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幹互聯網不如賣保健品

字數:5008   加入書籤

A+A-


    富豪這個詞,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才慢慢流行開來的。

    其中最先被冠上這一稱號的,是在政策開放以後,赴內地投資的外商,其中港商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個群體。

    是以,“香港老板”這個詞一度成了富裕階層的代名詞。

    不過,隨著時間推進到2004年,富豪已經不再是港省人的專有名詞,內地各行業的迅猛發展,讓一些抓住了機遇的人,在短時間裏便積累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身家。

    在內地很多人眼裏,這是真的難以想象!

    要知道,時間往前推個二十年,那時候萬元戶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有錢人。而如今,僅僅隻是一代人成長起來的光景,真正的有錢人竟然已經用億為單位來計算身家。

    據2004年最新推出的胡潤百富榜顯示:

    百富榜排第一的黃廣育,身家已達105億,行業:國美電器、房地產。

    排第二的,陳天喬,身價88億,行業:在線遊戲。

    而顧恒,此次也榜上有名,而且排名還在前十,以58億的身家,位居第七。

    值得一提的是,其前一位,排第六的,是一位李姓富豪,行業:保健品直銷。

    被一位賣保健品的給掀翻在地,顧恒有著淡淡的憂傷,心裏頭有句麻賣批不知當講不當講。

    事實上,在一開始,當胡潤提出采訪要求時,並表示如此才能更好的估算他的身家時,他其實是拒絕的。

    雖說他的發家史很清白,不像一些未上榜的隱形富豪那樣經不起推敲,卻也不想自己顯得太過高調,畢竟這世上,想著不勞而獲的眼紅者從來不在少數。

    而另外一點,則是他覺著如今的所謂富豪榜,實在是沒什麽含金量,顯得太Low。

    黃廣育靠賣家用電器能賣出一個首富出來。

    一個《傳奇》,直接造就了一家上市公司,並差點讓陳天喬解鎖了國內首富的稱號。

    這些在如今環境下才能解鎖的成就,放到十來年後,你敢信?

    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排第三的富豪,有涉足航空、房地產與電信行業。從事這些高端行業卻被一個賣遊戲的和一個賣家電的給掀翻,你敢信?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擁有恒創的顧恒,在這次的百富榜上,卻是被一位賣保健品的給掀翻了。

    而在他之後的網易丁雷,則是以五十億身家,和唐僧扮演者的夫人,以倒賣古董家具到港台地區發家的陳女士並列。

    一位位富豪從事著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產業,就迅速登榜,這既是時代賦予的特殊性,也是顧恒認為如今的富豪榜沒有含金量的原因。

    放到十多年後,真正的富豪榜靠前者,哪個不是某領域的大咖,他們的企業哪個不是持有一兩項別的企業根本無法取代的核心競爭元素的?

    BAT三巨頭就不說了,其他諸如順豐的物流、小米的手機製造與銷售、美的家族的空調製造與銷售,都是靠著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從諸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才輕易不會被撼動,算得上是真正具有含金量的企業。

    至於如今這些榜上的富豪,雖然也稱得上人傑,但他們的目光僅僅鎖定在“逐利”二字上,公司缺乏可以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依舊屹立不倒的核心競爭力,若是不及早轉型,注定無法成為下一個時代的主角。

    也是因為這些原因,顧恒拒絕了胡潤的采訪。

    也是拒絕了采訪,缺少足夠信息與數據的胡潤,就根據恒創的估值,並將恒創的負債以及分發出去的股份等因素考慮進去,大概給他估算出了55億左右的身家!

    於是,幹互聯網不如賣保健品,便成了日後互聯網領域大佬們的飯後談資。

    ………

    言歸正傳,隨著這最新的《胡潤百富榜》登出,互聯網上頓時掀起了一陣瘋狂熱議。

    隨後輻射到現實,先是一些小報紙為了吸引眼球,跟著進行了報道。再然後,一些地方電視台在衡量過後,想著如今是“經濟掛帥”的年代,也開始報道,以此來佐證目前國內“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論證。

    可不是,現在億萬富翁都紮堆出現了,還有百億富豪,形勢不是一片大好?

    至於觀眾真正關注的,是經濟形勢,還是富豪的身家,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事實上,那些報道了這一新聞的報紙與電視台,無一不創造了最近一段時間的銷售奇跡與收視奇跡。

    就好比普羅大眾對於明星的好奇,大家對於富豪的身家,也是一個極度感興趣的話題,甚至其受眾範圍還要更廣。畢竟如今那些三四十歲以上的人,一般是沒什麽追星熱的,但對於富豪的身家,卻有興趣去了解一二。

    這一期的《胡潤百富榜》能夠有這樣的影響力,是其創始人絕對沒有想到的。

    在以前,《百富榜》都是以雜誌的形式推出,而一本雜誌的售價卻不菲,一般都是社會精英階層購買,受眾比較有限,自然也就無法產生太大的話題。

    而這次,胡潤卻是另辟蹊徑,在人人網上開了賬號,將2004年百富榜的登榜人公布,竟是在短短兩三天時間裏就有了數十萬的轉發,甚至一度輻射到了線下的媒體機構,引發了全民熱議。

    ………

    胡潤百富榜的推出,讓人人網上關於“富豪”的熱議成了又一現象級的話題。

    有熱議的,有質疑的,有詆毀的,也有展開罵戰的。

    熱議的內容,主要是那些上榜富豪的身家、其旗下的公司與業務,怎麽就賺了這麽多錢。

    質疑與詆毀的,一般都有些酸葡萄心裏:都是一個肩膀頂一個腦袋,憑什麽他們就能賺到這麽多錢?一定存在見不得人的肮髒交易。

    自己不努力奮鬥,卻嫉妒別人取得成功的人從不在少數,於是質疑與詆毀的言論一度獲得了不少支持者,然後就此展開各種進攻,有要求上榜富豪公開財產明細的,有要求政府對那些上榜富豪進行調查的……

    有詆毀者,自然也有對那些白手起家的富豪佩服與支持的人,於是雙方便展開了論戰。

    其中,還有一種論戰不是在支持者與詆毀者之間產生的,而是在地域之間產生的。

    起因是一位港省來內地留學的學生,發的一條說說。

    其意大抵是,都是一群暴發戶,有什麽了不起的?擁有百億身家的,在港省多的是,像李超人,身家超過千億,一度被評為世界華人首富,甚至還進了世界福布斯排行榜的前二十位,也沒見港省人對此大驚小怪的。

    這篇說說一出,雖然也引起了一小部分人的支持,可隨後,卻是在一片口誅筆伐中被辯駁的啞口無言。

    有學曆史的回複:“港省富豪很了不起?往前推個幾十年,20世紀初期,知道江浙滬等地的富商,稱港省人是什麽嗎?鄉巴佬!”

    有學經濟的回複:“講真,港省其實也就是多了幾十年的發展時間,才有了亞洲四小龍的稱呼。以內地如今的發展形勢,短則二三十年,最長不超過五十年,內地絕對會有不少省份的經濟總量超過港省,也會有財富比肩甚至超過李超人的富豪。”

    有學政治的回複:“我敢打賭,港省的未來,要是不背靠內地的人口紅利,整體的經濟形式就會像現在的港省電影一樣,陷入停滯,甚至是後退!”

    …………

    對於網上的熱議,人人網除了對那些不負責任的惡意詆毀者,亦或者是那些有意引發兩地矛盾爭端的,采取封號處理外,整體上是實行的“輿論自由”的模式。

    甚至,一些恒創員工還在人人網上為自己瘋狂打Call。

    “內地富豪榜第七,我老板,就問你們怕不怕!”

    不知是誰最先在人人網上掛出了這一動態,隨後便在人人網與YY語音的個人標簽欄裏瘋狂流傳。

    再然後,國美與勝大等一些上榜富豪的員工,有人人網和YY語音賬號的,也競相模仿。

    於是,就這樣,《富豪榜》所引發的熱議,在十二月的互聯網上經久不息。

    這一幕,讓不少人再一次看到了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之快,也讓人人網的影響力,悄然間又上了一個台階。

    最直觀的影響就是,那些榜上有名且處於輿論中心的富豪,其旗下公司業績,在榜單登出後,都有較為顯著的增長。

    在弄明白真相後,一個個開始聯係人人網,打算投放廣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