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婚訊

字數:491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武當莫聲穀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婚訊

    殷素素此來與張無忌抱頭痛哭一場,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在張翠山後事之後,不管如何也不留在武當山。武當山上下也知道她有心結,無法可想。

    莫聲穀對張無忌說道:“決定了嗎?”

    張無忌說道:“師傅,父親已經去了,讓母親一個人留在西域,我實在是於心不忍。”

    莫聲穀歎了一口氣,母子天倫,實在是天經地義之事,即便是莫聲穀也找不出話來阻止。不過莫聲穀卻不願張無忌離開武當,一來張無忌的基礎已經牢固,正是要突飛猛進之時,在莫聲穀的身邊,有莫聲穀的指導對張無忌有莫大好處。二來莫聲穀已經隱隱約約對破碎虛空有所想法,下意識為武當派準備下一個天下第一高手,這個人選就是張無忌,不過張無忌的性子騙軟,再叫上殷素素的武功心機,張無忌必然被殷素素玩弄於鼓掌之中,今後能不能再歸武當派,卻是兩說了。

    莫聲穀說道:“罷了,這是我整理我近一段時間所學,你拿去吧。”莫聲穀從懷中掏出一本筆記出來。

    張無忌那來一看,隻見之中,容陰陽冰火兩種真氣於一爐,其中玄機深藏,出人意料之外。張無忌一看就放不下來,但也知道不能在莫聲穀麵前太過失禮,強忍著放下去,說道:“師父,這本秘籍叫什麽名字?”

    莫聲穀說道:“本就是為了你草草寫出來的,還沒有起什麽名字。你看著叫吧。”

    張無忌眼睛一轉,說道:“不如就叫冰火玄功吧。”冰火兩字對張無忌來說,實在是有特殊意義,不過與這書中的奧義相合,這樣叫也並不不妥當之處。

    莫聲穀不置可否的點點頭,說道:“也好,不過這武功不過是初稿而已,今後你有空常來武當,有什麽不解之處。可以來問我。”

    莫聲穀卻不知道他這麽一答應,從今以後西域武當又多出一門武當派沒有的絕學出來。

    張無忌說道:“是。”

    莫聲穀忍不不住叮囑道:“記得,你不管到了什麽時候,都是我武當派的人。”

    張無忌說道:“弟子不敢或忘。”

    莫聲穀一回首看著旁邊的書架。說道:“走吧。”

    張無忌有些不忍心,說道:“師傅----”

    莫聲穀說道:“怎麽還要我送你不成嗎?”

    張無忌跪在地上,重重磕了幾個頭,頭也不回的走了。

    莫聲穀聽張無忌走了之後,重重的坐在椅子上悵然若失。隻聽門一動。一個人走了進來,莫聲穀頭也沒有抬,但是聽腳步之聲,就知道是段盼兒。

    段盼兒說道:“無忌這就走了。”

    莫聲穀說道:“無忌,那小子走了也好,從今天開始,我就好好陪你和兒子。”

    正如莫聲穀的想法,自光明頂大戰之後,江湖上一陣風平浪靜,隻有一些小門派還有所所動作。所有的大門派都在舔傷口。一時間武林之中,平添幾分祥和之氣。莫聲穀雖然說在武當山上陪伴妻兒,卻也沒有一直不動,這一段時間之中,莫聲穀去了一趟大雪山,不過大雪山已經賊去樓空,沒有一個大雪山弟子了。這藏地莽莽,莫聲穀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宗格巴的蹤影,隻等恨恨不已。

    不過武林之中的風平浪靜,天下爭龍之勢。卻風起雲湧。

    楊無敵坐擁兩湖之地已經有數年之久,今日明教再江湖上除名,明教再各地的勢力徹底成為了一盤散沙。原本明教分裂三十多年之久,各處分壇。不是沒有想自立門戶的,不過明教老人尚在還能壓下去,此刻光明頂一戰,明教之中陽頂天時代的高手,全部喪盡。之後的日月神教,也不敢向中原插手。而是命令各地明教弟子撤出中原,各地分壇哪裏會理會光明頂。根本不認日月神教為明教的繼承之人。

    一時間兵變不斷,好像一夜之間,所有還掛著明教的旗幟的義軍,都紛紛易幟。如此良機宋青書豈能不抓住。

    宋青書立即勸諫楊無敵,重整水軍,水陸夾擊,順流而下,以擊金陵。

    說起金陵就不得不提一個人物,就是朱元璋,這個明教低輩弟子,在這一場大亂之中,一當即立斷奪得了明教在東南一帶的所有權力。成為天下霸主之一。

    其實不應該說是奪得,因為這片基業就是朱元璋打下來的,不過朱元璋畢竟是借了明教的實力,一直在明教的旗幟之下,不敢逾越,此刻明教一滅,正如頓開金鎖走蛟龍,朱元璋再無顧忌之處了。

    楊無敵引兵東下,朱元璋毫不示弱,引軍西來,在長江之上,兩軍好一場大戰。

    朱元璋的武功謀略是天下第一等人選,說實在的楊無敵雖然武功上勝過朱元璋太多,但是在行軍打仗之上,不是朱元璋的對手。楊無敵登壇拜將,委任宋青書全權。

    宋青書主持大軍,與朱元璋陸上對峙,決勝江上。

    兩方水軍各有十萬之眾,將整個長江塞滿了,紮下水寨,大戰數日不分勝負。

    最後宋青書全軍壓上,與朱元璋大戰潘陽湖。無數戰艦相互碰撞,接舷廝殺。朱元璋水軍善用火器,數敗宋青書。朱元璋到了決勝之機,全軍壓上,以求一舉擊敗宋青書。宋青書此刻卻翻了底牌,他在洞庭湖之中,三年之功,終於建成了一首炮艦,就是一首炮艦。

    這一首炮艦,兩側一共有一百多門火炮,為了這麽一百多門火炮,宋青書可謂將數百萬銅錢全部熔鑄了。可以說這一首炮艦都是錢堆出來了。

    這一首炮艦一出,所向無敵。在宋青書的坐鎮之下,衝朱元璋的坐艦而來。朱元璋見勢不妙,起身而逃,留常遇春斷後。

    常遇春果然悍勇無敵,但在火炮之下,沒有一點用處,隻是宋青書憐常遇春也是習武之人,親自出手。將常遇春擊斃。

    潘陽湖大敗之後,朱元璋雖然陸軍主力未損,但失去了長江水道之利。

    宋青書將朱元璋主力置之不理,先派舟師犯金陵。以水軍牽製朱元璋主力,然後派船將陸軍順流而下,克金陵等數十城。

    朱元璋根基已失,軍心浮動,不得已率軍南下。

    宋青書尾隨而擊之,朱元璋大敗,降者甚多。朱元璋不甘受辱,遂自刎而死。

    楊無敵入金陵,遣軍各略江南地。與張士誠對峙。在宋青書的幫助之下。範言奇一人獨入平江城,殺張士誠於府邸之中,張軍大亂,宋青書隨即動兵,並張士誠之地。

    此刻長江以南,精華之地,全部為楊無敵所有。但是楊無敵軍中並非沒有隱患的。

    宋青書入楊無敵軍中以來,下兩湖,克朱元璋,殺張士誠,功勞赫赫。楊無敵的權威已經被宋青書撼動了,他們兩人現在的關係有一比,就是李密與翟讓。不過楊無敵無子,想將基業傳給宋青書,此刻婚事再也拖不下去了。

    楊霓裳雖然沒有說過中意宋青書,不過左右拖延一直不想成婚,隻是大局如此,楊無敵也不能由自己女兒的性子了,在楊無敵看來宋青書武功才智無可挑剔,隻是為人太過了一點,不過楊無敵有今日之勢,也是一個明白人,他也知道這天下之主的位置,決計不是一個好人能坐上去的。想來楊霓裳隻要嫁給宋青書,就是一國之母。在楊無敵看來再好不過了。

    楊無敵有自知之明,他武功是卻是天資出眾,但是軍事執政上,卻是遠遠不夠看,要是沒有宋青書,他不過一個割據一方的氣度,再多就沒有了。有了宋青書才有今吞並天下的大勢。

    宋青書成婚,不得不通知武當山。日子還沒有定下來,一封書信就飛向武當山了。

    宋遠橋當中而坐,看著桌子上的一封書信,卻沒有說話。宋遠橋已經好多日子沒有管過武當門戶之事,隻是宋青書之事,實在是切實幹係到宋遠橋,宋遠橋這才出麵了。

    殷梨亭說道:“青書的婚事,我武當派去是不去?還請大師兄示下。”

    宋遠橋說道:“我早就說了你是掌門,你說怎麽辦就怎麽辦?”

    天下沒有不疼兒子的父親,宋遠橋不知道多少次想念宋青書,想見宋青書一眼,不過實在放不下麵子。此刻宋青書婚訊傳來,宋遠橋心裏矛盾的很,一時間確實是沒有絲毫的主意可言。

    張鬆溪機敏的很,心中暗道:“我得給大師兄一個台階下。”張鬆溪說道:“大師兄,你這話錯了,這件事情與武當的幹係不大,但是與你的幹係卻大,怎麽能讓梨亭決定啊。”

    宋遠橋說道:“哦?此話怎講。”

    張鬆溪說道:“青書已經被逐出武當了,不是武當派弟子了,但是他什麽時候不是你兒子了。青書已經不是武當弟子了,他結婚與我武當沒有關係,但是什麽時候與你這個老子沒有關係了,你拿著個問題來問梨亭,不是問錯了嗎?”(未完待續。)

    ps:多謝rfetwr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