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北海事了

字數:5595   加入書籤

A+A-


    其他諸侯,因為不知道哪些人是人才,所以需要給人一種愛才、惜才的感覺。

    這樣,才會吸引人才,前來投靠。

    而趙風不說清楚全部的人才,至少也知道三成以上的人才。

    而且這些人才,統統都是大才。

    所以趙風隻要能,把握住這三成的人才,就足夠自己發展壯大了。

    對此,趙風不一定要吸引人才過來,隻要知道大概位置,就可以派人去尋找。

    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是什麽隨便的人,都能得到趙風的召見。

    但隻要被趙風召見的人,就肯定是有才之人。

    這對於這些人來說,是一種認可。

    很多人,不去投靠某人,不是因為自己沒有才能,而是擔心自己的才能,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可。

    別人不認可,自然也就沒機會大展宏圖了。

    而認不認可的基礎條件,就是會不會召見你。

    當然,還是有很多,即便聽過某些人的名字,然後在召見後,覺得可能隻是庸才,最後依然會閑置。

    翌日一早。

    趙風率領大軍收拾妥當,隨時準備出發前往徐州。

    之所以還沒出發。

    是因為,按照約定,太史慈應該前來。

    可惜不知道為何,太史慈卻沒有前來。

    多等了一盞茶時間。

    熊大對趙風一拱手:“啟稟主公。”

    “已經延誤了一盞茶時間,我們是不是應該不等了?”

    趙風望想劇縣的方向,沉吟了一會。

    然後一揮手:“大軍出發!”

    說完,便一夾絕塵的肚子,率先行動了起來。

    趙風一動,趙風的親衛自然也會跟著行動。

    之後便是其他大軍,也跟著一起行動。

    趙風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自己現在的位置,是在劇縣的西北方向。

    趙風要去徐州,必然是直接南下。

    那樣的話,自然會途徑劇縣。

    大軍剛出發一炷香時間。

    趙風轉頭對崔琰道:“崔琰,你速去劇縣走一趟。”

    “看看太史慈到底如何了?”

    崔琰對趙風一拱手:“喏!”

    說完,便策馬迅速往劇縣方向奔去。

    趙風估計,崔琰的這匹坐騎,在劇縣的價格,大概在三百石糧食左右。

    不過,孔融念及是趙風開口要買,所以一石糧食也沒收。

    其實有一點,趙風想岔了。

    那就是青州戰馬本就不多,如今連年征戰,戰馬早就翻倍了。

    像崔琰的這匹戰馬,最少也要六百石糧食。

    如果換算成物價沒漲之前,那就是一十三萬五銖錢!

    趙風之所以派崔琰去劇縣。

    是趙風覺得。

    按照太史慈的性格,既然答應了要跟自己一起離去。

    就肯定會跟自己離去。

    絕對不會出現這種臨時放鴿子的情況。

    一盞茶時間後。

    崔琰策馬返回到趙風身邊,對趙風行了一揖:“啟稟主公!”

    還沒等崔琰開始稟報。

    趙風就急著問道:“不是讓你去劇縣,詢問太史慈的情況嗎?”

    “你怎麽跑回來了?”

    崔琰再次向趙風行了一揖:“屬下在半路上,遇到了孔北海派來的信使。”

    “說為了感謝趙州牧,幫助北海平亂。”

    “孔北海已經率領劇縣所有文武官員,在劇縣以南三十裏,恭送趙州牧。”

    “另外,還要附送一些感謝的物資。”

    看到趙風不悅,崔琰發現自己說的這些,趙風一點都不關心。

    馬上又道:“太史慈現在依然還是劇縣的武官。”

    “所以,被孔北海要求,在劇縣以南,一同隨行,恭送趙州牧。”

    “屆時,太史慈,自會隨趙州牧一同離去!”

    說到這裏,趙風才點了點頭:“也罷。”

    “那我們就去他們送行的地方一趟吧。”

    然後看向熊大:“傳令下去。”

    “加速行軍!”

    熊大一拱手:“喏!”

    然後對著身後的傳令兵,大聲道:“加速行軍!”

    加速行軍,是針對士兵的。

    糧隊方麵的速度,是無法提高的。

    因為牛、馬車的速度,是基本固定的,想快也快不了。

    隻是因為,趙風需要在劇縣以東,被孔融等一行官員送行。

    所以趙風才準備,帶著大軍先行趕過去。

    反正之後,肯定也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足夠讓後麵的糧隊和輜重隊,慢慢趕上來。

    一刻鍾後。

    趙風率領大軍,抵達了孔融送行的地方。

    孔融對趙風,表達一番感謝,然後雙方又噓寒問暖一番。

    在糧隊和輜重隊趕來後。

    趙風便帶著太史慈,離開了劇限。

    直到這時,趙風才算安心下來。

    畢竟,太史慈隻要一刻沒跟自己走,就有可能會出現意外情況。

    大軍離開劇限很遠的距離後。

    趙風轉頭看向太史慈:“子義,你在我軍中,暫時任都尉一職。”

    “我把河間王和安平王,派來的兩名校尉,都交由你去督管。”

    “此行結束以後,隻要你做的好,你就是正式的都尉了!”

    太史慈一拱手:“喏!”

    畢竟隻是暫時任命太史慈領兵。

    也不是正式是官職,所以不存在謝不謝的。

    安排完太史慈。

    趙風轉頭看向管亥:“管亥。”

    “清河王的部曲,暫時劃撥給你去統領。”

    “你畢竟是帶了部曲投靠過來的。”

    “等此行結束後,我正式封你為裨將!”

    “要知道,我這裏最高武職,也就是偏將,而且就那麽幾個。”

    管亥對趙風一拱手:“多謝主公!”

    趙風點了點頭,接受了管亥的謝意。

    然後把要如何對待,五位王爺的王府衛戍之事,詳細告訴了太史慈和管亥。

    這也是讓他們二人知道,他們以後應該如何去做。

    簡單說,就是想辦法,把這些部曲,都給收服了。

    至於趙王的部曲,自然是歸趙風來統領。

    而趙王那邊,因為老早就與趙風有說不清的聯係。

    所以趙王的王府衛戍,算是最聽命行事的。

    這也是為什麽在進攻靈縣時,趙風沒有讓趙王的部曲,去攻城的原因之一。

    大軍在離開劇縣後,一路向南。

    在三天後,正式離開青州北海國,進入了徐州琅琊國。

    這裏,目前是處於曹操的軍管治下。

    畢竟是曹操剛剛打下來的地盤。

    所以,在這裏行軍,就沒有在青州行軍時,那麽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