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殺無赦

字數:505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武當莫聲穀 !

    第三百四十章 殺無赦

    莫聲穀不過大致過了一眼,就看的出來,這一次行刑之人,有好幾百人之多。莫聲穀心中一動,暗道:“這是要興大獄啊。”

    說實在的死人莫聲穀見多了,但是一次興行刑殺數百人,這樣殘酷的手段,莫聲穀從來沒有見過。莫聲穀心中立即被一個念頭充滿,就是不能讓宋青書亂殺人。

    莫聲穀運起輕功,在人群之中一閃而過,路人隻覺得一股清風在自己身邊一掠而過。莫聲穀輕功絕妙,不過一會就來到了將軍府門口。門口的親衛都見過莫聲穀,一看莫聲穀根本就沒有阻攔。

    莫聲穀一進大門就問將軍府之中,就開始問宋青書哪裏去了。原來大殿已經毀了,甚至大殿旁邊的幾座建築都受到了池魚之殃。莫聲穀的眼前狼藉一片。立即有人將莫聲穀給引進偏廳之中。

    莫聲穀一進去,就看見一副嶄新的棺木擺在大廳之中,莫聲穀原本以為楊無敵的棺木,但是眼睛一掃,看見棺木上麵的三個字,整個人都愣住了。

    莫聲穀說道:“大嫂怎麽了?”

    宋遠橋有如行屍走肉一般,一動不動,好像沒有聽見莫聲穀說任何話一般。宋青書也是臉色低沉,沒有一點想說話的意思。

    過了一會宋青書才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莫聲穀。

    莫聲穀聽過之後,心中自責不已,心中一個勁的念叨道:“都怪我,我早該想到的。”莫聲穀心中悔恨不已,他沒有想到情況會變的如此糟糕。不過當時莫聲穀對敵兩大告訴,電光火石之間,生死立辨,莫聲穀如果有一絲分心,站在這裏的人也許就不是莫聲穀了。

    當時莫聲穀的決斷雖然是最正確的,但也人總是在事情過後。無謂的自責,卻不知道有時候事情再發生一遍,他自己恐怕還是會這麽做的。

    莫聲穀冷靜一會才說道:“那個楊思臣下場如何?”

    宋青書冷酷的一笑道:“今日斬他九族,我讓他去觀刑。然後三千六百刀淩遲處死,一刀也少不了他。還有今日作亂之人,有一個算一個,都不得好死。”

    莫聲穀不由的倒吸了一口涼氣,今日作亂的人到底有多少。莫聲穀不知道,但是卻知道金陵城駐軍全部參與進去了,這一部分少說有數萬人之多,縱然裏麵除去很多中立之輩,也要有萬人之多,這麽多人被宋青書輕飄飄的一句不得好死,都要丟掉性命,讓莫聲穀這個現代之人,決計不能忍受。

    莫聲穀忍不住說道:“青書,上天有好生之德。聖人曰:不遷怒,不貳過。楊思臣九族死了也就死了,就不必濫殺無辜了。這些人很多都是跟著楊大哥打天下的老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還是隻斬首惡,餘則不論吧。”

    宋青書沒有抬頭,隻是目光之中寒光閃過,沒有多說過什麽,隻是道:“知道了七叔。”

    莫聲穀這才鬆了一口氣,一口氣斬上萬人以上。對莫聲穀實在是太驚悚的事情了。能阻止,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莫聲穀隨後也沒有多管這一件事情了,而是在淩雪雁靈前守靈。淩雪雁對莫聲穀如姐如母,讓莫聲穀感激不盡。再一看淩雪雁的棺木,莫聲穀再也忍不住的流下淚了,不一會就在地上流下一小譚淚水。

    淩雪雁七日之後,莫聲穀與宋遠橋商議將淩雪雁葬在何地。

    宋遠橋說道:“雪雁身前,就牽掛他兒子,就讓青書在金陵附近為她選一處陰宅吧。”

    莫聲穀心中暗道隻好如此了。宋青書已經為淩雪雁準備好一處道觀寄存靈柩。莫聲穀卻不犯放心。想再次去看看,畢竟是大嫂身後之事,一定要妥妥當當才好。

    莫聲穀路上忽然聽見兩人說話,莫聲穀猛地停下了腳步。

    “前幾日的城外行刑,你見了嗎?”

    “我沒去,聽說一口氣殺了上萬人。”

    “豈止是上萬啊,宋將軍直接讓軍隊團團圍住,挖出數十個大坑,一排排的殺,殺到了劊子手的刀都卷刃,咱們金陵城裏麵所有劊子手,在那一日都脫力了。他們不成了,宋將軍直接讓人用長矛上,一個個捅死,扔到大坑裏麵。聽說那些劊子手回來都不敢幹這行當了,城東劉老爺子,回家就死。他家裏給他算過命,說他殺人太傷天和了,雖然是行刑殺人,但也不能殺的太多,一輩子隻能殺九百九十九人。結果他那日一天殺的就不止九百九十九人。一回家當天夜裏就被厲鬼索命了。”

    |“真的嗎?”-------

    他們再說些什麽,莫聲穀就沒有再聽了,隻聽見宋青書一氣殺了上萬人,莫聲穀就好像被一盆冰水從頭澆到尾,一時間心中冷透。莫聲穀怎麽也想不到,宋青書一身傳承宋遠橋的儒雅氣質,怎麽能下的了如此辣手。

    莫聲穀立即掉頭,立即回到了宋青書麵前說道:“青書,當日俘虜,你怎麽處理了。”

    宋青書正在處理公務,對莫聲穀此來,早就有準備,說道:“自然是罪有應得。”

    莫聲穀說道:“你把他們都殺了!!”

    宋青書說道:“對。”

    莫聲穀說道:“這是一萬多人啊,你怎麽能下的了如此狠手,裏麵的士兵不過是聽命之人而已。”

    宋青書說道:“七叔,你教過我,法律麵前人人平等,軍中鐵律,叛逆者死,不管是一個還是一萬,或者說十萬人,對叛逆之人,隻有一個結果殺無赦。”

    莫聲穀覺得一股無形的氣錘砸在自己胸口。對這話是莫聲穀告訴宋青書的,隻是莫聲穀萬萬沒有想到這就是宋青書用來一口氣殺了一萬人的借口。

    莫聲穀覺得宋青書的邏輯無法反駁,但是莫聲穀決計受不了這一口氣殺一萬多人,還麵不該色的宋青書。

    莫聲穀隻覺得心灰意冷,說道:“罷罷罷。此地事情已了,我回武當去了。“

    宋青書喊道:“七叔。”

    莫聲穀一心要走,宋青書哪裏攔的住,眨眼之間,莫聲穀就已經魂飛渺渺了。消失在宋青書的視線之中。

    其實宋青書沒有完全說完,宋青書之所以一意殺人,還有一個原因,這才殺的人都是楊無敵的舊部嫡係,這些人仗著資格老從來不將宋青書放在眼裏,今日宋青書得掌大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來大清洗。

    莫聲穀回到武當山,不幹預金陵之事。但金陵之事還要發展下去。

    宋青書在淩雪雁百日之後,除服,與楊霓裳成親,而後稱楚王。先遣偏師克方國珍,下兩廣之地。

    宋遠橋與宋青書畢竟是父子聯係,莫聲穀一走,宋遠橋擔心宋青書身邊沒有強力高手,就留在金陵,在金陵城外紫金山上安置。這就是後山武當紫金山一脈傳承。

    過一年,宋青書禦駕親征,沿著大運河北上,一路上勢如破竹,與汝陽王戰與山東,大敗之。下山東,遣偏師旋攻河南,再攻山西,山東一路夾擊大都。

    汝陽王一敗,自覺有負家國之托,與戰場自殺。汝陽王一死,元廷再無帥才,無人能與宋青書爭鋒。

    北伐大軍,排山倒海而來,將至大都城下。

    宋青書微微皺眉,身後一人說道:“陛下,因何皺眉。”

    宋青書說道:“範師兄,你我是師兄弟,稱呼我青書即可,不必說陛下什麽的。”

    身後之人就是範言奇,範言奇作為莫聲穀的大弟子,武功並非最好,但是人情曆練卻是最好的,知道宋青書不過是客氣話而已。

    年初就有人勸進,不過宋青書以蒙古未滅,不稱至尊,拒絕了。不過從那之後,宋青書威權日重,所有的人都稱呼宋青書為陛下,宋青書默許之。範言奇如果真聽了宋青書的話,那才是不知死活。不必宋青書動手,宋青書的手下就會千方百計的給範言奇一個大教訓。

    宋青書歎息一聲說道:“元廷已經腐朽如此,不堪一擊,我早就不放在眼裏。但是如果此戰不能抓住元帝的。讓蒙古依舊坐擁草原,將來會有大麻煩的。隻是元廷之中,秦賊武功高強,我輩無人能敵,如果他要帶元帝走,我們都攔不住。”

    大都日益危機,秦老太監隻好放棄他的破碎虛空大計。頻頻出手,殺了宋青書很多將領,隻是秦老太監一直忌憚莫聲穀,不敢多做破壞,也讓大家見識了一下所謂陸地神仙是什麽樣的境界。

    宋青書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可以說到了先天高手,就已經不是兩人數可以堆死的人物了。

    不要看宋青書有百萬大軍,對秦老太監還是沒有好辦法。

    範言奇聞弦音而知雅意。立即說道:“我覺得我們應該請家師出山如何?”

    宋青書說道:“如果七叔願意出手,那實在是再好不過了。隻是-----”

    宋青書沒有說,範言奇也知道宋青書想要說什麽,就是因為當年金陵城之事,莫聲穀這兩年居於武當山上再也沒有下山,不知道莫聲穀心中的起氣消了沒有。(未完待續。)

    ps:感謝最愛海冰的打賞,感謝thewinter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