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十八羅漢陣
字數:411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武當莫聲穀 !
第一百一十一章十八羅漢陣
並不是武當三代弟子湊不出,七個成氣候的弟子。武當三代弟子裏麵成氣候的也不少,比如莫聲穀門下的範言奇,段子羽,就相當不錯。而真武七截陣作為武當派最頂級的功夫,其中奧秘深長,卻不是現在的三代弟子所應該學習的。
這一場變故來得有太突然了,自張翠山回中原,到現在不過月餘而已,天下群雄匯集武當山,武當派也來不及突擊傳授真武七截陣。
莫聲穀雖然滿心的不願意,卻不得不下陣走一圈了。
莫聲穀這一邊滿心的憤怒,而空聞卻覺得,自己已經為莫聲穀著想了。
對莫聲穀這盛名滿天下的易水劍,空聞如何能不知道,但是對莫聲穀的武功,空聞就有點看不上眼了,無他,以少林的實力如何能不知道莫聲穀在高郵城下一戰之後,武功盡廢。這幾年時光,又能練出一個什麽名堂。空聞不與莫聲穀過招,一來是自重身份,二來就是怕莫聲穀在自己手下敗的太慘了。
如果空聞知道自己滿心為莫聲穀著想,卻讓莫聲穀怒火中燒,是個什麽反應。
莫聲穀滿心的不舒服,自然不廢話,見這十八根棍子,已經擺好陣勢,二話不說,開始闖陣。
一進陣中,就好像風暴乍起。無數的棍子,因時而起,好似狂風暴雨,一般向莫聲穀身上砸來。
莫聲穀臨危不懼,身子一側,就躲過了無數根棍子。
但是十八羅漢陣是少林的護山大陣,其重要性,就如同真武七截陣於武當一般,豈是易與的。
無數少林高人一代代精研,讓這十八羅漢陣,早就是不破的存在,其威力,絕對不在七十二絕技之下。
莫聲穀一點點輕敵的心思一眨眼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莫聲穀忽然拔劍,好像是一道電光在空中,劃過。斬在棍子之上,劃出一串火線,居然毫發未損。莫聲穀不由的吃了一驚。
這是莫聲穀孤陋寡聞了,少林派的棍術天下聞名,在製作長棍之上也有獨到之處,這十八棍僧拿著的棍子,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暗藏玄機。
這棍子要先在北地關外找上好的野生白蠟杆,然後用藥材九蒸九煮,有特製的桐油浸泡足了,然後還有種種工序,這一番下來,這長棍才做成,做好的長棍,不懼刀劍,韌性十足,堅如鐵石。其價值不在一般寶刀寶劍之下,也就是少林派這要的豪門才造得起。這原本就是中原將門子弟做兵器杆子的方法。再昂貴不過了。
莫聲穀原本想憑借手中的長劍的鋒銳來斬斷長棍,沒有想到一點效果都沒有,莫聲穀雖然有些失望,但也在預料之中,如果少林十八羅漢陣是那麽容易被破的話,就不會現在還有這麽大的名聲。
莫聲穀摒棄急功近利的想法,一心周旋,想摸清對方的招式再說。
莫聲穀想先守再攻的想法,本就是武當派的思路,但是放在此處是大錯特錯。
空聞見莫聲穀如此,心中暗道:“果然如此,這莫聲穀已經輸定了。”
空聞對少林派武功再明白不過了,對十八羅漢陣又豈能沒有了解啊,這十八羅漢陣是越攻越猛,要想破陣,最好再一開始就強攻,讓十八羅漢陣發揮不出來。否則十八羅漢陣運轉開來,就會越來越快,越來越急,將人多勢眾的威力發揮到極致,到那時候,即便是絕頂高手也未必吃得消。更不要說在空聞心中武功已經半廢的莫聲穀了。
莫聲穀剛剛一守,就立即發現了這一點。
十八羅漢陣就好像正在運轉的發動機一樣,經過了剛剛的低速運轉之後,立即轉到最高速度,一重重的棍影,壓著莫聲穀就竄不過氣來。
莫聲穀剛剛還是想先守一陣子,摸清楚底細以後再破陣,莫聲穀馬上發現他不得不守,因為在十八根棍子的狂風暴雨之中,莫聲穀根本找不到一點反擊的縫隙,也找不到一絲反擊的時間,莫聲穀不得不謹守門戶。
但是僅僅是謹守門戶,莫聲穀又能守得住嗎?
不多時,一棍飛來,直接打在莫聲穀的後背之上,莫聲穀不由的上前一撲,就勢向正對門的棍僧殺去。
十八個棍僧個個拿棍子當槍使,猛地刺出,莫聲穀的上下左右都被棍子沾滿了。莫聲穀躲不開的,長劍一掃,將好幾根棍子打來,但還是有三根棍子狠狠的打在莫聲穀背後。
雖然沒有按槍尖,但是這一刺卻不比利器加身差。
莫聲穀暗暗運氣將一口淤血給咽了下去。
莫聲穀暗道:“此刻顧不了其他了,先搶攻再說。”
高手過招,寧失一子,莫失一先。先機一失,是那麽容易奪回來的嗎。
這十八棍僧,身負保護掌門方丈的重任,從小同吃同住,培養默契,幾十年來,早就心意相通,宛如一人,這十八羅漢陣,就是一個不次於空字輩高僧的大高手。莫聲穀輕敵喪失先機,豈能輕輕鬆鬆的奪回來。
莫聲穀不管不顧,既然看不懂這陣法的變化,就盯著一個人猛打,這是最樸實的智慧。
十八個人移形換位,如穿花蝴蝶,根本抓不住手腳。莫聲穀雖然想搶攻,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被這十八根棍子打得漫頭包。
宋遠橋此刻按劍在手,時刻注意莫聲穀,隨時準備出手相救。殷梨亭早就沉不住氣了,說道:“大師兄,聲穀現在怎麽樣?”
殷梨亭的武功見識如何看不出來,莫聲穀現在局麵很是不妙,但是事關莫聲穀殷梨亭關心則亂,自然想起問宋遠橋。
宋遠橋說道:“聲穀雖然處於下風,但是還能堅持,你不要擔心,如果實在不行,我會出手的。”
在宋遠橋的眼中,雖然武當派的清譽十分重要,但是師兄弟的性命更是重要。這也是宋遠橋為張翠山抗下的原因,宋遠橋心中暗道:“如果實在不行,我就出手,反正下麵還有惡戰,贏過來就是了。說什麽也要保住莫聲穀的性命。”
宋遠橋自己也知道,那有說的那麽輕鬆啊,這跟著空聞來的少林僧人,個個都是太陽穴鼓鼓的,還有幾個清瘦老僧,那一個看來都是一方高手,那有那麽容易就搬回局麵啊。隻不過是宋遠橋自己的自欺欺人。
幾個師兄弟正在為莫聲穀緊張的時候,卻沒有看見張三豐的眼睛裏麵閃過一縷紫光,張三豐暗道:“我這小徒,實在是好汽運啊。這一戰說不得給他一番大造化。”
莫聲穀的這一番大造化,現在莫聲穀已經有些眉頭了。
莫聲穀武功重修以來,雖然進境神速,不過數年就修到比當年高了一線的境界,但是這並不是莫聲穀應當有的修為。
且不說莫聲穀原本散進身體裏麵的真氣,沒有挖掘出來。就是張天師那一顆龍虎金丹的藥力就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而現如今莫聲穀的九陽真經,已經修煉到最後一步了,就是全身真氣融會貫通,到達先天境界。這一關凶險異常,張無忌就是在布袋和尚的乾坤一氣袋裏麵才修煉成功的,這機緣並不可強求。
而此時莫聲穀每挨一下打,就覺得一個地方鬆動一些。被挨打的地方就有一絲真氣匯入丹田裏麵。這是少林棍僧的擊打之下,引起了莫聲穀身體裏麵的本能反應,原本散在渾身上下的真氣藥力被激發出來,匯集在一起。
百川歸海,沛然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