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後清點

字數:5700   加入書籤

A+A-


    茲氏以東,趙風中軍大帳內。

    趙雲與華雄,大笑著走進大帳,對趙風一拱手:“啟稟主公!”

    末將等不負主公所托,大獲全勝!”

    趙風笑道:“很好!”

    大致說一下戰況吧。”

    趙雲喏了一聲,然後把自己與華雄是怎麽作戰的,事無巨細的說了一遍。

    說完後,對趙風一拱手:“此次不但一把火把匈奴大營給燒了。”

    還俘獲戰馬一萬兩千餘匹,肥羊一萬兩千餘頭,青銅武器一萬五千餘柄。”

    趙風大笑道:“幹得漂亮!”

    趙雲尷尬的笑道:“不過,因為不太方便運載肥羊回來。”

    所以末將下令,把這些肥羊,都給宰了。”

    這樣才好讓戰馬馱運回來!”

    趙風嗬嗬一笑:“宰了就宰了吧。”

    剛好給將士們加餐!”

    趙風心裏清楚,如果是活羊,戰馬也不好馱運。

    另外,一頭羊,少說也有幾百斤,一匹戰馬能馱運一頭羊,已經比較勉強了。

    所以趙風也就不會去問,為什麽不多馱運點東西回來。

    然後看向熊大:“熊大。”

    送五千頭羊去給於興等人。”

    讓他們也給將士們加餐吧。”

    至於如何分配,讓他們自己決定!”

    熊大一拱手:“喏!”

    說完,就快步走出了大帳。

    等熊大走後,趙風看向趙雲,沉聲道:“我軍傷亡多少騎兵?”

    趙雲一拱手:“回稟主公!”

    陣亡兩百餘人,傷員都隻是小傷,不礙事!”

    才死了兩百餘人,確實不算多。

    趙風點了點頭:“你們一把手燒了於夫羅的大營。”

    最後可有與於夫羅碰上麵?”

    趙雲搖了搖頭:“沒有。”

    根據哨騎打探到的消息。”

    於夫羅率領六萬餘匈奴騎兵,從茲氏而來。”

    雖然於夫羅大軍剛剛新敗。”

    但兩軍兵力相差太大,末將也不敢擅自去追殺。”

    故而末將直接率兵回來了。”

    趙風笑道:“你做的很好!”

    我的軍令,本來也沒有讓你們去追擊匈奴騎兵。”

    在說,沒了食物,這六萬餘匈奴騎兵,最後還能活下來多少人,就要看於夫羅的決斷了!”

    接著趙風把剛剛如何處置鮑建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

    包括為什麽要這麽做的理由,也解釋了一遍。

    說完鮑建的事後。

    趙風沉吟道:“於興等人,目前可能還會有其他心思。”

    你們先下去,好生歇息!”

    趙風都說的那麽清楚。

    趙雲和華雄,自然也不會再說其他。

    兩人一拱手:“喏!”

    說完,便一起退出了大帳。

    趙雲和華雄,離開大帳沒多久。

    典韋便走了進來,對趙風一拱手:“啟稟主公!”

    戰損清點完畢。”

    一共陣亡士兵五百餘人。”

    傷者一千餘人,這些傷都算不得重傷。”

    趙風點了點頭:“陣亡的士兵,好生厚葬。”

    另外,告訴將士們,今晚加餐,大家一起吃羊肉!”

    接著把鮑建的事情,跟典韋細說了一遍:“讓將士們外鬆內緊,時刻準備著!”

    典韋一拱手:“喏!”

    說完,便退出了大帳。

    典韋走後不久。

    張遼走進大帳,對趙風一拱手:“啟稟主公!”

    傷亡情況,清點完畢。”

    一共陣亡兩千三百餘人。”

    這裏不包括,最後點火的那一千餘死士。”

    重傷兩百餘人。”

    其餘之人,基本上人人帶傷。”

    趙風知道,這些陣亡的士兵,絕大部分都是在城門前,輔道往主道的交匯處戰死了。

    因為需要邊戰邊撤。

    大部分原本隻是受傷的人,因為撤離不及時,所以也就無法撤回來了。

    這也是為什麽陣亡的人數特別多,而重傷之人,不怎麽多的主因。

    趙風點了點頭,把跟典韋說的話,重複了一遍:“回去好生歇息!”

    張遼一拱手:“喏!”

    說完,便退出了大帳。

    張遼走後一盞時間。

    熊大返回大帳,對趙風一拱手:“啟稟主公!”

    事情已經吩咐下去了。”

    另外,屬下在回來時,親衛軍的傷亡情況,已經匯報了上來。”

    親衛陣亡人數六百餘人。”

    重傷之人,二十餘人。”

    其餘皆是小傷,不礙事!”

    趙風聽後,頗為感慨。

    自己目前的親衛,原本就隻有一千五百餘人。

    這一下子就陣亡了六百餘人。

    也就是說,自己的親衛,目前隻剩下九百人左右了。

    而這一次大戰,趙風這邊陣亡了三千餘人。

    陣亡的這點人數,與被燒死的匈奴騎兵來對比,根本算不上什麽。

    如果隻是計算這種戰損的話,趙風這次與匈奴交戰的戰役,絕對會被史書濃厚的記載一筆。

    畢竟是三萬餘人,抵禦十餘萬匈奴騎兵,最後的戰損還是三千餘人對比好幾萬匈奴騎兵。

    不過,要知道於興的十萬大軍,是被匈奴騎兵一路追殺到茲氏城內的。

    所以於興的大軍,還不知道陣亡了多少人。

    如果把於興大軍陣亡的人數,也一同計算進來。

    趙風這邊的戰損,與於夫羅對比起來,也就不會顯得突兀了。

    而朝廷方麵,必然會把於興的大軍人數,一同計算進來。

    最後也就是十餘萬大軍,抵禦十餘萬匈奴騎兵。

    最後傷亡比率,也是幾萬對比幾萬。

    這樣一來,原本十分驚豔,能讓史書大加記載的戰事,也就變的普通了起來。

    如果朝廷為了修複與匈奴人的關係。

    最後隻會變成稍微記載一點。

    比如,某年某月,匈奴人南下劫掠,不勝。

    寥寥幾筆帶過。

    趙風認為,最後那某年某月,匈奴人南下劫掠,不勝,的記載,會成為現實。

    因為即便自己以後收服了匈奴人,為了緩和雙方的關係。

    也隻會這樣去記載。

    至於匈奴人死了多少,自己人又死了多少,肯定不能提及。

    因為這隻會增加雙方的仇恨。

    不利於雙方和睦相處。

    趙風隻是稍微想了一下,就把這事拋之腦後了。

    因為目前離收服匈奴人,還早的很。

    而朝廷會如何去記載此事,趙風也不太在意。

    乘著現在比較空閑。

    趙風從懷裏,拿出了天子的敕封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