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兩個方案

字數:4598   加入書籤

A+A-


    時間一晃,便過去了三天時間。

    這天。

    魯肅跑進中軍大帳,對趙風行了一揖:“啟稟主公!”

    “哨騎來報,樂安郡已經完全落入呂布的掌控。”

    “如今在組織樂安郡兵馬,準備攻入齊郡,也就是原齊國。”

    “我軍也要加快步伐了!”

    趙風沉吟了一下:“我們要想加快步伐,就會損失過多的兵馬。”

    “另外,我們占據的各縣,也需要派遣兵馬駐守。”

    “這麽一來,我軍士兵隻會越來越少,而降卒占據的比例,則會越來越大。”

    “一但出現意外情況,我軍就會遭遇慘敗!”

    “子敬可有辦法解決?”

    趙風說的,確實都是實情。

    像趙風現在的大軍,裏麵就有三成到四成,是黑山軍兵馬。

    也正是這些黑山軍占比,已經很大了,所以新投降的八千黑山軍,趙風都不知道該怎麽去安置。

    而讓這些投降的黑山軍,去駐守新拿下的縣城,趙風也不會放心。

    別說趙風,任何諸侯,都不會放心。

    最起碼也要有七成士兵,是自己訓練出來的兵馬,才能放心參入降卒。

    魯肅沉吟了一下:“以現在的情況,肅想到兩個解決的辦法。”

    “一個是,調派平原三千女兵,前來高唐駐守。”

    “然後主公讓所有大軍,分別拆分為兩千到兩千五百人部曲,去把濟南郡各縣,全部圍困起來。”

    “隻要耗到收割糧食的時日,這些縣城,便會全部斷糧。”

    “那時,他們隻能選擇投降一條路!”

    “隻是這樣一來,我們大概要耗時一個半月左右。”

    “雖然大大減少了一些時間,但耗時還是稍微長了一點。”

    魯肅略作沉吟,接著說道:“二是,主公把清河王、安平王、河間王的王府衛戍,征調過來。”

    “這三位王爺,目前每位王爺都擁有八千餘王府衛戍。”

    “主公隻要分別征調五千人,就能調集一萬五千大軍過來!”

    “有了這一萬五千大軍打底,新俘虜的八千降卒,也能打散編入進去。”

    “等於我軍便多出了兩萬三千大軍!”

    “有了這新增的兩萬三千餘大軍,我軍便能迅速攻城拔寨。”

    “待青州平定以後,主公可以把部分黑山軍,參入這些王府衛戍,然後每位王爺分別歸還三千士兵便可。”

    “此舉不但能快速攻城拔寨,還能削弱各位王爺的王府衛戍,另外還可以給王府衛戍摻沙子,減少他們的忠心程度!”

    趙風聽到後,沉吟了下來。

    魯肅說的兩個方案,確實都是可行的方案。

    比如說第一個方案。

    趙風現在是讓徐晃,兵分兩路,每路五千左右士兵,去圍困漯陰與祝阿。

    然後讓文醜率兵去圍困著縣,讓張郃去圍困曆城。

    這樣做,隻要耗時半個月到一個月,就能逼迫這四縣投降。

    按照魯肅的做法,徐晃應該兵分四路,分別圍困這四座縣城。

    然後讓張郃與文醜,繼續兵分四路,就可以額外圍困濟南郡的四座縣城。

    而濟南郡,共有著縣、曆城、菅縣、東朝陽、鄒平、梁鄒、台縣、土鼓、於陵,已經治所東平陵,十座縣城。

    除去徐晃圍困兩個,張郃與文醜圍困四個,剩餘的四個,可以交由趙風的六千虎營與魯肅的部曲來圍困。

    何況東平陵還有華雄的一萬五千騎兵在外。

    這樣一來,整個濟南郡,便會被趙風的大軍,分別給圍困起來。

    隻待半個月到一個月,肯定會陸續有縣令受不了壓力,而選擇投降。

    即便再忠心張燕的縣令,在到了收割糧食的時節,這些縣城也會斷糧。

    也就是最多一個半月,這些縣城便會全部投降。

    當然,這樣一來,除了耗時方麵的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是趙風的大軍,全部被分散了。

    如果劉備派遣關羽或者張飛,率領五千到七千左右的部曲,前來各個擊破,趙風的布局,也就功虧一簣。

    除非呂布非常給力,能打的張燕與劉備,根本騰不出手來。

    第二個方案,好處更多,速度更快。

    畢竟萬餘人的大軍,去進攻不足千人守軍的縣城,就算是強攻,一天就能拿下一個。

    趙風的幾萬大軍,兵分三路,四、五天時間,就能把整個濟南郡全部攻下了。

    隻是這樣一來,損失的兵力,會比較多。

    而且還有一個麻煩,就是向清河王、安平王、河間王征調王府衛戍,可能會遇到阻礙。

    趙風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告訴了魯肅,然後詢問道:“子敬對此,有什麽看法?”

    魯肅沉吟了一下:“如今樂安郡,已經完全被呂布的暗手控製。”

    “就算劉備會派遣關羽或者張飛,率兵過來各個擊破,也必然要率兵從於陵趕來。”

    “我們隻要在於陵多派遣一些大軍駐守便可。”

    “比如抽調華將軍五千騎兵,然後加上主公的豹營,一同在於陵鎮守。”

    “至於向河間王、安平王、清河王,征調王府衛戍之事。”

    “主公也不必太過擔憂,如今天下紛亂,除了主公的治地,與曹操的治地,還保留了這些王爺。”

    “其餘諸侯的治地內的各位王爺封國,都已經被強行撤國置郡了。”

    “稍微好點的,也是從郡國,變成了縣國。”

    “主公派去的人,隻要稍微提及一點,想來征調王府衛戍之事,便成了!”

    “因為以他們掌控的王府衛戍,根本無法與主公抵抗。”

    “幾位王爺,留不留的住王位,全在主公一念之間。”

    趙風聽後,沉吟了下來。

    其實在趙風的治地內,還有趙國和中山國。

    隻是趙國原本就不大,趙王的王府衛戍,也要比其他王爺少三分之一。

    不過在早期時候,趙風從各位王爺那裏,分別抽調了兩千部曲。

    所以趙王的王府衛戍,當初就隻剩五千餘部曲,剛好守衛趙國的都城。

    而中山國,因為趙風在中山國本就有一些威望,加上之前還有甄堯的存在,一直在鉗製中山王的王府衛戍。

    所以中山王的王府衛戍,並不是完全效忠中山王,威脅是最小的。

    所以這次,征調王府衛戍裏,沒有趙國和中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