    在鏟去表麵結晶鹽皮後,需得挖掘引水溝,引來活水漫洗,將土壤中的鹽份溶化。

    這樣一來,土中鹽份溶於水中,一可通過排水溝排出,二可因此隨水滲透至土地下層。

    按原來的經驗,大概要三天一灌一排,輕度鹽堿地連續灌洗三次,重度鹽堿地連續灌洗六次,才算是真正完成去鹽的工作。”

    秦浩明笑道:“到底是懂行的人,說得很有條理。那接下來第二步要如何呢?”

    李曉峰謙虛地撓撓頭說道:“啟稟秦督,不敢說懂行,隻是一點經驗而已。這第二步,就是翻耕。”

    顏蟄插言道:“這個學生倒能想明白,應該是將土地徹底翻過來耕作之意吧?”

    李曉峰點點頭:“正是此意!根據觀察,一般情況下,鹽堿在土層上層多,下層少。

    經過耕翻,可把經過去鹽後的土壤中所殘留的鹽堿翻扣到耕層下邊,把下層含鹽堿較少的土壤翻到表麵。

    翻耕還能疏鬆土層,減弱土壤水份散失,可有效地防止土壤重返鹽堿狀態。據末將經驗,春季與秋季是返鹽較重的季節,此時開始翻耕最為有利……”

    此時,李曉峰侃侃而談,再無絲毫粗漢的形象。

    “最後一步,則是上肥。要注意,不可上帶鹽堿之類肥料,如草木灰之類常用農肥,皆不可用。

    要直接淋人畜糞便之類。這樣土中的鹽堿反會減少,又可有效增加土壤肥力。”

    李曉峰說完,秦浩明低頭沉吟了一下,明白他之所以要隻淋人畜糞便,因為這類有機肥料皆帶弱酸性,正好可與土壤中的鹽堿相中和。

    而草木灰為弱堿性,故不可用。

    當然,現在的李曉峰不知道其中的化學原理,隻是通過經驗便能摸索出這套方法,殊為難得。

    至此,秦浩明完全有理由相信,李曉峰能夠完成這項工作。

    秦浩明笑著對他說道:“李千戶,就按你所說的方法去做。優先整治那些輕度鹽堿地,保證桑蠶工作能順利進行。”

    “秦督請放心,從現在秋末到明年開春,時間充足,隻要有勞力,末將定將這些鹽堿地全部翻耕完畢。”

    李曉峰一臉激動神情,大聲保證。

    秦浩明哈哈大笑,誇讚他幾句,轉身對吳鋒等士子說道:“人非生而知之!

    鹽堿地改良之事,你們這幾天就跟著李千戶學習,身體力行。務必知其因,曉其果,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學生謹遵秦督教誨!”

    眾人軍姿挺立齊聲高呼,心氣十足。

    除了顏蟄之外,其他人都沒有官身,因此皆自稱學生。

    隻是,這個熟悉的片段,讓秦浩明感覺心裏怪怪的,怎麽聽著有點校長的味道。

    不過,蔣校長的那一套還是蠻有用的。要不,索性趁著講武堂成立那天,把師生關係確定下來。

    師者,傳經授道解惑答疑,教授弟子文武本領。另外這個師者不僅僅是傳授文化知識的教師,而且也是心靈根源的精神導師。

    所以,五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有“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字。

    這幾個字是傳統社會中倫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據,由於深入人心,時下的大明朝,這種師生關係極為牢固。

    秋風蕭瑟地吹過,清冷的陽光從蔚藍的天空瀉下,或濃或淡地投影在碎石鋪成的小徑上,聚集成燦爛多彩的斑斕狀。

    陽光下,秦浩明獨自一人,背負雙手,認真思索和這些士子應該建立什麽樣的關係才好。

    不可否認,秦浩明極為重視這批國子監士子。

    戰爭靠武將,治理地方天下還是要靠文官。

    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文官和武將雖然有一定的矛盾性,但又相輔相成,上演將相和。如此,國家才能穩健發展強盛。

    既然有效,那就拿來使用。

    秦浩明站定身形,剛毅的臉上露出一抹淺笑。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一些優秀的軍官將領和文人士子帶在身邊,用一言一行,影響著周邊的每一個人。

    而且,自己的總督府班底越來越龐大,負責的事務千頭萬緒,也該有一個機構來幫忙。

    依照時下的辦法,多由幕僚幫忙處理雜物。隻不過,這種雇傭關係,讓效率有些低下。

    既然都是學蔣校長,那索性用身邊人和士子組建侍從室,自己隻要稍微改動一下便可。

    侍從室,是老蔣的直接辦事機構.在抗日戰爭之前,侍從室已有一室二處五組,戰時又擴編為一室三處。

    其中,侍衛長室專門負責委員長的警衛侍從。第一處主管軍事,第二處主管黨政,第三處主管黨政軍人事。

    黨就算了,不合時宜。

    侍衛長可由親兵將領浩子充任,第一處主管軍事,第二處改成主管政務,第三處主管人事、獎賞等。

    下麵再分為若幹組,各自負責一塊。這樣,所有事情各司其職,無疑可以提高效率。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方便自己掌控隊伍,得到人心和忠誠。

    隻是,這人選倒是要好好思慮清楚,再做決定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