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字數:4355 加入書籤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動
翌日,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行車馬悄悄出了皇城,順著禦道南下,緩緩駛向正陽門而出。
堂堂司禮監秉筆兼東廠太監,當今天子心腹,巨宦王公公出城,自是一路暢通,無人敢阻。
百騎隨扈左右,三輛舒適樸素的馬車依次而行,出正陽門入外城,出永定門至南郊,終於停在燈火通明的定南軍軍營外。
此時,閩粵總督秦浩明緋袍著身,率領左右心腹將校,早已恭候多時。
小太監上前打開車門,王承恩率先下了馬車,朝秦浩明點點頭,左右觀望四周,方回身親自為天子開門。
秦浩明疾步上前,正要行禮參見崇禎皇帝,卻被王承恩所阻,快速低聲說道:
“軍營內皆是民夫歌女,人多嘴雜難保密,不可公然亮出天子名號,以防言官彈劾,再傳播與眾,有損天子名聲。”
秦浩明點點頭,對剛下馬車的崇禎皇帝躬身行禮。
久未出宮的崇禎皇帝,一身富家翁打扮,攜著秦浩明把手前行,微笑著說道:
“今日不論君臣,隻論摯友,見而不跪,請秦愛卿遵守。”
秦浩明自然應諾。
其他人留在軍營外,有限的幾人隨著秦浩明跨過溝壑,越過工棚,穿過帷幕,停在一大片冷清的工地上。
望著工地上高低起伏的形狀,眾人不由紛紛目瞪口呆。
隻見方圓兩裏的平地上,到處都是人工搭建的造型,雖然尚未完工,可能夠看出雛形,竟是一副實景地圖。
一處處高山峽穀,一處處河流海洋,一處處森林城池,一處處丘陵平原,仿佛眾神用無上法力,將千裏江山濃縮,讓人一目了然,盡收眼底。
崇禎指著工地,雙目炯炯,對秦浩明問道:“這堪輿莫非是……?”
其他幾人也盯著秦浩明露出疑問的目光,後者仰頭哈哈一笑,堅定說道:“正是遼東!”
王承恩倒吸一口涼氣,好大的手筆。
麵對眾人神色各異,秦浩明手指前方說道:“北至赫圖阿拉,南至旅順雙島,西至朝鮮鴨綠江,東至萬裏草原,當然還有遼西、山海關、京師以北諸城!”
王承恩疑惑問道:“秦督這是何意?”
秦浩明仰頭傲然笑道:“謠言止於智者!可是百姓愚昧,文人酸腐,百官無恥,這世上又哪有那麽多的智者?
自古眼見為實,為正本清源,還我定南軍公道,本督幹脆造個遼東給天下百姓看看,到底是誰謊言汙蔑,別有居心?
又是誰指鹿為馬,顛倒黑白?”
崇禎皇帝深吸一口氣,忽然回頭說道:“大伴,等秦督用完,就把這裏給朕……給我保護起來,此後這裏便是大明的講武堂!”
不等王承恩點頭應諾,崇禎轉頭對秦浩明問道:“你意欲何為?”
秦浩明俯身肅然說道:“公示於眾,配上士子解說,任由天下士子百姓參觀學習。
將建奴崛起,撫順失陷、薩爾滸之敗、遼沈大戰、遼東大戰等一一展示,如此,將遼東變局、庸臣之誤、天子之冤、定南軍之功表白天下!”
王承恩瞧了崇禎一眼,連連擺手說道:“秦督,不可!
此圖乃軍國重器,兵略乃朝廷機密,重臣乃國體臉麵,不可輕示與眾!”
“臉麵?”秦浩明毫無顧忌冷笑道:“遼東地理山川,皆在奴酋心中,何談軍國重器?兵略皆已過時,何談機密不傳?
重臣為一黨之力,攬功於己,諉過於天子,若不駁斥,丟得就是天子的臉!
川浙軍、九邊勇士、土司精銳、定南軍為天子為國家,浴血遼東,卻為群臣所誤,身死名滅。
若不使之含笑九泉,若不使之名垂千古,若不使之載譽而歸,日後還有何人,願為天子效死沙場,願為大明流血犧牲?”
熱血在崇禎心頭湧起,再也顧不得露出破綻,決然大聲喝道:“好,就公示於眾!
讓天下萬民,好好看看他們的嘴臉,瞧瞧到底是朕昏庸,還是他們無能?”
王承恩看看熱血沸騰的崇禎皇帝,搖頭勸說秦浩明,“讓天子與朝臣對立,訴不平於百姓,終是有些不妥啊。”
秦浩明轉身朝王承恩俯身行禮,誠懇的說道:“王公公,你可知道,自隆武皇帝之後,皇權不張,臣權高漲,皆曆代天子寬仁所至。
諸黨文人不念天子恩德,不思自身無能,反而雞蛋裏挑骨頭,抓住天子些許疏漏,以奏疏謾罵於上,以文章達於天下,何曾想過不妥二字?
而且若讓百姓知曉遼東局勢,對朝廷還有一大利也。”
崇禎皇帝心情大慰,哈哈笑道:“朕就是你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有何好處,快快說來。”
秦浩明突然變得非常嚴肅,沉聲說道:“遼東大變,全遼盡失,朝臣爭於朝,士人貶於文,百姓罵於野,群情洶洶。
若通觀遼東形勢。當知遼東既失,則山海關危及,則華北危及,則京師危及,則大明危矣!
韃虜鐵騎南下之日,即是覆頂之災之時!
所以,微臣不惜花費巨資巨力,造此輿圖。
目的便是警醒民眾,當關切自身,人人奮力,與天子國家,共度此難關!”
崇禎搖頭不以為然說道:“百姓哪裏理會朝廷邊關大事。”
秦浩明眉頭微皺,肅容道:“百姓之力豈可輕忽?
若非蒙元肆虐,殘暴不仁。以致民怨沸騰,揭竿四起,太祖高皇帝何以掃平天下,驅除韃虜?
撫順初陷,遼沈、遼南、遼右、遼西,百姓皆漠不關心,孰會毀家離鄉,一死反抗?
可是此時,皇上不見金州、旅順數萬百姓,正枕戈待旦。蓄勢而發乎?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皇上不應忽視民眾力量!”
秦浩明之言,崇禎聽在耳裏,突然歎道:“自萬曆年間平定倭寇,抗倭援朝,天下承平已久,士子不識兵凶戰危,雖可激昂熱血,卻難免空談誤國。
朕亦恐百姓安居百年,早已沒了血氣,忘了罹難之苦,失了警惕之心,隻顧鬥米油鹽,誰會與國同氣?”
“這正是我們要改變的。”
秦浩明堅定的說道。
他知道崇禎皇帝沒有說錯,曆史上,大明百姓正是不管不顧建奴,隻知道一味躲避,漠不關心國事,等到建奴南下,方才想起亡國之苦。
奈何時局崩亂,南明文官猶自想著爭鬥,遂無力回天,大明滅亡。
所以,大明的士子文官肯定靠不住,唯有喚起民眾的力量,大明才有救!
曆史證明,任何忽視民眾力量的政權,最終都必將走上滅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誠不我欺!
PS:感謝書友爻釋打賞,銘感盛情,感謝諸君投票支持,故土難離敬上!(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