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一觸即發
字數:3372 加入書籤
複珠並沒有被捆起來,她一人獨處一座小營帳,此時心中悲愴,握緊拳頭,做好必死的準備,可是簾子一掀,走進一個身著男裝皮裘的美貌女子,她眼睛瞪得老大,稍微有些厚的嘴唇張大得可以塞成雞蛋。
蘇妙華低頭看她,也不是很漂亮嘛,年齡還有些大。她心裏評估一番,在於歡搬來的幾案上坐了,道:“你就是複珠?”
於歡在旁邊翻譯。
複珠一怔,已經有十年沒人直呼她的名字了吧?本是自己的名字,聽起來反而很陌生。
蘇妙華接著道:“聽說你想死?把你知道的事說出來,我成全你。”
這叫什麽話?於歡飛快瞟了蘇妙華一眼,低聲翻譯。
複珠一聽,臉上露出笑容,道:“你是誰?要問我什麽話?”
她確實一心求死,如果這個女子問些不相幹的事,不妨告訴她。
蘇妙華道:“單於共有多少兵馬,陳列於何處?”
提起壺衍緹,複珠心如刀割,但還是板著臉道:“單於一定會為我報仇的,你們沒有好下場。”
這邊蘇妙華問話,程墨開完軍事會議後,也去伊稚的營帳。自從被俘,伊稚擔心得要死,生怕被殺,一路上都在發抖,好不容易捱到營帳,他馬上出聲央求,後來有軍士提水讓他洗澡,他才稍微放心,這會兒吃了飯,正在帳中揪胡子,生怕冷不丁的,把他提出去殺掉。
程墨問什麽他說什麽,不過都是些沒什麽價值的情報,壺衍緹十天半月才去看他一次,送些吃的給他,也就這樣了。
好在蘇妙華和複珠說著說著還挺對脾氣,不知不覺透露了一些情報。
“壺衍能抽調的人馬隻有十萬,分別對赴我們十五萬大軍,複珠還不知道烏孫已經和我們結盟,不過她在路上走了幾天,現在或許消息已經傳到壺衍緹那裏了。”
這是蘇妙華能套出來的有價值情報了。
程墨道:“我們和烏孫結盟,總共有二十萬大軍,以二十萬對壺衍緹十萬,難道還不能打勝?就怕他們跑得快,追不上。不過我們擄了他的老父、可敦,他臉都丟盡了,定然會回找回場子,趁此機會做個局,把他打廢。”
壺衍緹是一代雄主,要不然也不會對烏孫施壓,挑起事端。劉詢繼位不久,還想坐穩皇位,發展經濟,暫時不想妄起戰事,這不是被逼無奈嘛。這人野心勃勃,非除去不可。
蘇妙華道:“你想怎麽做?”
程墨笑了笑,道:“就等你問完話,我們好撥寨起營。”
蘇妙華不高興了,道:“合著我費盡心血套出來的情報沒有價值?那你還讓我問什麽?”
這人太混蛋了,這不是耍她嗎?
“那倒不是,她是可敦,我本來想多少有些司隸校尉不知道的消息,沒想到壺衍嘴緊得很,很多事沒告訴她。你問出來的這些,司隸校尉也探聽到了,我們剛才已決定伏擊他,現在必須趕去。”
程墨認真解釋著。女人能幹政的機會真的很少,如果不是這兩人青梅竹馬,算是真心愛戀,程墨哪會費功夫問複珠什麽話?
大軍撥寨起行,趕往選擇好的埋伏之地。喬潔和康成合兵一處,足有七萬人,不過有一部分步兵,拖慢了行軍進度,趕了兩天,才到地方。
這兩天,信使哨兵不停往返來回,傳遞消息。
壺衍緹為對抗吳朝十五萬大軍,分兵三處。草原遼闊,每一處距離很遠,雖然嚴令集結,所有部隊集中在一起,還是花了兩天時間,這還是程墨這邊同樣在調動軍隊,要不然眼見他們向北方退去,吳軍怎會不追擊?他們才能從容退去。
一場大戰一觸即發,天空卻放晴了,草原上金光萬道,碧空萬裏無雲。
遠處幾匹馬飛快馳來,後麵煙塵滾滾,如一道濃煙,聚而不散,似乎在追趕前麵幾人。
壺衍緹一馬當先,誓要抓住前麵幾個吳朝探子,不停揮鞭朝前趕路。前麵有一座小山,很低,山上有低矮的樹木,都光禿禿的,一眼可以看清,山上沒有人,他並不擔心這兒有埋伏,隻想抓住前麵幾人,逼問程墨的所在,好抓住程墨,剝皮抽筋骨,以報擄可敦、老父之仇。
幾個吳人哨探的馬鞭沒命落在馬屁上,當先那人正是嚴十三,自從接到程墨,見了程墨一麵之後,他在軍營中見人便吹噓,丞相誇讚他呢,要委以重任。這次在小山後設伏,他被派去哨探,沒想到剛跑出二三十裏,前麵煙塵敝日,壺衍緹親率大軍來了。
得把消息送回去,讓丞相有防備啊。大冷的天,嚴十三汗如雨下,馬屁上都有鞭痕了,鞭子還是沒命地抽下,跨下的馬沒命地往前奔馳。
程墨率軍埋伏在小山左側,遠遠的,他便聽到馬蹄聲,開始隻有零落幾聲,可接著後麵轟隆隆,響聲不絕。他神色鄭重,對身邊的黑子道:“上去看看。”
黑子如一道輕煙竄上小山,嚴十三也跑過小山,後麵幾個袍澤同樣沒命催馬奔了過去。
“單於來了。”嚴十三隻來得及說這麽一句,人和馬都癱軟在地。
黑子竄下山,道:“壺衍緹的親軍一馬當先,旗下一個漢子,看樣子是壺衍緹本人,隻有一萬左右的騎兵,後麵煙塵滾滾,約莫有八、九萬人,離得還遠。”
壺衍緹報仇心切,跑得比旗手還快,跑在最前。
這就麻煩了,不能把壺衍緹所有兵馬包餃子,要是放他過來,定然會從背後包抄他們,要是裁殺,又會被後麵的敵軍整成夾心餅幹。
程墨道:“傳令下去,我軍截殺壺衍緹,待敵軍全部中伏,喬將軍、康將軍等人再包圍他們。”
黑子竄上山,揮動一麵小旗,打出旗語。
喬潔看了心頭凜然,他沒想到程墨竟以身涉險,對他敬佩的同時,也暗下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拚死保他無虞。康成等四路將軍也是一樣的念頭,隻有華羅縻慶幸,好在第一個發動的不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