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登基

字數:3824   加入書籤

A+A-




    公元二一四年三月十七日,建安十九年,獻帝發布了最後一道詔書,公告天下:劉協效法堯舜,禪位於晉王薑盛!

    三月二十日,舉行登基大典!

    荀彧辭官,戲誌才代法政省丞相,作為登基大典的司儀,見時辰已到,大聲宣布:“登基大典現在開始,起儀仗,迎新皇!”

    樂隊奏起了音樂,就是薑盛照搬來的閱兵戰歌,圍觀的京城百姓歡呼起來,呂布投入了全部的玄甲騎兵擔任護衛,都如臨大敵,緊張起來。

    城外參加登基儀式閱兵的軍隊都已集結完畢。

    薑盛穿著一身簇新的明黃色龍袍,在儀仗隊護衛下,從宮門外緩緩走來。

    儀仗經過哪個方隊,這邊的方隊就集體跪倒,山呼“萬歲!”

    終於走到勤政殿了,文武官員們集體跪倒,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薑盛走上皇位,轉身麵向南方,威嚴的掃視了一遍,然後坐了下來,對仍然跪著的宮內外人士說道:“平身!”

    衛兵們交口傳遞,一直傳到宮門外,人們紛紛站立起來。

    薑盛對身邊的小黃門說道:“宣旨!”

    小黃門捧著詔書,然後朗聲讀了起來。內容無非就是宣布年號、大赦天下、封賞功臣之類的。

    因為遷都洛陽的時候,薑盛改革的官製已經開始實行,這回延續即可,沒有太大的改變,隻把晉王一節去了,改為三省直接對皇帝負責。

    薑盛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言論,雖然即位為帝,但仍然稱漢,年號永安。

    他設計的晉漢國旗是紅綠藍三色條狀圖案為底的金龍旗。

    海軍戰旗為藍底金龍,陸軍戰旗為綠底金龍,禦林軍用的是紅底金龍,改變了以往用主將姓氏為旗幟圖案的慣例。

    雖然眾臣勸諫薑盛新登基不改名號不吉利,但薑盛不信邪,堅持下來。

    薑盛雖然稱漢,但為了區別於劉家江山,改稱薑晉漢朝。

    登基儀式後,薑盛首次以皇帝身份檢閱了部隊,皇宮大門外的大道改稱永安大道,閱兵分列式就在這條大道上舉行。

    登基大典結束後,各州官員返回轄地,大力宣傳,朝中稱薑晉漢朝,但外麵皆稱晉朝,曆史載為西晉,薑盛是為晉太祖。

    改元之後,劉備和孫權發布檄文,聲討薑盛謀朝篡位,並組成聯軍進攻荊州,偽稱“除國賊薑盛”!

    薑盛剛剛登基,屁股還沒坐熱,孫劉聯軍就開始進攻了。

    典韋、徐晃兩軍首先出戰,在蔡瑁水軍掩護下,強行登上長江南岸,與陸遜所率前鋒軍展開了激戰。

    陸遜巧妙利用水路縱橫交錯,騎兵發揮不了優勢的機會,三戰三捷,徐晃軍折損了七千多人,隻得在江岸構築防禦工事,確保後續部隊能夠順利上岸。

    太史慈在鬆江外海待了幾個月,接到了撤回換裝的命令,於是大清早的就啟航北上了。

    監視太史慈海軍的蔣欽發現太史慈的海軍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連忙報告了周瑜。

    周瑜令蔣欽派出三艘鬥艦編隊出海查探,發現太史慈確實撤走了,這才讓艦隊在長江口設置水下障礙,之前想做來著,但每次出去的時候都被太史慈打了回來。

    周瑜不知道太史慈為什麽突然撤走,但當前緊要的是構築水上防線,也就不管那麽多了。

    薑盛控製區五大船廠日夜趕工,經過一年加班加點的加工製造,二十五艘護衛艦級的鐵甲艦,六艘驅逐艦級的鐵甲艦和一艘巡洋艦級的指揮艦交付海軍,上麵裝配了霹靂車、火龍箭發射倉和平射火炮,舵樓上還配備了望遠鏡係統。

    動力則是蒸汽機,解放了人力,而且續航能力和機動速度大大加強。

    太史慈看著船廠的技師詳細講解著鐵甲艦的操作和武器係統,覺得跟做夢一樣,鋼鐵怪物竟然能平穩的漂浮在水麵上。

    原來的大型艦船拆除了武器係統,改裝了網具,交付給青州漁業公司,海洋捕撈產業建立起來了。

    原來的衝鋒舟依然配屬給海軍,用於登陸作戰。

    每條船上都插上了藍底金龍的海軍戰旗,太史慈站在指揮艦的甲板上,感慨萬千,有了這種鐵甲艦,東吳的水軍就是垃圾一樣的存在。

    特別是叫做火炮的武器,發射鐵彈,無堅不摧。

    彈藥物資補充完畢之後,太史慈號令啟航,這回可以狂虐東吳艦隊了。

    太史慈艦隊出發之後,青州海軍基地又完成了兩艘補給船的組裝,至此,薑盛的海軍已經形成了綜合戰鬥編隊,稱霸大洋已經不是難事。

    隨著海軍的南下,薑盛也開始了當皇帝後的第一次禦駕親征,眾人都勸薑盛剛剛登基,百廢待興,不宜親征。

    薑盛不為所動,他熟知曆史,熟悉劉備和孫權的把戲,這是所有將領所不具備的。

    眾臣拗不過薑盛,也就隨他去了,薑盛到達襄陽之後,就令蔡瑁把所有的戰船並列在長江江夏段,用鐵索相連,上麵鋪上了厚厚的木板,相當於一座浮橋,騎兵和機械化部隊可以暢通無阻,站在橋上可以隱約看到對麵赤壁的情況。

    各位看官可能覺得薑盛這不是跟曆史上赤壁之戰的曹操一樣嗎?這樣周瑜和諸葛亮肯定是用火攻的。

    請不要著急,薑盛又怎會不知道呢,他早就想好了後招。

    幾天後,大霧漫天,薑盛和謀臣武將們在浮橋後麵的旗艦上飲酒作樂。

    賈詡和郭嘉都擔心對麵會不會趁機作亂,畢竟江東兵都熟悉水戰,而江北大營的大多是北方兵,不熟悉水戰。

    薑盛道:“今日江東必有動靜,傳令各部按計劃進行,敵人必定退去。”

    果不其然,聽得江中戰鼓齊鳴,喊殺聲越來越近。

    賈詡道:“皇上,還真讓您說中了,不過這動靜不像是假的。”

    薑盛道:“孫劉聯軍跟我們短兵相接,占不到什麽便宜,所以他們就重視遠程兵器,按照東吳和西蜀的製造能力,箭矢嚴重缺乏,此番虛張聲勢,必定是來借箭的。”

    借箭?”眾人異口同聲的疑問道。

    正說著呢,外麵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衛兵報告:“江心水寨統領求見皇上!”

    江心水寨?”眾人又是不解。(WWW.101novel.com)