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朕保證不秋後算賬(真的好想要推薦票)

字數:4155   加入書籤

A+A-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六。

    時間已經過了正午,大明天子朱由檢還在屋宇式的皇極門門樓內聽政。明朝的早朝並不是在大殿內進行的,而是在皇極門進行,稱為禦門聽政。皇帝陛下的寶座就放在氣派非凡的皇極門門樓內,門樓前後後三重台階,重重台階兩邊均有漢白玉欄杆環繞,望之威嚴氣派。

    皇帝的禦座兩側和後方侍立的是司禮監內官,朝臣則在皇帝禦座的正前方,靠皇帝最近的則是幾位內閣大學士,另外還有一位頂盔貫甲的大漢將軍立在皇帝右前方的廊柱下。更遠一些,才是文武百官,分列兩班,人數非常多。

    由於明朝的開國太祖朱元璋是個工作狂,又喜歡獨攬大權,還怕被臣子蒙蔽。所以就想盡可能的多見一些臣子,多聽取一些報告。因而明朝的早朝常朝的規模也是空前的——由於人多,所以大殿中呆不下,才在皇極門(早期稱奉天門)搞禦門聽政,皇帝和少數重臣可以在門樓下麵呆著。大部分的官員,都是“戶外工作者”,也別說風吹雨打,光是曬太陽也夠受了。如果遇上一個不愛上早朝的懶皇上大家還好過一點,要遇上崇禎這樣恨不能一天上兩回早朝的皇上,那滿朝文武一個個就都是黑黑的……不黑也曬黑了!

    除了曬,還有就是累了。早朝的時間很早,卯時一到就得開始,也就是淩晨五點開始。通常會持續到中午才結束!這就是六七個小時了!

    而且上朝的官員也不是住在宮裏的,得從北京內城各處趕到皇宮,寅時怎麽都該起了……也就是淩晨三點起床,五點上班,還是戶外工作,大太陽底下曬到中午。

    這哪兒是當國家領導人啊!分明是掃大街的環衛工人啊!

    所以白麵書生一樣的京官,在北京城是很少見的,有也一定是新來的,絕大部分的京官都是一張老農民似的黝黑臉膛。

    除了黑,還有瘦!每天淩晨三點起,五點上朝,一站一上午,站完還得辦公事,而且皇帝還是個喜怒無常的主兒,指不定什麽時候就給錦衣衛抓去了,整天提心吊膽的……幹這樣的工作能胖可真不容易啊!

    不過人多並不等於效率高,雖然今天來了好幾百京官,從天沒亮就一直在皇極門外站著,直到現在太陽都到頭頂心了,也沒議出個退敵之策。

    其實就是沒錢唄!有錢啥都好,沒錢啥都不好了。

    現在大明沒錢了,國庫空空,內庫也同樣空空。

    吳襄兩月份時向崇禎皇帝開價百萬兩的時候,崇禎回答他說:“國庫止有七萬金,搜一切金銀什物,補湊二三十萬耳。”

    現在又過了快一個月,為了布置戰守還花費不少,如果不是發動百官和百姓捐納軍餉,早就維持不下去了。

    可是百官也窮啊,也捐不了多少。

    看看他們的樣子就知道,一個個又黑又瘦的,衣服也都是掉色兒的,說他們有錢誰信啊?

    不過話說回來,明朝在京的官員們大多都不富裕。後來李自成進京拷掠,得了幾千萬兩,其中從官員那裏刮來的不過是十分之一,也就是幾百萬。看著不少,但是在京官員多少人啊?那麽多人才刮出幾百萬,平均一下能有多少?而且貪汙受賄這種事情也不能平均啊,隻有肥缺才得貪墨,但清水衙門永遠是多數。

    譬如朱慈烺的那些先生上哪兒貪去?給朱慈烺補課收錢?有這樣的事兒嗎?

    而且三敬陋規在明朝也沒有成為慣例,即便有地方官上貢,也隻是給同他們有密切關係的京官用錢,不會搞到雨露均沾的。

    當然了,北京城內有錢人還是有的。勳貴和一部分大太監是有錢的!

    大部分勳貴不是一代人顯貴,而是世世代代顯貴,日積月累攢出家業也正常。另外,勳貴出任的官職通常是武官,可以管都司衛所京營的,早年可以侵吞土地,後期可以克扣軍餉吃空額,如果在東南沿海任職還可以庇護走私,也就容易來錢了。

    而大太監有皇家和藩王可以“吃”,皇莊皇店也都是太監們在管,早年還有礦監和織造局可以撈,現在則有監軍的機會從軍餉中撈錢,所以大太監們多少都有點身家。

    至於內帑……在萬曆年間倒是頗為豐盈,但是到了天啟、崇禎年間就開始不斷往外發錢鋪貼軍費。現在早就空空如也了,什麽三千萬兩雲雲的,根本就是不合邏輯的瞎扯。明朝的太監得多負責,多會搞錢,才能給崇禎皇帝攢出三千萬兩?當他們都是大明首富鄭芝龍啊?

    不過崇禎皇帝即使知道他的文官們沒有貪汙多少錢,現在心裏麵還是恨得不行。

    因為這些文官既沒有辦法搞錢,也沒有辦法退敵,還攔著不讓他這個皇帝遷都……這可真是要命啊!

    李自成已經突破了居庸關,眼看就要到北京城外了,再不遷都南幸就來不及了。

    對了,遷都南幸和落荒而逃是不一樣的。

    遷都南幸是國家的大政方針,得由皇帝下旨,內閣票擬,皇帝批紅,然後才能由六部和順天巡撫、天津巡撫、登萊巡撫、漕運總督共同安排執行。

    這是大明中樞的集體遷移,在遷移過程中,中樞的職能不會中斷,權威也不至於過多的下降。

    而落荒而逃就簡單了,今晚就走,帶上老婆孩子,在京營精銳的護衛下直赴天津——這就是一句話的事情,王承恩一定已經安排好了一切,隨時可以護駕出逃的……

    想到忠誠可靠的王承恩,崇禎皇帝就安心了不少,他可不會傻愣愣的挺著等死。要不然也不會讓王承恩統領內外軍營,提督九門了,他又不會打仗,除了安排好逃亡,還能幹什麽?

    不過落荒而逃的事情太折威望了,而且也會讓大明在一段時間內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麵之中。

    因為落荒而逃是不可能帶上一個龐大的中樞班子,也帶不走太多的軍隊。這樣朝廷就會陷入無官無兵的困境,說不定會被居心叵測的軍閥權臣挾持。

    所以現在就是遷都南幸的最後時機了……

    想到這裏,崇禎歎了口氣:“昨日收到塘報,居庸關失陷,流寇即將抵達京師臣外,諸卿有何良策,皆可暢言與朕。”

    哪兒還有良策啊?

    要麽逃跑,要麽投降,這兩策能暢言嗎?要言,您自己言吧,這次咱們保證不反對。

    奉天門外的官員個個呆若木雞,不發一言……

    崇禎心裏那個失望啊!怎麽就沒有一個能站出來說句“遷都”的臣子呢?

    快站出來吧,朕保證不秋後算賬了!

    可惜崇禎皇帝的心聲大家都感覺不到,還是沒有人站出來說話。

    其實從三月十三日起,早朝上就沒什麽人說話了。因為在前一天,李自成的大軍就抵達了懷來衛,京師西北的長城各口,都在闖逆兵鋒之下。闖逆大軍隨時將破口而入!

    所以朝臣們從十三日開始,都在等崇禎皇帝下遷都南幸的諭旨。

    可問題是崇禎皇帝就是不開金口!

    而百官也沒誰敢去背這樣的黑鍋。所以君臣之間,就這樣大眼瞪小眼的幹熬著!

    熬到今天,崇禎皇帝居然還能沉得住氣!

    說真的,臣子們都不由得在心裏佩服崇禎的養氣功夫了,這才是天子啊,泰山崩於麵而色不變。

    大家正想到這裏,東宮典藥局的局郎李繼周忽然跌跌撞撞的跑來了,口中還嚷嚷著:“皇爺,皇爺,大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